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659章

明末传奇-第659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就是出兵劫掠的事宜了,可供选择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密云、宣府、大同、榆林以及宁夏等地,都是可以的,八旗军从草原的方向出击,还能够趁势震慑草原诸多部落。

皇太极很久以前就考虑此事了,尽管他内心已经有了最终的选择,而且与范文程也大致商议了此事,可真正要派遣八旗军入关劫掠的时候,还是需要慎重的,现如今可不比以前了,要是安排部署不得当,那么入关的八旗军就有可能遭遇到全军覆没的命运了。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来到了大政殿,他们看见了铺在桌上的地图。

皇太极已经在地图上面做出了标记,而画圈最多的地方就是大同。

皇太极简单的给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说了他的安排,此番派遣精锐的八旗军骑兵,入关劫掠,骑兵的人数不能够太多,那样会影响大军的快速移动,骑兵不能够恋战,尽量不要与大明军队有什么正面的接触作战,至于说从什么地方入关,皇太极想着征询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意见,从作战方面来说,多尔衮算是大清国有勇有谋的第一人了,而从谋略和慎重方面来说,济尔哈朗也算是大清国的第一人。

皇太极如此的决定,没有引发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吃惊,其实两人内心已经有了判断,皇太极派遣代善前往辽东去商议互市的事宜,他们就觉得后面会有相关的行动。

济尔哈朗首先否决了密云和宣府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大明的北直隶,靠近京城,大明军队在北直隶多地驻扎,力量很是强悍,八旗军若是从这些地方入关,恐怕遭遇到明军大规模的围剿,到时候能够活动的地域不够,危险性也大大的增加。

多尔衮接着否决了宁夏,若是八旗军计划从宁夏入关,路途过于的遥远,需要经过大半个草原,而且会从鄂尔多斯部落管控的地方经过,此番出击的八旗军人数不多,且主要的任务是入关劫掠,若是穿越鄂尔多斯部落控制的大片区域,很有可能与鄂尔多斯部落的军队展开厮杀,一旦鄂尔多斯部落向大明朝廷求助,那么入关劫掠的机会就完全丧失了。

如此剩下的两个地方就是榆林和大同了。

榆林没有驻军,大同驻扎有少量的军队,从这个层面来看,八旗军选择从榆林入关劫掠,效果可能更好。

轮到皇太极做出决定的时候,他否决了榆林,原因很简单,大明军队驻扎在陕西西安,时刻监控陕西境内一切的动静,八旗军若是选择从榆林进入到关内,则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惊动大明朝廷和大明军队,而且这么多年以来,陕西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这里更是大明皇上郑勋睿最为看重的地方,八旗军选择榆林做突破口,很有可能遭遇到空前的围剿。

唯一剩下的地方就是大同了。

大同位于山西,正好在陕西和北直隶之间,这里的防御相对薄弱,而且大同现在已经成为商贸集中的地方,有大量的商贾以及货物,八旗军能够偷袭大同得手,可以劫掠大量的财物,且给大明朝廷造成恐慌,一旦八旗军在大同偷袭得手,可以派遣少量的骑兵深入关内骚扰,制造更大规模的恐慌,其余军士则选择暂时驻扎在大同,明军若是大量出击,则迅速从大同撤离,回到沈阳。

皇太极的这个安排是无懈可击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都表示同意。

派遣起兵的总数,皇太极决定人数在万人左右,且每个骑兵配备双马,这样奔袭作战的速度更快,也便于携带更多的钱粮。

指挥作战的人选,皇太极倾向于豫亲王多铎。

多铎正值壮年,生性骁勇,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又是满八旗镶白旗旗主,在八旗军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指挥此番关键的战斗,是最好的人选。

济尔哈朗表示赞同,多尔衮沉思一番之后,也表示了同意。

此番作战存在巨大的危险,尽管说皇太极做出了妥善的安排,多年安排部署和真正的作战,这里面的区别是巨大的,派遣一名大清国的亲王率领八旗军作战可见皇太极对此事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大清国目前的局势很是微妙,如此看来,皇太极派遣多铎领兵作战,其意义可能不一般了。

第九百五十二章瓮中捉鳖

大同一直都属于边关重镇,距离山西太原府近七百里地,其地位一直都是很特殊的。

明初的时候,大同作为明朝剿灭元朝残余势力的重镇,地位很是重要,魏国公徐达曾经再次驻扎,率兵剿灭残元的兵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同的地位一次次变迁,最终定格为京城西北方向的屏障,大同不仅仅负责防御草原的蒙古部落,还要防御后金鞑子。

因为大同地位之重要,多年来都是繁华的,这里商贾云集,贸易四通八达,商铺鳞次栉比,不过这种繁荣的景象,随着流寇的兴起、大明朝廷的衰落而逐步的萎缩,特别是在朝廷无力支付军士的军饷、军士迫于生计开始劫掠百姓的时候,大同的商贸遭遇沉重的打击,以往的繁华不复存在。

郑勋睿登基之后,大同重新焕发生机,迅速成为内地与草原互市的重镇,其商贸呈现出来井喷式的发展,其商贸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陕西的榆林等地,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大同的繁华富庶甚至要超过山西大同了。

如此重要的地方,按说是应该重兵囤积的,不过朝廷没有做出这样的安排,大同的驻军不过千人左右,地方的民生商贸事宜,全部由大同府以及州县官府负责。

朝廷如此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大同紧靠的草原部落,为草原土默特部落所控制,现如今的土默特部落,基本归顺朝廷了,与大清国很少有什么往来了,所以严格说来,大同已经不是大明的边关,其防御型自然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再说大同的商贾和百姓。包括士大夫,对于军队的印象是很不好的,曾经军士的劫掠,留给百姓的伤害太大了,为了能够休养生息,也为了地方上能够迅速的稳定。朝廷做出了大同不驻扎大量军队的决定。

从大同这两年发展的效果来看,朝廷的决定无疑是明智和正确的,大同府所攻陷的商贸赋税,在整个的山西高居榜首,其发展的速度在整个大明都算是最快的。

从一定程度上面说,皇太极选择从大同入关劫掠,是异常正确的选择,可惜的是皇太极的对手是郑勋睿,这就让大清国没有任何反扑和挣扎的机会。

郑锦宏率领的两万大军。已经抵达夏庄,这里距离大同府不过五十里左右了。

临时设立的中军帐,郑锦宏仔细看着地图,他在思索八旗军究竟会从什么地方进入到大同,紧靠大同的草原,并非是土默特部落完全控制,这里也有察哈尔部落的力量,而察哈尔部落是完全效忠大清国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八旗军选择从大同进攻。具有突然性。

草原部落除开鄂尔多斯部落完全效忠大明朝廷,其余的包括土默特、叶尔羌、吐鲁番等等部落,只是倾向于大明朝廷,与大清国的来往很少了,但他们不会公开对抗大清国,这就让草原的局势变得有些复杂。而皇上的意思也是明确的,只有首先灭掉了大清国,才能够彻底整顿草原秩序,狠狠打击那些试图独立不臣服大明朝廷的草原部落。

八旗军进攻大同,最好的选择是从土城出发。奔袭丰镇,从丰镇的方向越过长城,接着就可以直扑大同府城了,但土城在土默特部落的直接控制之下,八旗军选择从这里进攻,是不是会暴露自身的行踪,那是难以预料的。

另外的一条路线,就是从察哈尔右翼前旗奔袭丰镇,同样从丰镇方向越过长城。

其他的瓦窑口、阳河口、虎路口等长城上面的关口,也可以选择,但以偷袭为主的八旗军,绝不会选择这些地方,因为从这些地方越过长城,距离大同的距离太远了,恐怕尚未对大同府城发动进攻,就走漏了消息,引发大同府的警戒,关闭了城门,要知道大同府城的城墙高大厚重,不是小规模的八旗军可以攻破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土城和察哈尔右翼前旗两个地方,是八旗军能够做出的选择。

郑锦宏偏向于察哈尔右翼前旗,认为八旗军会选择这里作为据点,从这里发动进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丰镇,接着进攻大同府。

这也就意味着,郑锦宏率领的大军,主战场不会在大同府城,而是有可能在丰镇。

如今正是冬季,长城以北风沙很大,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气候条件恶劣,除非是迫不得已做生意的商贾,寻常的百姓基本不会离开关内,就算是离开关内,也会迅速到丰镇这样的集镇之中去,在野外基本是死路一条。

长期跟随皇上身边,郑锦宏的想法不一样,他绝不会允许征伐厮杀在大同府城展开,因为那样做大同府城会遭遇到沉重打击,尽管这样做对于大军设伏是最有利的,将剿灭八旗军的战斗引到关外进行,这是最好的,大同府城已经整个的大同毫发无伤,不会受到丝毫损失。

这样做对于郑锦宏的要求很高,对于他麾下将士的要求更高。

但郑锦宏做出的就是这样的选择。

大军从夏庄出发,绕过大同府前往丰镇的方向,郑锦宏亲自给大同知府写信了,告诉大同知府,朝廷大军在丰镇一带驻扎,消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有丝毫的泄漏,同时大同府要封锁丰镇方向的商贸交流,不能够将消息泄漏出去。

郑锦宏已经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侦查丰镇、土城以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的情况,这些斥候混迹在商贸队伍之中,获取到情报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禀报。

大军不会轻易出关,除非是得到了八旗军准确的情报。

如此,郑锦宏给大同知府写信,毕竟两万大军的规模是庞大的,有些时候需要官府出面来帮助遮掩。

郑锦宏是内阁大臣,亲率大军前往大同,接到信函的大同知府很是紧张,甚至不敢与属下商议此事,他安排好府衙的诸多事宜之后,亲自前往大同左卫,这里曾经是军营,郑锦宏率领的大军就驻扎在这里。

大同驻扎的一千军士,分布在大同府城、大同左卫、大同右卫以及阳和卫、天成卫等五处地方,大同左卫、大同右卫、阳和卫以及天成卫分别驻扎一百人左右,其余军士全部驻扎在大同府城。

郑锦宏选择驻扎在大同左卫,可以保证不泄露大军的秘密。

大同知府秘密赶到了大同左卫,见到了内阁大臣郑锦宏。

郑锦宏告诉大同知府,为两万大军准备部分的备用粮草,因为行军需要保密,大军不可能携带很多的粮草,但决不能够走漏消息,负责运送粮草到大同左卫的人要值得绝对信任,其余的事情,大同知府不需要关心,一旦有什么事情,他会给大同知府直接下达命令。

大同知府非常清楚郑锦宏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在大同左卫,看见了杀气腾腾的朝廷大军,他本能的感觉到有大事情发生,但他绝不能开口随便询问,至于说郑锦宏安排的任务,他是要不折不扣完成的。

郑锦宏抵达大同左卫仅仅五天的时间,斥候就禀报了消息。

察哈尔右翼前旗已经戒严,任何商贾都不得进入。

接到了斥候的禀报,郑锦宏大为吃惊,八旗军的速度太快了,快的出乎了他的预料,在他的脑海里面,八旗军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抵达察哈尔右翼前旗或者是土城的,这才二十天的时间。

看样子皇太极早就做好了准备。

大同知府运送的粮草仅仅到了一部分,不过郑锦宏已经没有时间等候了。

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中旬,眼看着就要过春节了,大同府城是非常热闹的,不过这个时候,官道上的人不是太多了,商贾早就准备好了买卖的货物,若是等到这个时候运送,那就不要想着做生意了,百姓这个时候基本都在家中,除非是到城镇去购买年货。

如此情况之下,大军行军,踪迹轻易不会暴露,而且这个时候大同府封锁边关,也不会引发太大的震动。

郑锦宏迅速给大同知府下达了命令,将剩余的粮草直接运往丰镇的方向,到时候自然会有将士前来接收粮食。

急行军开始了,为了尽量的保密,郑锦宏命令大军昼伏夜行,白天尽量的少露面。

北方的气候已经特别的严寒,大同已经下过好几场雪了,如此严寒的气候,对于诸多将士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郑锦宏命令所有将士,每日里行军的时候,必须喝下生姜水御寒,血肉之躯是不能够和严寒的气候对着干的,所有将士都要保持体力,准备好即将到来的厮杀。

跟随郑锦宏作战的副帅,是郑家军参将苏蛮子,大军从大同左卫出发的时候,苏蛮子就主动请战了,要求作为先锋,与八旗军厮杀,郑锦宏答应了苏蛮子的请战,不过他也告诫苏蛮子,此番作战以伏击为主,不能够轻易的暴露行踪,务必将所有的八旗军都包围起来,不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