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最厉害的武器………神臂弓,就是在宋神宗的主持下最后成型。
神臂弓的杀伤力太强了,蒙古人对它是恨之入骨;所以消灭南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毁灭神臂弓。
神臂弓威力大,射程远,准星易调,明清后人多番想重新制造而不成,即便是聪明如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如今张叔夜领兵所当众表演的“盾术”,同样是宋神宗所牵头研发出来的,以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之一。
玉津园的空地上,矗立整整一排玄铁重盾。
玄铁盾盾身厚重,高九尺,宽三尺六寸;从远处望,这排重盾俨如一道矮墙,把玉津园给一分为二,截成两部分。
此时一列骑兵从远处冲来。
那列骑兵每人手提一根碗口大小的粗壮木柱,往重盾狠狠撞去。
“噹”的一阵轰天响声,巨大的声浪往四处散开。钦宗皇帝与众多文官大臣连忙掩住耳朵。太猛烈了。
灰尘过后。骑兵往后撤退,而重盾墙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官家制式盾术之铁闸势
“好!”钦宗皇帝带头,齐声喝彩。
这时候,重盾忽然一阵晃动,每一个重盾竟然一分为三,变成了三块轻盾,仅仅能护住大半截的身体。
之间那些轻盾突然在地面上滚动前进。轻盾的后面,伸出片片刀身,朝着前方的地面砍去。
官家制式盾术之地趟削马势
假如刚才那帮骑兵没有撤退,十有八九,所骑战马都会被这一招所砍伤。
这一招虽然凶狠,但钦宗与诸多文官不明就里,只有少数的武将看得明白,故此掌声寥寥。
地面上的轻盾再此趟动,地面上的顿时尘埃翻飞,黄沙滚滚。
忽然间。场面静止不动了,沙尘散去。那些轻盾手居然以盾为台阶,每三个为一组,叠罗汉般排出了一堵墙。
“咚”的一声鼓响,叠在上面的轻盾手奋然向前一跃,左手以盾护身,右手挥刀向前猛砍。
“咚”的又一声鼓响,待所有的轻盾手静止不动时,众人仔细一看,地面上的轻盾手竟然排列成了一个“山”字,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官家制式盾术之猛虎下山势
这一招在战场上其实并不实用,只不过其声势浩大,造型美观,往往被安排在表演的压轴部分,逗皇帝开心。
“整齐威风雄伟壮观”无数的赞美声在钦宗皇帝的耳边响起,钦宗也开始有些得意洋洋了,转身对着旁边的新任太宰何?和孙傅说道:“有张叔夜的大军,你这个亲征行营使和御营京域四壁守御使的差事可就变轻松了。”
何?是政和五年乙未科状元,因弹劾唐恪耿南仲,并连奏七章,声泪俱下,被钦宗皇帝破格提升为执行太宰,顶替因为遣散勤王兵马而下台的耿南仲。
何?可是个机敏之人,见皇帝高兴,自然要火上添油,说道:“回禀皇上,张大人的军队勇不可挡,所向无敌,此乃陛下之福,也是社稷之福。”
这句话一出,自然引起了诸多文臣的反响;如今李纲等人被贬黜,朝中铮言逐渐变少,而阿谀奉承之风又慢慢抬头,直逼当年太师蔡京主事时的境况。
这是张叔夜刚好上前复命,听到众人如此说法,便拱手插口道:“启禀陛下,我军虽然勇猛,毕竟人少,而金兵人多势众;唯今之计,陛下可效法唐明皇走避安禄山,搬迁到西京洛阳暂避,然后再与金人算账。”
张叔夜的这一番话,如同一盘冷水当头泼下,众人的兴奋度骤然下降,立马清醒了许多。
虽然昨天张叔夜闯过金营,小胜一阵,汴梁城依旧在金兵的重重包围之中,形势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大宋依旧命悬一线,处于万分危急的状态。
钦宗皇帝一阵啰嗦,对张叔夜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只好略微点一点头,不置可否。
事出突然,钦宗皇帝身后的一大帮文臣也都不知道如何圆场是好。
这时候,忽然有一把清脆的声音在人丛的后面响起:“启禀陛下,金兵新败,被张大人火烧连营,其心已怯,而我军取得首胜,气势如虹,正是当旺的时候;臣弟愿意趁此良机,再次出使金国,尽力劝退金兵,以免生灵涂炭,徒添罪孽。”
众人一开,出班讲话的原来是久不发言的康王赵构。
第一百九十三章:一把火引发的血案
当天晚上,康王赵构便携带着钦宗皇帝的议和诏书,由一个肥胖的太监陪同,由南熏门而出,朝着金营的方向飞奔而去。
赵构出城,当然不是真要去和金人讲和;赵构如今已经是大彻大悟,又如何会做出一些送羊入虎口的事情。
金兵的南营被全部烧毁,一时半刻也恢复不了;康王赵构本身武力不弱,再加上有飞天神猪江振子这个冒牌太监护送,逃出金营绝对是万无一失。
康王赵构的目标,其实是距离汴梁城有几百里远处的磁州。磁州的现任知府就是岳飞的恩师之一,老元帅宗泽。
康王赵构这一走,从此便与徽宗和钦宗两位父兄皇帝分离开,没有机会再次相见,天人永隔。
此情此景,有诗赞道:
茫茫愁,浩浩劫,
千般痛,塞上灭,
长歌终,霜如雪。
枝头月,共我心残缺。
一缕清辉,骗映西风城阙。
郁郁残城,中有碧血。
北国无红豆,相思何处落。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
一曲幽怨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蝴蝶不知恨,偏偏舞风雪!
风雪过后又一春,再续前世约
钦宗皇帝和一众大臣在汴梁城内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岂不知道他们的老对手也同样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当中。
金兵原本已经把汴梁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形势大好;岂料被张叔夜一把大火。整个南营被烧了个清光。这一下可正好戳中了完颜兀术的命根子。
现在是冬季,正是北风呼啸南下的日子,所以完颜兀术把主要的兵力驻扎在汴梁城北边,起码进攻的时候能顺应天时,占据上风。
相应的,兵器攻城器械等等战斗所需的物资,也都聚集在了北营,而对于粮草和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便分别安放在西营东营和南营;其中南营主要是用来放置战马所需的干燥草料。
女真人所乘坐的东北靺鞨战马有很多优点:体型高壮,四肢有力,速度快,耐力强,等等,在中国的诸多马种中绝对算是上上品。
但靺鞨战马也有一个缺点:对吃颇有要求,必须是大兴安岭所出产的干燥羊草;假如换吃其他草类,包括野草,战马很容易拉稀,从而造成耐力和速度的急剧下降。影响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相比之下,产自大漠中的蒙古马却是另一个极端。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既没有产自幽云十六州纯种贡马的高贵气质,也不如西域大宛马修长骏美的身条,更缺乏了东北靺鞨战马的力量和速度;然而蒙古马体质强健,耐力超强,能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更重要的是,蒙古马不挑食,什么草都能吃,而且吃下去不影响耐力和速度。
后来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能够横扫亚欧大陆,蒙古马的这一特点居功不少。
如今金兵南营中的战马草料被张叔夜烧个精光,虽然在西营和东营也还存有一些备料,但金兵毕竟有二十万大军,十几万匹战马,仔细估算下来,剩下的那点草料也就只能支撑个十来八天的,你让完颜兀术如何不心急烦躁。
金兵对付宋兵最大的凭借和依靠就是战马。
金兵的战马“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往往一个骑兵小分队就可以牵制住宋兵的一支大部队,让宋兵只能死死地龟缩在各个城池里,不敢出来;金人的骑兵,甚至已经成为了宋兵的心魔。
很难想象,失去战马的金兵,在擅长徒步作战的宋兵面前,还有何优势可言。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想不到完颜兀术一时疏忽,竟然变得如此的被动。
莫非是外挂用多了,遭来天意弄人?
现在还是冬季,正是大雪铺地的时候,草料是很难有机会补充的了,除非是把汴梁城在短时间攻打下来。
进入汴梁城,自然一切都有了,当然也包括了草料。
此时的完颜兀术,也只剩下了华山一条道。
东京汴梁城的北门外,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无数的金兵骑士组成一个个的方阵,手执长短兵器,蓄势待发;金兵的背后,是数以百计的各种攻城器械,正在缓慢地往前移动着。
这些攻城器械中,最多的就是各种不同款式的云梯车:有只需两人抬着走的简易云梯;有挡板型折叠式的云梯车;还有如同一座移动式碉楼的攻城车……
云梯车的后面,是大小不同的各种攻城用抛石机:有弓力型抛石机,有扭力抛石机,有配重型抛石机,还有那两架如同巨大水车一般的脚踏轮抛石机;单单是抛石车后面那大筐的石头,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
当然,所有的攻城器械之中,最引人瞩目的还要数走在队伍前端的冲撞车。
与云梯车和攻城车一样,冲撞车有一个坚实的基座。
冲撞车的基座装有一丈多长,五尺宽,六个木轮,五六名军汉就可以推着走,移动灵活;木轮的外表圈上多层牛皮,防备守军的矢石破坏。
冲撞车有八尺高,用多层厚木板做上盖,上盖呈八字屋檐状,防备守军往下砸重物;上盖最外层还覆盖着湿润的兽皮,以防止火焰烧毁。
冲撞车里面是一根巨大的木桩。桩上会有一个铁头,在上盖遮掩的内部做前后摆动,往城门撞上去;在撞上城门后,木桩会摆动回来并再往城门继续冲撞,一直到城门被撞破缺口为止。
这个阵势太震撼太恐怖杀气太大了;气势上涌,甚至把天空厚厚的云层给捅破开一个缺口,让一片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汴梁城北门前的雪地上,反射出了种种颜色奇特的光芒。
这个阵势,是女真金人倾全国之力,所能摆出的攻城最强阵容了。
这个阵势,女真人以前曾用过一次,当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应宋朝之请,进攻辽国的首都燕京城。
当时的结果是,女真人一摆开这个攻城的架势,契丹人立马打开城门投降,连抵抗的勇气都丧失掉。
ps:谢谢zhuxyhh01大大没落皇朝2大大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九十四章:攻守博弈
汴梁城的北门是金兵的进攻重点,钦宗皇帝自然是把如今汴梁城内最能打的张叔夜及其本部给调派到北门防守。如今北城楼上的负责人正是张子伯和张仲熊两兄弟。
见到金兵如此状况,一副全力进攻的态势,张子伯一边派人通知皇帝和枢密院,另一方面擂鼓警示,做好各种守城的准备功夫。
不得不赞一句,汴梁城的防御工事确实修筑得十分的实用和牢靠,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稳如磐石。
一方面,作为宋朝的首都,经过百年来历代的皇帝的不断修建和加固,整个开封府汴梁城,无论是城墙的坚实程度,各种的守城器械,等等,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再没有那个城市能比得上。
另一方面,上一任的太宰李纲兼任汴梁城的四壁守御使。李纲做事踏实认真,不但把防守的工事各种器械重新加固更新,更在四面的城墙上增添了霹雳大炮;其中北门安装得最多,共有三十六门。
这些霹雳大炮原来都是出自梁山好汉轰天雷凌振之手。
凌振在梁山排行第五十二位,是七十二地煞星中的地轴星。征服方腊归来后,因为造得一手好火炮,得封“武奕郎,都统领”,并在京师火药局御营任用,成为梁山好汉中为数极少的,得享善终的一员。
凌振的火炮虽好,毕竟身上挂着水泊梁山的标签,不被当时权倾朝野的蔡京与童贯所重用,造出来的火炮也只能默默地躺在火药局的库房里。等待机会。
想不到。这些大炮等候多年。直到李纲把他们从库房里拖出来时,凌振已经出游在外,下知所踪了。
金兵第一次包围汴梁城的时候,这些火炮并没有派上很大的用场;李纲毕竟是文官出身,对于这些火药器械有些不明就里。
如今这些火炮落在了张叔夜的手中,情况自然是大不一样。
张叔夜当年与梁山渊源颇深,父子三人与梁山的好汉们厮混得烂熟,甚至那张仲熊还正式地拜了没羽箭张清为师。水泊梁山的那些宝贝。如今没有谁能比张叔夜父子三人更加的了解。
“嘟嘟嘟”,汴梁城北门远处,响起了长长的一阵号角声,金兵进攻了!
只见左首第一个方阵的金国骑兵齐齐发力,猛然冲到距离城墙五十步远处,向着城墙上空放箭;然后掉头便退。
紧接着,右首第一个方阵的金国骑兵齐齐发力,猛然冲到距离城墙五十步远处,向着城墙上空放箭;然后掉头便退。
如是者,五万女真精锐骑兵。分成十个方阵,左右各五个。轮番朝着汴梁城的上空施射放箭。
金兵的这个射法,有个名堂,叫做车轮箭阵;实际上,这是金兵出于无奈的一种做法。
金兵的弓弩的强度,远逊与宋兵。
金兵的马弩,最远射程只有一百五十步,而有效杀伤射程只有一百二十步,而最佳的射杀距离是八十步远。
以汴梁城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