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早慧成才的奥秘 >

第33章

早慧成才的奥秘-第33章

小说: 早慧成才的奥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尔基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陶铸
经验是真知与灼见之母,因而它的一切举止都是明智而又坚定的。
——欧文
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冈察洛夫
不能按人情办事
——毛泽东严于律己的故事
1950年冬季的一天,韶山乡的农民正忙着往地里送肥,只见两个小青年骑着一头枣红色大马,从远处走来。好奇的人们走近一看,啊,原来是岸英和岸青。消息像插了翅膀,一下子传到了各家各户。有的问,他们回来做什么?岸英和岸青回答:是受父亲毛泽东的嘱托,回家转达他对土改的意见的。
原来,这年的冬天,韶山乡的土地改革已到了划分阶级成分的阶段。该给毛泽东同志家划什么成分呢?负责土改的农会主席兼乡长黄秋同志有些为难:要是按原有财产,应划富农;若把一个革命家庭划为富农又于心不安。
想来想去,黄秋最后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家乡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您的关怀下,土改已进入划成分、分田地的阶段了。韶山每人平均九分三厘田,不知您老家有几口人分田?特向您汇报,请指示。
毛泽东收到信后,他首先把家庭情况向岸英和岸青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让儿子把自家的情况和党的土改政策加以对照,看看该划什么成分,应当怎么办。岸英和岸青也感到为难,这时毛泽东说:土改政策是党的政策,咱家的情况和一个普通人家的情况一样,应照政策办,不能按人情办。最后,他考虑了三点意见,说给孩子听:一、家里的所有财产分给农民;二、成分应当划为富农,并付三百元作为退押金;三、支持人民政府照政策办事,不询私情。岸英和岸青看到爸爸如此大公无私,极为感动。
这次,毛泽东没有给家乡人写信,他派岸英和岸青亲自回家一趟,一来传达他的意见不会走样,二来可以让孩子们见见世面,受受教育。回到家,岸英和岸青转达了父亲的意见后,乡亲们深受教育,更加敬佩这位家乡伟人。
公生明,廉生威。
——李煜
人有了大目标才会自然而然地伟大起来。
——席勒
爸爸的车,你不能坐
——张闻天严格管教子女的故事
张闻天有一个儿子叫虹生。
在战火粉飞的年代里,虹生长期生活在保育院,直到1948年东北解放了,8岁的虹生才到了父母身边。多年不见儿子的张闻天,身边添了个“小灵通”,非常高兴,一有工夫爷俩就谈论这谈论那,可谓“父子情深”。但是,张闻天对孩子没有丝毫的溺爱。
当时,张闻天家住在沈阳。虹生见到爸爸出门总是坐着小汽车,很好奇,总想坐一坐看看是个什么滋味,可总得不到允许。一次,车子刚开到家门口,虹生灵机一动,趁爸爸还没上车,便偷偷地钻进车子里。张闻天上车以后,突然发现儿子坐在车上,便和蔼地说:“虹生,这是爸爸外出开会坐的车子,你不能坐,好乖乖,快下去,不然爸爸开会要迟到的。”无论爸爸怎么说,平时一贯听话的虹生,这次赖在车上就是不动。
张闻天见一时劝不了儿子,心里十分恼火。但是他没有打骂虹生,只是自己下了车,步行去开会。虹生望着爸爸的背影,觉得没趣,便乖乖地爬出了汽车。
从此,虹生再也不闹着坐爸爸的汽车了。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长短。
——于谦
考不上学就做工嘛
——驻外大使许建国严格教子的故事
许建国(1902…1977)是早期参加工人运动的政治活动家,曾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副市长,后长期担任驻外大使。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对子女的教育和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许建国在上海任市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期间,他有个侄子自恃叔叔是公安局长,不把民警放在眼里,一度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干了一些坏事。许建国知道后,把他找来训斥了一顿,然后叫他自己到派出所交代问题。同时,他亲自打电话给派出所所长说:“我们是执法者,必须带头守法,如果执法违法,就不能取信于民。正因为他是我的侄子,就越要从严处理。”依照法律,公安局把他这个侄子送进了管教所。
事后,许建国找孩子们谈话说:“不要以为我是市委书记。公安局长,你们就可以高人一等。你们也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1958年,许建国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准备考大学又恐怕考不上,秘书起草了一封要求组织照顾的信。许建国知道后立即制止,并批评说:“考大学要凭真本事,考不上就去做工嘛,搞什么照顾!”后来经过考试儿子被录取,上了大学。
1963年,儿子大学毕业。这时许建国已经出任大使,他的小儿子、女儿们都希望大哥能留在北京照顾弟妹,联名给爸爸写信,要求他向有关方面讲一下,在分配上给予照顾。许建国回信批评了他们。结果大儿子服从分配,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北京。
许建国在国外工作8年,从来没有给孩子们买过什么“洋货”。一次,孩子们让他从国外买几块手表,他指着手上的上海表说:“你们不知道,在国外,我为能戴上一块国产的手表有多么自豪。你们不要看不起我们自己国家的东西。再说,国家外汇很紧张,要把外汇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得一分已私,便是一分圣学。
——高拱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奥斯特洛夫斯基
让他再磨炼一个时期好
——董必武对子女钟爱但不溺爱
董必武的小儿子董良翮,是他60岁时生的。老来得子,董必武对他十分钟爱。
当时,董老在武汉工作,夫人带着孩子在延安。董老写信回家说:“小孩子不要穿得太好,只要洗得干干净净就可以了。穿得破一些,人家不会见笑,穿得脏,人家会笑话的。我们栽果树,不浇水,不精心培养,就会枯死。教育人比栽树难啊。”
1969年,大批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董老让良翮到了河北晋县插队落了户。走之前,董老把一条在战争年代用了多年、打着补钉的毛巾送给了良翮,说:“你是革命后代,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不能高人一等,要和群众同甘共苦。”他还说:“你只知道吃粮食,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下去后要拜老百姓为师,从头学起,要做一个普通农民,要听老农的话,听生产队长的话。”
下乡半年多,群众对良翮反映不错,当地党组织准备吸收他入党。董老听了后对老伴说:“你赶紧写信去,不能因为良翮是董必武的儿子,就这样快地吸收他入党。要让他坚持一个时期,真正懂得入党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发展他。我看现在他还不一定懂得这个道理。”
有一段时间,良翮在农村有点不安心,想到部队去当兵,他征求爸爸的意见,董老向他提了两个问题:“农村需要不需要你?你需要不需要农村?”良翮打消了当兵的念头。
1975年董老病重,儿女们都来到他身边。临终时,他拉着良翮的手宽慰地说:“良翮是晋县人,不是北京人了。”
后来,董良翮在农村当了干部。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冯梦龙
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从无数的坎坷中锻炼出来的。
——刘少奇
生活已经不是快乐的筵席,节日般的欢腾,而是工作、斗争、穷困和苦难的经历。
——别林斯基
真正的干部,只有在同困难作斗争中才能锻炼出来。
——斯大林
应当同别人一样罚款
——谢觉哉从严教子的故事
某年冬天,谢觉哉同志的故乡有人违反制度,私自上山乱砍生产队里的树木,谢老的一个儿媳和孙媳也砍了几棵。队里看到砍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砍树的人都按规定罚了款。考虑到谢老的面子,队里原谅了他的儿媳,没有罚款,也没有追问。不久,这件事传到了谢老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
三年前,谢老曾回故乡探亲,他看到那么多荒山秃岭,多次鼓励群众植树造林,要人人做到爱小树如爱小孩,爱大树如爱老人。他还亲自帮助制订了几条规章制度,严禁私自伐树。临走时,他还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带头绿化,带头遵守规章制度。想不到如今自己的孩子也私自伐树了,这怎么能行!他给生产队写信说:“我的儿媳、孙媳都是社员,是社员就要一视同仁。她们砍了树,应当同别人一样罚款,还要向群众作公开检查!。”
为这事,谢老特地把儿子、孙子一齐叫到北京。他对儿子说:“爸爸官越大,对你们要求越应当严格。你们也要自觉地遵纪守法。”之后,谢老叫他们写了检查。检查写好后,他亲自审阅。而后叫他们带着检讨书和罚款,回到家乡,从生产队一直检讨到县里。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干部群众都赞扬谢老对子女要求严,值得好好学习。
自我批评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水一样重要。
——斯大林
不准“白看戏”
——焦裕禄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
焦裕禄(1922…1964)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父母教子的楷模。
一天晚上,他发现孩子很晚才回家,有些纳闷,便把孩子喊来问道:“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家?”
“看戏去了。”孩子爽快地回答。
“哪来的票?”焦裕禄又问。因为他知道,有些干部的子女,常常靠老子的面子,白看戏、看电影,影响很坏。
“没有要票。”
“咦,没有要票怎么看到戏的?”
“收票的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孩子仍然没有意识到什么。
“嗬,因为你爸爸是书记,就可以特殊化,白看戏?”焦裕禄有些火了。
“又不光是我一个!”
“还有谁?”
孩子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名字,差不多都是干部子女。焦裕禄更加警觉起来。
他随即把全家人叫来说道:“我是县委书记,我的孩子不能特殊,不能胡作非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看戏不给钱,个个干部家的孩子都这样,电影院不就成了不要钱的干部子女电影院了?从今以后,凡是应该做的事,别人家的孩子不做,县委书记家的孩子要做;不该做的事,别人家的孩子做了,我县委书记家的孩子不能做!我的话希望你们记住,我们要带个好头,树个好家风。”
焦裕禄说过之后,马上掏出钱来,让孩子第二天送给了戏院,并向叔叔承认了错误。
没过几天,县委发出了一个通知:不准干部子女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女“白看戏”……
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
能自制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
——塞尼卡
不麻烦国家
——著名医生方圻教育子女体谅国家的困难
模范共产党员、著名大夫方圻有个女儿叫方萍,在医学院上学。她学习成绩优良,并在很多问题上有独到见解,是个很有培养价值的高材生。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士血液病学家米谢尔教授曾友好地邀请方圻将女儿方萍送到日内瓦学习,并愿意承担一切费用。方析委婉地谢绝了,他说:“国际友好组织是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的。他们邀请我女儿出国学习主要是看我的面子。我是共产党员,不能照顾这个面子,要看到我国十亿人!”
后来,国家有关部委听说没让方萍出国,感到可惜,提出由组织提供经费让方萍出国深造。这次,他没有着急表态,他把女儿找来商量说:“你的学习成绩不错,组织上表示愿意提供经费让你出国,但我考虑,需要出国的学生很多,目前国家的经费是比较紧张的,一个学生在外不少花钱,你看怎么办?”方萍知道父亲的处事原则和平时对自己的教育,便爽快地回答:“不去了,爸爸,待以后再说吧。”方圻见女儿通情达理,高兴地说:“好,萍萍,我看自家的事自家办,不要麻烦别人,更不要麻烦国家。”
不久,美国一个卫生团体提出可让方萍到美国一所大学学习,经费自理。这次方圻欣然同意。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但丧失了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
——佚名
苍蝇不轰走行吗
——朱伯儒教子的故事
朱伯儒的小儿子兵兵每天乘公共汽车上学。爸爸告诉他:上车必须买票,不许占公家的便宜。同时还告诉他,每天的车票要保存着,爸爸妈妈要抽查的。
这一天,朱伯儒真的检查车票了,一查少了一张。朱伯儒盯着儿子涨红的脸问:“兵兵,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车上的人太挤了,我没有买。”兵兵不好意思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