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盛唐神话 >

第196章

盛唐神话-第196章

小说: 盛唐神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甏#�

第一百六十四章 缺钱缺粮的萧去病

    在座的就没有笨人,见到四海商社才一个多时辰,就有接近八百万贯的收入,众人也是眼热无比,但是却不得不服啊。

    没办法啊,谁叫人家有神仙手段呢?就拿糖来说,霜糖在大唐就算是奢侈品了,可在白糖面前,就是个垃圾。两轮马车用了上千年,怎么就没人研究出这种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呢?

    还有玻璃器,西域那些满是气泡,还不能装热水的玻璃杯,哪一件不至少要卖上千贯,被当成个宝贝稀罕得不行,可是兰陵王一来,比西域玻璃杯好几十倍的玻璃器,一年就能烧造出七八千件。

    如今这些好东西,卖得最紧俏的商品,就只有四海商社有,换了自己掌握了这些秘方,才不会将利润分给众人,肯定是独占的。现在兰陵王肯带着大家一起发财,已经很厚道了,大家该窃喜才对。

    而且重要的还是,刚才兰陵王可是说了,接下来还有更大的生意要带大家发财,并且以后四海商社还会研发出更多的好东西,同样可以交给大伙代理销售,想想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啊!

    萧去病笑着望向这些目光灼灼看着自己的世家权贵,富商巨贾和各国使节,轻轻拍手,侯思琪立即会意,命两人抬着一艘后世风帆战舰的模型出来。

    众人再次被惊得目瞪口呆,特别是安倍晴明和新罗国使臣金孝芳,眼睛简直陷进去快拔不出来。

    相比他们简陋至极的帆船,这艘三桅,每根桅杆四面风帆,整船加一起接近二十面风帆的帆船模型,简直好到天上去。

    虽然不太明白这么多面风帆具体的作用是什么。但正因为无知,所以畏惧。这么复杂精妙的帆船,他们可不会认为只是好看。

    “是这样,去病的师父,是一名学究天人的大宗师,大学问家。这艘帆船。便是由去病的师父设计出来的,据师父讲,这样的帆船不但航行速度非常快,如果顺风的话,从海州到日本也不过两天的时间。

    而且它还可以逆风航行,转弯什么的也非常灵活,可以远洋航行,除非龙卷风,再大的风浪都无须惧怕!

    除了设计出这艘帆船。师父还告诉去病,在我们大唐的南海再往南,有一座金银岛,三五座铜岛,还有十几座香料岛。”

    “此话当真?”

    “兰陵王不是在开玩笑?”

    对于众人的惊奇和疑问,萧去病只是笑笑,并不说话,众人这才不再相问。若换做别人大家铁定不信。但面对萧去病,却不敢不信。不能不信啊。

    这段时间他拿出太多新奇的东西来,别的不说,就说眼前着一艘复杂精妙的帆船,就不是凡人能设计出来的,既然帆船都有了,金银岛。铜岛,香料岛应该也不会有假。

    “这就是兰陵王之前说的大生意?”

    “兰陵王想造船出海?”

    “这事陛下可同意了?”

    唐朝虽然是个包容万邦的朝代,长安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但有一点唐朝和中国其他朝代也没有任何区别,即严格控制不许编户齐民。拥有大唐户籍之人出国。

    也就是说,大唐的开放包容是单向的,敞开大门,欢迎所有胡人,外国人来唐朝;却不许大唐人出国。所以唐僧玄奘其实是偷渡出国取经的,而在玄宗朝,扬州的高僧鉴真被日本人忽悠,想去日本弘扬佛法,也是准备玩偷渡,并且多次失败。

    这当然是出于维护统治的考虑,唐朝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为的就是将老百姓牢牢地绑在土地上,这样好方便他们管理。

    其实各朝各代重农抑商,本质也是如此,重农嘛,农民绑在土地上又老实巴交好管嘛;商人到处流动且心眼极多,自然不如农民好管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而不是那个骗人的表明原因——看不起商人追求利益。

    唐朝也是如此,即便现在户籍制度已经有一些要崩坏的苗头,有很多没户口的黑户到处流动,但依然严格控制不许出国(严格意义上可以申请出国证明——过所,但绝对申请不到,因为他只对使节发放)。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现在昭武九国粟特人才能独霸丝绸之路的生意这么多年,所以在另一个时空,但罗斯之战开打前,唐朝才会对河中的情报知道的那么少。

    “这事是陛下和两位宰相,杨大夫一致同意的。陛下独家允许我四海商社组织商队进行出国贸易,每名出国的员工和护卫都要严格登记,有亲属的亲属连坐,没亲属的要找多人担保。”

    萧去病心里腹诽道,什么狗屁政策,若有一天大唐能老子说了算,定要将它翻过来:鼓励唐人出国开发世界;而外国人想来大唐,可以,交一笔钱给几个月签证,到期就赶出去;想长期居住,甚至获得大唐户口,可以,你得为大唐做出贡献或者带来好处,除此之外还要考察思想,不爱大唐不给户口……

    收回思绪,萧去病继续道:“去病之前所说的大生意,便是出海去找这些金银岛,香料岛,哦对了,这些岛上还满是名贵木头,都是长了几百年上年的好木头。

    去病敢保证,只要找到,此次出海,收益一定会非常大。去病已经得到了陛下的同意,准许二十家,每家派出十人或以下随去病一同前往。

    所以,这次机会并不是诸位想去就能去。那些去不了的,也不用着急,可以通过别的办法参与。其一就是负责沿海和内河的运输,其二,四海商社需要大量的阴干五年以上的造船用的好木料,还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工匠和水手。

    并且这次出海的其他准备工作,去病也准备交给大家来做,价钱方面都是从优,众位也看到了,四海商社有钱!”

    “兰陵王能保证一定能找到金银岛,铜岛,香料岛和木料岛吗?”

    “阴干五年以上的好木料我们有,不知道兰陵王是收购还是入股?”

    “兰陵王所说的出海准备工作都是些什么……”

    萧去病笑着一一解答了众人的疑问,不敢保证,但会亲自带队,八成把握;四海商社是愿意出钱的,但如果你们想用这些木料入股也是可以的;出海的准备有加工帆船零件,帆布什么的……

    大唐人是最具开拓进取精神的,这里大多数人早就眼热出国贸易这块大肥肉了,只是一直被不许出国的政策所限制。

    现在唐人里面就只有四海商社能够出国贸易,不跟四海商社合作跟谁合作?况且兰陵王可是做了出保证,用四海商社担保不会让他们赔本,自然每家都争着想与萧去病同去南海发财。

    “既然如此,我赵郡李家愿意派人同兰陵王同去南海。”

    “我润州苏家也愿意,我们苏家常年做长江和运河上的贸易,有最好的水手。”

    “我河中柳家愿意拿出阴干八年的好木材四十根……”

    不过这一回,萧去病却不干脆了,说是要考察各家的实力和资质,一切要等帆船造好了再做决定。这一下可把各家权贵世家,富商巨贾急坏了,纷纷拿出最大的实力,投入到造船和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来。

    据阿里依估计,光是他们拿出来的那些阴干五年以上的好木材,就足够造出十五艘长十八丈以上,宽三四丈的大帆船了。

    再加上各家承诺的工匠,阿里依估计,不到一个月就能造出三艘样舰试航,两个月就能造出五艘大舰和十几艘中舰,并用原来的船改造出几十上百艘新式快船出来。

    萧去病也很高兴,这就等于四海商社通过利益,将大唐的所有人,所有资源都整合起来了。相当于举全国之力支持这次出海行动,这样的合力之下,造船的速度和各项准备工作,将会有多快多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次重新得到了李隆基的支持,萧去病也并不太想出海去找什么香料岛,一来自己新婚燕尔,正是应该天天腻在一起的时候,二来风险也大,万一遇上龙卷风挂了,之前所有的努力,自己的期望就全都白费。

    所以萧去病心里也是有些怕的。

    不过没办法啊,虽然这次一下有八百万的钱财进账,而且四海商社现在每天也是日进斗金,赚钱赚得全长安人都羡慕了,加之去河中的商队也快组建好了,上元节过后,就可以随安西军一起出发,到时候又是一笔大收入。

    但即便如此,萧去病依然感觉缺钱用,而且,最重要的还是缺粮食,非常缺。萧去病看着一脸高兴的安倍晴明,心中笑道:你个小日本,带你去林邑为我运粮食,至于这么高兴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海准备

    “好个辅臣,当真是财神下凡,一个下午,就赚了八百万的钱财。”

    大明宫蓬莱殿,李隆基手里捏着二十四张十万贯的四海钱庄“飞钱”,笑得几乎见牙不见眼。

    输血加推宫过血一天以来,他现在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精神旺盛了,皱纹少了,皮肤变紧致了,就连黑头发也越来越多了,整个人好像回到了五十岁以前。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担心,这么些年来,他求仙求长生都快要疯了,到最后却一次次的失望,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他实在有些担心这次也会如此。

    现看到这种清晰而明显的变化,他终于确信萧去病真的没骗他,他真的可以年轻三十岁,并且可以多活六十年。

    一想到自己追求这么久,日思夜想而不可得,一次次失望,已经死心的愿望,竟然突然就实现了,李隆基狂喜得简直难以自抑。

    这萧去病简直就是上天对朕的恩赐啊!

    “回陛下的话,谁说不是呢,可是兰陵王却还说他到了洛阳会没有钱用,不得不去南海运金子,运宝石,运香料呢。”在兰陵王府见证半日赚八百万贯神话的王承恩恭谨地道。

    “哦?怎么会呢?”李隆基一脸狐疑地看了一眼杨贵妃,杨贵妃同样面露疑惑表示不解,李隆基道:“他要做什么事?这么花钱?”

    “陛下,这兰陵王未来几个月想做的事情,兰陵王让我呈给陛下。请陛下批准。”王承恩赶忙递上一本厚厚的奏疏。

    虽然说李隆基任命萧去病为东都留守。河南尹。给了萧去病在独断专行的自主权,但是在李泌的建议下,萧去病还是决定不管做什么,凡事都事先向李隆基请示汇报。

    本来李隆基是不看奏疏的,但萧去病的奏疏得看啊,这个面子得给。他接过奏疏一字一句认真看起来,大约一刻钟之后,他合上奏疏。惊叹道:“好个兰陵王,他还真是财大气粗,做事雷厉风行,他这是要用钱砸死吐蕃,新罗这些国家啊。照他这样来,吐蕃何足灭,新罗何足灭。”

    时间往前推一点,兰陵王府,议事厅,李岘同样十分不解地对萧去病问道:“辅臣半日之间就入账八百万缗。为何还说缺钱?”

    在他看来萧去病应该不缺钱才是啊,刚才进账八百万缗。刨去上交给李隆基的三成,也有五百六十万缗的可以供四海商社和自己支配。

    再加上之前四海商社赚的和王鉷的家产,李岘认为,自己这个集团,即便躺着用,两年时间也用不完,更何况四海商社还在不断赚钱,怎么可能缺钱呢?

    “你们是否也是这样想的?”萧去病望向几名心腹幕僚,高适,王昌龄,杜甫,还有几名新投效自己的心腹,张彖,蒋清、蒋溢两兄弟。

    几人也看向萧去病,连连点头,那意思是说,嗯,我们就是这样想的。李倓道:“师父啊,你要做什么事,这么花钱?”

    “我们现在能支配的钱虽多,但要花钱的地方更多,我总结了几条。”萧去病拿出一本计划书,说道:“首先是造船。除了这次赶工造船五艘大舰和十几艘中舰,以及改装上百艘新式快船。

    我还准备建造三艘无敌的大舰出来,舰队从广州出发后,三艘无敌大家便开始设计研发,准备材料。我对这三艘大舰的要求是服役五十年以上,领先三十年以上,什么都要精益求精,所以这一项的花费就不可计数。

    其次,我们我们这次出海一定会碰到海盗和大食船队,海战不可避免,虽然我们的船比他们的要好太多,并不怕他们,但我却希望能够做到碾压,这就需要改进,研发海战的武器。”

    大食人独霸这条航道这么多年,现在大唐要巡洋四海,两者之间必定有一番生死对决。对于这群大食人的强盗本性,萧去病可是知道得太清楚了。

    史载,安史之乱时,大食商队见广州空虚,就一下由正常商人化身海盗,围广州城,广州刺史临阵脱逃,大食兵于是入城大掠仓库,焚烧房舍,然后乘船浮海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