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587章

战国征途-第587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芟嘈牛噻径宰宄ぶ徊⑽抟靶模抟庥氪蟾缦嗾绻獯挝;晒チ耍噻疽菜闶俏W寰×艘环萘α浚幌M盖啄芄蝗渺i缇离开桑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桑见田苦笑了一声,知道虽然桑青缇嘴上说并不在意,但自己当初的做为,实际巳经在桑青缇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因此桑青缇才打算借这次机会,彻底离开桑族,只要现在自己根本没法说什么来劝慰桑青缇,只好点了点头,苦涩道:“既然你是这样想的,那就如你所愿吧。”





第八三八章 合纵出击

    三国会盟结束以后,楚王负刍带领着项氏兄弟,以及楚国的军队离开了陶邑,返回楚国,而齐王建也回归临淄,只有高原和田克臧还留在陶邑。

    虽然齐楚两国都己经同意了高原分进合击的伐秦战术,但高原的计划并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三国就各自从本国出击,向秦国发动进攻。而是汉楚两国先各自派遣少量的军队,汇合齐军由陶邑出兵,进攻秦国,给秦国造成这一次合纵,三国依然是合军进攻秦国的架式,以吸引秦国的注意力,然后汉楚两军再分头从南北出兵,夹击秦国。

    就在三国会盟结束以后,高原就己用飞鸟传书向灵寿下令,命令灵寿派出一部份军队赶到陶邑来与齐军汇合,当然军队也是早就准备好的,而楚王负刍也答应,一回到楚国,就出动七万军队,赶到陶邑来合兵,因此高原并没有回到灵寿,留在灵寿等着汉军赶来,并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齐国虽然不像秦国那么尚武,但也是有数的大国,以前就有十余万常规军队,而田克臧掌权之后,又对齐**队进行了一些整顿,扩大了常规军队的规模,现在己有近十六万的常规军数量,因此楚王负刍、齐王建离开陶邑以后,各路齐军陆继到达陶邑汇合,只有六七天的时间,就己经聚集了八万余齐军,再加上仍然驻扎在陶邑的近一万五千汉军,这时汉齐联军己有近十万人了。

    虽然先后接受过汉军训练的齐军还不到三万人,但田克臧对军队颇为重视,在整顿军队的时候,也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因此齐军的素质也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先期到达的基本都是齐国最精锐的军队,看上去军容军威还不错,比高原预想中的还要好一些,这当然也由于高原对齐军的战斗力一直期望不高的缘故。

    而在等候汉军到达的时间里,高原当然也不闲着,就帮着田克臧训练齐军,并且还给齐军的中低层将领讲解战术的要领,因为这次合纵伐秦是釆用分进合击的战术,现在汉军还可以带一带齐军,但以后齐军就要单独与秦军作战,因此齐军的战斗力增加一些,对秦国的战斗获胜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留在陶邑的还有近一万五千汉军,而且全部都是精锐汉军,因此高原要训练齐军,到是有足够的帮手,同时还组织齐军和汉军进行对抗训练。

    经过这几年取得的战绩,汉军的威名急速上升,几乎己经凌架在秦军之上,齐军自然是只有仰视的份,能够和汉军一起训练,己经是难得的荣兴了,由其是在与汉军进行的对抗训练中,汉军往往只使出六成力量,就可以轻松的击败齐军,因此也让齐军敬服不己,而汉军的训练无论是在运动量还是训练难度都远非是齐军可比,结果齐军的士兵们见了,也不自觉加大了自己的训练量,态度也认真多了。

    而就在一个多月以后,大约有四万汉军到达了陶邑,使汉军的数量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其中有三支骑军,包括一支重甲骑军和一支蕃勇军,另外还有六千背嵬军、三千斥候军,三千训兽军和一支战车军。各种战车的数量达到了三百五十余辆,同时还有五百名白灵族女子组成的医疗队。

    在与秦军的战斗力,汉军的训兽军和战车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显视了巨大的威力,让田克臧也涨了不少见识,因此见训兽军和战车军的数量扩大,十分高兴。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由其是和汉军进行了多次对战训练之后,齐军的素质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中下级军官的经验也增加了不少,高原也觉得齐军还可堪一用。

    这时齐军己经在陶邑集中了二十余万军队,另外还征集到了千余艘船,停泊在济水里,其他的齐军还在陆续开来,同时还接到了楚军出动的通告,不过由于楚国离得较远,到达陶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高原和田克臧商议之后决定,不再陶邑继续等待楚军,立刻从陶邑出兵,向秦国发动进攻,因为高原不断收到秦国的消息,知道秦国也在不断向大梁増兵,现在大梁驻守的秦军已接近二十万,不过驻守南阳的韩腾和驻守邯郸的蒙武、蒙恬父孑却都还没有调动,毕竟南阳、邯郸分别驻守南北,都是致关重要的地方,秦国也不敢轻易调动这两个地方的驻军,因此有必要给秦国增加更大的压力,吸引更多的秦军驻守到大梁来;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另外如果大军长期驻扎在外地没有战事,必然会慢慢的消磨士气,殆慢军心,高原精通兵法,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现在汉齐两军己在陶邑驻扎了一个多月,也应该活动一下了。

    而虽然楚军未到,但现在汉齐合军,总兵力也超过了二十五万,兵力不算不雄厚,而且汉军占到了二成以上,完全可以和秦国先开一战。如果打赢了自然是好,等楚军到达,就可以趁势进军;而就算是受挫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等楚军一到,合纵军队的兵力更为雄厚,可以卷土重来。

    在军事方面,现在田克臧对高原已经基本言听计从,因此对高原的主张并无异议,于是就在四月十六日,汉齐两国联军二十五万余人,从陶邑开拔,而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向西行进,新一次的合纵伐秦,也正式展开。

    大军离开陶邑,沿着济水一路西进,而在济水里行驶的随军船只也排成了长长的船队,首尾难见,大军水陆齐进,浩浩荡荡。

    两天以后,联军的先锋人马到达了济阳,这里是齐秦两国的边境交界地区,不过这时在秦国境内,却看不到一支秦军。

    原来突袭陶邑的秦军全军覆没,一万五千骑军,逃回大梁的只剩下二百余骑,就连领军的主将王章都阵亡,因此接到了败兵的报告之后,王贲又气又惊,想不到自己的计划完全被高原料到,早就在陶邑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秦军自投罗网,果然是全歼了秦军,幸好是自己被秦王政的命令所阻,否则阵亡的就不是王章,而是自己。

    但王贲又十分心疼,不仅仅是因为王章是他的族弟,还因为这一战就葬送了一万五千骑军,这几年以来,王贲费尽心血,一边摸索一边训练,这才组建了近三万余骑军,这一下就拆了一半,自然是令王贲肉疼不己。

    而得三**队己在陶邑聚集的消息,眼看着大战在即,于是王贲一面派人回咸阳给秦王政送信,通报突袭失败的消息,一面布置军队守卫大梁。

    自从知道汉齐楚三国要组成合纵伐秦之后,秦国就己经开始着手准备以大梁为依托,抵抗合纵大军,这时秦国己经在大梁骤集了近十五万军队,同时还备集了可供三十万军队支应二年的粮草物资,可以说已经初步俱备了抵抗合纵大军的能力。

    不过大梁距离齐秦边境还有一百五十多里的距离,而秦国在齐秦边境一带还有数万军队驻守,是首先面对合纵大军的兵锋。

    但王贲心里十分湥С饧竿蚯鼐静豢赡艿值沧『献荽缶慕ィ鞘亲约壕∑鸫罅旱氖鼐系奖呔巢拍芄挥牒献荽缶钥梗庋焕床唤霰忱肓饲毓贫ǖ囊劳写罅海挚购献荽缶恼铰裕乙舱辛烁咴南禄常蛭梢源尤菰谝巴饣靼芮鼐鹎鼐挠猩α浚蝗缓笤俳ゴ罅骸8匾氖牵蹶诟揪兔挥行判哪芄辉谡匠∩匣靼芨咴�

    于是王贲下令,命边境的守军全部撤回到大梁城来驻守,一来是进一步加强大梁城的守备,因为加上辺境的守军,大梁城里的军队可以超过二十万;二来也是拉长合纵大军的战线,尽管突袭陶邑的一万五千秦国骑军全军覆没了,但加上调来的军队,现在大梁城里的骑军仍然还有两万余人,而且王贲对骑军依然还相当的信心,以前汉军常用骑军来袭击秦军的补济线、运输军队,令秦军防不胜防,而现在王贲也想对高原来一个以牙还牙,让高原偿一偿防不胜防的滋味。另外争取能够打几个胜仗,提振一下秦军的士气,抵消突袭军队全军覆没的不利影响。

    当然,王贲也知道,这种小打小闹虽然可以打几个胜仗,但却不可能扭转大局,因为合纵大军的兵力雄厚,仅先期的汉齐军队就有近三十万,再加上后续的军队,远不是现在大梁城里的二十万秦军所能对抗的,就算是小输几场,也无陨元气,因此王贲在准备抵抗合纵大军的同时,又赶忙写下了告急文书,送回咸阳。请求秦国加兵增援。

    因此就这样,汉齐两国联军开进了秦境之后,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一路畅通如入无人之境一样,一直深入到秦国境內七八十里,而兵锋也直逼到大梁城下。





第八三九章 合纵出击(二)

    不过秦军虽然放弃了正面和汉军交战,并且让出了大梁以东百余里的广大地区,但王贲下令,命秦军的骑军分散成以千人为单位的骑军队伍,轮流分散出击,袭击合纵大军的后勤运输队,或者是零散落单的小股军队,有时甚致还会袭击停泊的船队。

    用骑军分散袭击敌军的薄弱环节,是以前汉军最常用的战术,秦军可是吃过不少苦头,因此秦军在学习骑军战术的时候,这一套也是学得最好,练得最多的一项。而且这时汉齐联军已经深入秦国境内,秦军可以说是在自家的地盘上作战,不仅熟悉地形道路,而且还在一些村庄中设置了补济点,可以让秦军长时间在外作战,不用回大梁城中修整,而且大梁以东的一带地区地势平坦,也有利于骑军作战。

    在一开始的时候,秦军出击到也频频得手,连续袭击了合纵大军的几支运输队伍,还有二次攻击合纵大军的船队,取得了不少的战果,有的秦军甚致遇到了合纵大军的大队人马,也敢发动攻击,而等大军反应过来之后,就马上撤出战场,远远的逃窜,到是将骑军的机动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秦军选择得袭击对像也都十分讲究,大部份都是找齐军下手,但不敢轻易的去招惹汉军。因此遭遇到秦军袭击的,基本都是汉军。

    虽然连续遭遇秦军的袭击,合纵大军的损失到并不算,但高原也知道,不能轻视秦军的这种袭击战术,因为自己以前就常用的战术,虽然每一次的战果都不多,但却可以积小胜为大胜,慢慢的消磨对手的士气和斗志,而且看样子秦军还学得有模有样,颇得了一些骑军战术的精髄。而这也让高原感概不己,中华民族果然是一个聪明的民族,这才几年的时间,秦军就己经初歩学会了骑军的战术了。

    但既然是知道了秦军的战术,高原自然有应对之策,毕竟在这个时候,汉军才是骑军战术的老祖宗,而秦军只能算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孑。

    其实对付这种骑军突袭的战术并不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行了,一是自己也同样拥有一支骑军,可以和对方的骑军抗衡;二是能够提前预警,发现来袭的骑军。当然这两个条件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也并不容易。只不过这两个条件,汉军都俱备。

    汉军的骑军,无论是在战斗力还是实战经验,都在秦军之上,现在合纵大军当中,汉军有两个军的轻骑军,共计是一万人,另然还有三千斥候军,实际也可以当做骑军使用,而且有训兽军在,可以控制大量的飞鸟,因此在侦察、传讯方面,也要远远强于秦军,只要是有针对性的布置,应付秦军的突击到也并不难。

    于是高原立刻下令、将汉军的轻骑军也分散成千人队为单位,轮流在大军的周边巡视,由其是重点保护运输队伍和船队,同时命驯兽军和斥候军配合,在空中放出大量的飞鸟,搜找秦军的行踪。又命令齐军,遇到秦军的骑军之后,不可慌张,而是立刻就地组织防守,在防守的时候,要以盾牌和长枪为主,固守待援。并且又下令,每隔三十里,修建一座物资储备的小寨,每寨留二三千齐军驻守,然后一个寨孑一个寨子的传递运输,所有的运输队伍,尽量不在野外宿营。

    而经过了这几番布置之后,秦军再想要袭击合纵大军就不那么容易了,不仅经常遭遇到汉军的骑军截击,秦军的骑军和汉军相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