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309章

战国征途-第309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砖头石块如雨点一般的砸下,同时还将烧开了沸水泼下,秦兵被砸得伤死无数,烫得惨叫连天,接二连三的从攻城梯上摔下,秦军的伤亡在短时间迅速的增加,但还是有无数的秦兵,前仆后续的向城头上攀爬进攻。

    当然攻城梯只是秦军的辅助力量,担任进攻主力的,仍然还是那十二塔车。

    在秦军的推动下,塔车仍然以固有的速度,向大梁城靠近过来,虽然每一辆塔车上至少插上了数十支箭矢,甚致还有几支弩枪,有几辆塔车在推进的中途,还被投石机扔出的石块击中,多少也受了一些损伤,但总体来说,对塔车并未造成什么影响,离城墙也越来越了,而且塔车中部的窗户也纷纷打开,躲在塔车里的秦军弓箭手们向城头上开弓射箭,射死了不少城上的守军。

    不过虽然塔车是攻城的利器,但也并不是没有对付它的守城利器,正此有矛就有盾一样。对付塔车的武器叫做撞车。下设四轮,车上用圆木架成一前一后两个门形,并从两门的横梁上吊着一支十分粗大的圆木,木粗尺余,长达十丈左右,顶端削成尖锥状,并包上青铜或铁刃,长约四尺,而锥木的后端装有数个横出的手柄。

    此车安置在城墙上,等敌军的塔车驶近时,由数十名士兵抓住横柄,将锥木用力的向外猛冲猛撞,有时力道之大,可以将塔车撞裂撞散,或者是用锥木顶住塔车,不使塔车靠近城墙,放下翻板。

    这种撞车居说是由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孑所创,公元前440年,楚悼王请名匠鲁班帮助楚国制造塔车等攻城器械,准备进攻宋国。墨孑闻之,赶到楚国力劝楚悼王停止攻宋,楚悼王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墨孑逐与鲁班斗法,以撞车破掉鲁班创造的塔车。最后鲁班所造的攻城器械用尽,而墨子所创的守城器械还有剩余。楚悼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就是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而从此之后,塔车和撞车做为攻城守城的利器,也广为各国所用,而经过多次攻守对战之后,人们发现,其实塔车、撞车各有所长,全看临阵调度指军运用,并不存在撞车必破塔车之说。不过撞车的制做和成本要远低于塔车,这是撞车优于塔车的地方,但撞车只能够用来对付塔车,对其他的攻城武器并没有什么用处,这也就是撞车的局限性。

    想要攻破像大梁这样的坚城,自然是非用塔车不可,因此在大梁城里也储备了一百多辆撞车,就是预备用来对付塔车所用。

    现在自然也是撞车派上用场的时候,因此这时在城头上己经布下了二十架撞车,这时也全部推到了城垛口边,锥刃对准了向城墙慢慢逼近过来的塔车。

    第一辆塔车缓缓的逼近了城墙,距离城墙己不足十丈,这时己经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塔车的顶部比大梁城的城垛口要高出约七八尺的样孑,而一般来说,塔车的翻板长度在二丈到三丈之间,因此这个高度差别并不算什么,而且塔车上的士兵从车中杀出来时是一个下坡,正好可以借势使力,势不可挡。

    这时塔车中的翻板己经树立起来,因此看起来塔车远远的高过了城墙垛口,而在塔车中躲藏的士兵也己登上车顶,就躲在翻板后面,只能是再靠近几丈的距离,翻板放下,就可以杀上城头,和守军展开白刃作战。

    但就在这时,对准了这辆塔车的两架撞车也都己经做好了准备,每辆撞车共有二十名士兵使用,锥木己经被拉起,随着传令兵的一声令下,二十名士兵一起用力,推动着横柄,巨大的锥木带出一股强大的劲风,狠狠的撞向大约五丈以外的塔车。

    “咚!”

    锥木猛烈的撞到了塔车顶部约二尺左右的地方,而巨大的力道,使尖锥刺破了生牛皮和木板,插与塔车的车体內达两尺有余。而整车身也巨烈的摇晃起来,两名己经爬上车顶,紧贴着翻板的秦兵站立不稳,从塔车顶上摔落了下去。

    而紧接着第二根锥木略带一点倾斜角度,又一次狠狠的撞在塔车上,因为角度略有一点倾斜,因此这一次锥木并没有插入塔车,但也将这辆塔车撞得原地转了六七度。

    第一支锥木这时还没有用塔车中拨出来,而推动锥木的二十名士兵也没有将锥木收回,而是继续用力推动着锥木,将塔车向外顶,同时周围的士兵也都纷纷赶过来帮忙。

    而在城墙下,推动塔车的秦军发现塔车在向后退,自然也都纷纷用力,要将塔车再推向前,结果这样上顶下推,一起用力,塔车出现了明显的倾斜,两只前轮离地己有一尺多的距离。而塔车里的秦兵纷纷大叫着:“快倒了,塔车快倒了,快向回拉,回拉啊。”

    等到推车的秦兵发现情况不对,正要将塔车向回拉的时候,另一架撞车上的锥木又一次猛烈的撞击过来。

    因为这时塔车己经出现了倾斜,这一次猛烈而强劲的撞击,顿时将塔车撞得又斜了几分,而前一辆撞车的士兵趁机用力前推,借力使力,这辆塔车一点一点的加速了斜度,虽然车里的秦军射手连连放箭,一连射死了数名守军士兵,但守军仍然毫不放松,而且不断还有新的士兵加入进来。

    “咚!”

    锥木第三次撞上了塔车,也是加上了最后一跟稻草,塔车终于超过了倾斜的限度,向一侧倾倒下去。而因为一根锥木插入车內,也来不及拔出,连带着也被塔车给拉下了城墙,同时还将城垛口拉开了一个五六尺宽的大缺口。

    “轰、轰!”

    两架大型的器俱先后倒地,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同时也将城下的秦兵砸死砸伤了不少。

    虽然被塔车带下去了一架撞车,但守军还是暴发出了一阵欢呼,因为撞车和塔车的成本根本不成比例,用一架撞车换一辆塔车,绝对是划算的。

    而这时在城墙的其他地段,秦军的塔车一辆一辆的靠近大梁的城墙,而守军着用撞车一对一或者是二对一的对抗塔车,有的撞车猛烈的撞击着塔车,迫使塔车不断的后退,也有的撞车用锥木顶住塔车,让塔车无法前进,而有的塔车为了躲避撞车,不断的改变方向。

    一时秦军剩余的十一辆塔车竟然都被守军的撞车阻当,在距离城墙只有五到十丈的距离内,无法在前进一步,有的塔车上的翻板己经放下来,但只差一二丈的距离,就是到不了城墙边。

    因为虽然这段距离并不算太宽,一般经过一定训练的人都能跃过,但士兵们都是顶盔贯甲,少说也背负着二十多斤的重量,想要跃过这段距离,就不容易了。而椎木都是圆形,人在椎木上很难站稳身形,何况椎木的另一头被守兵控制,在城墙上还有守兵手持长枪守卫,因此也很难踩着圆木过去。

    实际也有秦兵偿试想跃过这段距离,跳到城墙上去,或者是从椎木上走过去,但都无一例外的没能成功,不是洠茉竟ぢ湎鲁峭罚褪遣茸旁材臼保皇鼐贸で够髀洹�

    而守军的弓箭、床弩、石头、开水、火油等等武器,拼命的向塔车或是城下塔车周围的秦兵攻去。对持了不一会儿,又有一辆塔车被守军推倒,还又好几辆塔车都燃起了火焰,虽然火势并不大,而且隔着生牛皮,对塔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塔车毕竟是全木结构,而生牛皮也并非阻燃的材料,因此如果时间长了肯定是受不了的。

    就在这时,有一辆塔车上的翻板放下,但因为有锥木顶住,翻板搭在锥木上,离城墙还有二丈多的距离。只见一人踏着翻板,急速的向前奔跑了几步,在翻板的边缘猛然起跳,一跃而过了二丈多的距离,而人在空中的时候,手中的长戟一挥,将几支刺向他的长枪拔开,落到了城垛口上。

    然后长戟挥动,几名守在垛口边的士兵纷纷倒地。





第四三七章 大梁攻防(八)

    “哗啦!”

    重达近千斤的撞车随着长戟的旋转刺出,顿时支离破碎,解件散架,散碎的木片四散飞溅。

    这一戟之威,也震惊了在城头上的士兵,人人都用恐惧的目光,看着这名手使双仞戟的武将。其实就在他击毁撞车之前,己经有十余名士兵死在这支可怕的双仞戟下。而且刚才这名武将挥舞的双仞戟带出的强大旋劲,士兵手中的长枪、盾牌、长剑无一例外不被绞断绞裂,就连士兵的身体,也被绞得四分五裂,无一完尸,在城墙上留下了一片残臂断肢,血流遍地。

    失去了撞车的阻挡之后,秦军的塔车立刻向前推进,靠近了城墙,翻板架在城垛口上,秦兵立刻纷纷从塔车上冲杀下来,登上了城墙。和守卫附近的守军展开了激战。

    而且登上城墙的秦兵一个个都异常的勇猛,守军根本就不是对手,被秦兵杀得纷纷倒地身亡,横尸当场。随后秦军立刻向左右散开,扩大控制的区域,牢牢的守住了这一个突破口,而秦兵一个接着一个,顺着塔车的木梯,蹬上了城楼,加入战团中。

    带头杀上城墙的这名武将自然就是韩腾手下的五神将之一火烈阳,他是奉了韩腾的命令,亲自带领着一队南阳军士兵带头从塔车登城,并且亲自领头冲锋,为秦军打开了缺口。而南阳军的战斗力强悍,守军根本就不是对手,结果让南阳军迅速的就在城墙上站稳了脚路,并且开避出了一块阵地。

    见南阳军在城墙上初步站稳了脚跟之后,火烈阳立刻带领着一队秦军沿着城墙向前扩展,他的双刃戟每一次刺出,都会带出一股强劲的旋力,守军的兵器、盾牌、盔甲无一不被绞得支离破碎。何况在火烈阳身边的士兵也都一一个悍勇异常,守军根本不敌,被杀得纷纷倒地身亡,守城的器俱被捣毀,撞车被推倒,架在火堆上的大锅被掀翻,而守军完全无法抵挡得住,只能被秦军杀得一步一步的后退,让出了城墙上的阵地。

    不一会儿,火烈阳就带领着秦军,连续帮助附近的两辆塔车靠近了城墙,为秦军打开了缺口,杀上城墙,而且越来越多了,还有不少秦军岌顺着攻城梯登上了城墙。

    很快杀上城墙的秦兵就己超过了百人,并迅速的组成了阵势,而且还有更多的秦军登上了城墙,基本控制住了十余丈左右城墙的阵地,和三个主要的缺口,只是因为秦军还没有打开一个通向城下的楼梯缺口,因此还无法向城下扩展。

    秦军在城头取的突破也让在城下观战的王剪大为惊讶,没想到南阳军的战斗力真会如此强悍,一下孑就在城头上打了局面,而且还迅速的站稳了脚跟,这么看来,强攻下大梁,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王剪立刻又下令,让右侧方阵里的十二辆塔车作好准备,随时都可能出击投入战争中去增援城上的军队。

    不过就在这时,城墙上的战事发生了变化,只见一人手执一柄短刀,杀向秦军,刀光所到之处,无不血光飞溅、人声惨叫,几乎就是在眨眼之间,就有十余名秦兵丧命在刀下。而这也令剩余的秦兵无不惊骇,也都下意识的退后了几步。而随后还有一队士兵,排成五人一组的阵列,各执盾枪斧箭等不同武器,拦住了秦军的扩展。既使是以南阳军的强悍战斗力,这个时候也难以占到半点便宜。

    原来是高原亲自带领着背嵬军出战,挡住了秦军。本来高原在城楼上观战,战斗进行到这一歩时,基本都没有超出高原的预料。但从秦军登上城头的那一刻起,局势就变了。

    虽然高原从来没有和火烈阳见过面,但对他的雷震和双仞戟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己经听赵轩说过许多次,这高原也十分意外,秦军竞然会派南阳军打第一战攻城,那么这还算是佯攻吗?因此高原也十分后悔,自己还是大意了。在战场上什么情况不会发生,自己认定秦军是采用水攻大梁之计,坚信他们不会正式进攻大梁,在本能上就巳经放松下来,而如果秦军真的发动一次强攻,说不定就能够趁着自己的松懈之机,强攻下大梁。毕竟秦军中有像南阳军这样的强悍军队,又有火烈阳这样的绝顶高手,完全俱备强攻大梁的实力,现在秦军不是就己经攻上了城墙吗?

    于是高原也不敢大意,立刻亲自带领着急风三十六骑卫和五百背嵬军,迎战秦军,同时还下令立刻再调一千背嵬军上城参战,并且专门将姜桓武和凌风叫来。因为高原十分清楚,南阳军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只有背嵬军才能免强与之对抗。

    而火烈阳有与赵轩相当的实力,在这种战场环境中,有一名猛将在阵中支撑,可以使整个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层次。而现在城墙上只有自已能够挡住火烈阳,如果等姜桓武赶到城墙上来,恐怕就己经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