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汉鼎记 >

第171章

汉鼎记-第171章

小说: 汉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汀成缓欤裁挥谐鲅员缃猓饧虑橄裘髦暗娜肥呛妥约禾峁还咛寤故堑每椿噬系囊馑迹还裘饕丫辛酥饕猓蛭洗文切┤舜蛩憷孟裘鞔蛱继竽潜叩那榭觯裘髯匀灰材芊垂蠢盟抢从跋焖巧砗蟮哪切┐笕宋铩�
  对于这个淮南王刘安,熟知历史的萧明自然不会对这个人陌生。
  刘安的经历和吴王刘濞有些类似,不过他可不是儿子被景帝打死,而是他的父亲当年被文帝给逼死,当年的刘长,也是自视甚高,作为汉文帝的亲弟弟,他对于皇位的觊觎也不是一天两天。不过,刘长更像是一个公子哥,夸夸其谈还好,他没有刘濞的隐忍,也没有他的治国能力,但是却有着刘濞的野心。
  暗中刘长和太子奇等勾结,又和闽越匈奴联手,这一点倒是和刘濞一样,不过,他比较悲催的是,还没有真正发动叛乱,这件事情就被朝廷得知,本人被捉到了京城。后来被流放到蜀郡,就在途中,刘长就因为绝食而死。
  所以作为刘长的儿子刘安,对于朝廷真的没有多少好感,本来封地已经被朝廷收归国有,但是文帝对于自己的亲弟弟还是有点于心有愧,毕竟当时刘邦的儿子辈,几乎都已经被屠戮殆尽,只剩下了文帝和这个淮南王刘长,经此,刘邦留下的儿子当中,就真的只剩下了文帝一人了。所以文帝把刘长的四个儿子都封了侯,作为长子的刘安,继承了刘长的爵位,成了新的淮南王。
  刘安各方面都比他爹强上了不少,虽然心里对于朝廷不满,但是他还真的没怎么表现出来,要不是在这件事情上面露出了一些端倪,萧明还真的不知道,原来刘安竟然已经做了如此之多的准备。
  既然已经得到了皇上的首肯,萧明自然就打算放手去做这件事情,事先萧明就已经从韩安国那里了解过了,把私盐收归国有,这件事情想要真正全国实施,还得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顺利的话,将来对于其他方面的国有化也是一个借鉴,比如说,铁。
  不过萧明可不是这样对那几个人说的,对于上次那些个大行令还有郎中令等人,萧明把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除了食盐,后面包括生铁,还有酒、钱币之类的,都要收归国有,命令应该很快就会下来。
  萧明这是在暗示他们,朝廷对于诸侯还是相当的忌惮,这些年他们大肆敛财,现在,朝廷就要把他们手上的那个能生金鸡蛋的母鸡给拿走,对于这些诸侯来说。如果这些东西都没了,那他们就真的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单单是自己的私人军队怕是都要组建不成了,这样要这些诸侯如何接受得了?
  萧明几乎能够肯定,一旦这些个诸侯们得到了这个消息,会是怎样的惴惴不安,夜不能寐,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削藩,比起之前的晁错提出的《削藩策》,现在窦太后现在正在做的,更像是一把软刀子给众诸侯割肉,但是效果估计会更明显,众诸侯的损失会更大。
  这样一来,相信这些个诸侯,绝对不会无动于衷吧。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没有这些支柱产业,这些个诸侯的好日子就算是真正到头了。
  这些个官员脸色都不好看,诸侯那边的好处少了,那么自己的好处岂不是也要少了?在他们看来,窦太后的这个决定,明显不是在断诸侯的财路,而是在断自己的财路啊,这让这些年已经习惯从他们手里收受好处的他们如何能够习惯的了?
  “夏大人,这件事情已经确定了?”
  萧明肯定的点了点头:“日期只会提前,不会挪后,窦太后是下了大决心了,我看啊,这些个诸侯以后的日子怕是要有些难过喽。”
  众人脸色难看,这岂不是说,自己将来的日子也会过得拮据?看来这个消息还是要早日让这些诸侯知晓才好,要不然,诸侯们没有准备,岂不是是要吃上大亏?





    正文 第十六章 刘安心病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14:11:25 本章字数:2429

淮南王刘安收到回信,整整半天脸上都没有什么好脸色,身边的人也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猜测信中应该不是什么好消息,要不然,淮南王如何会是这幅表情?
  “窦漪房,你欺人太甚!”
  刘安前段时间真的很忙,因为手头上正在编纂一本巨著《淮南子》,说起这《淮南子》,刘安还是比较欣慰的。作为一个诸侯,刘安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从小博览群书,更是热衷于黄老之术,门下有宾客术士将近几千人,都是刘安花上许多力气招募过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编纂出一本能够涵盖黄老之学的巨著,他本人就是黄老之术的信奉者,早些年的《离骚传》让他誉满天下,成为全国知名的“学者”。众人都还记得,当时,皇帝早上让刘安撰写,中午刘安就把写好的《离骚传》给皇帝亲自过目,皇上大加赞赏,刘安之名也传遍整个长安。
  但是最近,《淮南子》的编纂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召集如此之多的宾客术士,本来就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但是最近,他手下的智囊团——“八公”却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大问题,就只是当中的某些人的矛盾越积越多,已经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说起这八公,名声很响,他们就是在这些术士当中的杰出者,在各个方面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比如雷被,他的剑术天下无双,比如伍被,传说是伍子胥的后人,对于黄老之术的研究冠古绝今。
  刘安知道这种事情得赶紧解决,要不然时间一拖,肯定会出大事,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长安忽然传过来什么要把私盐国有化的消息,刘安有些心慌,有些担心这件事情会影响自己之后的计划,赶紧派人去长安打听,也好让自己接下来有一个准备。
  刘安不是没有想过造反,但是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要钱,许多许多钱,刘安对于文学还是有些了解,但是对于管理钱财就不是那么擅长了。
  不过,就算是不擅长,他也知道,如果这块利润被朝廷拿走,等待自己的究竟会是什么,军队养不起来,自己的《淮南子》恐怕也有可能会胎死腹中,刘安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这对他来说,简直比拿走了他的性命还要可怕。
  这就算了,刘安刚刚收到消息,窦太后有意把生铁、贩酒、铸造钱币都收归国有,这些可都是封地生财的主要支柱,要是这些都没了,刘安的这个淮南王,还不如普通的地主呢,手头上的这些封地,自己能看不能用,眼睁睁的看着朝廷把所有的好处都给收走,只剩下残羹剩饭,剩下的这些钱,刘安能用来干什么,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刘安才愤怒,现在已经是出离了愤怒,现在窦太后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笑眯眯的恶魔,她杀人不眨眼,把原本属于刘安的好处都抢到了自己的手里,一想到这里,刘安心里就是一股无明业火升腾而起。
  “不行一定得给长安方面施加一些压力,要不然,长安那边,会真的以为我们这些诸侯都是软柿子谁都能捏。上次七国之乱之后,我们诸侯的地位大不如前,现在又把经济支柱收走,她究竟是怎么想的,真的就以为只有长安的天下才是天下么?”
  刘迁脸上闪过一丝厉色:“大不了,我们就和长安一拍两散,这个窦太后,把持朝政不说,现在明显就是想要逼我们造反……”
  “迁儿,这话不敢乱说,小心给我们惹来祸患。”刘安赶紧让刘迁住了嘴。
  说到造反,刘安倒是早就有了这个心思,但是,他也是知道,就凭他现在的实力,还达不到刘濞当年的水准,虽然这些年来国库经过连年的战乱已经是大不如前,但是很明显,现在刘安造反,真的和找死无异。
  “那怎么办?现在好不容易我们积攒了一些实力,要是这些都被长安收了去,还要这些封地做什么?当年爷爷就是这样被他们给活活逼死,文帝不是好东西,现在的窦太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刘安其实也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看来,韬光养晦,慢慢积攒实力才是上策,只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奢望,长安那边,大概也是看出来众诸侯的想法,才想出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最近这边没发生什么大事吧?”
  “没有什么大事,除了刘建经常惹事之外,一切都相安无事。”刘迁回答道。
  “又是刘建,老爹不中用,剩下来的孩子也是这个样子。”刘安一想起刘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懂事。
  这个刘建,是刘不害的儿子,而刘不害,正是刘安的儿子。不过刘不害是庶出,没有什么地位。刘安早就把太子之位给立好了,就是自己的大儿子刘迁,这刘迁的确是有些本事,至少现在的表现,让刘安还是相当的满意。
  刘不害不怎么受重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本来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只有这个刘建,一直暗暗为自己的父亲鸣不平,若是这样还好,偏偏他本人又专门惹是生非,算是一个十足的纨绔,这样的人一旦闹腾起来,终归还是让人头疼。
  “刘建的事情暂时不用理会,现在眼前的事情要紧,我也懒得替他擦屁股。”刘安当然知晓事情的轻重,这件事情暂时还可以放到一边,长安的事情,却由不得他再拖。长安的那个大行令,刘安每年都送上一些礼物上去,现在他传过来这样的消息,肯定不会有错,虽然不知道窦太后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来,但是很明显,现在这件事情,事关刘安的身家性命,刘安不得不放十二分心在上面。
  “现在我们手头上面的食盐,先都囤积起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受制于朝廷,长安的那个朝廷重要,我们自己手头上的东西更加重要,单单少了食盐的利润,我们还能接受,损失还不到一成,但是如果……窦太后变本加厉,我们手头上的封地,每年的收益至少减少一半以上,没有了资金的流转,根本就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刘迁也知道事情严峻,重重点了点头,马上着手去办这件事情,刘安还是神色凝重,考虑着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究竟怎么做才能尽可能让自己减少损失





    正文 第十七章 前往淮南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14:11:26 本章字数:2362

淮南也算是一块宝地,当年的英布就是在淮南封王,可惜最后不得善终,最后淮南王还是换成了刘姓人刘长,不过,因为刘长叛乱的原因,原来的封地现在一分为三,分为淮南、衡山还有庐江,当然刘安现在的封地就在淮南。
  萧明向窦太后自告奋勇,想要去淮南和淮南王刘安交涉。因为就在不久前,淮南王刘安亲自派人到长安,向窦太后表明了自己的强烈不满,说是少了食盐这一块利润,淮南这片小地方根本就没有多少税收可言,自己这个淮南王做的憋屈,还不如一个平头百姓来得痛快。
  这件事情多少是个麻烦,如果不处理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诸侯会反弹。本来这个举措对于众诸侯来说本就不是一个他们希望的决定,现在如果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相信接下来政策实施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难,这些个诸侯究竟会不会认真实行真的很难说。
  窦太后自然是很高兴,很快就同意了萧明的提议,给萧明一个新的身份,出使淮南,相当于是奉旨出行的钦差大臣,明面上是拜访淮南王刘安并且视察淮南这块地方,暗地里就试探刘安的态度,把窦太后的心意告诉淮南王,希望淮南王能认真配合。
  这件事情,既然是萧明提议的,自然是要他自己完成,在窦太后看来,萧明这一趟前去,就是为了稳住刘安,但是事实上,萧明的真正目的,恰恰不是稳住淮南王,而是要极力离间淮南王和窦太后之间的关系,这是皇上给他下的命令,所以本来萧明这趟可以带着家眷过去的,但是萧明考虑了许久,想到这次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身边如果带着其他人,难保将来能够顺利抽身而退。
  所以萧明就另外选了几个人,阮小二跟自己已经相当熟悉,这件事情少不了他,还有几个人就是萧明还是城门校尉的时候身边的一帮兄弟,萧明也把他们给叫了过来,有几个比较信任的人,萧明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当然,窦太后也是派了一个人在萧明的身边,身手相当不错,不过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所以萧明至今不知道这人的真实身份,当然,最后还有韩嫣,这是皇上派过来的,这两个人,身手都不错,但是萧明却没有掉以轻心,因为萧明清楚,这两个人,都是用来监视自己的。
  窦太后自然不会完全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