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328章

清末英雄-第328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换比还不错。最少我们赢了。”周思绪说道。

“这是他们在进攻,减去机枪造成的伤亡,我看还是清军赢了。”林文潜还是挑着刺,后有道,“这也好,最少是我们把清军打退了,士气在我。传令下去,休整之后马上加进迫近作业,天黑之前,堑壕必须挖到清军阵地两百米内!还有炮兵,冲锋前每门炮打十发炮弹,让它们瞄准点!”

林文潜战后的事情安排后之后,就带着卫兵骑着马进城去了,刚刚在两军鏖战的时候,军政府就通知他进城开会,现在战事一时停顿,他正好抽空去一下,第九镇那边到底怎么样了?己方到底什么时候撤退?这些都是他要弄明白的。现在战事已经开打,手上的这支部队经此一战又要比新招的人好了,毕竟训练三月还不如在战场上呆那么一天。

进了杭州将军府的林文潜,还是被带进了作战室,一进门他便感觉到一股喜气,他带着询问的看向张承樾,只见张承樾笑道:“衡臧那边在朱泾吃掉了第六镇两个营。”

吃掉两个营也就是一千余人,张承樾高兴其实不是因为歼敌,而是因为这一个胜战之后第一旅的情况算是稳住了。因为招的都是流民,第一旅从开拔就逃兵不断,特别是打嘉兴的时候,一场夜袭战因为清兵有准备,几乎打成了攻坚战,伤亡了近八百人,此战之后逃兵更多,有的时候一夜下来一两百名士兵凭空不见,如此到了松江,部队只有四千不到,人比枪还多。之后在松江转了几天,最后趁着第六镇疏忽,伏击了他们一个标,虽然只吃掉两个营,但部队的士气应该是上来了,这股逃兵之风估计是止住了。

林文潜能明白张承樾的意思,他笑了笑之后道:“打了胜战那队伍就好带了,士兵的胆气也壮了。不过荫阁啊,杭嘉湖一带真的不能久待,他们没船,后勤又是不足,还是赶快回来吧。”

林文潜的建议也是张承樾所想,不过他还没有说话,蔡元培就从外面捡来了,他也是满脸喜气,一进门就道:“伯先那边说降成功了。”

在座诸人一听说毫无希望的说降居然成功,不由的都是一喜,只有张承樾着紧的问道:“真的吗?赵伯先人呢?”

“伯先没有回来,只派他弟弟送信回来说,因为第九镇满清死忠之人太多,统制官徐绍桢虽有意起义,但是还要想办法把这些人想办法除掉或者指使开,他现在正在运动军中有革命倾向军官和士兵。他建议如果实在是不能起义,那就在两军对阵的时候,打掉那些不肯起义的部队……”蔡元培看了信之后信以为真,哪知道这是胡汉民等人的算计,说着就把赵声和徐绍桢的信拿了过来,诸人看过都感觉到守杭州有望。

不过张承樾心细,再见到徐绍桢那份没有第九镇统制的印信,开始怀疑起来。特别是卫兵里面有他派去的人,可这些人都没有回来,为什么呢?蔡元培之前也问过那个赵光,赵光说他以前是第九镇的兵,又是江苏口音,出入军营很难被发觉,而派去的那两个卫兵都是浙江人,这么来来回回很容易被满清察觉。这个解释似乎说的通,可真的是这样吗?

开完会之后,张承樾又一次的发电报给沪上的俞子夷,复兴会在满清的第九镇里面势必会有卧底的,但是这个名单只有王季同才知道,那一日总部被袭,王季同把所有密档都装在一个铁箱子里,事后俞子夷把这个箱子找到,但没有密码却是打不开。其实实际上就是打开,里面的写的暗语也只有王季同一个人才认得。

张承樾电报过去不久,俞子夷的电报就来了。卧底之事还是毫无办法,王季同现在还是巡捕房里,被一群印度巡捕看着,律师探望时间和次数都极短,而且还有工部局人员陪同,在杨锐没有踪迹的情况下,王季同的价值就极为重要了,特别是军火的来源是盖温特少校最感兴趣的——南非和平之后布尔人在议会里占优,但如果能从王季同这里拿到布尔人私藏军火的罪证,那么对于英国掌控南非将有极大的帮助。卧底的资料没有,但是俞子夷把赵声的资料传了过来,张承樾看过之后心下稍安,最少从阅历上看,赵声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他这样愿意为革命献身的人照道理是不会撒谎的。

一切都似乎非常的美好,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林文潜发动了对三十七标的冲击,快速猛烈的炮击完毕,狙击手压制机枪,第二旅的士兵们就跃出堑壕,冲到了百米之外的清军阵地,激烈的白刃战之后,该部一千三百余人被全歼,而三十九那边因为水雷密度不够,对岸用小船不断接清兵过江回萧山,最后在两挺马克沁机枪的保护下,该部人员基本被运回萧山。

钱江东岸的第十镇被打退,剩余的就是第九镇的事情了,塘栖到杭州六十多里,但是第九镇行军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辎重都转载船上,所以行军速度比预想的要快,到了下午五点钟的时候,他们已经过了拱宸桥日租界,在八丈井扎营。此地离杭州只有八里路,已经在警戒防务区之内了。

当日晚上赵光趁夜又去了第九镇一次,在半夜时分带回一份书信,赵声在信中说第九镇大部分营都已经运动完毕,只待明日对阵的时候阵前起义。蔡元培看完信号转交钟枚等人,军政府诸人开过短暂的碰头会后,便都按照信中的交待布置了一番。这边只待睡下的时候,住在城外同盟会军营里的胡汉民等人却起身了。

胡汉民第一个起来,再是汪汝琪,再是朱执信、王凯成等人,他们都是以增强前线的名义出城的,对于之后的行动有些人知道,有些人完全不知道。不过这些都不要紧,胡汉民并不准备带这么多人离开。

胡汉民一起来就找到汪汝琪问道:“事情怎么了?”

黑暗里汪汝琪看不清神色,只是恩了一声,然后再道:“做好了。”

胡汉民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赵光一死,那么整件事情就没有漏洞可寻了,即使最后赵声没死,对此也将是百口莫辩,同盟会这边算是洗干净了,至于王凯成,赵光就是他杀的,他难道还敢把自己的丑事说出来不成。

“现在四点钟了,我们要马上走,不走就来不及了。”胡汉民说道。

“我都安排好了。”说话的是王凯成,在汪汝琪的劝说下,他把赵光给杀了,由此算是彻底的进入了同盟会核心,对于这样一个新的身份他虽然不适应但却在努力的适应。“先到古荡去避一下,等战事过去了,我们再出来。”

天色微亮的时候,胡汉民一行人离杭州城并不太远,不过这时候就听到杭州城那边传来的火炮声,他心中不由的一喜,按照他和汪汝琪的算计,这一次复兴会诸人就要交代在这里了吧。他望向杭州城那边的方向,可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凭空想象那边复兴会和清军杀的无比惨烈。

胡汉民把杭州的战斗想象的很惨烈,但现实却比他想到的更加惨烈。因为放走了说降的赵声,徐绍桢为了证明自己是大清的忠臣,这两天的军务都抓的紧紧的,一到杭州城外,他就着紧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陶骏保本想拖延,可徐绍桢估计是被端方训斥了,着急的很,也不等参谋部的计划,自己草草的安排了一个三路围攻,他完全不信第九镇的七八千人会对付不了革命党的四五千人。陶骏保见此只能安排亲兵出营报信,可不想大战前夕全军照例戒严,同时余大鸿的宪兵大半夜四处蹲点专抓给革命当报信的人,信息传出去的时候已经晚了。

凌晨四点的时候,第九镇就开始吃早饭,四点半天不亮全军就已经出营,五点不到就对准革命军在城北的防线狂轰滥炸,而后步兵开始集团冲锋,革命军本是疲师,直接被一个标的清军在防线捅了一个两里宽的口子。直到此时,城中诸人才大梦初醒,可此时部队已经按赵声的意思全部放在城北,城北防线一破,之后就再也没有防线。钟枚见杭州不保,就要把蔡元培拉向将军府外,想带他从西面涌金门水门出城,然后从西湖逃出杭州。不过此时蔡元培已经是面如死灰,杭州起义是他!坚守杭州也是他!偏信赵声更是他!如今全城被围,他还有什么脸面逃出去?!

“先生,革命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我们只要冲出去,就能重头再来,先生,通化还在!东北还在!”看着昔日的先生如此摸样,再想到兵败城破,钟枚心如刀割,涕泪俱下。

听闻钟枚说道通化还在,蔡元培眼中忽然闪出一道光,不过一会他的眼神便黯淡了下去,他漠然道:“卜岑,你走吧。革命需要你这的军人,却不需要我这样的文人。”他说道这,脸颊忽然颤抖了几下,那是他在咬牙,“卜岑,快走吧!”蔡元培又说道,他说完便没有看还在垂头流泪的钟枚,只是从怀里抽出一把防身用的手枪,对着胸前就是一枪。

垂着头的钟枚忽然听得一声枪响,抬头却看见本是站立的蔡元培人已经向后倒去,他边喊边扑,“先生!先生!……啊!啊!啊!!”

钟枚嚎叫着,可蔡元培此时却神色平静,他看着这个逐渐模糊的世界,喃喃道:“我……”

战后的杭州城一片混乱,徐绍桢坐在满目狼藉的杭州将军府内,没有半点喜意,虽然他拿下了杭州,但是他徐绍桢的名字却永远和满清爪牙连在一起,满清苟延残喘还好,要是哪天满清倒了,那他怎么办?徐绍桢走神的时候,陶骏保也在走神,只有三十四标统带艾忠琦满脸喜色的在汇报战果:“禀报大帅,我部剿灭革命党一千五百余人,俘虏八百余人,还拿获革命军大都督钟枚、政务部蔡国卿等人,还有同盟会的乱党也拿获不少,有乔义生、方城汉等二十余人……”

艾忠琦禀报完,三十五标的统带李文升也着急献宝,“禀报大帅,我部也剿灭革命党一千余人,俘虏……”

“够了!”徐绍桢忽然大力的捶着桌子,旁边沉默的陶骏保也被猛的一惊,他见徐绍桢如此,便打起精神对下面诸将说道:“大帅今天已经困乏了,你们且先下去吧。”

陶骏保一说这话,下面的人就都出去了,他见徐绍桢还是闭目不语,自己也蹒跚的出了将军府。外面雨正在下,亲兵正要给他打伞的时候,却被他推开了,他其实就想淋雨,就要看看这是不是老天爷在哭……

陶骏保站在将军府前仰头望天的时候,雨正好越下越大,他能望见这雨滴从高空中密密麻麻的坠下来,然后一颗颗的砸落在地上。他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呐喊道:“下吧!下吧!最好淹了这杭州城!”

丙卷完!

丙卷之后的话

近一百五十万字才把大纲的三分之一写完,不觉的欣喜,只觉得疲倦,这种疲倦不是因为写的累,而是如春蚕吐丝般的感觉生命不再,激情将尽。如今,电影已过三分之一,还是要把前文和后文简单交代一下为好,最怕是作者看到最后说失望。

1、慈善身死。

有很多人说慈禧死光绪未死,那‘我大清’还有救,所以就不如在书中推演一下,看看‘我大清’是不是真的能万年不缺。而对于女主刺杀慈禧改变历史使得主角预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其实穿越者在所处的时空,随着实力的扩大,造成的蝴蝶效应也会加大。虽然慈禧身死仿佛是主角的刻意,但是只感觉这样是最好的解释,慈禧不可能写成喝凉水呛死,也不可能被康梁等废材杀死,更不能是光绪、袁世凯杀死,光绪杀了慈禧是不孝,完全没有继续做皇帝的可能,而袁世凯那边靠着慈禧不死而权位得保,虽然慈禧在不断的打压他,但他还是满清的重臣。所以,算到最后,只能是同盟会或者复兴会来干这件事,主角不干,那只能是同盟会动手,并且历史上同盟会确实有过这样的组织和计划。总而言之,是本着合理的原则故意安排了慈禧身死,看看‘我大清’立宪开国会之后,皇位能固几百年。

2、支持立宪或者立马平推

革命不是占山为王,而后练兵平推,主角没有基地车,不可能无限量的制造武器弹药和克隆人士兵,在1905年之后,立宪是中国的主流,1906年9月之后,革命势力大减,就是因为立宪之故。历史上刘光汉(刘师培)的叛变也是因为立宪占了上风,所以才投身端方幕府。东京的同盟会诸人因为被满清通缉,不得已不断的发动革命,从1907年到1911年5月间起义,完全是革命派对立宪派的绝地反击,汪精卫入京刺杀载沣也是在革命式微的情况下才发生的事。可以说1905年9月到1911年5月这段时间,大势完全在满清这边,革命力量不是壮大,而是缩小。要不是1910的股票风潮,使得当年开始新军便大规模减薪、欠薪,再加上1911年那一连串的巧合,满清说不定真的能挺到1913年开国会。

正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般,任何的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