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7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轩,接下来的这个时代,将是我们军人的时代,或者,我们将开创一个新的大楚。”
“愿为大楚的兴旺鞠躬尽瘁!”毕轩正色道,看着脚下犹自带着暗黑色的泥土,心中不由有些黯然,如果喻平还活着,那该有多好啊!
“大将军,毕将军,他们来了。”一人飞奔而来,却是柳安,这位出身绿柳庄的将领,现在已经是毕轩麾下左军将军,随着毕轩的高升,他的地位水涨船高也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来了么?好,让我们一齐来好好欣赏汉军的军威吧!”屈完脸带笑意。一支打了大败仗,又饿了这么多天的士兵,还有军威吗?恐怕有的只是垂头丧气吧?能在这里看着这支曾将自己撵得鸡飞狗跳的军队以无比狼狈的姿态离开,将会是自己军事生涯之中一节华丽的乐章。
自己会有危险么?当然不会,汉国人军纪极严,即便他们中有人恨自己恨得牙痒痒的,也不会作出威胁自己的举动。
视野之中出现了一条黑线,愈来愈近,终于清晰地呈现在屈完的视野之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汉国的黄龙旗。而在他们的身后,一队队的步兵正列队而来。
“他们手里捧着的是什么?”屈完扭头问着身后的柳安。柳安是负责警戒的,这些东西,他应当都打探清楚了。
“回大将军,他们手里捧着的都是骨灰盒,这一次战死在这里的汉军士兵,他们将其焚烧之后,将骨灰带回国内,其实这也是汉军的传统,不管在哪里作战,他们都会想法将袍泽的遗体带回去,如果因为天气,距离的原因,他们也会将骨灰带回去安葬。”柳安低头道:“汉军军中有一句口号,叫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末将认为,倒是可以极大地提振士气。”
盯着柳安看了一眼,屈完突然笑了起来,回看身边的毕轩,“你手下倒是英才辈出,死了一个喻平,这不是又冒出一个来嘛;所以说;我们大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只有没有被发现的人才;而从来不愁没有人才。”
柳安听丰屈完的夸奖;本来还挺欣喜的;但越听却越民心惊;不由自主地;背心里微微渗出一身冷汗。是的;人才很多;所以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喻平一样;需要牺牲的候;便会被毫不顾忌的抛弃。
远处中军大旗招展;屈完急切地睁大眼睛;想要看看自己的手下败将;风水轮流转;一年多之前;自己被张鸿宇和白羽程的联军撵得像一条野狗一般地逃到了大巴山;今天;自己却可以好整以遐地站在这里;看着张鸿宇这条落水狗狼狈离去。
中军大旗之下;没有张鸿宇;倒是有一具棺木。棺木的周围;是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与其它人不同的是;这些士兵的头盔之上;都系上了一块白布。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继往开来(42)
屈完盯着那面中军将旗开了半晌,终于反映过来,张鸿宇死了。这让他怅然若失,先前那本来高涨的情绪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张鸿宇死了,自己向谁去炫耀自己的胜利?他忽然觉得自己站在这里,就像一个小丑一般。
因为他也是一个军人。
张鸿宇怎么死的,他隐隐约约有点明白了,宁死不辱!这就是汉国的军人么?他意兴索然地看着那面将旗离自己愈来愈近,突然之间转身,走到自己的战马跟前,翻身上马,竟然向着远处的那面将旗驰去。
身后的毕轩大惊失色,一面翻身上马,一边对柳安道:“你马上回去整顿军队,一旦有事,迅速前来接应。”
“明白!”柳安有些不解地看着屈完与毕轩一前一后向着远处的汉军队伍奔去。
道路之上,前进中的队伍停了下来,因为大道之上,两名楚军将领勒马而立,在他们的身后,是几十名脸色略显紧张的楚军士兵。
“是屈完!”董壮的手握上了刀柄,眼中闪着愤怒的火焰,“他想来做什么,嘲笑我们么?”
“董师长,住手,不管对方来做什么,都不许动手。”吴起喝道,“你就在这里给我好好呆着,哪都不许去。”
吴起策马向前,前方的汉军队伍潮水一般向两边分开,给吴起让出一条道来。
“屈将军。”吴起拱了拱手,“屈将军突然拦路,不知是何意?”
屈完只带了几十个卫兵,自然不是来挑事的。这一点吴起心中明白,或者对方只是想来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屈完倒也是一个浅薄的家伙,不值得太过于重视他。
屈完的视线越过吴起。落在中军将旗之下,“张鸿宇张将军,不在了吗?”
吴起怔了怔,终于点点头:“张将军日夜劳累,忧思过重,旧疾突发,已经不治而去了。”
屈完点点头,这自然是对方的掩饰之词,对方自然不会把张鸿宇真正的死因告诉他,不过他猜也能猜出来。
“吴议政。我可以去祭奠张将军么?”屈完道。
吴起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祭奠张将军?”他反问道。
屈完点点头,“我与张将军也算是不打不相识,这两年来,我一直便在与他纠缠,两人互有胜负,先前他将我打得狼狈逃窜,失地千里,这一次我却也扳回一阵。他是我敬佩的一个家伙,既然他走了,我想祭奠他一番,不知议政可允否?”
吴起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屈完将军,请!”
屈完翻身下马,大步向前,自两边汉军将士夹道形成的通道之中向前。丝毫不在意这些士兵眼中的怒火。身后,毕轩小心翼翼的亦步亦趋。
张鸿宇的棺木很简陋,是临时由后勤人员赶做出来的。站在这具单薄的棺椁之前,屈完双手抱拳,深深的一揖到地。
“战场胜负,你们算是打了一个平手,本来还期待着与你的再一次交锋,想不到你却这样走了!”屈完直起身子,看着棺椁,摇头叹息道。“可惜,可叹。”
“姓屈的,张军长如何,还轮不到你来评判!”耳边传来一个雷鸣般的声音,屈完抬头,看到一张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那是董壮,新一军三师的师长。
屈完淡然一笑,没有理会董壮,再一次向张鸿宇的棺椁行了一礼,转头昂然离去,身后毕轩上前一步,向棺椁亦行了一礼之后,抬起身来,看着董壮,“期待与董将军的再次交锋。”丢下这句话,毕轩亦转身,亦步亦趋地跟着屈完离去。
吴起淡淡地看着两人的背影,大声喝道:“还礼!”他率先躬身,棺椁周围的士兵,都随着吴起向着远去的两个背影躬身为礼,即便是愤怒的董壮,此时也不得不弯了弯腰,不管是不是敌人,别人来祭奠,自家礼数总是不能缺的。
蓟城;政事堂内;吴起与楚人谈判的纪要;正摊在蒋家权的案头之上;大巴山一侧方圆上千里的土地尽皆放弃;三川至土城这一百里的土地之上;双方都不得驻军;去年齐鲁军团与新一军大胜的果实损失殆尽;而他的收获只是将新一军剩下的三万人体面地带了回来。
“如果这份谈判纪要出现在大议会之上;只怕议员们要闹翻天;吴起一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是跑不了的。”蒋家权苦笑着看着屋子一角;正弯着腰在欣赏那里盆景的高远。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受到惩罚是理所应当的。”高远直起腰来;随手指了指这盒盆景:”这株盆景不错;蒋先生;回头我将他带回去;你不会舍不得吧?”
看着高远的反应;蒋家权有些愕然:”王上;那可是方圆上千里的土地。”
“比起土地;我更可惜的是新一军二万将士的伤亡!”高远摆摆手;”这一战;首要的责任在我;我们没有看透这场事故的来龙去脉;没有料到一场绑架之后所蕴藏的阴谋;人家早就挖好了圈套在等着我们跳呢。我们自己却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这怨不得别人。”
走到蒋家权跟前;高远信手拈起笔来;就准备在之分纪要之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蒋家权手一拖;将卷宗拖开;”王上;这个字不能由你来签。”
高远拈着笔;”首要责任在我;当然应当由我来签;然后昭告天下。”
“如果说责任;第一只怕仍然要由张鸿宇来负;他身为前线总指挥;却不能审时度势;料敌不明;骄傲轻敌;这才是真正的败因;这些天来;兵部的参谋们一直在分析这场战事;总结这场战事的得失;我也去听了几场;那些参谋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战争中;张鸿宇是有着数次机会止损的。”蒋家权道:”第二个要负责任的是兵部;是叶重;张鸿宇的作战计划是他们批准的;第三个要负责的是我们政事堂;唯独不需要对此负责的是王上您。”
“你这算是什么?怕我因此失却了威信?”高远摇头道:”大汉国民不会因为一场战事的失利就认为我不行吧;就不再相信我吧?”
“不;大汉需要一个不败战神;需要一个百战百胜的君王。”蒋家权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高远:”秦楚联盟之势已成;从总体力量上来讲;我们是处于下风的;因此我们更需要一面旗帜来让军民们保持昂扬的斗志。”
蒋家权提起笔来;在谈判纪要之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严圣浩默不作声的走了过来;从蒋家权手中接过笔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吴凯;李灿亦是如此。
“这是政事堂的决定;与王上无涉。明天我们会将这份纪要呈给王上;然后再通报议会和各衙门。”蒋家权道。
高远沉默片刻;终于是点了点头;”可是如此一来;张鸿宇只怕就要被追责了。”
“这是他本来就应当要负的责任。”蒋家权严肃地道。”这一次的大败;归根结底;还是四个字;骄傲轻敌。”
高远苦笑;”说到骄傲轻敌;又怎么只是张鸿宇;上至我这个大王;下到军队的一个普通士兵;如今哪一个不是自信满满。”
“所以王上;军队需要动一动了。”蒋家权趋近到高远的身边。”这些年来;我们打了太多的胜仗;从小小的扶风军开始;一路成长到现在;特别是在去年击败秦国李信之后;所有将领的自信暴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之势;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
顿了一顿;又接着道:”而且现在四个方面军;加上新一军;齐鲁军团;每个军团都带着各自军团长鲜明的个人色彩;这于大汉的长治久安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高远沉吟片刻:”先生所说的事情;我也一直在考虑之中;现在也是时候重新整编军队了;这一次的失败;正好是一个现成的机会;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正在逐步完善之中;等新一军撤回来之后;我就准备开始做这件事情。”
“王上所虑极是;眼下是一个难得的空窗期;短时间内;汉;楚;秦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事;此时整顿军队;好为来日的大战积蓄力量。”
“这件事情;我还要与叶重好好聊聊;听听他的意见。”高远点点头;”好了;这件事情;既然你们要替我背黑锅;我也就受了;张鸿宇回来后;先让他受一阵子委屈吧。先生好好地替他考虑一个去处;新一军;他是不能带了。”
“先让他回积石城军事大学担任副校长吧;等过了这个坎儿;王上再考虑怎么用他;他还是极有能力的一个将领;是我们汉军之中为数不多的儒将啊!”蒋家权道。
“也好;张鸿宇本来就是从积石城军事大学出来的;先让他回哪里避避风头。”高远道:”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叶重已经将这一次的作战得失呈了上来;我准备审阅一下之后下发到各军去;我们的将领必须要从这一战之中总结得失。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以后绝不能重蹈这样的覆辙。”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继往开来(43)
夜色已深,王宫之内万籁俱寂,除了少数几处地方还亮着灯火之外,其它地方都已经陷入到了黑暗之中,原燕王宫庞大的宫殿被高远分隔成了两片,三分之一由自己与妻子居住,其它则划归了朝廷各部衙门,一道红墙碧瓦的围墙将二才分离开来,构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虽然已经时近中宵,高远却仍然在伏案工作,朝政中的很大一部分,他已经丢给了政事堂,自己只不过拿一下总舵而已,但军队却仍然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中,这一次他决心要重新整编军队,这件事情,却需要自己亲历亲为了。
现在的汉**队,共有东方,南方,北方,中央四个野战军集团,这是老牌子军队了,后来又组建了自己亲率的青年近卫军团,在与东胡作战之中,组成了新编第一军,在与齐国作战之时,成立了齐鲁军团。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人。与楚人,秦人不同的是,这些士兵可都是单纯的作战部队,也就是职业兵。而楚秦的常备军并没有这么多,很多都是半兵半民,作战之时才征召起来。
保持着如此庞大的一支职兵团,以汉国高额的军饷制度,一直都是朝廷财政的巨额负担,王武嫡一直对此是不满的,要么裁撤一部分军队,效仿秦楚,要么减少兵饷,以此来减轻财政的压力,但显然这两个办法都不是高远想要的,如今秦楚联盟已成,汉国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军队绝不能懈怠,反而要加强建设,至于减少兵饷,那更是想也不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