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情景,清英不禁有些愕然,开口道:“阿尔弗雷德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今天上午,你不都还和父亲谈笑风生的么?”
提尔皮茨走到茶几跟前,有些恼怒的将手中的公文包往沙发上一扔,瓮声道:“这件令我痛恨万分的事情,就发生在3个小时之前。殿下,你还记得我从今年6月份,就开始筹划拟定的海军法吧?”
清英闻言点了点头,这么大一件事,自己这个德棍海军控没有理由不知情。
历史上,德国国民对本国海军缺乏信心,不相信依靠海军的力量能够在海外取得发展;尽管国内工业已经足够强大,却一直都对海军的发展不甚上心。直到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及租界谈判等事件的发生,德国依仗海军在对外事务中站到了便宜,国内的海军热才开始高涨起来。提尔皮茨顺势而为,于当年11月提出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军法,随即在次年4月得到正式的实行。
而在这个位面里,情况却有了极大的改变。由于勃兰登堡号在大东沟海战中的出sè表现,德国国内的海军热,已然如星星之火一般燎原起来。此外,德国战舰设计技术的突破与飞跃,更使得德国决策层对本国的海军舰艇充满了信心。对海军舰队的渴望,和对海外殖民地的诉求,让好大喜功的威廉已经不再满足于这支在第二梯队里都处于垫底水平的德国海军。在皇帝的命令下,提尔皮茨于1895年6月便开始为德国海军做一个系统xìng的发展规划;而他所想到的办法,便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直接确定海军每年的造舰款额,绕过与国会那帮议员们的争夺。所谓海军法,便是先规定一个海军所要达到的目标规模;而后再据此细化,分配每一年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之后便照此执行,直至目标的最终完成。
什么?你说海军法造成英德海军竞赛,是破坏英德良好关系的最关键因素?实际上,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严谨,完全就是人云亦云式的断章取义。因为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德国先后一共通过了两个海军法:第一个于1898年4月颁布、第二个于1900年2月实施。而造成英德海军竞赛的原因,是第二个海军法的颁布,根本就不是第一个海军法的付诸实行。
提尔皮茨在1898年推出的第一个海军法,只为德国海军规划了一支由19艘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多,但你不能只关注德国一家,更要看看海峡对面的英国人有多少家伙。截止到1898年末,皇家海军的现役主力舰数量接近50艘,另有12艘处于建造状态;而就算是德国海军在既定的6年时间之后完成了第一个海军法,战列舰的数量也只有19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不可能和德国展开海军军备竞赛,因为德国人的数量根本就不够格!
英德关系真正开始恶化,是在近2年之后的1900年。随着德国国力的飞跃式提升,提尔皮茨的野心也开始急速膨胀,而就在这时,一个名为“风险舰队”理论进入了他的眼球。该理论的核心是,让弱势海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直至让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都不敢轻易与之开战,否则便会有丧失自己对其他国家海上优势的巨大风险。提尔皮茨认为,如果德国海军能发展到比英国海军都差不了多少的地步,那么英国出于对德国开战风险的惧怕,便不敢与德国为敌;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就只能转而同德国联手,共同对抗法俄联盟。基于这一思想,提尔皮茨于次年2月推出了第二个海军法,将之前规定的德国海军的舰队规模扩大了一倍,预计拥有的战列舰数量猛增至38艘。在他看来,这个规模的公海舰队足以达到风险舰队的指标,对皇家海军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
然而,提尔皮茨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皇家海军从来就不是怯敌畏战的主,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上将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那壮怀勇烈、决死一战的jīng神,在历经近百年沧桑风雨之后仍旧不朽,于大英帝国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里传世长存。面对德国公海舰队的挑衅,英国选择了最为狂霸刚烈的手段,即便是掏空自己的国库,也要捍卫皇家海军数百年来的无上威严。一时间,海峡两岸炉火轰鸣,液钢倾泻,一场持续了15年的轰轰烈烈的造舰竞赛拉开了大幕。
——————————————————————
正自回想着历史上德国海军的一些陈年旧事,便听提尔皮茨清了清嗓子,用他那中年男人所特有的声音开口道:
“当下,德意志海军的作战序列上,还存在着13艘威廉圣皇时代建造的老朽主力舰艇。它们普遍都服役了超过20年的时间,在现在的欧洲战场已经完全没有他们的位置可言。因此,我便准备借这次海军法的机会,让帝国海军转型至现代化,在7年的时间内,将这13艘老朽舰艇用新式战列舰所一一替代。如果这个方案得以成功施行,那么我德意志海军就将成为一支拥有18艘新式战列舰的打击力量;在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两片战场上,德意志海军便拥有了对法俄两国的优势兵力。”言讫,提尔皮茨怕眼前的这只少年对德国海军目前的阵容缺乏认识,又对此向清英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很多人对铁甲舰时代的德国海军缺乏认识,只是凭感xìng的认为其不值一提;而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德国海军并不是想后世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尽管比不上英法,但还是有一些存货的。它们包括1867年服役的“弗雷德里希·卡尔”号(6822吨)、1867年竣工的“卡路普琳兹”号(6197吨)、1869年服役的“威廉国王”号(10691吨)、1875年竣工的“汉莎”号(4334吨)、1876—1877年服役的2艘“普鲁士”级(7596吨)、1875年竣工的2艘“凯撒”级(8799吨)、1878—1883年服役的4艘“萨克森”级(7677吨),还有1艘1886年竣工的“奥尔登堡”级(5652吨)。根据大能的老BB党人蒸汽装甲舰所做出的统计,在19世纪80年代中叶,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俄国和意大利,以16。2万吨的舰队总吨位雄踞世界第三,仅次于英法两国。当然,德国的这个世界第三,和第二第一之间的差距还是有点大就是了:法国海军总吨位为32。1万吨,而英国海军总吨位为45。3万吨,几乎分别是德国海军的2倍和3倍。
在此前的岁月里,这些战舰的确发挥出了它们所应有的价值,为德国海军赢得了世界第三的光环和荣誉;但值此海军技术rì新月异的19世纪末,这些战舰便已经沦为末流,根本无法再在欧洲的海战中发挥威力。其中一些老掉牙的战舰,甚至卖给希腊塞尔维亚这种国家,人家都不一定能看上眼。在这种情况下,替换掉这些老舰的确是正确的决定。不过在清英看来,提尔皮茨的这个计划还是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元素。4艘萨克森级虽然已经服役了12—17年,但舰况良好,能跑出13节的速度;即便是不能刚正面,但执行点什么巡航守卫、对岸支援之类的二线任务仍旧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奥尔登堡号竣工不到10年,也是值得保留。
好容易听提尔皮茨把德国海军在铁甲舰时代的家当们介绍完,清英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的道:“阿尔弗雷德先生,替代老舰可是一件好事,我还是没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79章 运河经费
() 提尔皮茨低哼一声,满是忿恨和不甘的说道:“根据我原本的计划设想,是在7年之内将这13艘老船尽数替代,因此这部海军法的实行,必须得到充足的财力支持。而希灵斯菲斯特这个老家伙,明明已经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答应了我所需求的数额,今天下午却又突然反悔!之后的7年里,这个家伙每年都要从海军军费中榨取3500万马克;7年下来,这就是将近2。5亿马克!而这笔钱,可以造12艘排水量1。3万吨的主力战舰,亦或是为我5万海军官兵发10年的薪资了!”
希灵斯菲斯特?听到提尔皮茨用愠怒的语气说出这个名字,清英微微一愣,脑中随即浮现出一张干瘦的老脸。作为前任首相卡普里维的接班人,希灵斯菲斯特在6年的任期里,一直都扮演着一个为威廉收拾残局的角sè;每当皇帝因为他的暴躁冲动而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的时候,总是由他来默默的进行善后处理。没想到,这么一个向来处事低调的人,竟然也会驳了提尔皮茨的面子;要知道,提尔皮茨这个才华横溢的大胡子,几乎是现在军界里最受圣眷的红人了!
“阿尔弗雷德先生,你最近是不是在哪里得罪了首相?自他接任首相之位以来,对军队的开销需求是很慷慨的,今年还专门为海军拨划了5400万马克的巡洋舰建造资金!他应该是要用这笔钱,去做另外的事情吧?”清英疑声道。
提尔皮茨一窒,面上神情变幻,最终定格成了一张无奈的脸颜,哀叹道:“殿下你说的一点不错。这个家伙,要用这笔款项去修建威廉皇帝运河。”清英讶然道:“这条运河不是今年6月就已经开通了么?父亲在运河通航的当天,还乘坐快速邮轮从最西端航往最东边的霍尔特瑙,并举行了隆重的运河开通仪式;若非如此,这条运河也不会被叫做威廉皇帝运河的啊!”
看到清英用更加疑惑的眼光看向自己,提尔皮茨顿时意识到自己的话中存在语病。他微微摆了摆手,歉然道:“不是修建,而是他要把这条运河给再度拓宽;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这条运河对于我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主力战列舰来说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当下便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清英娓娓道来。
————————————————————————
时间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的海上航运逐渐开始繁荣。当是时,德国在波罗的海有着广阔的出海口,每天都有数以万吨计的货物需要吞吐;而出入波罗的海的这些货运船只,必须要绕行一大圈,沿着丹麦半岛北上进入北海,实在是颇为不便。而除了商船之外,德**舰的小范围调动也需要绕行丹麦半岛;一旦德国和某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需要调动战舰的时候,由于中间的绝大多数海域都不属于自己,必须要看丹麦的脸sè行事。这种海军命脉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受,也委实不能让人放心。有鉴于此,德国决定修建一条西起易北河口,东至基尔海湾的内陆运河,贯通北海和波罗的海水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拉动波罗的海沿岸的经济发展,更能够保障德国海军战舰在战时调动的绝对安全。
在威廉一世时代,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家伙;加之当时的商船和邮轮的体型也相对较小,所以这条运河在设计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没弄得有多大。运河的剖面呈一个倒梯形:虽然水面宽度很大,达到了56。7米,但下底所代表的水下宽度就惨不忍睹了,宽度只有22米;除此之外,倒梯形的高只有9米,意味着这条运河的最大水深只有9米,极大的限制了她的通行能力。
历史上,这条运河只能勉强同行德国海军的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而对于德国在无畏舰时代建造的那一票主力舰,就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在德国海军的强烈要求下,威廉皇帝运河于1907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扩建,于1914年6月竣工。扩建之后的运河水面宽102。5米,水下宽44米,水深11米,能畅通通行所有的无畏舰,并且还保留了相当多的余量。之所以德国人在1907年才想起来扩建运河,是因为德国在前无畏时代建造的主力舰的体型并不大,基尔运河还能勉强满足海军的需求;德国海军于1904年开工的末代前无畏德意志级,才只有22。2米的宽度和8。23米的吃水,完全可以在特定的航道上安然通行。
然而在这个位面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形了。由于清英“战舰适当大型化”理论的确立,使得德国海军早早走上了吨位放大的平衡xìng能之路,战舰吨位较史实有了飞跃版的提升;那艘于1894年动工的新式战列舰,其设计排水量为13200吨,已经达到了与历史上德国“德意志”级相当的水平,而后者是1904年才动工开建的!此番德国提前10年就开工了排水量超过1。3万吨的主力舰艇,基尔运河登时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要知道,新式战列舰的宽度达到了23米,满载吃水接近8。4米,只要再稍微大一点,运河就几乎不能承受;而照现在德国海军主力舰的发展趋势,谁能保证下一级战列舰的体积不超标呢?
“运河的重新拓宽,不仅能让帝国的战列舰顺利往返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也能由于通航力的提升而大幅度带动航运和经济。因此,我才在今天下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