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208章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08章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贤连连挥手:“可以,只要他们愿意跟你走,我一定不会横加阻拦”。

刘备松了口气,在他想来,只要李贤不做恶人,他麾下的军卒肯定愿意跟他走。

不过,简雍却没有这么乐观。

李贤有这么好心?

从突然出现的于禁、臧霸,到后来的连环计策,李贤摆明了要搞死刘备。

事有反常即为妖,按理说,李贤绝不会大发慈悲!

果不其然,等到刘备兴冲冲来到自家兵马之前,告知众人可以随他离去的消息之后。

想象中一呼百应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最令刘备感到难堪的是,军卒冷场了。

过了许久,十多名忠于刘备的老卒大步来到刘备身前,他们骂骂咧咧的,嘴里道:“一帮贪生怕死的懦夫,李贤给你们一点甜头你们就背主求荣,实在令人作呕”。

执意留下,打算改旗易帜的刘家军不屑一顾,道:“这时候放什么大屁?老子南征北战的时候你这杀才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了!”

“就是,咱们跟着刘玄德四处流窜,到头来赚到了什么?他娘的,老子已经有大半年没‘摸’到‘女’人了,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对,你们要跟刘玄德,尽管自便,老子是不奉陪了!”

……

诸如此类的话此起彼伏,刘备涨红了脸,他没想到自己在军卒心中竟然如此不堪。

这时候,张飞留下来做人质的消息早已经在军中传遍了。

相对于运筹帷幄的刘备来讲,每战争先、身先士卒的张飞更得人心,他虽然会打骂军卒,却作战勇猛,从不退却。

如今,刘备连自家兄弟都保不住,大家跟着他还能有什么奔头?

刘备兴冲冲而来,扫兴而去。

明明是一件好事,却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青州兵的包围圈中依旧有三千多名刘家军,可最后愿意跟随刘备离开的人马只有三百多人。

看到这一幕,刘备眼角急跳,却什么也没有多说。

简雍知道,今日这般打击对刘备来说太过沉重。

众叛亲离不过如是,倘若刘备能够缓过来‘挺’住,那自然皆大欢喜,可如果刘备‘挺’不过来,自暴自弃呢?

谁也不知道刘备的心理承受的底线在哪里。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刘备终归是离开了。

在曹豹的陪同下,李贤与其一道进入下邳城。

不过,在没有人主意到的地方,臧霸统领一支兵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进入下邳之后,李贤先去了刺史府。

陶谦在病榻上强打起‘精’神,劝慰了几句,大意是让李贤执掌徐州大权,以后好生对待徐州的百姓之类的话。

李贤谦辞了一番,嘴里道:“承‘蒙’兄长厚爱,将徐州大事托付给我,可我才微学浅,年岁尚幼,只怕不能服众呀”。

陶谦咳嗽几声,嘴里道:“维中不必谦逊,你多次出手相援,百姓们记得你的恩德,只要你像对待青州百姓那般对待他们,徐州百姓一定会拥护你,爱戴你”。

“我听说陶使君长子陶商忠厚大方,可为大事,使君何不将徐州托付与他?”

陶谦摇了摇头,断断续续地说道:“陶商为人过于方正,不懂得圆滑之道,他若是做了州牧,只会得罪人,日后只怕难以善终”。

“二公子陶应如何?”

“陶应更为不堪,不学无术,偏偏又好高骛远早晚要惹出祸端!”

“使君三思”

“我意已决,既然维中你来了,明日我便公诸于众,将刺史之位让贤于你”

李贤心跳的极快,他强忍住喜‘色’,嘴里还是谦逊起来,“请使君以百姓为重”。

“就是以百姓为重我才让贤与你!男儿大丈夫,何必惺惺作态,我且问你,这徐州你敢接吗?”

陶谦竟然用上了‘激’将法,李贤大为意外,不过他还是颌首应道:“有何不敢!”

“好,这才是我中意的李贤李维中,如此这般,就算曹孟德卷土重来,我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使君吉人天相,绝不会有事的”

“我听说你在城外将刘备放走了?”

“不错”

“打蛇不死反被其害,刘备此人心思深沉,你要多加小心”

李贤颇为意外,他没想到陶谦竟然还有这般远见,他自然不好直说,说自己已经有了后手,那样的话就显得自己太卑劣了。

有些手段隐藏在‘阴’暗下可以,一旦拿出来,只会惹人嗤笑。

“多谢使君提醒,我一定会多加小心”

陶谦苦笑一声,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了徐州大计,你可以速速派人出兵,将刘备斩草除根”。

李贤迟疑一番,并不作答,他不知道这不是陶谦故意在考验他。

无论什么时候,食言而‘肥’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李贤当着众人的面,已经答应放过刘备一条生路,如果他再下手杀人,以后还会有谁相信他?

“没了张飞,又没有兵马在手,刘备翻不起什么大‘浪’!”李贤只能这么说。

陶谦叹了口气,道:“希望如此吧,我知道我那逆子陶应多次得罪与你,我只希望你看在我的薄面上能够饶他一条‘性’命”。

李贤颌首:“陶应年少无知,我不会与他一般见识”。

陶谦很是欣慰:“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知道你不会骗我的”。

在李贤看来,陶应压根就威胁不到他,换句话说,如果陶应已经威胁到了李贤的地位,他绝对会痛下杀手,不在乎什么承诺!

说了这么多话,陶谦早已经很累了,可他明白自己时日无多,有些话今日不说的话,往后再想说就很难了。

“南方的袁公路虎视眈眈,李使君可有破解之道?”

李贤不屑一顾:“袁公路,家犬而已,扬州之地虽然丰腴,可却不产骑军,我若是大军出征,一年即可平定!”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陶谦会认为他在胡吹大气,可李贤这么说,陶谦却深以为然。

能够击败曹军,击杀夏侯渊的青州军岂是等闲货‘色’?

于禁、李典两千兵马便能‘逼’退袁术,如果换成李贤,自然更是凶猛。

再者,听说于禁、李典都是李贤从曹‘操’手中俘获的军将,败军之将尚且如此,那太史慈等人又会厉害到什么程度?

“曹‘操’与吕布两军对峙,李使君以为谁可以笑到最后?”

“曹‘操’”

“这是为何?”

“吕布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长久,曹‘操’虽然连败两场,然而却有民心士气,此消彼长,吕布必败”

陶谦叹了口气,他说道:“曹‘操’一旦平定兖州之‘乱’,一定会腾出手来对付你,到时候,袁术、袁绍、曹‘操’联手,青、徐之地可以抵挡得住吗?”

李贤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使君宽心,我不会坐以待毙的”。

“那便好”

。。。

第三百二十一章不甘心的曹操

陶谦是徐州之主,得到他的首肯许可,李贤接任徐州刺史的事情十拿九稳。

古语有云,名正则言顺,天下间,实力强过李贤的军阀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可偏偏这等退位让贤的好事落到了李贤的头上。

世人都以为这是偶然,只有李贤明白,这是必然,因为从几年前,李贤就开始着手布局徐州的相应事宜了,后来曹‘操’两次入侵、袁术多次北上,正好给了李贤展示肌‘肉’的机会。

陶谦将大权移‘交’给李贤,不过是顺应时事罢了,若是他执‘迷’不悟,李贤早已经下定决心,等到时机妥当,他会亲领大军武力征讨。

徐州早已经被李贤视若禁脔,北海国虽然富庶,可土地贫瘠、人丁稀少,不足以成就天下霸业,可徐州就不同了,一旦彻底站稳脚跟,李贤的实力足可突飞猛进。

这就好比曹‘操’得兖州、袁绍得冀州,对李贤来说,徐州的地位甚至过之而无不及。

青州、徐州,李贤势在必得,谁要是试图阻拦,李贤便会痛下狠手。

曹‘操’入侵的时候,徐州兵力过散的弊端就暴‘露’出来,若是李贤麾下主力南征,徐州绝难抵挡。

徐州境内的舆图地理地貌,李贤早已经有了详尽的摹本,一旦大战开启,青州兵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徐州最要害的位置。

长久以来,臧霸、曹豹各自为战,徐州军将难以拧成一股绳,而且缺乏靠谱的名将统领,这与生机勃勃、战斗力十足的北海军大不相同。

战场上,同样数量的兵卒相对,青州兵完胜徐州兵。

青州兵的训练、武器装备都远远地超过了徐州兵马。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徐州兵源不行,陶谦的丹阳‘精’兵便是难得的步卒‘精’锐。

徐州军力贫弱,只是因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刺史来凝聚各方力量。

陶谦与孔融相差不大,他们对于军事都不太擅长,不过,陶谦知道军力的重要‘性’,只是碍于各级势力倾轧,完全被束缚住了手脚,这才不能放手施为。

在陶谦手中,徐州早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苟延残喘,一身的暮气。

改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此番,李贤收服了臧霸,实有军卒两万人,对外却诈称五万大军,这未尝不是一种心理威慑。

面对陶谦的时候,李贤表现的礼让谦躬,然而,这并代表李贤软弱可欺。

都昌、下密城的两次屠杀告诉天下人,小觑李贤的人,势必要付出血的代价。

陶谦执掌大权多年,自然知道李贤这种人是最不能够得罪的,年轻有为,麾下兵强马壮,偏偏又懂得收敛。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算陶谦处在李贤的位置上,他都无法保证做得更好,而对陶氏、对李贤来说,陶谦退位让贤是双赢的选择。

徐州是大郡,自打陶谦在徐州开枝散叶以来,陶氏与徐州便成了密不可分的群体。

如果陶谦的继承者过于软弱,陶氏在徐州的利益可能得不到保证便会‘鸡’飞蛋打,沦为他人的嫁衣;如果继任州牧过于强硬,陶氏的实力可能会被进一步削弱侵蚀。

无论哪一种情况,陶谦都不想去面对。

李贤执掌北海国大权以来,虽说偶有惊人之举,可行事却颇合陶谦脾‘性’,将徐州‘交’给李贤,陶谦放心。

至于陶应、刘备在城外联袂生出的事端,陶谦早已经听说了,好在李贤没有斤斤计较,不然的话,说不定陶谦就要作出大义灭亲的事情了。

臧霸突然投靠李贤,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谁也想不到这位桀骜不驯的骑都尉竟然这么快就作出了抉择。

作为徐州境内实权人物的代表,臧霸归顺李贤,险些让陶谦落入被动。

幸好陶谦早就流‘露’出退位的心思,若不然,李贤肯定要借机生事。

徐州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臧霸尚未归顺李贤之前,无论北海军如何强盛,他们始终是客军,与徐州乡民有着不小的隔阂,李贤再怎么猖狂,也绝不敢肆意妄为,臧霸投顺之后,从某种意义上讲,李贤的兵马摇身一变,成了徐州主力。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打开的。

臧霸投顺的意义甚至超过了他五千兵马带来的助力。

带路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心小心再小心,明明是一件‘交’好李贤的事情,陶谦可不想再横生事端。

人心险恶,州牧之位一日不归李贤,陶谦便一日不敢懈怠。

陶谦上了年纪,又身染重疾,李贤自然不好一直待在房中,二人又谈了一阵子,李贤便告辞离去。

离开陶谦所在的病房之后,李贤并没有移往他处,他在陶商的极力邀请下留在了刺史府。

在李贤看来,陶谦的刺史府是下邳城内最安全的所在。

军营虽然可以确保李贤的人身安全,却不利于李贤收拢人心。

青州兵大军入城,青州刺史李贤进入刺史府的消息再有心人的散布下传遍了。

下邳城内一些投机取巧之辈急忙准备了厚礼,意图前往拜见,谁曾想,李贤竟然一个不见,不过,对于这些家伙的贺礼,李贤一概收了下来,倒是让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除了陈氏、糜氏之外,真正有份量的大族、商贾,他们不会过早的暴‘露’出自己的倾向,他们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骄傲。

不过眼瞅着李贤掌权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没有人敢再啰嗦,万一事事让别人抢先,进而导致家族成为冷落新任刺史的代表,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于是,登‘门’拜访,传递名剌的事情多不胜数。

刺史府前车水马龙,他们忐忑而来,放心而去。

虽说李贤没有与所有人一一相见,可他留下众人的礼物,这便说明他不会故意与人过不去。

‘花’‘花’轿子人人抬,李贤实在没有必要得罪太多人。

无论何时何地,稳定是一切政策的前提,就算李贤想杀‘鸡’儆猴,那也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弄’巧成拙,让人生出自危之心。

翌日一早,臧霸脸‘色’‘阴’沉,他寻到李贤,抱拳请罪:“末将无能,让刘备、关羽溜掉了”。

一种说不上是兴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