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汉魏文魁 >

第492章

汉魏文魁-第492章

小说: 汉魏文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韩耀嘴里,自己的形象是绝对光辉闪亮啊,就如同后来去曹营献诈降书的阚德润一般——当然啦,那是后世小说家语,韩之昱是从未听说过的。他“哈哈哈”大笑三声,嘲讽是勋不过如此而已,是勋便命士卒将其领回,重新审问。韩耀就说啦,君若允降,既能得辽东人心,又可避免士卒无谓的折损;若不允降,城内千众一心,又无退路,必然死战,你在这城下要是损失大了,还怎么去对敌辽东军主力,攻打襄平城呢?

是勋就问啦,你说你不是诈降,那么以何为证呢?韩耀说我愿意先把城内所拘押的舟船都献出来,你可以派一支兵马监看昌黎,主力渡河,继续挺进——兵贵神速,若能快速突向襄平,定能打公孙家一个冷不防……

阳仪听到这里,不禁吃惊,质问道:“汝果诈耶?此非为是勋谋乎?”韩耀笑道:“非也。吾得返城,即说韩将军,使释舟之半,皆凿孔而涂以黏胶,则舟至半渡,必然倾覆,韩将军可驾余舟杀出,乃可重创敌军也。”

本来公孙度两大亲信,阳仪理民、柳毅统军,如今柳毅不在,阳仪趁机把手向军中伸展——但事实上,他是不怎么懂军事的,故此听了韩耀的话,仿佛确实有理,不禁赞叹道:“真妙计也——然可得售乎?”

韩耀故意长叹一声:“惜乎韩将军胆怯,不敢出战,竟而不用某之奇策,反欲夤夜修城,于是触是勋之怒。幽州军燃火而攻,韩将军自知不免,乃自刭矣。吾抢得其印,匆匆乘舟遁出,幸免为敌所得——乃急来报阳公,敌军势大,不易御也,需早作准备……”

说到这儿,突然又一转折:“然,阳公若能听我,耀观十万大军,不过蝼蚁,是勋宏辅,亦草芥耳!”

第十二章、白地将军

兵贵神速,是勋不敢在昌黎城内久歇,第二日便率军渡过了渝水也就是大凌河。复放下舟船,让才攻取了宾徒、徒河二县的于禁也自下游得渡。随即两军合围无虑,一鼓而下,再攻险渎,因为粮草运输得慢了一拍,被迫多耽搁了数日。等杀到大辽水畔,是勋估算,辽东军应当已经在对岸列下营垒,准备决战了吧?

险渎城东南方向约百里外,正当大辽水东岸,有一县城,数十年后,卑衍、杨祚即拒此以敌司马仲达也,那地方叫做辽隧。辽东军若想据大辽水以敌是勋,肯定会把大本营设置在辽隧城中啊,然而奇怪的是,遣军中勇士泅渡往探,却说辽隧县城四门大开,十室九空,不但无兵守备,就连老百姓都跑得差不多了。

是勋说不上料敌如神,但此番征辽之役,他筹划已久,又有诸葛孔明等智谋之士襄助,基本上战略布局、调动的各种可能变化,都已做过预案,轻易吓不着他了。然而辽隧已空的消息传来,却实在大出是勋意料之外——辽东军收缩了?连大辽河都不守了?不能啊——再探,再探!

后来司马懿征伐辽东,魏明帝在临行之前问他,估算公孙渊将会如何应对啊?司马懿就说了:“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拒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司马懿说的上计,其实那根本不能算计,只是说公孙渊应当认清形势,及早逃跑——司马懿就怕公孙渊逃入蛮荒之间。跟他打游击战。那他百日破敌的计算就要泡汤。可是如今是勋不怕。终究公孙家还不到公孙渊时代,三世以镇辽东,公孙度刚死,公孙康才即位,本来就人心不稳呢,真要一跑,你还奢望能卷土重来吗?

所以是勋觉得,司马懿所说的“次计”。才是辽东方面最可能拿得出手的对策,即沿大辽水设防,重重堵截,希望幽州军粮尽而退。“坐守襄平,此成擒耳”,真要龟缩回襄平城内,那就死定了呀,敌人有那么傻吗?不对,其中必有圈套!

所以他不敢遽渡大辽水,只是一拨拨地派出哨探去侦察对岸形势。正当此际。许都忽有急报传来,是勋展开来一瞧。不禁微笑道:“‘白地将军’来矣。”

所谓“白地将军”,就是指的夏侯渊。其实他这外号此时还并没有,是勋是根据后世记载,随口说出来而已——反正小声地自言自语,也不会有谁听见。要说这个外号,其实挺冤枉的,后世往往解为“白痴将军”,说夏侯渊一勇之夫,压根儿就不会用兵——别人说他或许是污蔑,那可是曹操亲笔录下的,还能有假吗?

对于这种说法,是勋是不大相信的。他前一世就挺佩服这位夏侯妙才将军,此人进军如风,平陇上、灭宋建、败韩遂,仗打得不知道有多漂亮,怎么可能不会用兵?曹操不也夸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还说自己都不如夏侯渊吗?怎么一转眼就变成白痴将军了呢?

有人说,那是曹操为了撇清汉中战败的责任,所以故意让夏侯渊背黑锅。这种说法最是无稽,完全经不起推敲。原文开头就是“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如何如何,说明那时候夏侯渊仍为汉中主将,曹操还没到呢,更没有退,他有必要把自己身上原本就不存在的黑锅往部下头上扣吗?再说了,当时战死的除了夏侯渊以外,还有一个益州刺史赵颙,真要有人背黑锅,那位不是更合适吗?干嘛要故意往自家亲戚还是爱将、重将身上泼脏水?

曹操慨叹、惋惜夏侯渊只知进而不知退,向来冲锋在前,不顾自身安危,因而最终败殁,那是有的。《三国志》上就记载,说曹操经常劝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按照语法来判断,不应该是说夏侯渊为“匹夫”,否则“敌”字便成衍文,应该是说他再这么搞下去,终将为匹夫所杀——就跟孙策似的。

拉回来再说“白地将军”,倘若是形容夏侯渊到处烧杀抢掠,所至尽成白地,犹有可说——曹军的军纪,放在这年月算不错的啦,可搁后世看起来,也比土匪好得有限,只是夏侯渊绝非最差的那一个——“白地”而解为“白痴”、无能,这没有讲儿啊。除非是当时俚语,甚至是胡语的音译——因为夏侯渊麾下就有不少外族的骑兵——只是是勋穿越到此世以后,从来也没有听过有类似说法。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便是书中误记,要么“白地将军”其实是别的几个字,传抄过程中有所错讹,要么整段《军策令》都是西贝货。是勋前一世就研究过了,这段记录初见于《太平御览》,那是宋朝时候的类书,啥都收录,中间隔着将近一千年呢,真能信吗?为啥《三国志》或其它魏晋时期的著作中不见存录?

是勋本人是挺看重夏侯渊的,尤其两人也曾多次搭伙,比如说西镇关中。在是勋看起来,这位妙才将军打仗确实很猛,跟整军虽严,用兵却多少有点儿拖泥带水的于禁绝然不同。后世往往有种误解,认为象吕布、夏侯渊之类的猛将,全是莽夫,而毫无用兵之才,然而这终究不是上古荒蛮光注重个人武力的时代啦,完全没脑筋的人真能为将?还能够纵横天下?这票猛将跟曹操比,自然差得多了,要跟是勋比,哪怕是勋脑袋瓜比荀彧还好使,你让他带兵跟对方正面磕一架试试?死定了啊!

所以说,夏侯渊还是挺能用兵的,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弱点,正如曹操所言,过于仗恃武勇了。完全不怕以寡敌众。碰上危机不是暂且退避另找翻盘机会。而是一定要死拚个胜利出来。是勋一开始也想劝劝夏侯渊的,但是后来一琢磨,在原本的历史上,连曹操都没能把他这牛脾气给改过来,我算老几啊?罢了,不费这唾沫星子了。

不过是勋此番出兵,最忧虑的就是身边并无大将,也就个郭淮还凑合。可惜年纪太轻,在军中也没有足够的威望。真要碰上敌军列圆了跟你死磕,战术细微之处一个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啊。天幸曹操派了夏侯渊过来,这回是勋踏实了——那我也不着急渡河啦,先探查清楚了再徐徐而前,最好等妙才抵达了,再跟辽东军主力迎面撞上。

那么,辽东军是真的收缩防线了吗?

话说那韩耀在“逃”归襄平的途中,就一直琢磨,该怎么取信于辽东上层。骗得他们的信用,从而完成是勋派他为间的使命呢?光提前日助守昌黎的“妙计”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拿得出手的御敌之策出来。这人脑筋挺快,可谓“十步一计”——虽然大多无用——想来想去,终于被他给编出一套还算靠谱的说辞出来了。

于是等见了阳仪,他先夸大幽州军的实力,继而话锋一转,说:“阳公若能听我,耀观十万大军,不过蝼蚁,是勋宏辅,亦草芥耳!”

韩耀祖籍辽东,迁居豫章,可能是混了南方人的血脉,就此北人而南相,长得瘦瘦小小,挺直了腰才刚到阳仪的肩膀。但他相貌还算清癯,更善于摆架子,风仪不说一时无两,在辽东这种半文化沙漠的地方,瞧上去也挺学问,挺有派的。所以初入幽州军营的时候,一句“君侯不欲得平州耶?何如此待智谋之士?”就唬得是勋亲解其缚,要仔细聆听他究竟说些什么。

当然啦,听过以后才知道,这就一彻底的驴粪蛋子表面光。

如今在阳仪面前也是如此,阳公量不通军事,光听韩耀说凿船之计,似颇有理,惜乎韩忠不用,正在慨叹郁闷呢,韩耀又摆出一副“天下英雄皆在我彀中耳”的名士狂态,他当即就迷糊了,也不顾自己身份尊贵,赶紧恭聆妙策:“先生教我。”

韩耀一瞧对方似乎已经上钩,不禁暗喜,当然表面上还是一片云淡风清,将手轻摆,缓缓说道:“吾来时见途中兵马调动,想乃前赴大辽水,欲因之而拒敌也。然辽水非比江河,又非汛期,其西多密林,乃伐巨木而以索缚之,即可渡也。自辽阳下入海,三百余里,敌皆可行,而我兵分则力弱,兵合则难御也……”

这一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说得倒也挺有道理。韩耀说了,大辽水从辽阳(非后世之辽阳市,而在辽中县境内)一直到大海,这一段三百多里地,两岸都是冲积平原,而毫无丘陵、险要,幽州军可以任择一处或多处,即便无船,砍点儿大木头绑成筏子也可以横渡,你可该怎么堵啊?

当然啦,辽东军先期抵达大辽水东岸,自然有时间布设营垒,争取拒敌于水面之上,但这样分散的防御态势,对付一两倍的敌军还则罢了,韩耀一开口就说幽州军足有十万,阳仪虽然不通军事,也忍不住就会心生疑虑啊——咱原本的计划究竟行不行呢?是不是有点儿纸上谈兵啊?

其实辽隧这个据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正好位于大辽水和小辽水的交汇处,敌军若从南方横渡,距离襄平较远,辽隧的兵马足够及时封堵,若从北方横渡,则必被包夹在两河之间的狭道上,易被击破。不过这优势只是相对而言的,还得看对方究竟怎么用兵——后来司马懿就是绕到大辽水上游,从而得渡,辽隧的守兵没能防住,只好一路猛追,最后退到襄平附近的首山,被魏军一鼓击破。是勋所部幽州兵,当然没有平行时空中司马仲达千里迢迢带出来的曹魏中央军精锐,但问题是勋可以作此对比,阳仪可没处比去啊。

所以阳仪越琢磨,越觉得原本的计划有漏洞——那可该怎么办才好呢?莫可奈何,只得虔心求教于面前这位韩先生吧。

ps:或许会有朋友认为此章大量注水,但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帖子,实在为妙才鸣不平,忍不住写了那么一大段,还请读者朋友们理解我的心情,请多原谅。

第十三章、坚壁清野

阳仪向韩耀问计,韩耀侃侃而谈,阳公量不敢自专,先安顿韩耀在自家暂歇,然后赶紧跑去禀报公孙康。

这时候公孙度虽然未死,也已在弥留状态啦,根本不可能视事,辽东真正的首领乃是嗣子公孙康。不过公孙康秉承传统的孝道,得在父亲榻前伺候,所以对于抵御幽州军的问题,只是定下了一个总的方针而已,具体细务,全都委任给了阳仪。

换言之,若要改变原本拒大辽水而守的既定方略,终究还得公孙康点头才成。

可是阳仪把韩耀的计策向公孙康一说,公孙康也含糊。这位公孙宗赐公子,论军事能力远在阳公量之上,可是一方面也被那“十万”的虚言给吓着了,另方面他这些天衣不解带,侍奉其父,可惜老爹总吊着一口气就是不死,导致自己长期睡眠不足,脑袋昏昏沉沉的,一时间也想不明白利钝得失。无奈之下,只好——“且召百僚商议。”

把公孙家的主要谋士、武将全都招呼到一起,阳仪先通报了一番前线形势,然后复述韩耀所言。他没提是谁给出的主意,估计真要说了,直接就有一半人举手表示反对——一介寒儒,也敢言事?不管正确与否,若是听了他的,定然有损我等豪强、老吏的脸面啊!

韩耀的建议,是干脆放弃大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