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

第51章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第51章

小说: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缅甸西有那加山脉,中为明克山脉,东南为汤彭山脉。

  下缅甸西有阿拉干山脉,中为勃固山脉,东有蓬隆山,与泰国毗连者为登劳山脉。

  全境三条主要河流,即伊洛瓦底江,色当河,萨尔温江,南北贯通全境。

  铁路公路南北贯通,并与我滇缅路相衔接。

  中印缅交界的气候,可分为雨旱两季,自五月下旬起,至十月间为雨季,阴雨连绵,天气较凉,潮湿极重,蚊虫、蚂蝗很多,瘴气特甚。

  十一月以后至次年五月中旬前为旱季,天气多风,极少下雨,十二月间风势较大,一月以后逐渐转热,经常在华氏一百二十度左右。

  总起来说,缅甸形势是口孝肚大,尾巴尖。

  仰光为全缅门户,同古、普罗美都是要隘,瓦城为四战之地,八莫,密###为最后屏障,而棠吉,梅苗又为腊戍的屏障;屏障一倒,不仅缅甸自身无以立足,中缅边境物资汇集的腊戍,畹町也就危险了。

  瓦城为上缅甸政治中心,握交通之枢纽,扼水陆之总汇,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其东汤彭山脉与登劳山脉间密林丛生,为反侵略战争进行游击战的最好根据地。

  日寇的虎狼之师在太平洋战争中横冲直闯,一路所向披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占领了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度###等地。

  东南亚各国相继沦入敌手,战火纷飞的缅甸也难逃一劫,日寇长驱直入缅甸南部,尔后疾速挺进缅北,中国云南边陲危在旦夕。

  应英军和美军的要求,为保卫云南大后方,在全国人民的巨大声援和支持下,中国政府决定再次出师抗击日寇。

  滇缅公路上运兵车,大炮牵引车的马达声,汽车喇叭声,脚步声和喧嚣声不绝于耳,松软的泥土公路上尘土飞扬。

  远征军沿滇缅公路浩浩荡荡,一路进发,沿途均有云南各族人民提供茶水,送粮送蛋,欢送中国远征军再次出国作战。

  二.

  随着盟军不断向前推进,中印公路也一直紧张地施工着。

  这条从印度利多出发的公路也叫利多公路。

  比当年滇缅公路更加困难的是,中印公路完全是在缅北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建设的。

  不过因为条件不一样,中印公路的建设速度远比滇缅公路要快得多。

  1944年3月,日军为了牵制中国驻印军的反攻,组织了十万大军向印度东部边境城市猛烈进攻。

  英军措手不及,几天内被日军击溃了三个师。

  他们调集部队紧急增援的同时,紧急向中国方面求援,要求中国马上发动在滇西的远征军反攻日军以减轻其压力。

  这一招很厉害,蒋介石马上答应派第十一、二十两个集团军,共二十万人组成新的远征军,由著名将领卫立煌率领即刻开赴怒江前线。

  这就是1944年中美关系史上有名的“怒江危机”。

  远征军渡江反攻高黎贡山古道北线的第一个重要战场。

  战场地形西东走向,西靠高黎贡山,东临怒江大峡谷,战地设施可见大量的战壕掩体和土石地堡等,依地形由低向高呈纵深分布。

  日军防线在前端的小横沟台地上,以左右两道放射状工事对山前多条上山的通道形成正面封锁。

  小横沟以上的灰坡山梁上,以山顶为中心设有三道阶梯状战壕工事,可对山前小横沟的交叉路口和上山古道形成封锁。

  怒江的西岸,坐落着高黎贡山脉。

  丫口两端危岩耸峙,千年古道在悬崖间曲折蜿蜒,险象环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以险峻陡峭而著称于世。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远征军终于越过了高黎贡山,向腾冲城挺进。而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有近3000年轻的军人长眠在登山途中。

  主力592,593团分两路沿古道两侧向冷水沟—北斋公房发起正面进攻,于24日攻占了冷水沟阵前的茶房,苤菜地等高地,并冒雨于28日配合绕袭敌后的594团对敌阵地实施东西夹击,夺占了冷水沟周围的大部分工事。

  迫使敌人退入山顶的水泥碉堡和北斋公房固守。

  之后,尽管风雨连绵,气温骤降,但我军的进攻仍丝毫未减,经过半个月的掘壕围攻,反复争夺,终于将守敌400多人大部分消灭,占领了整个山口。

  根据当前地形,敌我战术特点,缅甸交通运输腐化,主力集中无法预计以及部队被围的教训等等,确定我军掩护部队不固守一阵地,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的攻击。

第一零八章。 终于抵挡不住
一。

  在诱敌深入我阵地内尚未立足时,埋藏的地雷炸弹一起爆发,两侧埋伏狙击兵配合我正面部队一举反击消灭敌人。

  我军这种阵地又要虚虚实实,使敌人捉摸不清。

  尤其经过一两次打击后敌军就裹足不敢急进。

  因此牵制敌人半月之久,其间激烈战斗亦达十二日之多,使敌人伤亡惨重,寸步难行。

  我军已达到以少胜众,以劣制优的目的。

  此役为整个滇西反攻中地势最高的要塞争夺战,由于日军据险死守,加之风雨交加、气候寒冷,我军的进攻打得异常艰苦。

  激战中,一营营长何斌中身先士卒,中弹阵亡。

  团长陈文浩阵前督战被炸断右腿,重伤不退,血尽而亡。

  他们与日军血战十几个昼夜。

  日军先后使用飞机,大炮,毒气轮番进攻,官兵伤亡殆尽,最后所有勤杂政工人员全部上阵,官兵弹尽肉搏,誓死拼杀,战场惨烈空前。

  再次打出了“抗日铁军”的声威。

  他们应用虚虚实实的狙击埋伏并进行游击战,给敌人以极大打击。

  战术运用灵活,使敌人捉摸不定,伤亡较大。

  神出鬼没地往来穿梭打击敌人后方交通运输,并袭击同古机场。

  腾冲战斗更趋激烈,日军固守飞风山;观音堂;来凤山。

  远征军向来凤山方向增加兵力,在空军支援下,经过10余日激烈战斗,于27日将飞风山,来凤山攻占。

  日军大部就歼,少数退入城内。

  2日上午,空军对城内日军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将城东南角炸开一个缺口。

  第198师主力渡过大盈江及饮马水河,向拐角楼及东北城角进攻。

  第36师主力进迫西南城角,当即攻占日军碉堡。

  第116师一部向东门城外的帮办衙门攻击,一部进至东南城角。

  攻城部队在城垣及城墙缺口处遭到日军顽强抵抗,阵地数次得而复失。战斗到8日,无大进展。9日,第20集团军重新调整部署。

  15日,令各部开始总攻,激战到21日将城垣日军大部歼灭,攻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9月10日,日军飞机10余架飞临腾冲上空,中国空军适时迎击,击落其4架。

  二.

  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高黎贡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烟称少,给养困难。

  本来预计在大雨季前可以到达缅北片马附近,可是由于沿途可行之道多为敌人封锁,不得不以小部队牵制敌人,使主力得以安全转进。

  因此曲折迂回,费时旷日。至六月一日前后,军直属部队的一部及新二十二师到达打洛;九十六师到达孟关附近。

  二百师到达中缅边境南坎附近。

  黄翔部到达国境沪水附近与国内宋希濂部取得联系。

  自六月一日以后至七月中,缅甸雨水特大,整天倾盆大雨。

  原来旱季作为交通道路的河沟小渠,此时皆洪水汹涌,既不能徒涉,也无法架桥摆渡。我工兵扎制的无数木筏皆被洪水冲走,有的连人也冲没。加以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蚂蝗、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虫到处皆是。

  蚂蝗叮咬,破伤风病随之而来,疟疾、回归热及其他传染病也大为流行。

  一个发高热的人一经昏迷不醒,加上蚂蝗吸血,蚂蚁侵蚀,大雨冲洗,数小时内就变为白骨。

  官兵死亡累累,前后相继,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

  进攻腾冲的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逐渐把城市外围的敌人工事一一扫清。

  后来美军飞机日夜不停地轰炸腾冲城,直到把宽大的城墙炸出一个大的缺口,攻城部队才打进城里。

  双方反复争夺乃至短兵相接的血肉拼搏,在腾冲城里,几乎每一条大街和小巷都有过一场血战。

  当时大战过后,整个腾冲城仅剩下两座比较完整的建筑,一个就是腾冲的文庙。

  松山大捷马上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随即,大批的增援部队和后勤辎重源源不断地通过惠通桥经滇缅公路开往龙陵前线。

  9月腾冲光复后,集团军也向龙陵发起猛攻,日军终于抵挡不住从龙陵退走。

  在夺取缅北重镇密###后的中国驻印军和取得龙陵会战胜利的中国远征军分头迅速向畹町推进。

  同时,远征军沿着滇缅公路穷追猛打,攻克畹町,两支中国劲旅终于在缅甸的芒友会师,整个缅北滇西反攻取得全面胜利。

  日本侵略军已是孤注一掷,只能徒老地作垂死争扎。

  胜利的曙光已处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了,这对于多年以来浴血抗战的中国军队来说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东方睡狮”终于发出了惊人的努吼。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零九章。 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

  1944年,日军发动打通中国陆上通道的“一号作战”,8个月时间,中国军队望风而逃,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军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陪都重庆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

  日军进犯独山,日本侵略军沿黔桂铁路,公路由广西经过独山,企图侵入内陆大西南,在日寇的铁蹄蹂躏下,黔桂铁路惨遭破坏。

  日寇进入独山,烧杀掳抢,无恶不作。

  国统区经济低迷,持续通货膨胀,底层市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大幅下降,在接近抗战胜利的时刻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大溃败。

  蒋介石准备抽调缅甸远征军回国,意在坐等美国打败日本的胜利成果。

  然而他始终无法挺直腰板。

  他被迫派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和罗斯福任命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在防守还是进攻上产生矛盾,最后只好让步。

  罗斯福十分愤怒,在发给蒋介石的一封电报中,用对部下发布命令的方式说:“请立即把指挥权交给史迪威,一刻也不要再犹豫。”

  贵阳告急,蒋介石借机匆忙把新六军军部及新二十二师,第十四师空运至云南沾益,以保卫后方重庆。

  蒋介石终于获得了将中国战争和世界战争一起解决的机会。

  依靠千百万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中国在逐渐恢复自己的国际尊严。

  这是一群沉睡了多时的猛虎,他们嗷嗷待哺,扑向抗日的又一前线。

  复仇之师枪刺林立,战车咆哮,铁骑怒吼,尘土飞扬。

  这支在国外战场上诞生的“新生儿”。

  经过两年的辗转奋战,已变成一支能征善的生力军;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国驻印军为缅甸抗战和打通中印公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

  士兵们清一色“M4汤姆式”冲锋枪。

  战斗一打响,别动队即沉着应战,将敌人放入射程内,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予以杀伤。

  当日本兵端着三八大盖气势汹汹扑上来的时侯,骤然间冰雹般的迫击炮弹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暴雨般的机枪子弹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墙,把气焰嚣张的日本兵打得晕头转向,一片片,一行行像割禾一样纷纷栽倒在地上。

  轮到中国军队反冲了,只见头戴钢盔的别动队女兵更是个个争先,勇不可挡。

  陈颖弘,蔡映雪,赵欣茹,孙美萍,朱凤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她们虽然没有参加过特别惨烈的战斗,但多多少少也参加了数十次战斗行动。

  她们充分发挥新式自动武器近战的长处,把手持老式步枪的日本人打得血肉横飞,浑身都是窟窿。

  钢铁洪流就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阵地,撕裂敌人的防线,然后掩护步兵反复砍杀,并不失时机向纵深突进。

  二.

  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场由中国人操纵的向日本人进攻的机械化战争,现代化优势在中国人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