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115章

智能工业帝国-第115章

小说: 智能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了无数精力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任由那些企业免费取用,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整个中国的机床工业

    能够赶上欧美帝国列强,甚至超过他们?

    云非原来那个世界的花数,就是最为成功的例子。压倒了众多国家自己的工厂,一跃成为华夏第一,

    每年的税收减免、财政拨款看得一众国营的机床企业都双眼发绿。要知道。花数当年能够生产的,也就仅

    仅是中档一下的数控系统,他们的机床,就别提了。除了系统还行,设备就是垃圾。

    云非带着李璐在宽窄巷子喝完茶之后,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锦里给逛完,最后带着两个美女在一个老

    旧但是拥挤不堪的火锅店里面吃了一顿最为正宗的麻辣烫。

    苏联的这些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没有几个人会说汉语,还好,李璐这个卖家做得比较地道。配备了

    十多名懂技术会讲俄语的翻译人员。这些翻译,都是来自东北那些重工业工厂里面的,很多人的父辈都曾

    经到苏联学习过,再加上五六十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帮着中国建设基础工业的时候,有不少的苏联老大哥

    留下了后人在中国……

    王庆丰就懂一些俄罗斯语,跟这些来自白俄以及乌克兰的老大哥们聊的很是投入。

    云非在第二天就跟这些苏联来的下属完成了见面,好些个苏联人对于如此年轻的老板感觉到无比的震

    惊。不过后来一想到他们国内的情况,也就不作任何反应。在红色帝国里面。十八九岁管理一个硕大的工

    厂,或者一个巨大的研究所,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么?

    他们来中国。就是打工的,只要老板安排工作,他们都会去努力地完成。老板懂不懂,不重要。重要

    的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能够懂就行了。那些苏联来的各方面的工程师已经做好了被什么都不懂的人来领导

    他们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云非直接从他们中间指定了管理人员。

    萨瓦夫斯基:男,苏维埃联盟乌克兰某机械动力研究所主任工程师,51岁。这是卡马特到苏联境内,

    网络到的唯一一个专家级的机械方面的人才。云非任命他为这个厂房已经有了雏形的机床工厂的副总工程

    师,负责领导这些来自苏联的工程师们进行各种机械方面的设计工作。

    娜塔莉娅:女,47岁,苏维埃联盟白俄罗斯某电子研究所工程师。这是这批来到中国的苏联人中唯一

    的一个女人,丧夫,家中子女五人,年龄最大的儿子伊戈尔是一机械工厂的工艺技术人员,29岁,未婚。

    因为厌烦了国内贫困的生活,在卡马特到白俄境内招聘的时候,他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娜

    塔莉娅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才跟着来的。再加上苏联的环境确实恶化,她每个月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养活

    家中四个失业子女,就来中国碰运气。云非任命她为自己工厂电子电器方面的总工程师。

    维萨里昂洛维奇:男,35岁,苏联不多的计算机工程师之一。来自乌克兰某军事研究所。云非任命他

    为机床计算机控制事业部的总工程师,下属三个来自苏联的软硬件方面的计算机工程师,云非直接丢了一

    套自己他自己抄袭至后世的32位的工控芯片的图纸之后,就不管他们了。他需要这几个并不是搞单片机的

    家伙把这个芯片给搞出来,把现在负责采购的母文斌介绍他们认识之后就不再理会他们。

    现在的人民币依然非常值钱,云非给几个总工程师每人三万人民币的年薪,其它的工程师根据经验以

    及级别从六千到一万五不等,技术工人同样按级别,从五千到一万八不等。当然,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工资

    ,奖金什么的,必须要等到这些人创造出了价值才会有。

    原本觉得云非给的工资太低的李璐,却没有想到,所有的苏联人对于云非给出的这份工资都表现出了

    惊喜的神情。在他们国内,他们每个月拿到的工资,也就只相当于一两百块钱的人民币,由于国内物价远

    远高于中国,他们拿到的工资的购买力就更加少了,这刚来中国,每个人就得到了如此的高薪,如何能够

    不兴奋?

    在见面之后。云非给每个苏联来的人预支了半个月的工资,给除了萨瓦夫斯基领导下的机械方面的工

    程师以及二十多名八级以上技术工人的其他一百多号人放了一个礼拜的假之后,就带着这些一来就被老板

    压榨的人包下了两辆32座的大巴车,向着大巴山的深处奔去。

    昏黄的灯光,嘈杂的噪音,大山深处的9327厂的各个车间,再次焕发了活力。虽然现在这些工人都是

    在进行技术提高的练习,不过每个人都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尤其是数十名苏联工人进入车间之后。

    谁都明白,云非并不是很在乎他们这些工人。这个阴险的家伙,估计一直就没有想过要自己这些工人

    。不然这些苏联来的工人来的没有这么快。这家伙肯定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做好打算。不然他不会在一开始

    介入9327厂就表现得无比淡然,不管自己这些人怎么闹腾。

    “老赵,你说,咱们这些人,不会下岗吧?”9327的精加工车间的吸烟区,几个年龄四十多岁,穿着

    满是油污的工作服的工人聚在一起吸烟,一个长着络腮胡的家伙向着他旁边的问道。

    “是啊,这些来自苏联的家伙。不仅技术比我们更好,更舍得干。看到没有,就是那边,那个现在正

    在拆油泵的家伙。叫什么古德里安的人,据说昨天晚上干到两点半,直接就在工厂里面睡了,今天早上八

    点我们来上班的时候。那家伙又在开工了……”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工人狠狠地吐出了一口烟雾,指着带

    着几名苏联技工拆卸那台三米多高的导轨磨床的古德里安说道。

    “唉……”其他的几人也都是阵唏嘘。

    苏联人来了好几天了,云非这个年轻的老板刚把他们带到基地。他们就开始忘我地投入了工作。

    云非的目的已经明确了,他要争取在9327厂这些设备搬出大山之前,好好地把那些最为重要的重型设

    备进行一番大修跟改造。这些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设备,由于这几年开工不足,保养不到位,加工精度

    的等级下降了两个级别。

    导轨腐蚀,传动齿轮磨损或者松动,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电气部件老化,一开工,就不停地出现问题

    。这些都是前段时间那些操作工人反映的情况。9327厂的那些工人,对于这样大的设备的维修,虽然能够

    完成,但是毕竟人数太少了,让9327厂的钳工来干这个,没有个小半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络腮胡口中的老赵,就是9327厂里面三个九级钳工之一,他同时也是最为年轻的九级钳工。一帮钳工

    的老大。

    “别扯犊子了,赶快把烟抽完,然后开工,不能让苏联人专美于前。这个年头,不是只有他们才舍得

    吃苦的。”赵炳彪掐灭自己的手中已经快要烧到指头的烟屁股,就向着已经满头大汗的古德里安走去。

    “走吧,新老板可不比得以前的厂长好说话。咱们现在已经是私人企业,不再是国营企业的员工了,

    要是被老板看到咱们偷懒,炒掉咱们,可就不划算了,到时候哭都找不到人哭诉。”说话的络腮胡,见到

    赵炳彪已经向着那边走去,急忙跟了上去。

    “担心有毛用。如果让老板看到,苏联人满头大汗第干活,咱们在这里悠哉乐哉地抽烟喝茶,咱们还

    真有可能就得下岗了。”一个瘦高个子的工人,向着进入车间内部的通道看去,担心云非突然出现在这里

    “就是,咱们不能让苏联人小看了。听说这些家伙都是八级以上的……”(未完待续。。)



157 看苏联人拆机床

    赵炳彪走向前去,本来打算想要告诉那个叫做古德里安的家伙先到一边休息,自己带着自己手下的兄弟接着干。走到真挥汗如雨的古德里安面前才发现,自己不会说俄语,那家伙也听不懂汉语,当场呆在了那里。

    想要上去搭把手,却发现,这庞大的机床上面,每个方向上面都有苏联人,他根本就搭不上手。下面轨道两边的立柱上面的螺钉他倒是能够去拆,但是老毛子上面都没有拆完,如果他动了下面的螺钉,不仅整个机床上面的工作部件会掉下来,搞不好还会伤着人。

    无奈之下,赵炳彪只能站在一边干看着。

    其他几个本厂的钳工见到老大赵炳彪站在那里看热闹,也就不急着去干其他的事情了,站在赵炳彪旁边一边观看者老毛子们干活,一边小声地讨论着,苏联人拆机床跟中国人拆机床的顺序并不一样。

    中国人在维修机床的时候,尤其是在大修机床的时候,那些用螺钉连接在一起能够整体拆下来的部件,绝对会整体一起拆下来,哪怕整体拆下来的东西无比沉重,都不会把那些部件拆成一个又一个的零件,因为那些零件根本就不需要维修。这要是拆开了,很多小件在重新装配的时候一是不好找,另外一个就是难得麻烦。

    中国人是整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群,能够不麻烦,肯定就不会再麻烦下去。

    老毛子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眼前古德里安带着的这几个家伙,明明能够省事省时,但是他们几乎是从上到下,挨着把所有的部件拆成一个个独立的零件,然后按着拆分下来的顺序编上号在彩色塑料布上面依次摆放整齐。

    “赵头儿,你说,他们这样搞,不是得多浪费很多的时间吗?”络腮胡看了半天。见到苏联人拆掉哪怕是拆掉一颗螺钉,都会用旁边的笔在小纸条上面编上号,然后把那些零件由那个专门编号的人放到彩条布上面去。

    “这些苏联人,还是有点门道的。认真学着点吧。”从苏联人的动作上面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从这些苏联人的把每个零件都编上号,然后整齐地摆放,赵炳彪看的直点头。

    眼前的这些苏联人,颠覆了他对于苏联人的认识。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在机械方面的技术,大部分都是从苏联老大哥手中学来的。中国人维修机床。按着部件拆分,同样的跟着苏联人学到的。难道这些年苏联人闲的没事情干,才无聊的这样搞,然后慢慢形成了习惯?不过这样一搞,以后再进行装配的时候,就不用满地乱找了。那样一来,干活的效率一下子就能提高很多了。

    “这几个家伙太不像话了,苏联人干得满头大汗,他们却在一边看热闹……”跟云非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些留下的工人培训情况的于成。在刚刚进入精加工车间,就看到赵炳彪带着一帮老工人正在旁边看热闹,不由气不打一处来。

    云非一把拉住了怒气冲冲就要走前面去吆喝那几个看热闹的钳工的于成。

    “怎么了?小云,你不是说了。从你接受的那天开始,所有人都不能让你看到闲着吗?”对于云非不仅没有上前批评那些工人,反而阻止自己去批评他们,于成很是不解。

    国企无所谓。反正大家干多干少都是那么多钱。不管工厂是否亏损,是否盈利,都是那样的。但是现在9327已经属于云非的了。这些工人不干活,就不会为工厂创造效率。尤其,云非一直在说,私人企业,不养闲人。

    “先让他们看看苏联人是怎么干活的吧。以后咱们的工厂,还得指望咱们自己的人。以后等着工厂发展壮大,还得指望咱们国内的工人。今天先让他们看着,明天,安排他们拆那台落地镗铣床。”云非说完之后,就拉着于成向着车间外面走去。

    云非之所以一来就让苏联人干活,不仅仅是想要检验苏联人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让这些在大山里面的技术工人们见识苏联到苏联在技术行业的各种发展。其实,也不能说是这是苏联人的技术行业的发展。应该说,是德国人的技术发展。

    德国人的严谨,在工作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古德里安虽然来自乌克兰的苏联国营机械工厂,但是他是来自民主德国。虽然明主德国从1949年就开始成为苏维埃领导下的国家,但是德国人骨子里面流着的严谨,刻板,并不会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改变。尤其,在德国分裂的时候,德国的重工业,机械技术行业发展,已经相当完善了。

    古德里安这家伙,恰好就是来自民主德国。云非从看到梁柯给自己的关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