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大明-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若是事成之后,不可再留李某人在朝中。”
“大事已成,世侄便是开国功臣,又何必离开?”楚雄有点不理解。
“只求百姓安业,不求功名富贵。”李可宗掷地有声。
“世侄胸襟广阔,老夫佩服。”楚雄当真有点佩服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软弱书生,“这个老夫可以打包票。事成之后,世侄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决无人阻拦。”
李可宗脸上
容,拿起酒杯对楚雄道:“属下敬楚长老一杯。”
意思很明显,李可宗已经答应加入白莲教。
楚雄拿起酒杯,脸上笑容更盛:“此后便是一家人了。世侄不必多礼。”
自此,化名为李可宗地李岩彻底的打入白莲教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极为有见地地决策后,许多内幕消息一一得知,然后暗中秘密的传送回崇祯手里。为朝廷暗中监视内奸,暗中布置兵力防卫白莲教兵力所在,只待白莲教一起事,便立即将其扑杀。
李可宗却是无论如何也不知晓得白莲教教主白莲尊者地下落。却是渐渐发觉天地人三大长老已经开始争权。当初拉李可宗入教的人长老楚雄更是**裸的说,他乃是尊者不在教中之时暂代教主之位的指定人选。如今尊者长时间不在,当是他做主,要求李可宗听从其号令。
由此,李可宗推断那位尊者可能死了。
却是不敢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天地人三大长老争权地升级,教中已经分成三大派,再也顾不得起事。而李可宗稍稍施展的一些小手段暗中推波助澜,更是使得大范围地拼杀出现。
自古有言:最坚固的堡垒首先是从内部攻破,随着白莲教内拼杀的频繁,白莲教开始砸碎。而崇祯与李可宗设计的计策已经悄悄的开始实行,只待时机成熟,便一举将其歼灭。
………--…………-
“……邪教白莲,初始有计划进行造反之事,更想联闯盟清,其尊者前往满清李闯处秘密商议,不知何故,竟不顾而别,既没去李闯又没去满清处,杳杳无影踪。有人传见其在终南山上白日飞升,更有人传其在华山传道时而骑鹿而奔,时而骑鹤而飞……蛇无头而不行,自尊者失踪,白莲教中天地人三长老争权夺利,且不断升级,不但耗其粮损其兵失其教众,而且纳朝廷密探李岩而不自知,终四分五裂……朝廷于崇祯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晚,与李岩内外合应,同时攻击白莲教各处秘密分坛,杀骨干分子达二万六千多人,灭白莲兵十多万,降十多万………当夜,血流成河、杀声震天……仅得寥寥几条小鱼溜走……此后,祸害朝廷数百年之白莲教连根拔除,还大明一朗朗乾坤,再无妖教行骗于无知百姓……李岩被封为果毅将军官居二品………”
………………摘自《崇祯大帝十大将军之果毅将军李岩》
…………-…………………--…………-
崇祯十八年三月十日,春暖花开。
经过一个严寒隆冬,过后的春天却是气候温和,大地万物复苏地极快,江南各省的稻田已经播上水稻。因为彻底地严寒将害虫冻死得一干二净,禾苗长势喜人。看着那一片片开荒出来的田地里尽是绿油油地海洋,大农庄的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一季必定大丰收。当真是瑞雪兆丰年。
尽管农业一片喜人,户部地杨子荣却是忙成一片,从各处调处水利的干吏已经将数据回报上来,要赶在多雨夏季赶来之前尽快疏通河流,以免发生大决堤的惨剧。崇祯皇上可是下了死命令,若是何处因疏通不及而发生任何事情,责任由杨子荣一人负责。当初听得这个命令之时,杨子荣一脸的郁闷,这不是逼死人么?集天下有经验的农民于南京进行编齐农之术才刚刚开始,又要开始如此艰剧的人任务。
可崇祯却是不予理会,只是说了句“户部如此多官员,分干到责就可。要钱么?国库刚刚得税赋三百万两,尽管拿去用。”杨子荣只好听旨遵命。
这三百万两的税赋却是刚刚出海的商船所纳,自从上次出船后那些世家大族获得巨大的利益之后,第二次更是疯狂的出海,而那些出海所带的货物大多是采办自大明朝廷所开的工厂,又极大的繁荣大明的经济和吸纳更多有的劳动力。
甚至有些地方劳动力不足。幸好,严冬之际,有大批的难民从京师河南等地南下,有效的补充到各地,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迹象。
这一切迹象都在说明,大明的国力正在蒸蒸日上,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甚至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
可兵部官员的日子却是过得极为艰苦,因为春天的到来,也正是满清南下打秋谷之时。尽管山东与山海关布有重兵,可是关于后勤的补给,兵器的修补等等依然忙得如同陀螺一般---……团团转。
打秋谷,满清时而有之,崇祯在位之时,竟然有五次肆无忌惮的进行。
崇祯十五年(1642)十一月,满清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东腹地,俘获人口三十余万人丁,杀害官吏数百人。为此,在十一月辛丑,崇祯还第三次下罪己诏,诏曰:“……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歼**寇以赎罪戾……”。
实在是汉族史上,最为窝囊的军事战争,也是最为无奈之事。当此事,明军久不练兵,兵缺勇怕死,见清兵而来,丢器而走;将无军纪,不知兵事,一触清兵则败。
如今,崇祯有着新式火枪兵,又有果敢英勇之将士,谋定而后动,有心算无心,必让此次南下打秋谷的清兵有去无来。为此,崇祯即时在朝堂之上挥笔即毫,写下如此前世他最尊敬的老毛诗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卷四、三足鼎立势…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五十六章、筹谋南下
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五十六章、筹谋南下
摄政王府的大厅之上,聚集了满清各大要员。
摄政王多尔衮正脸色阴沉的听着户部代玉的朝报,只听代玉声调不变的道:“顺治二年元月至三月间突发大雪,天气严寒,幸有摄政王明智之举,及明发放御寒之物于民众,才使死亡之人大大减少。但是,寒冷这个天祸也使得大片房屋倒塌,以致丧失国民三万六千人,其中妇孺老少占了六成,更有牛马羊死伤达六十三万多头,损失甚巨。”
“完了么?”摄政王多尔'沉声的问道。
“回摄政王,情况基本如臣所述。”代玉恭声道,心中却是嘀咕道,难道这些还不够么?
要知道,满清人口本就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数十万之数,如今一下子损失三万多人,可以用灾难一词来形容。如果不是多尔衮听从程文芳的意见,不顾耗费国库,将所有的御寒之物免费发放下去,只怕死的人也翻上一番。
牛马羊这些死的再多也可以当作口粮,而人口却是需要二十年才能补充得过来。缺少人口,这样一来,在与大明争战之中,未打已经落了下风。
“不知各位对今年的形势有什么看法?”多尔衮语气当中多少有些无奈的问道。尽管他聪明多智,权力通天,却是难以将大清推进大明一步。
“少了人口粮食,南下大明抢夺一番就是了。还能有什么看法?”济尔哈朗笑道,“莫非摄政王久处高位,难道怕了大明不成。”
未等多尔衮出声,便有人抢先道。
“依臣之见。当是组织民众。休生养算。恢复生产。积蓄力量。”被誉为大明第一汉奸地程文芳出来道。“我大清地处东北。所受冻灾较大明尤甚。切不可任意南下。若是中了崇祯之计。损兵折将地话。对大清而言。只怕比冻灾还在甚之。”
济尔哈朗大怒道:“又是你这个汉奸!莫非你认为我大清地铁骑会怕了大明那些不堪一击地士兵?”
“就是。”宁完我附合道。“战争之事。岂可未战先怯?!”
宁完我。乃是清初大臣。字公甫。辽阳(今属辽宁)人。天命(1611626))中归附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傅兼太子太傅。初在文馆办事。敢直言。精通文史。天聪间(1627…1635)屡上建议;定官制、辨服色。论伐明策略。论考试取官。多被采纳。
济尔哈朗笑道:“还是太傅说得对。况且。我大清勇士向无败绩。数次南下。皆是大获而归。此次也当不例外。”
“正如程先生所言。大明同样深受冻灾之影响。而大明官员皆是庸碌无为。又岂会担心底下老百姓之死活。”宁完我分析道。“只怕大明被冻死之人。没有百万也有十多万。正好利用此等良机向大明进发。抢夺人口粮食。增大清实力而弱大明之势。”
“好,好!”济尔哈朗高声叫好道,“这正是一举两得之事!不知摄政王有何意见?”
“太傅,还请明言?”多尔衮问道。
见到摄政王感兴趣,宁完我精神一振:“回摄政王,大明自从南迁以来,内乱不止,先有刘良佐,刘泽清被杀,其部纷纷叛乱;又有张献忠和李闯在大明更是高举替天行道地大旗,若不是崇祯还有运气,张献忠死的太早,此刻大明已经灭亡,如今这些叛乱虽然已经平定,可是大明地兵力也大大削弱,从一百余万到如今的五十余万,又有李自成的大顺朝与大清形成犄角之势钳制大明。故奴才以为,大明对我朝暂无威胁,若是听从程先生之言,必使大明休生养息,多蓄兵力,那才对大清具有大威胁。臣恳请摄政王派兵南下,一是抢夺人口,二是再立大清不可战胜之威,三是趁机削弱大明。“
对于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满清全朝上下无不忌惮,更怕宁完我口中所言,大明休生养息从而积蓄兵力。
宁完我的话听得多尔衮连连点头。只有程文芳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恰好被多尔'捕捉道:“程先生不知有什么意见?”
“回摄政王,下官地意见恰好与宁大人相反。”
“哦,那程先生也说说自己的意见。”
“禀摄政王,下官以为南下抢夺乃是愚蠢之举。理由有三,其一,崇祯强势,纵使明朝受灾重于大清也必派重兵把守于山东与山海关两地,而大清自上年山海关大败,失去近五万精兵,兵力大弱,若是再行被其数倍于己的兵
,再行大损,于国不利;其二,从财力来讲,江南^所派兵士必是精壮之人又备上好装备,只须寻地而伏,大清勇士不识地形,只怕会被其所乘;其三,李自成称帝于京师,明摆着是要固守其成,不会再与大明起大冲突,如若一来,就只得大清独自面对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未识其实力,反而莽撞出击,实乃不智之举。臣请摄政王三思而行。”
听到这些,多尔'已经满脸愁苦。打又不行,不打又是被动。若是一锄一锄地耕地而增国力,实在不是抢夺惯的满清野蛮人所为。
却是听得阿济格冷哼一声,明显是对程文芳老是惦一年自己在山海关之败不满。
“程先生所言差矣。”宁完我大摇其头道,“诚然如程先生所言,但却忽略了一点。大清的铁骑乃是天下无敌,攻城也许不易,但是抢夺烧杀汉狗,却是大材小用了。”宁完我对程文芳实在痛恨,竟然从中破坏自己在摄政王表现的机会,连汉狗也骂了出来。“臣还是那一句,若是任由大明发展下去,我大清危骄。还请摄政王出兵行事。”
“摄政王,萨满大神一直在庇护着满清地子民,这次冻灾正是要让大清的勇士不惧艰难,行那开疆拓土之事。”济尔哈朗大声道。
“请摄政王下令出兵南下。”除了程文芳之外,济尔哈朗而下,人人齐声喊道,“臣等愿为先锋,必定完成任务。”好战的因子体现无疑。
看得多尔衮脸上意动,程文芳心中大骂道,竖子,不足以谋!
听到行那开疆拓土之事,多尔'已经大为心动,听到众人如此的豪言时,多尔衮身上的热血也沸腾起来从位置上大声道:“诸位当真有把握?!”
“摄政王放心,大明士兵目光短浅,见小利舍大义,又善欺弱怕硬。若是对上大清浩浩铁骑,焉有反抗之理。”一旁默不作声的多铎终于发言道。多铎一直与明军交手,自然深知明军地根底,他的话可信度极高。
多尔衮听得大喜,先前地愁容一扫而空:“宁完我真仍孔明之才。”
满清上下喜听三国,常常喜欢拿自己或朝中人物与三国人物比较,甚至痴迷到现实与三国混淆的地步,据野史记载,康熙时,皇帝怜悯一名侍卫跟在自己身边多年,有意对其封赏,将他封到荆州将军,左右都来道贺,那名侍卫却愁眉苦脸,人问之,侍卫却道:“吾此番死矣,荆州仍关玛:(爷爷)死地,吾去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