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荣耀 >

第306章

帝国的荣耀-第306章

小说: 帝国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文章中。王宜循还总结了墨学的利,“凡事利大于害者谓之利。害大于利者谓之不利;利于大多数者谓之利。利于少数者谓之不利;能使我良心泰然满足者谓之利,否则谓之不利。”
    王宜循在利人的基础上提出大同兼爱的思想,在大爱无差的基础隐隐提出一种平等的思想。
    王宜循接着又提及墨学在数学、力学、光学、声学、机械方面的成就,大力赞赏墨子提出的“循所闻而得其义”他带着一点讽刺的语气说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墨子及其门徒,已经在科学和技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知道利用这些科技抵御侵略,保卫城池和国家,想不到千余年后。文人只知道钻在故纸旧书中,不仅沾沾自喜地拾人牙慧,连最基本的数学、知物都不知道了。到了只知圣贤书,不知谷物为何生的“废人”
    王宜循还重子的辩学,便将其与古希腊的逻辑学相提并论,他在墨子“别同异,明是非”的基础剖析了墨子辩学的精髓。墨子认为人们运用思维,认识现实,作出的判断无非是“同”或“异”“是”或“非”为此,首先就必须建立判别同异、是非的法则,以之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合者为“是”不合者为“非”这种判断是“不可两不可”的。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他把思维的基本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而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表达出来。
    王宜循用墨子辩学与古希腊逻辑学相对比。认为墨子其实已经提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因此,王宜循认为这应当是大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最后。王宜循大声疾呼,夫明文人不能再闭目自大,尊独拘泥,而是应该不分门别地学习春秋战国先贤们的精髓。吸收泰西、印度等文明的长处,以创新精神开创属于大明的新文明。
    王宜循的文章可谓是打响了复兴百家的第一枪。一时引起无数的波澜。理学派的文人当然会气急败坏地进行反驳,痛斥其为“异端邪说”有辱圣人,甚至有江南文人要求监国的太子将王宜循从弘文院革名。
    但是刘焕章自从上次被江南派当枪使后已经谨慎很多,一时没有表态,后来又看到刘浩然的嫡系一太平派一窝蜂地涌出来支持王宜循,而且还发表了穷发韩非子法术势”法学和荀子的“性恶论”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太平学派的文人们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即有批判又有接受,然后又和性恶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建立秩序,而这种秩序由于人性有恶,所以光靠自觉的道德去约束无疑是让狼牧羊;必须用法治。“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意思也就是说,圣人治国的方法不是依靠人人为善,而是使人人不作恶。一国之内为善的人不计其数;使少数作恶的人不再作恶,天下便大治了。君王治国,是依靠众人的力量并使那少部分作恶的人除恶。所以不要老是着眼于提倡好的道德,而应致力于建立防止作恶的法律条文。
    看到这些太平派学子们出手了,刘焕章也意识到什么了,于是便保持沉默。于是那些江南学派的文人只好自己出手,与王宜循代表的北方学派和太平学派争锋相争。
    看到刘浩然将手里的报纸放下,端正和色地看向自己,刘焕章瞄到了那版报纸上的标题,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赶紧言道。
    “父皇出巡一趟,天恩广泽,只是看上疲惫很多,父皇当保重龙体。”刘焕章斟酌着词句说道。
    “疲惫是有的,不过收获也很大。不谈这些,你这些月监国,可有收获?”
    “回禀父皇,儿臣到今日才明白父皇建立大明基业的艰辛。儿臣只是监国数月,已经觉得力所不及,而父皇却将大明治理愕如此兴盛,这份操持。儿臣今日才深深体会。”
    “丰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实际这其中掌握火候却是最难的。”
    “当年我与三位义兄在定远起事,手下有数百号兵马,开始时为如何管治这些人头疼不已。我乃草民出身,又没有读过什么书。怎么知道这治理之道。后来我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听到父皇在传授自己的治理心得,刘焕章不由打起十二分精“;心听权来乃不管是谁哪怕对刘浩然不重理学有意必,口万依然敬佩他几乎是白下这么大一片江山,还将其治理得十分兴盛。
    “我先去当一名什长,只管十余号人。这个时候我觉得游刃有余。我只需要用心琢磨这十余人的喜爱优劣,对症下药,一一让他们对我心服口服,自然便得到了拥戴。成了合格的什长之后,我就提拔自己当哨长,管三什人。这是我觉得有些吃力,因为多了二丰多号人。还有三个什长。我现在不能时时去直接管治士兵,而是必须要关注什长。”
    “于是我就教三个什长怎么样去管好各自手下的十余号人,如何当一个合格的什长。
    教好之后,我再去与士兵们交心。知道那什什长当得好,那什兵练的不错,这一什将是我这一哨的主力,而那位什长将是我最好的助手。”
    “接着我再去当队正,我再教各哨长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哨长,如何去管好各什。就这样,我一直当到了都营,这时我发现,我可以轻松地管理全营数百号人。按照这个方法,尽管我的手下越来越多,我却觉的管治起来并不难,直到我当了皇帝。章儿,你明白了吗?”
    “各尽其职,各尽其才。”刘焕章犹豫一会说道。
    “此后你自己慢慢体会吧,这里面还有很多玄机和微妙,一时是说不清楚的。”说到这里。刘浩然正色道:“章儿,你是储君,将来是大明的皇帝。作为君主当然要广听意见。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为君者重在决策,故而要明、果、决。明。就是广听意见,反对的也要听。赞同的也要听,事情总是有利有弊,你要做的就是尽量让利大于弊;果,就是决策要果断,不要犹豫,也不要动摇,但是发现错误也耍及时改正,不要拘于脸面,该前行的当前行,该拐弯的当拐弯,甚至当转背后退时也要当机立断;决,则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你要明白自己做事的目的,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果。”
    “儿臣牢记父皇的教诲。”
    “对了,听说你不愿意签署内阁和枢密院准备行文的《大明南海另居守制令》?”
    《大明南海另居守制令》是大明内阁和枢密院针对南海地区采取的一项命令,主要内容是将海峡、吕宋省以外大明海军已经占领的岛屿进行清理。即将这些岛屿的土著居民进行另的居守,而这个地方也已经选好了。那就是不大的小月乌安汉岛和大月岛塞兰岛。婆罗岛、加锡岛的所有土著居民,甚至吕宋省的小吕宋乌棉兰老岛和海峡省的海峡南乌苏门答腊岛上不服王化的居民,包括为数众多的穆斯林。都将迁居到这两个岛组成的保留区里。
    大明名义上是为了让这些居民能够保持自己的生活和习俗,但是大明用海军舰队严密封锁海面,严禁岛上居民外出。就是让他们在岛上自生自灭。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迁居到这两个不大的岛里,如何养活?想一想刘焕章都觉得不寒而栗。
    “父皇,这律令有失仁德。”刘焕章喃喃地答道。
    刘浩然拿出那份命令,毫不犹豫的签下自己的名字,再用印,然后对刘焕章道:“章儿,你是大明的储君。不是这些人的储君。”
    “儿臣记住了。”
    待刘焕章离开之后,刘浩然在黄公公的引领下走向后宫。黄公公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几乎全白了,但是依然满脸红光,神采奕奕,刘浩然有时候都在怀疑他是不是练了“蔡花宝典”之类的秘笈。
    在后花园,刘浩然看到皇后薛如云正在逗弄皇子刘焕翼。她十分痛爱自己的二子,出巡期间,留在宫中的刘焕翼是她最牵挂的。或许也是许久没有见到母亲了,五岁的刘焕翼在薛如云裙边直撒娇。
    看到刘浩然走过来了,刘焕翼立即转过身,一边叫着“父皇”一边向刘浩然怀里扑来。
    刘浩然三把抱起刘焕翼,用胡子去刮他那粉嫩的脸蛋,逗得他咯咯直笑。
    “陛下。”
    “皇后休息得如何?随联出巡,一路辛苦你了。”
    “陛平,臣妾是大明皇后,当然以国事为重。”
    刘浩然抱着刘焕翼在薛如云的旁边坐下。然后拍了拍木凳,示意她也坐下来。
    薛如云坐了下来,似是不经意地问道:“陛下,你刚刚见了太子?”
    “是的,我冉了一下他监国的体验。”
    “章儿为人笃孝,就是有点过于憨直了。臣妾有时候都后悔,少时没有好好管教他,让他读书都读傻了。”
    刘浩然看了一眼薛如云,随即笑着说道:“章儿现在做得不错,持礼端重。有点储君的样子了。”
    薛如云的眼睛里还是闪过一道忧色,斟酌了好一会才说道:“陛下。太子身边的人太多了,臣妾恐怕其中良萎不一,影响了太子,想请陛下裁减些人。”
    “东宫是太子的宫邸,我不好插手,否则别人恐有非议。”
    薛如云愣了一下,明白了刘浩然的意思,她默然了一会又说道:“广州一事,臣妾吓得胆都差点破了。而太子东宫警卫甚少,臣妾也担心出事,想请陛下恩准东宫招募亲随护卫。”
    刘浩然眼睛一下子眯了起来,东宫想招募亲随护卫?皇后怎么会提及这件事?难道是太子不好当面提,便转请母后出面?
    刘浩然点点头道:“太子是储君,安全当然重要。这样吧,从大内亲军调一团人过去,分三班护卫。”
    薛如云的眼睛再了一下,施礼道:“多谢陛下了。”然后深深地低下了头。
    过了一会,薛如云抬起头又言道:“臣妾听说陛下准备实行武备学校。臣妾想让翼儿去念读,学成之后。也好辅助太子。”
    刘浩然笑着道:“皇后想得太多了。翼儿在五岁,说这些还为时太早。如果皇后想让翼儿去军中历练,大可在大学学业修完后再去军中服役。还可授以见习军官军衔。”
    薛如云低首想了想,莞尔道:“的确是臣妾多虑了,就听从陛下安排。”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的海洋战略
    孝林,你来说说吧六刘浩然示意“是的陛下。”一身海军上将服的陈孝林站起身来,走到一幅巨大地图的跟前,“陛下。冯大人,丁大人,徐大人,廖大人,叶大人,这幅图是我大明耗费近十年绘制的锡兰洋局势图。”
    陈孝林先向刘浩然和在座的资政大夫冯国用、枢密院学院丁德兴、都指挥使徐达、海军指挥使廖永忠、海军部尚书叶综温致意,然后再开门见山道。
    “臣先给陛下和诸位大人介绍一下锡兰洋的局势。”
    “锡兰洋以北的区是印度大陆,上面目前有三个势力较为强劲的国家,一是德里苏丹国。前宋开禧二年公元;猫年吐火罗阿富汗靡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乌德丁希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定都德里,也就是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的开始。目前的德里苏丹国为图格鲁克王朝。其第二君主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是一位雄才伟略之君,四次派大军远征南印度,领土扩大到科佛里河以南,行省增加到飞个,使德里苏丹国家一度达到极盛时代。伪元至元元年;颈年到至正十一年;巫!年,北印度发生了七年的干旱和饥荒。是有史上印度最严重的灾荒之一。但是穆罕默德仍然忙于战事。无法调动粮食赈灾,使得叛乱频发,甚至德里也发生了叛乱。
    至正十一年年。穆罕默德在同信德的叛乱者的战斗中被杀,他的表弟菲鲁兹宣布继位。”
    “菲鲁兹放弃了对南部印度的征讨,集中力量建设德里。他建设了美丽的新花园、清真寺、医院和学校。菲鲁兹还赞助修建新的灌溉系统,包括为更多的土地改造成为良田。他废除了拷打等刑法,以便改善君民的关系。不过,他也是一位狂热的伊斯兰教徒。”
    “德里苏丹国位置靠北,与我大明乌斯藏西藏地区南部接壤,对我大明海军在锡兰洋的战略影响不大。”
    “在印度半岛中部是巴赫马尼王国。图格鲁克王朝势力从印度中南部地区撤退之后,原图格鲁克王朝的德干地区总督哈桑甘古于伪元至正七年公元;弥年据德瓦吉里独立,自称是波斯皇族巴赫马尼家族的后裔,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