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做千户 >

第248章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48章

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大明财政破产。

黄来福明白万历皇帝任命自。己为两镇总督的殷勤希望,如果自己也如那些巡抚、总兵一样,张口就向朝中要粮要饷,那与原先的官员一样有什么区别?

所以两镇的粮饷问题,只得自己想办法了,做出点。成绩,让万历帝及各大明上下官员们好好看看,也不负了万历帝对自己的所托。

还有镇内各处将官们的吃空饷,喝兵血问题,黄来。福同样是心知肚明。

侵吞军饷问题,早在嘉靖年间时,在大明各地的。军队中,己是非常严重。每年户部所拨下来的军饷,截流几层后,落到各地将领手中时,本己不多,又被贪污了大部分,再到士兵手中时,己是普遍不能养家活口。

除了克扣士兵。军饷外,各处将官们还普遍的冒领军饷,并鼓励士兵逃亡。在士兵逃亡后,将官们不但不及时上报,还将其钱粮据为己有,就是所谓的吃空饷。

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仅在山西镇内,吃空饷的数额就达军队数的近半左右。

除此以外,各地将领们还有众多手段繁多的腐败行为,如收取士兵们的买闲钱,免去他们的操点,或是私自役使军士等等……

如此一来,军队哪还有战斗力?

黄来福以前虽是山西镇总兵,但其实权力大多在巡抚的手上,自己也只得看着干瞪眼没有办法,眼下自己成为总督了,这些陋习,自己自然得好好治理治理。

黄来福不动声色,在杨方略巡抚汇报完后,他看了看厅内脸色难看的镇内文官武将们,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让杨巡抚坐下。

……

杨巡抚谈完自己镇内的大小诸事后,接下来是山西镇各个兵备们向黄来福及杨巡抚汇报自己道下诸个事务。

依大明朝廷的尊卑仪节,百官以品秩高下分尊卑。品秩相越二三等者,卑者拜下,尊者坐而受礼,有事需跪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

这个厅中以黄来福品秩最高,又是节制各人的上官,所以这些兵备们都需要一一跪在他面前汇报道内诸事。

在众人的注目下,宁武道兵备刘堂生上前向黄来福及杨巡抚汇报道内的事务。他跪在黄来福面前,杨巡抚坐在一旁旁听。

众目睽睽下,刘堂生脸上有些火辣辣的,这是典型的文人向武人区服啊。放在以前,前山西镇总兵刘明安都曾向他下跪,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以一个文人高官,也要向黄来福跪拜了。

厅内各人的神情也是各异,文官们脸上不好看,武将们也是脸上神情精彩。

接下来又是岢岚道兵备杨盛洪及冀宁道兵备郭国曹向黄来福跪拜,汇报工作。有了杨巡抚及刘兵备的前例在前,二人跪拜时就神情自然些了。

最后是山西镇雁平道兵备黄宗良上前向黄来福汇报工作。只见他上前只是对黄来福略一拱手,傲然道:“下官雁平道兵备黄宗良,见过总督大人!”

接着有些挑战性地看了黄来福一眼,就这样站着,拿出手中的文册准备汇报。

见他并不跪拜,还神情嚣张,黄来福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杨巡抚及刘兵备等人则是神情一怔。余者厅内各官见黄宗良如此,都是一下子来了精神。

只有五寨堡诸人神情阴沉了下来,只是看着黄来福的脸色。

黄宗良己是打开手中的文册开始汇报,杨巡抚咳嗽了一声,正要说话。

这时黄来福己是冷冷地开口道:“黄兵备,你是在干什么?”

黄宗良昂然道:“总督大人,下官正要向大人叙职,大人难道看不出来吗?”

他神情傲然,语气生硬,看着黄来福的眼神中隐隐中充满了不屑。

虽说满厅的文官武将们都向黄来福屈服,以一文人之尊向黄来福这个武夫跪拜,没有丝毫的气节。但对于黄宗良来说,他是决对不会这样做。

虽说这样做,以后有被黄来福打压的危险。不过黄宗良并不介意,比起以后自己可得到两镇文官的心,并获得不畏强权的声名,这点危险算什么。

再说了,自己身为高级文官,身后有户部尚书陈蕖给自己撑腰,这个黄来福还真的敢对自己怎么样?

就算黄来福以后要给自己小鞋穿,他毕竟是个武人,这个镇务上,向来是由文人把持的,他敢给自己小鞋穿,自己以后就敢对他阳奉阴违,让他所有的政令都在自己道内推广不下去。

他心中盘算己定,更是站得昂挺如松,只是傲然地看着黄来福,并偷偷地打量周边众人的反应。

见黄宗良如此,黄来福脸色阴沉的同时,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笑意,自己初上任两镇总督,正想找个重量级的人物来杀鸡儆猴,竖立自己的威信,这个黄宗良就跳出来了,真是来得好啊。

他淡淡道:“向我叙职?你还知道要向我叙职?我看黄大人连官场上最基本的仪节最己忘记,还以为你己经不知道要向我叙职了呢?”

黄宗良傲然道:“下官不明白总督大人所言。”

黄来福猛然厉声道:“黄兵备,我问你,你一个四品的兵备官,在向我这个总督禀事时,该当如何所为,官场仪节,你又放在哪里?”

黄来福这一喝,立时厅内的气氛紧张起来。

黄宗良神情不变,仍是对黄来福淡淡道:“下官仍是不明白总督大人所言,下官自认并无官场失仪!若是总督大人认为下官需要向总督大人跪拜……”

他哼了一声,道:“百年来,从未有文人向武人跪拜者,若是总督大人认为需要如此,恕下官不能从命!”

厅内众人神情各异,杨巡抚咳嗽了一声,道:“黄兵备,你不可放肆,依我大明的尊卑仪节,属官向上司官禀事时需跪白,不论文武。你己有违仪节,快快向总督大人认错!总督大人宽厚仁怀,定会免了你的过错。”

同时杨巡抚内心有些不舒服,这黄宗良来这一套,搞得他象是不畏强权人物,而自己则象是掐媚武人,没有气节的小人一样,这让他对黄宗良的好感直线下降。

这时却听黄来福猛地一拍身旁案桌,一声巨响,厅内众人都是吓了一跳。

只听黄来福喝道:“大胆,你区区一个兵备官,在我两镇总督面前,胆敢如此放肆?”

他历声喝道:“来人,给我将这个藐视上官,不尊礼法的狂妄之徒重责三十杖!”

立时厅内几个家丁气汹汹地走了出来。

见黄来福如此,厅内众人都是吓了一跳,没想到黄来福如此的大手笔,这时不论是杨巡抚,还是刘堂生等兵备,还是大同镇的文官们,就算他们再对黄宗良先前的举动不舒服,这时也不得不出来求情,请黄来福饶了黄宗良一把。

连黄宗良也是不可思议地看着黄来福,这黄来福竟敢如此的不留情面,公然在众人面前重责自己这个文人大员,他连户部尚书陈蕖大人也不放在眼里吗?

没想到黄来福竟敢做得如此过份,如此的嚣张跋扈,自己一个四品的文人高官,说打就要打。一时之间,黄宗良有些后悔,同时内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恐惧之意,自己今天跳出来,难道真的合适吗?

只有厅内的武将们震惊地看着这一切,同时内心中隐隐有些兴奋之情,要当众杖责一个文人大员,这总督大人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对于杨巡抚等人的求情,黄来福并不理会,他一摆手道:“不必多言,如此藐视上官的狂妄之徒,若不加以惩罚,本官威信何在?以后如何处理两镇军务政事?”

他历声喝令家丁们动手,立时几个粗壮的家丁上前,一下子掀翻黄宗良兵备,将他按照在地,粗粗的木杖毫不犹豫地打了下去,让黄宗良惨声叫天。

三十杖打完,黄宗良己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只剩下一口气,眼神有如历鬼般凄历与怨毒。

不过还没完,黄来福喝令将黄宗良赶出大厅,并将他停职待参,他将上书朝廷弹奏他藐视上官,不尊仪节之罪。

如此一来,不说黄宗良以后官位保得住保不住,就算有户部尚书陈蕖保住他,以后在黄来福手下,他可有苦头吃了,除非他不在山西镇与大同镇做官。

黄来福这个大手笔,震慑住了厅内所有人,让他们想起了黄来福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自己的文官身份,在黄来福眼中可是不值一提。而且他还有万历皇帝撑腰,想在他手下谋事,最好还是恭敬点。

同时间厅内的武将们,也是对黄来福佩服得五体投地,好一个黄总督,连一个四品的兵备都是说打就打,百年来可说是第一份,这怎么不让他们对黄来福服气?

……

接下来的事情顺利,不说山西镇所有的文官武将们都是恭敬地向黄来福跪拜汇报工作,就是大同镇的文官武将们,同样是恭恭敬敬。

大同镇巡抚魏允贞也向黄来福汇报了大同镇的一些情况,基本情况与山西镇差不多,一样是镇内钱粮不足,屯田落败,吃空饷,喝兵血,军队战力差等。

相对山西镇,大同镇更是九边大镇之一,驻守在大同镇的马步官兵达到13万余人之多,另有马、骡、驴等大畜生五万多匹。

这些军队马匹,需要的粮饷草料是巨大的,仅每年的屯粮就需要五十余万石,干草十六万余束,秋青草176万束,还有米、麦、豆等四十余万石,盐八万余引。

除此外,还有中央每年的京运年例银近四十万两。

这些供应,都是中央及地方上一个沉重的负担,放在明初时,镇内的屯田可以解决军队的一部分需求,但现在屯田落败,眼下大同镇的军队粮饷,八成之上,同样需要朝廷的供应。

但眼下朝中库贮匮乏,又哪有能力足额供应九边军队所有的开支?这就造成了边军粮饷的累累拖欠,几年前的宁夏之乱,根源其实也还是边军欠饷之故。

虽说今年黄来福从日本国要来了大批的赔款,不过却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大明的财政依旧困难。

看着厅内一双双望着自己神情各异的目光,黄来福知道自己必须解决两镇的钱粮问题,这样才能收服这些老官吏,老军将们的心,让他们心服口服,甘心受自己驱使。

自己虽说可以以不尊仪节之名,重责那个兵备黄宗良,不过自己现在身为两镇总督,手下们问自己要粮要饷,自然是理直气壮了,这也是自己逃避不了的责任。

总不可能手下们问自己要粮饷,自己也重责他们吧?放在朝廷中,万历帝之所以将自己放在这个高位上,也是为了让自己帮他解决这一难题的缘故。

如果自己也如以前的总兵巡抚一样,显而易见,万历皇帝会多少的失望,文官们又有机会大肆地弹劾攻击自己了。

年初时自己从日本国带回来的赔款,己经被大明各部瓜分一空了,而且还有许多窟窿没有填上,指望户部拨款多少,是不用指望了。

更不用说自己重责了黄宗良,户部尚书陈蕖,肯定对自己满怀恶意,多方制裁,两镇大部分的粮饷,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不过黄来福有信心,自己肯定能解决这一难题的,想到这里,黄来福环视厅内众人,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

……

两镇政务的商议在总督府一连进行了几天,其涉及事务的规模宏大,让于会人等都是热血沸腾。

黄来福宣布将在两镇实行大规模的新政,称为山西镇,大同镇“五年规划”,每年该如何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是清清楚楚。

十年来,依五寨堡的经验,黄来福麾下己经有了大批的相关人才,从屯田到商事,到政务管理,应有尽有,虽说他们个人水平不是很高,但有了相关的制度,却能激发他们最大的效用。

这样一来,各样具体事物的实行,己经不需要黄来福的操心,也不需要求助于各地的文官们,这也打破了文官们对行政人才的垄断。打破了他们又一个掌控武将们的命脉。

五年规划洋洋洒洒,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屯田与农事,依黄来福在五寨堡的经验,也依古代社会中,发展农业都是放在首位的政务。

粮食够吃了,百姓们才会安心生活,而农业发展了,才可以为商业等提供丰富的原料及市场,商业才有机会发展,这样的商业也才是脚踏实地的,不是明末历史上那种空中楼阁似的商业。

所以回到过去,首先发展农业才是最根本的,优先发展商业,则是本末倒置,也不可能有市场,这样的商业,也是建立在沙堆上的城堡,不堪一击。

在农业规划中,发展军屯,兴修大规模的水利,又是重点,黄来福计划五年来,在山西镇的汾河,沱河等流域,大同镇的桑干河,御河等流域,修建至少二十个大型的水利工程,十条大型的水渠等,至少可以新增开垦灌溉百万亩的田地。

眼下两镇的屯田都被各地的官将豪强们瓜分完毕,实际的军屯所剩不多,且多是贫瘠之地。不过由于小冰河灾害数十年来在大明各地的肆虐,古时这种精耕细作,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显然难以抵御天灾的危害,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