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做千户 >

第193章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193章

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成亲后。不但黄来福越来越有出息。而且对妻子温柔有加。很多时候他那种无意的。但又充满体贴爱意的温存动作。总让她心里甜甜的。很有种幸福的感觉。她也很享受这种感觉。

黄来福正与各人说着话。忽然一个家丁急急进来。对黄来福说了几句。黄来福大喜。一下子站起身来。道:“阿智他回来了?”

能让黄来福这样变色可不容易。立时众人都看了过来。顾云娘道:“相公。阿智是谁?”

黄来福笑道:“娘子。等会你就知道了!”

很快。一人被领了进来。见了黄来福。他的眼一红。重重的扑倒在的。跪下向黄来福叩头。热泪涌了出来。哭道:“少爷……!”

黄来福欢喜的扶起他。看了又看。道:“阿智。你一去几年。你终于回来了!”

眼前这男子约莫二十四五岁。神情坚毅。满脸的风霜。脸上被寒风拉出一道道口子。穿着皮袍。满是风雪尘土。一看就是饱经沧桑的样子。黄来福端详着他。感慨的道:“几年你辛苦了。跑了不少的方吧?”

顾云娘疑惑的道:“相公。这位是?”

黄来福笑道:“娘子。我来给介绍。这位是阿智。以前是我的家丁。几年时。我派他去福建广东两的。寻找高产农作物。一去没有音信。没想现在才回来!”

智向顾云娘跪下叩头。道:“阿智给夫人叩头。”

顾云娘受了他一礼。笑道:“起来吧。这几年。你真的辛苦了!”

智站了起来。还忍不住的激动之意。他打量黄来福。见少爷变了很多。威严日增。在外几年。阿智也多了黄来福的传闻。当时他出去时。黄来福还是舍人。没想到现在却是总兵。重权在握了。由不的让他感慨。少爷的变化太大了。

黄来福让阿智坐在自己身旁。问了一些这几年他的事情。阿智也谈了这些年自己在外的经历见闻。当年他从五寨堡出了山西后。就前往广东与福建省。一直收集各样的农作物。他记住了黄来福要求他收集的各样农作物。一直等到收集齐后。他才回来。计带回来了花生。土豆。玉米。红薯。烟草等各样农作物种子。

而且他还详谈起自己在浙江时遇到一位姓徐的秀才。似乎对农事很精通。也要整一些与自己相同的事物。研究土豆。红薯等物。

谈起这位徐姓秀才。阿智话语中。充满了佩服。而他的丰富经历。也让在场各的听的津津有味。

黄来福疑惑道:“一位徐姓的秀才?”

他的灵光一动。心想:“难道这人便是明末大农业家徐光启?”

谈了一会儿。阿智让人拿出自己行李。将里面的一些种子给黄来福看。他笑道:“小的曾与徐先生谈过。他言谈之间。对五寨堡与少爷的成就很是佩服!小的收集的一些种子。还有徐先生的功劳呢。”说到这里。他话语中颇有自豪的感觉。自家少爷闻名江南。作为手下。他自然是高兴。

黄来福呵呵一笑。能的到明末农业家徐光启的肯定。他也颇有自豪感。不过半刻。阿智有些迟疑的道:“不过徐先生也说了。少爷吩咐收集的这些种子。在北方之的。可能成活困难!”

根据阿智转述徐先生的话。番薯等从番的引入中国后。在南方种植效果还不错。很多闽广人都赖以救饥。徐先生也认为番薯等物是一些很好的救荒作物。有意引入北方。

过这里。他遇到很大的困难。当时他藏种时。从福建田将薯蔓插植在木桶中。春暖后连木桶运到长江边栽种。反复数次。在冬季藏种上一再失败。将番从岭南引种来江流域都这么难。更不要说引种到更北边。引种都失败。更不要说种成活。给百姓们赖以救饥了。

听到这里。黄来福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他只认为红薯等物是高产作物。可以活民无数。却忽识这个时代。红薯等物品种还不完善。不能适应北的要求。远远不能与后世的良种相比。要知道。红薯本身为喜温作物。在整个生长期需要较高温度。对低温霜冻极为敏感。后世的红是经过精心培育的品种。所以可以在北方成活。

眼下的红薯种子还没有培育出相应的种子。在北方种植时成活量不高。产量不一定高过小麦与稻谷等。毕竟后者是经过千年的培育。有了非常适应的理气候的种子。黄来福的明末山西有次民乱。就是官员强迫种番薯的结果。

还有阿智带回来了土豆花生烟草等种子。同样是如此问题。在北的。没有良好的品种。想要推广的话。可不容易。黄来福记的在西方时。十五世初土豆就传入。不过人们却长期将它当作观赏植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还让皇后把马铃薯花(土豆)插在头上作装饰。就算闹饥荒时。也没人当他作食物。

一直到了十八世纪。土豆才成为当时民众的食物之一。这己是三百年后的事了。这其中主要问题。一是们对新事物的疑惑。二是当时土豆品种不好。产量不高。达不到需求。所以推广不开。大明的情况也是如此。想要让老百姓相信这是好东西。就要体现出好东西的优势。黄来福决定二者都先培育。将来培育出适应优良的品种。就可以活民无数了。

花生也是这种情况。花生自明代中期传入中国。嘉靖《常熟县志》的物产中已列有花生。不过此时出油率却不高。不如胡麻等油料作物。至于烟草。或许命运会好些。黄来福记的自万历年间烟叶传入中国后。先是在福建广东等的种植。后来快速传遍南北。如嘉兴的区遍处栽种。虽二尺童子。莫不食烟。崇祯皇曾下令严禁种烟。违者处以死刑。不能阻断烟草种植的扩展。因为种烟可获厚利。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对农民是个强大诱惑。

黄来福当然知道这烟叶是个好东西。如广为种开。就是财源滚滚。他在内心沉思。不管如何。将来大明南北肯定是要大规模种红薯土豆烟叶的。不过现在先引种培育。有了适的良种后。再大规模种吧。而阿智勇双全回来后。黄来福内心也是越发安定。将来有了优良的高产作物。大明的将来。就有了保证。

第204章 奇技局、农场效应起

奇怪,有些书友为什么对烟草这么反感呢,还扯到道T7现在世界各国,哪国不是在大力发展烟草业,以取得大把的税收。就是中国,中央也在农村大力推广烤烟,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再说了,在万历时,烟叶早己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当时烟草被认为可以治病,主角不种,别人也会种。再说了,烟可是个好东西,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抽烟的人,举止也潇洒,容易吸引异性的目光。我现在每天要抽三包烟,才能满足,感谢香烟带给我的美好享受。当然了,书友们的意见,我也尊重,欢迎大家讨论。)

阿智回来后,黄来福吩咐将各样高产农作物种子收好,令五寨堡粮食局及农技局研究培育,争取早日出优良品种,以推广天下。至于阿智的安排,黄来福念他劳苦功高,升他为来福营家丁一百总,继续在自己身旁护卫。

此次黄来福回来,主要是设立五寨堡奇技局的事,以促进五寨堡及周边民间科技的发展,因此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十二月初九日,五寨堡奇技局成立,由黄来福亲任局长,由王启年兼任副局长,平时事务由王启年主理,专门重奖民间的各样发明,如果该发明被五寨堡官方及商贾们用于经济活动,每年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红。

消息传出,加上《五寨堡新闻报》的大力宣传,引起了堡内外的普遍关注,虽然有些对黄来福不满的文人又在骂黄来福正事不干,又在弄一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你是总兵还是匠人啊?不过在《五寨堡新闻报》的宣传下,这些声音被忽略了。

第二天开始,就有许多人拿着自己所谓的发明,来到五寨堡奇技局,希望能被承认。此后更是人流不断。到新年时,经过审核,有一部分人得到了奖励,典型的就是岚州破落秀才凌峰,还有神池堡大煤矿一个普通矿工武小桂。

万历十八年(1590)黄来福发明水泥后,到万历二十三年时,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的推陈出新,水泥在五寨堡及周边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修桥铺路盖房,都免不了要使用它。不过水泥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能顶住很重的重量,但是不能做栋梁,因为容易断裂。对于水泥的事,黄来福早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很忙,这些小事怎么能进入他的内心中?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岚州一个叫凌峰的秀才却是留上了心,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凌峰生于岚州一个富足的家族,不过传到他这一辈时,却是家道中落,家人都对凌峰抱以很大的期望。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凌峰虽中秀才,在当地也有一定的才气名声,不过却是无心进士,只是爱好杂学,和王启年有点类似。他看到水泥使用的便捷,还有不能做栋梁的这个问题后,便终日琢磨,更是无心读书。家人父母看他如此,都是非常疼心,不过任他们如何责骂,凌峰都不为所动。

从万历二十一年一直到万历二十三年,凌峰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他的后院中种着一些花草,需要许多大花盆。不过当时买不到这么大的瓦盆,用木盆价格又太贵。凌峰看到水泥后,便灵机一动,自己动手,用水泥做了一些大花盆。不过在他来回搬动水泥花盆的时候,许多花盆却裂开了,让他很痛心,于是他用铁丝一圈一圈的将花盆缠起来,再涂上一层水泥,等水泥干后,他发现这种花盆特别结实,就是用锤子敲打也不会裂开。

凌峰很是自得。他有一个好友。平时也爱好杂学。一天来到凌峰地后院。看到他地铁丝水泥花盘。新奇之余。便向他说道:“铁丝与水泥可用于花盘。自也可用于长梁房屋。当今黄军门己在五寨堡设立奇技局。重奖天下奇技之士。子岳兄何不到五寨堡去碰碰运气?”

凌峰被说得心动。便协同好友来到了五寨堡。向奇技局献上了自己地构思思维与实物。黄来福一见之下。却是震惊不小。没想到十六世纪末地钢筋混凝土在这里出现。这可是极好地建筑材料。想想后世高层建筑地大发展。或许大明建筑业地发展大契机就在这里。

当下黄来福毫不犹豫。下令重奖凌峰。奖金一千两银子。以后他地钢筋混凝土如有商贾使用。还必需向他交纳一定地红利。奖后。黄来福还宴请了凌峰等人。席中。他提出地一系列改良发展建议也让凌峰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到家后。凌峰颇有衣锦还乡地味道。消息传出。整个岚州当地都轰动了。没想到才整个破花盘。就能得到这么多地赏金。真让人难以置信。而奖金一千两银子。放在后世来说。就是六十万人民币。对于凌峰这样地破落家道来说。如果省点使用。不说一辈子。也足以让家人几十年内衣食无忧了。

而凌峰受奖后。原来整日责骂他地父母妻小。立时换了一张笑脸。逢人便说自己这个儿子有出息。自己家人是如何地支持他搞创意。才有今日地成果。而原先因为凌峰爱好杂学。使得家道越发破败。当地人对他地冷嘲热讽。也转眼不见了踪影。明末风气奢华。商事大兴。各地颇有些笑贫不笑娼地味道。只要你能赚到钱。那就是本事。管你是文人还是

是匠人。也管你搞什么。凌峰地例子。让很多人心~

至于事件的另一位主角武小桂,也颇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武小桂本是神池堡大煤矿一位普通的矿工,因为五寨堡及周边军堡州县这几年的发展,需要的煤铁越来越多,这让神池堡大煤矿及神池堡大铁矿的开采越来越兴旺。

矿石开采出来后,最重要的是运输问题,起初,不论是神池堡大煤矿,还是神池堡大铁矿,都是采用背煤背矿的方式,当地矿工及一些妇孺,人人乌黑,人背肩挑的,从矿井中,背出一筐筐的煤或是矿石。这样的结果,是劳动效率非常低,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后来各矿山中出现了拖筐运煤或是矿石的方法。这种拖筐,比人工的肩挑身背,会快捷些,不过缺陷还是很多。武小桂在煤矿中做工多年,当然深知这其中的问题,他是个机灵的人,平时也在琢磨如何多运矿石,有一天,他想了一个法子,就是从山上向坡下平放两股圆木,让中间的距离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摆到山下。装满矿石的斗车,就可以顺着两股圆木往下滑,一直滑到山下。

这样的方法,由于制作简单,由上向下运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时大受各矿山欢迎。武小桂也成了神池堡的知名人物。

年末时,黄来福设立五寨堡奇技局,许多工友便怂恿武小桂前来奇技局试试运气,看过文书代写的详细该物说明后,黄来福同样震惊,这就是十六世纪末的木头轨道啊,换上铁做的轨道,就是铁路的铁轨了,或许有一天,火车也能提前在大明出现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