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218章

资本大唐-第218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收入不多,但也支撑一家人开支还是够的。另外对方虽然人长的丑,但这位吴小娘子却是个热心人,平时谁家有个困难,只要被她看到,能帮就会帮一把,所以认识的人提起她,几乎都会夸上几句。

吴小娘子在被李愔救醒之后,又在崔梦雪的医馆里休养了一下,第二天几乎就没什么事了,依然接着买布养家,只不过周围认识的商贩都打趣她,说她是被齐王殿下亲过的人,以后肯定是个有福之人等等。

对于那天齐王救自己的事,吴小娘子心中十分感激,毕竟以人家尊贵的身份,能够不嫌弃自己容貌丑陋,以口度气救活自己,如此贤德的王爷,上千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位,只可惜自从那天后,齐王殿下就再也没来医馆,她又进不去齐王府,所以一直无法当面向齐王道谢,这一直让她心中遗憾,只得在家中为李愔立下长生牌位,每晚为其祈福,算是聊表自己的谢意。

儒报上关于李愔的报道虽然也提到了吴小娘子,不过所有人只关心李愔以及被他勾引的那位待嫁女子,至于她这个小人物,除了一些相熟的人外,根本没有人会关心。

只不过随着这件事传播地越来越广,最后连吴小娘子这种最底层的小民也知道了,听到别人把齐王殿下救自己的举动污蔑成轻薄,这让吴小娘子感觉无比的愤怒,一开始她到处向别人解释那天事情的真相,可惜她人轻言微,根本没有多大的作用。

不过最后吴小娘子经过别人的指点,十分大胆的独自找到大唐日报,想借助报纸的力量将事情真相报道出来。结果正在为这件事感到头痛的燕北一见到她,立刻是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不但优先安排对她的采访,而且还亲自捉刀撰写文章。

结果从第二天起,大唐日报对儒报的反击就开始了,以吴小娘子这位当事人的叙述为主,再加上采访了几位事发时在场的观众,着重突出李愔救人的经过。另外经过李愔的同意,还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急救办法画成图形,随着报道一起刊登在报纸上。

有了吴小娘子现身说法,再加上大唐日报一连几天不间断的采访报道,而且每期都是头条,另外燕北也很聪明,不但刊登了急救之法,还顺便采访了一下孙思邈等大唐有名的大夫,让他们从医学方面给予证实,虽然有些大夫感觉这种急救之法不太合乎礼法,不过经过试验之后,的确很有效果。

有了那些知名大夫的权威认证,很快就将李愔轻薄溺水女子的流言打破。而且大唐日报乘胜追击,指责儒报歪曲事实、毁坏他人名誉等等。事实俱在,根本不容得对方狡辩,一时间儒报几乎是声名狼藉,好不容易上涨起来的声望再次下落,甚至达到了一个历史最低值。

虽然后来卢宏发表文章替自己狡辩,声称自己根本不知道那是救人,而且就算这件事误会了齐王,但是关于李愔勾引定婚女子的事却是千真万确,没有半点水分!可惜人家大唐日报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指出卢宏还在撒谎,两件连在一起的事,其中一件是编造的,那么另外一件怎么可能是真的?

一个人的诚信出了问题,哪怕以后只说真话,恐怕可信度也不高,无论卢宏再怎么辩解,但是儒报报道假新闻的事已经成为事实,根本无可辩驳,所以无论卢宏再怎么保证李愔真的勾引定婚女子,但大部分都持怀疑的态度,再加上李愔以前积累的好名声,更加让大部分人都相信,齐王殿下是被人诬陷的。

不过就在大唐日报和其他报纸批判儒报和卢宏的时候,却被一个意料之中的突发事情打断。之所以说它是意料之中,因为所有人都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呯!也难怪侯君集平时那么傲,你们看看这场仗打的,真叫一个漂亮啊!”程怀亮一拍桌子站起来,一脸兴奋的弹着手里的报纸说道。今天还是在李愔府上聚会,几乎所有人都到了。

“不过月余就攻下了田地城和高昌城,麹文泰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被俘,甚至连西突厥的可汗欲谷设,都被他吓的丢下浮图可汗城跑了,如此灭国之功,足够让侯君集得瑟了,恐怕他回朝之后,连卫公和河间王都不放在眼里了!”秦怀玉坐在一边,同样手托着报纸边看边说道。

其实也难怪秦怀玉如此说,侯君集虽然也是大唐有名的武将,不过他和程咬金、秦琼这些武将都不太合的来,甚至连李靖都不太喜欢他,之所以如此,关键就是侯君集的脾气太傲,一般人根本受不了,而且为人疑心也重,当初李世民让李靖将兵法传给侯君集,结果侯君集却怀疑李靖私藏,没有把兵法全都传给自己,而且还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结果李靖也不是省油的灯,反告侯君集想要谋反,结果两人打起嘴仗,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不过从那以后,李靖和侯君集的关系一向很差。

“怀玉兄,侯君集立的功劳再大,可是说起来,不还是为了咱们的纺织大业卖命吗?”李愔也是边看报纸边兴奋,他虽然料到大唐能打下高昌,但没想到竟然打的这么利索,几乎拉着队伍去高昌转了一圈,整个高昌古国就不存在了,听说李世民已经下令,要将原高昌国的地盘做为大唐的西州,西突厥的浮图可汗城则设置为庭州。

说起来贞观十二年对于大唐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年头才刚刚打下高句丽,下半年又把高昌国给灭了,顺便还占领了西突厥的可汗城,大大的威慑了一下这个大唐周边最强大的对手。

“是啊,西州那里可全都靠咱们出钱才打下的,现在终于到了分地盘的时间了,我娘已经派人去了那里,肯定能找个种棉花的好地方!”一向憨厚的房遗爱这次也兴奋起来。

房家虽然是大族,但房玄龄为人清正,从来都是公私分明,家中的产业并不多,而且全都靠历史上那位有名的房夫人打理。以前因为家中资金有限,房家对工商业参与的不深,不过这次房夫人一狠心,也拿出数万贯买地,所以房遗爱对这件事才会格外关注。

听到房遗爱的话,李愔和李景恒等几人都是相视而笑,他们府上人多钱多,在战争之初就已经派人去了高昌,最好的地方估计已经被派去的人收入囊中了。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在讨论高昌那边的事时,却见燕北皱着眉头说道:“六郎,高昌大捷虽然是件好事,但也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本来我还想一鼓作气把儒报给挤死,结果现在没人关注卢宏那小子污蔑你的事了,倒是便宜了他们。”

“燕兄,儒报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至于卢氏嘛……”李愔说到这里,却是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卢氏那里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好办法,不过却要各位兄弟支持一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纺织基地

幽州是古九州之一,位置大概就是后世的河北、辽宁一带,在隋唐之际,因为大运河的开挖,最北边的永定渠,其终点就在幽州境内,再加上隋唐一直对高句丽用兵,幽州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比如上次李世民用兵,幽州就是陆路军的大后方。也正因为如此,幽州可以说是大唐重要的军事、交通和商业中心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幽州有个古称名为范阳,大名鼎鼎的范阳卢氏,就是出身这里,而且卢氏家族的核心力量也在幽州城内。幽州既然是范阳卢氏的发源地,卢氏在这里的势力自然极为庞大,别的不说,整个幽州的大部土地,几乎全都是卢氏的族田,甚至连相临的几个州,也都有大量土地被卢氏所控制,因此这些州虽然名义上归大唐朝廷所有,但实际上却控制在范阳卢氏手中。

幽州的现任刺史姓周,也是江南大族出身,不过这位周刺史的夫人却是范阳卢氏出身。也正是靠着这一层的关系,他这个范阳卢氏的女婿才能坐到幽州刺史的位子上,毕竟幽州是卢氏的大本营,若不是和卢氏关系极深的人,根本不可能坐稳这个位子,只可惜大唐官员必须异地为官,所以卢氏本族子弟无法在幽州任职,最后只得选了一个卢氏的女婿来做刺史。

周刺史虽然出身江南大族,不过家道中落,族中对其也不是很重视,后来全靠卢氏的接济,这才考取功名为官,好不容易才坐到刺史的位子上,因此他心中对卢氏自然十分感激,再加上卢氏的势力在幽州盘根错节,若是没有卢氏的支持,他根本坐不稳刺史的位子,所以他一直是范阳卢氏的铁杆支持着。

幽州是一个上州,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农业、商业也都十分兴旺,因此州中的官吏比较多,再加上周刺史本身也是颇有才干,因此将整个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虽然比不上李愔治下的登州兴旺,但也是大唐数的着的大州之一。

治下出了政绩,再加上有范阳卢氏的支持,周刺史这两年显得是春风得意,不少人都知道,这位周刺史高升在即,只要朝廷有合适的位子空出来,范阳卢氏就会推周刺史上位。而周刺史也对自己的现状十分满意,再加上性格温和,无论对谁都是笑呵呵的,因此还得了一个雅号,人称其为‘笑面刺史’,只不过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却让这位笑面刺史再也笑不出来了。

“大人,城外又开了一家纺织厂,幕后大老板是兰陵萧氏,听说还有齐王妃的股份在里面,另外在其他地方,纺织厂也是一座接一座开始动工兴建,而且四处招人,咱们幽州的农户有不少已经放下手中的锄头,开始到工厂里报名了!”一个吏满脸是汗的向周刺史禀报道,看他气喘吁吁的样子,估计是刚从外面赶回来。

这里是幽州刺史衙门,周刺史一脸严肃的坐在正位,下面还端坐着几个身穿官袍之人,看官服的品级,应该是幽州各县的县令。只不过这几个县令和周刺史一样,都是一筹莫展的模样。

“大人,看来幽州城也和我们各县一样,也被大大小小的纺织厂所包围,若是再任由这种情况下去,恐怕咱们幽州的土地就再无人耕种了。”站起来说话的这人姓崔,出身博陵崔氏,是范阳县的县令,妻子也是范阳卢氏出身,只不过相比周刺史,崔县令与卢氏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深,毕竟他身后的博陵崔氏比之卢氏要强大的多。

崔县令的话一出口,其他几个县令也是议论纷纷,他们今天之所以一起来找周刺史,就是因为从前段时间起,幽州境内忽然涌起大批纺织厂来,本来办纺织厂应该算了一件好事,不过因为纺织厂招人,让大批贫困的农户放弃租地种的打算,转而进到了工厂,可是如此一来,占据大量土地的范阳卢氏以后恐怕会找不到佃户耕种,崔县令他们这些卢氏的亲信,自然要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对策。

周刺史听到几个下属的议论,眉头却是皱的更加厉害,最后只见其一拍桌子,打断所有人的讨论道:“够了,大家都不要再说了!”

周刺史说话,站起身在堂上来回走动了几步,这才开口又道:“你们只看到自己本县和幽州城的情况,却不知道在周围几个州里,只要是范阳卢氏土地集中的地方,几乎都有纺织厂在开办,而且还专门招收租种卢氏土地的佃户做工,很明显,对方借此来打击卢氏的基础。”

“刺史大人,属下听说这次是齐王殿下带的头,要在咱们幽州和周围几个州搞一个纺织基地,现在看来,对方搞纺织是假,打击卢氏才是真啊!”崔县令虽然官职比较小,不过人家出身于博陵崔氏,早在几天前就得到族中传来的消息,所以知道的也比较多。

“齐王殿下竟然如此针对范阳卢氏,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一位县令苦笑着叫道,其他几个县令也不知内情,听后也都有些怨言。五姓七望打压工商业的事他们也知道,只不过参与打压的世家那么多,齐王却偏偏选中了卢氏报复,虽然他们不是卢氏中人,但每人都与卢氏有着莫大的关系,若是卢氏受创,他们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听到几个同僚的报怨,崔县令却是微笑不语,他当然知道李愔为何要针对卢氏,只不过这件事虽然在几大世家中已经不是秘密,但外界却还是一无所知。

周刺史听后却是脸色一黯,他虽然不姓卢,但与卢氏的关系太深,再加上位高权重,对当初袭击李愔的事也知道一些,不过这件事不好明说,最后只得含糊地说道:“你们不要乱猜,各大世家与齐王殿下的工商业对立已久,这次说不定只是齐王先拿卢氏开刀,以此来威慑他人!”

其他几个县令也都是人精,一看周刺史的表情,立刻都猜到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只是他们做为下属,也不好出言点破。不过那位崔县令却是想到一件事,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刺史大人和各位有所不知,齐王殿下之所以如此针对卢氏,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周刺史一听,以为崔县令要把当初袭击李愔的事讲出来,刚想出言制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