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命人吹起重逢号角,死命的打马向这晋兵冲了过来。
晋兵却分成两路,一路1500人,快马进入蛇谷县,一路和契丹人虚与委蛇,缓阻契丹,可契丹人这次是豁出命来强追,这阻挡的却变得十分艰难。两军时有短兵相接。
风疾云低,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
正午左右,契丹人追到了蛇谷县。城门已毕,那500的晋兵,仓皇的向代州方向逃去。耶律照也不再官道。只是来到蛇谷县外,想晋兵那样,从西门,绕道东门,抽空就射上几箭。他没带云梯一类的东西,自然不能攻城,眼看着中午将近,他心里怒火不减,可也不能在城下久呆,就准备鸣金收兵。
他命令还没下命令呢,就见蛇谷县城墙上,突然扔下两个条横幅来,白底的横幅上面写着斗大的几个大字,一边写着“拳打耶律小毛虫”,另一边写着“活捉萧劲老王八”。不至有汉字,旁边还有契丹文翻译。城头上面传出阵阵嬉笑声。
耶律照出身皇族,对汉学颇有涉猎,汉字自然认得不少。当下看的是怒火冲天,他也不急着走了,就命令1000人在列阵在马上冲着城里对骂,另一1000人在阵后下马吃点干粮。
看着契丹人气焰嚣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骂,广大晋兵指战员们,义不容辞,当即站了出来,义正言辞、争锋相对的谕旨对骂:“你**,***大爷。”只是,晋兵精神可嘉,就是七嘴八舌的,气势反落后了一些。
不愧是军队,有纪律、有组织,配合好。
看到不利的情景,晋军中有志之士连忙将晋兵也给组织了起来,口号统一,气势如虹。契丹人再次受挫,心中不甘,他们有些不懂汉语,骂的绕口,于是干脆用起了本族语言。这一下,热闹是热闹了,两边人都知道对骂在骂自己,就是不知道对方骂的是什么。双方一上一下,就这么骂了足足半个时辰,搞得口干舌燥为止。
不知道那个心里学家曾经说过,辱骂也可以发泄压力,环节情绪。骂了半天之后,耶律照神清气爽,得意洋洋的有绕着蛇谷县走了一圈,然后打马扬鞭回马邑去鸟。
正文 第一章 马邑之战(下)
祝大家元旦快乐,心想事成!!!谢谢大家的点击、收藏、订阅!——
风疾云低,天气极是寒冷,天空零零散散的飘着雪花。
蛇谷县城下,契丹军冻得有些缩头缩脑,虽然刚刚吃了些又硬又凉的干粮,可毕竟大冬天的,干粮只能保证不挨饿,身子渐渐还是瑟瑟发抖起来:要是能有碗热腾腾的肉汤喝着,该多好啊。
契丹军纪严明,没有主将的命令,就想回去,那就是逃兵了,是要杀头的。这些军士也不敢说什么,只是拿眼瞅着耶律照,心里盼着他赶紧出完这口气儿,好鸣金收兵。回马邑还得一个时辰呢!这雪越下越大,再不走,回去就成雪人了。
耶律照指挥大军对骂了一阵,郁闷发泄了些。再看看手下将士们的表情,他顺势命令,绕着蛇谷转半圈,再耀武扬威一番,然后就撤兵回马邑。
可他刚绕了半圈,正准备闪人的时候,刚才落荒而逃的500晋兵,突然又出现了,冲过来“啪啪”就是一阵箭雨。耶律照勃然大怒,发起狠来,拨马带着契丹兵就朝那500晋兵冲去。双方在蛇谷城下,又玩了一次老鹰捉小鸡。这次契丹兵也聪明了,它也分两拨,一拨从左边冲锋,一拨从右边堵着射箭,险险就把这500人给围了起来。契丹人人多,似乎还占了些便宜,晋兵无奈之下,跑又跑不出去,只好跑到城门下,贴着城墙,依仗城楼上的弓箭支援,和契丹硬碰硬的对射起来。
耶律照看看着雪片大的像鹅毛一般,再怎么耗下去,又冷又饿的,万一蛇谷县里面的晋兵以逸待劳的冲出来,自己弄不好又吃亏了。因此,他射了几箭,鸣金收兵了。
看着契丹兵顺着大道,徐徐向马邑退去。蛇谷县城门大开,赵匡胤亲领一军,追着契丹军的屁股。敌对双方,一会儿,停下来对射一阵,一会儿,又策马扬鞭的赛会儿马力。
耶律照心中的疑团是越来越大,晋兵这么搞的目的是什么呢?总不成是吃饱了没事干,跟我这儿逗着玩的吧。忽的,他身子一震,妈的,调虎离山,老子的马邑城……
马邑的驻军不过两千多点,昨天他清清楚楚看到晋兵来了2000骑兵,所以他今天也就带了2000骑兵出来对攻。他原本想着就在马邑城下,和晋兵打一仗就是了。没想到,居然被晋兵给引了出来,而且还出来了这么久。他心急如焚,现在马邑城守城的不过200人了,要是丢了马邑,那……
他再也顾不上屁股后面的晋兵,连连发令,催促军士快马赶回马邑。来是容易,去时难。来的时候,马喂过料草,人吃过战饭,而且军士们各个心里憋着一团火,发泄不出去;这会儿,在光秃秃的掉天地里,西北风喝了2、3个时辰,军士一个个冻得缩头缩脑,握着缰绳的双手都有些麻木了,方才就有几个军士差点没从马上栽下来。没栽下来,原因也简单,马也是知道饿的,拉出来溜了大半天了,它早就饿了。打起仗来,见过军士自己带干粮的,可从来没见过军人每人在背上被捆干草,专门喂马的。马肚子饿了,它也要消极怠工,它也是跑不快的。
刚才在城边对骂,契丹人是在光秃秃的野外硬扛着,可晋兵在城里面吃香的,喝辣的,现在各个精神抖擞。契丹人加速,晋兵也加速,而且很快就追了上来,变成了短兵相接。
到了这个田地,耶律照只好下令回马死战,晋兵已经追上来了,再跑下去,军心散了,可就真的变成溃败了。来来回回,打了两下,晋兵号角一吹,居然又退兵了。
他心焦马邑的战况,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回去。见晋兵退了,他也自动收军,向马邑方向退去。可契丹兵还没退出多远,晋兵又追了上来,然后又是一阵厮杀。
一次两次,契丹人还能鼓足勇气,想和晋兵拼死一战。可自己拼命一拳,打过去,竟像打到棉花上面一样。人家根本就不和你硬拼,“乒乒乓乓”招架几下,人家就跑了。自己没有了马力,追又追不上,退又退的慢,过不大一会儿,晋兵就再次冲上来,又是一阵“乒乒乓乓”的打斗。
如此反复的交锋3、4次,契丹兵脸色发青,嘴唇颤抖,脚也冻得发麻,手的冻得僵直,射箭也好、控马也好,拎出兵器打斗也好,总是感觉不带劲儿,总是比晋兵慢一步。不多时,是各个挂彩,人人又冷又怕,恨不得赶紧飞回马邑,找个火炉子,抱着暖暖。这军心一散,队形就乱了,渐渐变的不听指挥起来。晋兵追上来的时候,后边的人已经被砍了,前边的人还是拼命打马往前跑。
溃兵,一会儿就变成溃兵了。
到了这般田地,耶律照也明白了,自己今天是又中计了。可明明刚才还是自己在追击,怎么一会儿功夫,就变得如此狼狈。这样子下去,到不了马邑,自己这2000人马就要全军覆没了。
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一半留下来,拼命死斗,缓解晋兵的追击,至少还能保证另一半能退回马邑。至于,马邑……契丹军法严峻,自己屡战屡败,如果马邑也被袭失手,自己估计难逃一死,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留下来死战。他狠了狠心,纵马上前,砍了几个亡命奔逃的军士,大喝道:“左军后退,右军跟我阻敌。”
说着拨马回身,冲向晋兵。契丹人果然好嗜杀,在这种军心动摇、万分不利的情况下,居然还有300来人,跟着耶律照反身冲了过去。可更多人却选择了置若罔闻。
螳螂挡车,自不量力。这300人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只凭着一口勇气的支撑,拼死搏斗。枪来戟往中,惨叫声连连。
到了这个份上,赵匡胤自然不会选择再退了,他长枪一举,千五百人,跟着他义无反顾的冲了过去。300契丹人,转瞬间即被晋兵吞没。火一般炙热的勇气,很快被漫天的大雪和狂涛怒浪漫卷而来的晋兵扑灭。血丝夹着雪花,染红了白茫茫的官道,只留下残留的马匹的“吁吁”声。
由于耶律照的阻击,剩余的契丹兵终于丢盔弃甲的跑回了马邑城。城楼上,锦旗猎猎。打得还是契丹的旗帜,为首的校尉,长出了一口气,看过耶律将军还是过虑了。
他纵马过护城河,来到城门下,高声喝道:“大军回城,赶紧开门!!!”
“吱呀呀”的声音,八米来高的铁皮大门缓缓推开,那校尉带着残余的千余名契丹军进了马邑城。
人都冻得麻木来,在追兵面前还能保持一点清醒,知道死死的攥着缰绳,拼命的逃脱。到了城中,精神一松,好多契丹兵,身子一歪不由自主的从马上摔了下来。还有一些从马上爬下来,一屁股坐在雪窝子里面,大口的喘息,更多的则是冲进临街的百姓了,找火炉子取暖去了。长枪也好,大刀也好,全都扔了一地。再也没人去看它们一眼。马匹,让它们自己撒花,再也没人想到是不是要给它们喂些草料。劫后余生的惊喜,是他们唯一的感觉。
终于安全回城了!所有的人似乎都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啊”,一声惨叫声,从临街的百姓家传出。一个人浑身是血,半拉肩膀被砍了下来,连滚带爬的跑了出来,断断续续的说道:“有……有……伏……”
还没等他说完,“呜呜”的号角声吹起。内城墙边不知何时沾满了手持弓弩的军士,弓箭所对的目标正是刚刚进城的契丹兵。“吱呀呀”,沉重的大门缓缓关闭了。不知何时,城门洞下,或跪或半蹲或立,居然整整齐齐的占了三排弓箭手,他们身前是挡马用的据鹿角。嘎嘎的声音从屋顶上传来,抬头望去,屋顶上不知何时居然也占满了弓箭手。
马邑城破了!
惨叫声不断地从百姓家传出来,想必是刚才进去的军士都糟了毒手。
在发愣的一瞬间,契丹军士猛的从地上跳起来,伸手拔剑的把剑,摸刀的摸刀,都是一手空空。他们才反应过来,毕竟刚才都被自己给掉在雪地上了。等他们弯腰要捡的时候,“嗖嗖”,箭雨铺天盖地而来,一些人直接就被钉死在了地上。
更多的人不顾身上中箭,也顾不得找马匹,只是抄起兵器,在校尉的带领下,拼死的向城门洞扑去。
若是在野外,这些拼了命的契丹人,也许很快就能突出重围。可是这是在城里,城里街道狭小,并排最多走八个人,和“一夫当关、万夫末开”,有异曲同工之妙。外加上刚才仓皇逃入城中,契丹人的军队拉的集散。想集中兵力重点突破难上加难。如果说在街道上,只是两边屋顶上有人射箭的话。在城门洞前,不只是前面又强攻硬弩,城墙上还有不少的弓弩手对这他们。在漫天的箭雨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数十条人命。
就在他们冲到拒鹿马前,城门居然“吱呀呀”的开了,契丹人沸腾了,逃出去,或许就能活命。他们不顾漫天的箭雨,慌忙推开巨鹿马,这时城门洞里的晋兵早退到了城外。而城外,马声“吁吁”,千余队晋兵的铁骑,正等着他们……
正文 第二卷 夜袭朔州(上)
阵斩契丹勇将耶律照,攻陷朔州东面门户马邑。面对这样的胜利,郭荣、赵匡胤等人反而有点闷闷不乐。慕容延钊和石守信两人甚至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原因很简单,这场大战虽说基本上歼灭了2000多马邑守军,可是这两人感觉赢得真是稀里糊涂,刚开始跟着赵匡胤是一路狂败,过了中午,挺能打的契丹军在风雪交加下,突然变成了软脚蟹,两千来人三下五去二的就被他们包了圆,哎,还没热完身呢,就没剩几个还能站起来的契丹人了。不过瘾,这仗打得真不过瘾啊。
马邑城楼上,赵匡胤望着西方看了许久,叹了口气,还没说话。郭荣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老八,今天这一仗,也够萧劲肉疼一阵子了,咱们也算达到了目的。现在天不作美,我们的计策要落空了。此地里朔州不远,朔州若是派兵,半个时辰就能到达马邑,咱们兵少又不善守城,还是退吧。这次算他走运,下次再收拾他不迟。”
赵匡胤一脸的不甘心。本来他们定下计策,就是要先把耶律照给诱出马邑城。蛇谷的骑兵战斗力不弱,耶律照对此是心知肚明,他要出兵必然会尽出大军,只要把他给牵制住,那么马邑城守兵不多,只要调动1000步兵,足以攻克马邑。
为了牵制耶律照大军,赵匡胤也是费劲心思,先是骚扰城池,激怒契丹人。把耶律照引出城后,赵匡胤是边打边走,走得还是大道,为的就是能够稳住耶律照。可耶律照也算是久经沙场,为了彻底的让耶律照放心,赵匡胤还专门在小道峡谷那边让高怀亮另带500骑兵,作为伏兵。耶律照被激的火冒三丈,可心里还是有些疑问,等见了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