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五代当军阀 >

第137章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137章

小说: 混在五代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同手足,他若不为诸将楷模,则诸将都将恃勇争功,轻军冒险,不唯我燕军将士性命危殆,对于这大业,也是流弊无穷。史弘肇深知我心,他定然不会怪我。”

这一夜高行周都深深思考着,史弘肇地身教,李昇的言传,对于尚在迅速成长之中的他而言,是人生中最难得的机遇了。

同样在这一夜中久久未眠的,还有李昇和史弘肇。这夜二人砥足而眠,守在帐外的卫兵听得二人于其中低声说着些什么,直到天将泛白,帐内的说话声才不再出现。但当起床的号角响起之时,两人依旧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众将士面前。

“五千人马折了近半,只余三千了。”史弘肇颇有愧色,虽然战况早就报知了李昇,但看到整齐列在校场之上的三千轻骑时,他禁不住便要想起这数日激战中折损了的将士。

“换了旁人,只怕会折损得更多,你兵力不足敌军一半,尚能抓住敌军弱点一击破之,这已是很了不起了。”李昇重复了昨夜里曾说过的话,敬翔颔首道:“正是,史将军不必过谦,这便是战争,若想毫无损伤便可破敌,那是绝无可能的。”

“我岂有不知之理,只是想到这两千兄弟随我前来,却不能随我回去,心中不禁感慨,倒让大人和敬先生见笑了。”史弘肇展颜一笑,转过身来向点将台下的众军一挥令旗,三千轻骑齐声呐喊,新一日地操练便自此开始。经过两年休整,到这几日才有恶战,众军士更是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平日里加倍苦练,才能在战时多那么一线生机。

“接下来当如何?”敬翔凝视着李昇,燕军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至此已经完全实现了。定州得手之后燕军的补给将极为便利,展目望去是中原广阔的腹地,进攻的方向可以有多种选择。

“我此次进军,并非要一举占据整个河北。”李昇揪着唇下短须,嘴边噙起一丝笑意,他的战略意图,敬翔应是很清楚的,之所以明知故问,无非是想让自己对于那些缺乏战略眼光的部将们,不要过于保密罢了。

其实他并非刻意对部下保密。关键在于下一步战略目标比之猝然攻击李存勖还要让敌我都预料不到,兵法云出敌不意便是指此。但如今已是说明地时机,即便军中有敌国细作,传出去李存勖也无暇应变了。

“下一步,我军不去直接攻打镇州,而是转向西北,攻打有李存勖的云、代、蔚州!”李昇微微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熟得不能再熟地晋西北地形图。

敬翔眯起了眼,燕军目前地基地燕幽数州。虽说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守无可守,唯一的只有是以攻代守,云、代、应、蔚四州紧靠燕地,若是夺取。就为燕地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地后盾和人口来源,只需三五年间,燕军便能有足够兵力纵横天下了。

“为何不一举攻下太原府,大人也可立国称王!”单廷珪咧嘴笑道,“他李存勖突厥余孽尚可称王,大人也姓李,为何称不得王?”

众将都微微笑起来,眼中颇有憧憬之色。如果李昇据土称王,他们也可封侯拜相。身在乱世,这可以算是武夫最大的梦想。

李昇一笑置之,据土称王又能如何?再强大地国家,终有灭亡之日,纵观上下五千年。若只是为建立一个两三百年后便为新出来的强者所灭亡地国家,不过是对历史上那已经只余残垣断壁的枭雄功业的重复罢了。

创业极而守成难,创业之时便需有长远眼光,不敢说千年大计,至少要能看到百年之内的变故,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便化为白骨之后,也难保在九泉之下安生。

也正是因此,在李昇于外征战之际,同时丝毫不放弃在内政上实施改革。以图建成一个全新的有自我革新能力的体制。“生生不息”才能长久。躺在前人的功绩之上,失去自我造血功能者。只需一个小小地伤口,便足以使其毙命。

但李昇并未驳斥单廷珪的话语,众将正在兴头之上,如果去扫他们之兴,就容易失去人心。即便他本人对于称王称霸并无太大野心,却也不得不为了这追随他的人着想。这些四方的谋士勇者,官吏将士,都是为了“博得身前身后名”的梦想而流血、牺牲,若不能给予他们相应的回报,怎能让麾下将士搏命?

“三军于定州休整两日,等待谢铭水师赶来会合。此后挥师西北,夺取蔚州、应州、云州,史弘肇,你仍为此战先锋,高行周为你之助臂,我与你两万精锐,这两日里别人可以休整,你与行周可要多加辛苦了。”

“是!”史弘肇、高行周挺胸应道,在其余诸将羡慕的目光之下,两人觉得能担此重任,实在是分外荣耀。

“且慢!”两人脸上的兴奋之色,显然让有人恼了,旁人顾及史弘肇与李昇地关系,此人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儿,只有他想不到之事,而没他不敢做之事。

“为何不让我为前锋?”单廷珪双目一翻,猬须根根倒竖,很快又补了一句:“史将军与高将军打这定州,早就累了,该让他们歇息歇息,还是换我为前锋吧!”

“正是,正是。”元行钦、李山海也同声喊道,“让他们去打得痛快,却让我们闷在后面,大人也太偏厚此薄彼了。”

史弘肇嘿嘿笑了起来,众将争先,这可是件好事,哈哈道:“放心,我会留下些敌人让你们解馋的。”

“你所过之外,还会留有敌人?”李山海撇嘴轻声道,在原幽州系的将领中,他与元行钦是少数未曾领兵出战者,而且在飞狐关关下双双败给了王处直,心中早有些闷闷不乐,自觉在这些曾出战过的将领面前低了一头。

诸将的奋勇争先,倒让李昇有些作难了,他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比你们都要想上阵搏杀,我起自行伍,每战必于最前,如今身为三军之帅,反而没有了上阵地自由。”

说到此处,还瞪了微笑着的敬翔一眼,很明显,敬翔是约束他上阵自由的一个重要人物,自那次于阵前迎击王处直以来,敬翔不知多少回旁敲侧击,以所谓“为帅者当运筹帷幄”、“斩敌夺旗为将者所为”、“将帅各有其道,为帅者不可逞勇与将士争功”之类的话语,将他谏得早就服了,因此这一次直接令史弘肇代他为锋锐。

“何不分兵两路攻敌”。高行周轻声插了句,众将相持不下,若能分兵两路,则至少可以多派一个先锋官了。因此此言一出,单廷珪与元行钦等都表示赞成,史弘肇虽觉不馁,却也一时无法出言反驳。

“兵分两路,我军实力分散,只怕难以持久,我军利于速决而非消耗。”刘知温此时插言道,他在相争的众人之外,因此反而能比较冷静分析。

敬翔用折扇敲了下手:“正是,我军有如一只手,集中一路有如握紧拳头,揍谁谁都无法承受,但若是分散,则好比五根手指,随便哪一根都只能伤敌而不能致敌以死路。况且,我军除去夺取晋西北之外,前要防晋轻骑自太原来袭,后要小心镇州李存勖的十余万大军,更有杨师厚十万大军意图不明,如不能在敌发现我意图前实现战略目标,便只能退回幽州了。”

第208章 京兆长安王氏一族

贞明元年(公元九一五年),仅用了十日不到的时间便连克义武节镇的李昇燕军,以史弘肇、高行周为先锋,统兵两万,向下一个战略目标进发。

以迅雷之势接连攻克易、定二州、俘虏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对于燕军而言算是从所未有的胜利,从来没有一次战役胜的如此的轻松,完全的压倒性的胜利,而这压倒性胜利是李昇两年潜心经营的结果,放在两年前这想都不能想,以至于完全没有给李存勖反应过来的时间。

河北平原,腹地就是义武和武顺两个节镇,而这两个节镇正是中原的咽喉,控制两个重要关口,飞狐关和井陉关,自古为兵家必争的要地,李存勖同样一点都不含糊,在镇州布置了重兵。

镇州如今最少有三万晋军,再加上武顺节镇王镕本身的军队。李昇令史弘肇统两万精兵为先锋,这几乎占了李昇主战部队的一半,不能不说慎重了。但他心中仍觉有些不安,不知为何,那种危险的感觉自在定州校场上产生后,一直环绕不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因此,此次进军他以为还是谨小慎微的好,大军进发之际,侦骑四出探马不绝。

所到之处,既没有晋军及赵军的顽强抵抗,也没有百姓的支持,百姓似乎对此剩下的只有凄凉,然而本地赵军似也对于吃败仗无动于衷,毫无羞耻之感。仿佛理所当然。

“得不到本地百姓的支持,打下容易,要守住可就困难了。”敬翔摇摇晃晃地坐在马上,虽然这里是平原,道路也不算崎岖,但他正统文人出身,能够骑在马上不掉下来。已经是非常努力地结果了。

他仍旧持续着那日校场之上的话题,这数日来。他与李昇思前想后,自己的兵力始终太少,是不是要从本地挑选一个有名望将领来做二把手。本来王处直名望都是不错,无论是在义武军心中还是在自己心中都是个可以接受的角色,想来原来的老兵油子至少不会排斥。

然而王处直一直拒绝归顺,李昇也觉强之无益,放之为祸。心中不是没有考虑过杀了他一了百了。但又觉得如果就这样杀了他怕会寒了天下英雄归附之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人皆知其理,唯独民心犹如天心,天心不可测,民心也不可测。”李昇长长吁了口气。

敬翔的插嘴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明公替如今不同以往,站地高度更高,需要考虑的问题也要往大地方面去,日后习惯才好啊!”

李昇扬眉看着敬翔。微笑道:“先生双目如炬,我心中所想都无法瞒住先生,幸好先生为我臂助,否则即便是万军之中,我也必杀先生而后快。”

敬翔心中登地一下,历来为上者。最忌他人能看透自己想法,此乃亘古无变之理。自己听得李昇隐隐有不顾民心姿意而行便出言相谏,却不曾想李昇尚未说出心意,自己便揣摩而出,李昇虽然并未直接责怪,言语中的杀意却是他无论如何迟钝也感觉得到的。

“明公若是无容人之量,那明公便无定天下之力。”敬翔敢如此直言,也是看透了李昇的性格,李昇不是那种意气用事之人,“明公若是要杀我。也得等天下大势已定之时再杀。如今尚未到统领屠戮功臣之时!”

李昇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先生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敬翔侧目瞧他半晌,等他笑声渐止方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李昇伸手握住挂在马鞍上的马刀,若有所思。过了片刻,他缓缓道:“先生既是如此坦白,我也无需讳言。若是依着这乱世的惯例,若是我想成帝王之业,大功告成之日,便是你等功成身退之时。我不会屠戮功臣,但会迫你等自己退出。我熟读史书以史为鉴,这数千来历朝历代开国之君,无一不是如此。”

敬翔轻轻叹息了声,李昇此言确实不差,历朝开国之君,打天下之时总有谋臣勇士为之效力,但坐天下时则不是被以谋反之名诛杀便是闭门不出称病退隐。

“但我志不在此。”李昇一字一句地道,眼中充满坚定之色:“我看这数千年之史,在上者越是欲将天下变为一家一人之天下,这天下便越难以持久。那些开国之君们屠戮功臣,便让他们的江山长久了么?他们有何权力要让一家一姓地江山延继下去?”

敬翔默然无语,这些疑问,便是象他这般饱读经史的文人,也不曾提出过。历来的统治者,都将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视为首要目标,也正因此,敬翔这般饱学之士会将此当作理所当然,唯有李昇,仿佛想的有些惊世骇俗了。

“因此,先生敬请放心,那些”人“的所作所为,绝非我李昇想做的。”虽然没有太多的话语,但李昇地意思敬翔还是深深明白了。

身为殿后留守的张藏英深知,自己之所以为这一重要职务的担当者,并非李昇看中了自己的武技。李昇选中他,是看中了他的忠诚和能冷静行事,是希望他扮演好定州留守的角色。

与史弘肇高行周等颇为不同,张藏英地身世可谓凄惨,不过在这个乱世又有谁是好的呢,张藏英出身世家,成年时全家为仇人灭门,报仇不果反被发配边疆,最后通过一幅自残的狠劲才赢得了李昇的任用,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王处直如何了?”

这是每日里起身后的第一问。李昇对于王处直地安置是煞费苦心的,将败在他手中的张藏英与元行钦放在定州。便是要二人严加监视。但他又反复交待,不得对王处直心存虐待,除去自由,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

“还是老样子,除去同他夫人尚偶尔说两句话外,一直一声不吭。”

在听取了意料之中的回答后,张藏英凝眉哭笑。对这个人还真没有办法,也不知大人还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