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63章

鉴宝人生-第363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琛呵呵一笑道:“阿哲的运气确实不错,像这样的僧帽壶可是一眼的大开门货色,我估计是那位年轻的小老板估计对古玩的认知也有限,而且那个摊位的位置又有些偏,不然这样的好东西可等不到咱们去光顾了。”
  还别说。事情还真就是和楚琛说的一样,那个和刘思哲交易的人。其实是老板的儿子,而且对古玩的认知也有限。今天老板去送货了。于是就让他帮忙看看摊位。
  不过让摊位老板没想到的是,儿子居然把他的藏品给拿了出来,而且还自以为是件高仿品,此时他正在为卖了高价而沾沾自喜,万万想不到,一会老爸回来了之后,等待他的会是屁股开花。
  刘思哲得意的哈哈大笑,见菜上的差不多了,就直接挥了挥手道:“吃饭。吃饭!这段时间的伙食费,都我包了!”
  王小月白了他一眼,笑骂道:“死相!……”
  酒足饭饱,大家又坐着休息了一会,就准备接着上午的行程,不过刚走到包间门口,就听到隔壁传来了争执声。而且这几天的时候,凭着楚琛的记忆力,对粤语已经能够听得懂七八分了。因此,房间里的对话,他连猜带蒙的到是都听明白了。
  “我说康老板,你也太不厚道了吧!我这块山子可是祖传的物件。你只出五千不说,居然还口口声声说我这东西是件赝品,今天这生意是没法做了!”
  “俞先生。你说你这东西是祖传的,那我到要问问你了。你这明明是白玉,就算是入了土。有了沁色,但怎么可能这么红?这都红的跟血玉差不多了!”
  “这叫提油好不好?”
  “俞先生,你也别以为我没文化,提油我也是知道的,但从来都没听说过,提油居然能提出这么红的颜色来!你让我怎么相信它是真品?亏你还是唐辉介绍的,居然拿这样的东西出来糊弄我!”
  “既然你不觉得它是真品,那咱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了!不过走之前我要说一句,我俞华卖的东西虽然不便宜,但从来都没有卖过什么假货,这一点你可以去问问唐老板,我也不是第一次卖东西给他了,像宣德青花、清三代的瓷器,还有松花砚,你去打听打听,有哪件是赝品?……”
  本来人生地不熟的,碰到这样的争执、吵架,甚至是打架之类的事情,肯定是最好还是有多远走多远,而楚琛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不过还没等楚琛走多远,就听到里面提到了唐辉,而且居然还提起了松花砚。
  这让楚琛不禁微微一愣,心道,我这难道是又遇上了柳暗花明?不过唐辉那家伙也太不是东西了,明明认识把砚台卖给他的人,却说自己不认识,看来他是不想让我认识这人,免的我认识这个渠道啊!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正好那位叫做俞华的男子也从包间里走了出来,匆匆的往外走去。
  “这位先生,还请您等一等!”楚琛连忙出声把他叫住了。
  俞华是一位看上去大概三十六七岁的矮小男子,长相稍稍显得有些猥琐,不过和他的长相和个头有些不符的是,他有一个非常浑厚的嗓音。
  “这位先生,你有什么事情?”俞华停下身来,随后用一口很不标准的普通话问道,好在仔细听还能听得清楚,这也省去了乔茜的翻译。
  楚琛先是道了个歉,随后说道:“是这样,我呢和唐辉唐掌柜也认识,刚才听您说,您有一个山子要出售,不知道能否给我欣赏一下?”
  只是俞华显然不是那种容易相信外人的人,他闻言之后并没有直接答应,而且脸上也显得有些犹豫。
  楚琛连忙说道:“俞先生,您放心好了,我之前就在唐掌柜那里买了两方田黄印胚,只要您的山子确实不错的话,我肯定会把它买下来的。”
  “哦?”俞华神色一动,随后问道:“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你那两方印胚花了多少钱?”
  “这……”楚琛迟疑了一下,他虽然是可以直接把价格说出来,不过那样的话,就显得太过轻浮,也许会让俞华觉得他不可靠,这显然不符合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俞华解释道:“这位先生,不瞒你说,那两方田黄印胚是上个月我转让给唐掌柜的,所以对他的价格多少有些好奇。”
  “俞先生,这里多少有些不便,要不咱们到包间里面再谈吧?”
  “行!……”
  接下来,一行人又回到了刚才的那个包间,随后楚琛让服务员给大家都上了杯茶。
  双方先是做了个自我介绍,又交换了名片,此时楚琛才了解,原来这位俞华是一名古玩倒爷,专门做低买高卖的生意。
  喝了两口茶,楚琛就感叹道:“俞先生,这两方印胚说来还真不便宜,如果是在国内的话,最少可以降一到两层,如果不是我有需要的话,还真不会买!”
  “你多少钱买的?”
  “一百八十万!”楚琛用手比划了一下。
  “什么?”听到这个价格,俞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
  看到俞华如此惊讶的模样,楚琛就觉得有些奇怪,这俞华既然是倒爷,那总不见得连田黄的市场行情都不知道吧?
  “俞先生,这两方印胚以品质来说,市场价应该在五千一克吧,就算低也低不到哪去!”
  俞华苦笑道:“我平常一直都做得书画和文房用品方面的生意,偶尔搞点玉器一般不是和田玉就是翡翠,这田黄的行情我还真不是太过了解!当时,我听信了唐辉的话,只不过是以三千一克的价格出售的,而且唐辉还说凑个整数,给了我九十万,我还千恩万谢的,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卖给他了。”
  听他这么说,楚琛和刘思哲就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这卖东西就算不知道行情,总要货比三家吧,哪有既不知道行情,又不到别的地方问问的道理。
  俞华到也看出了两个人的疑惑,也许是心事憋的久了,忍不住就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
  刚才说过,俞华是位倒爷,不过他可不是一般的倒爷,而是位跨国际的倒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拿货都喜欢到国外的各大古玩市场去拿。
  就和之前楚琛想的一样,现在许多国外古玩店的老板,对国内的行情还不太了解,因此价格便宜不说,捡漏的机会也要比国内和香江多了许多。
  而且国外市场虽然有赝品,但比起国内来,那真是好多了,正因为如此,俞华才会甘心做一名国际性的古玩倒爷。
  另外国外的一些中小型的拍卖会,俞华也会经常光顾,这是因为中小型拍卖会的实力有限,拍卖宣传不到位,而且小型拍卖会的掌眼师傅也是参差不齐,说不定就走了眼,这样无疑就给俞华带来了捡漏的机会。
  就这样倒了几年的古玩,到是让俞华从一穷二白变成了小有资产,有了自己的房产,儿女也可以拥有好一点的学习环境了。
  不过好景不长,有一次,俞华参加一次小型拍卖会,在拍卖会的预展上,他居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一只乾隆年间的青花粉彩瓶,居然和他家祖传的一模一样,当然,要说相同也不对,因为拍卖会上的这一只的图案是和他家的相反的。
  也就是说,拍卖会上的这一只和他家的那一只,应该是一对!
  这个发现让他非常的激动的兴奋,要知道,古玩这东西成双成对的价值,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当然,前提是这只青花粉彩瓶一定要是真品才行。
  不过俞华觉得这只青花粉彩瓶是真品的可能性很大,不然的话,怎么可能那么巧,正好和他家的那只会是一对呢?当然,巧归巧,应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于是他就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这只青花粉彩瓶的来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找到(续三)

  俞华向工作人员打听了那只青花粉彩瓶的来历,好在原主人并没有要求保密,工作人员也就很痛快的说了出来。
  当然,就算是原主人要求为他保密,俞华也有办法把信息问出来,小拍卖行嘛,在些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大公司的,而且他可是这里的老顾客了,一些不是太过涉密的事情还是能够问的出来的。
  原来,这只瓶子是法兰西一女子家里祖传的东西,据说是在清末明初那会,她的曾祖父在远东地区花了一点小钱买到的。因为起初家里人都没有发现这个花瓶的巨大价值,所以一直用来插花当作摆设,看起来到也挺美观。
  有一次,女子新谈了一个男朋友,请他到家里来坐客,她男朋友看到这个花瓶后觉得这只瓶子颇为不凡,建议她拿到拍卖行鉴定一下。专家们看过后惊奇地表示,这个花瓶制造于中国清代乾隆年间,至少价值70万欧元。
  可惜的是,这对瓶子应该有一对,如果能够找到另外一只的话,那价值至少可以有180万欧元。女子一听居然有这种好事,当然就迫不及待的委托拍卖行帮她拍卖了。
  听完了前因后果,俞华的心里非常的兴奋,显然,拍卖会上的这只瓶子,和自己家中的那一只正好是一对,而且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家的那只瓶子居然会那么值钱,足足近五百万hkd啊。
  早知道这样,他当初就不应该听老父亲的话,把它卖了自己这些年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当然。如果把它卖了,自己也就遇不到这种好事。成不了千万富翁了(按当时汇率,180万欧元相当于一千两百多万hkd)。
  既然如此。这只瓶子他肯定是要买下来的,不过他也不是莽撞之人,下决定之前,还拍了照片让他相熟的专家鉴定了一番,对方说以照片来看应该是件真品。这当即就让他吃了颗定心丸,于是开始调集资金。
  这些年的生意做下来,除了买了房子之外,俞华还有两三百万的存款,不过这这点钱。肯定是买不下那只瓶子的,于是他又向朋友借了三百万,凑了将近六百万,他觉得这点钱应该可以买到那只瓶子了,如果还不够那也只能算了。
  拍卖会进行的波澜不惊,只有那只瓶子出现的时候,算是掀起了一个**,只是让俞华有些郁闷的是,其中有一个家伙一直和他顶杠。到最后他虽然是把瓶子买下来了,不过算上手续费,差不多把他的钱花了个精光。
  郁闷过后,俞华就开始激动起来。他连忙回国,带着家里的那只青花粉彩瓶一起,前往香江嘉德这家世界著名的拍卖公司。因为他深知,像这样的珍贵之物。只有上大型的拍卖会,才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拍卖公司的专家给了他当头一棒,他的两只瓶子都不到代,而且应该都是清末明初那会仿制的。
  这个结果实在让俞华太意外,也觉得太残酷了,要知道他拍下了这只瓶子可是背了三百万khd的债!
  于是从拍卖公司出来后,他连忙又请了几位专家帮他鉴定了一番,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这虽然给他带来了一些希望,但别人都知道他的那两只瓶子有问题,想要卖出去那是千难万难。
  没办法,俞华只能出售手中的一些存品拿来还债,而且他卖的急,因此价钱都比较低,而那两方田黄印章,也正是在此期间被他卖给唐辉的。
  听了俞华的述说,楚琛和刘思哲多少有些唏嘘,古玩这行,许多人觉得国内拍卖行有高仿,因此比较相信国外拍卖行的东西,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商业发达的社会,拍卖会难道就一件高仿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据有关人士统计,大拍的赝品率在10%上下,最高达到15%左右。
  这还是大拍,如果是小拍的话,那赝品率可能会更高。
  所以说,去古玩拍卖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要擦亮眼睛,不然万一没看出是赝品,那损失可比在小摊那打眼惨重多了。
  此时,俞华忿忿的说道:“我一直听别人说,唐辉那家伙比较黑,不过以前他虽然给的价不高,但也不是太离谱,而且他付钱也比较爽快,所以一直以来我大部分东西都是卖给他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黑到这个地步,以后打死我就算东西卖不出去,也不会卖给他的!”
  说实在的,楚琛也很是不齿唐辉这样的做派,作为长期的生意伙伴,你就是不准备雪中送炭,那也不用做趁火打劫的举动吧?稍微赚点钱那确实无可厚非,但你出的价钱比市场价少了四五成那人品就有些问题了。
  当然唐辉怎么样,和楚琛也没什么关系,他以后肯定是不会再跟这种人打交道了,不过俞华既然有这种表态,那他肯定是要抓住这个机会的。
  “俞先生,您也知道我开了一家古玩店,不知道您愿不愿意,今后把东西转让给我,当然,价格方面我肯定是不会让您吃亏的。”
  对此,俞华当然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