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387章

锦医卫-第387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鹗保缘媚敲赐回#敲茨烟
    张紫萱看到父亲的神色,芳心就突的一跳,柔肠百结的看着秦林,用目光哀恳他放缓文句,暂且退让,自己慢慢再想办婉转规劝父亲。
    秦林朝张紫萱投去抚慰的眼神,不过他并没有丝毫退让,而是迎着张居正的逼视更踏前一步:“张老先生,你确实错了。”
    张紫萱心中幽幽一叹,就猜到这家伙不会改变主意。
    秦林虽然和她父亲丈武殊途、性格各异,但骨子里的骄傲是完全相同的一一或许这就是相府千金和秦林一见倾心的原因。
    张居正将袖袍重重一挥,声音沉了下来:“好,既然你说老夫错了,就得说出错的理由!要是有事理,老夫自然从谏如流,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莫怪老夫,哼!”
    连万厉都怕张居正三分,唯独秦林不怕他老人家,不慌不忙的问道:“王世贞说张老先生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您知不知道?”
    张居正修眉一挑:“这话不是海笔架说的吗?”
    啊,是海瑞说的?秦林摸摸鼻子,讪笑道:“不好意思记错了,嗯,反正差不多。我就想问问张老先生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张居正原本气鼓鼓的,到这里反而哭笑不得,原本以为秦林要说出一番怎么样的大事理来呢,没想到他连究竟是谁说这话都记错了。
    张紫萱也哑然失笑,待要假装呵斥秦林几句让他退下,却见父亲神色已不如刚才那么严厉。
    “老夫虽然瞧不上海瑞那迂夫子,倒不觉得他这句话有什么不当。”张居正将黝黑的胡须轻轻一捋,隐然有自得之色。
    海瑞是在夺情之议产生后说出这句评语的,张居正通过夺情避免了回乡守孝三年,没有远离京师政治中心,保住了权位,保住了改革新政的大业,但他失去了清名,在世人特别是儒林清流眼中成了一个为了权力,甘愿做不孝子的卑鄙小人。
    可在张居正自己看来,这句话反而是对自己最好的评价,身为宰辅重臣,掌握着大明朝这艘巨舰的航行路线,只要工于谋国就行了,拙于谋身恰恰是他为了新政大业不惜牺牲个人名节的完美写照。
    再说了,身负李太后重托,内引冯保为支援,外则江陵党广泛朝野,权倾天下的张居正,又有什么需要去谋一身之荣辱得失呢?便如商鞍、霍光、王安石,是非荣辱尽可留待后人评说。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句话,确实是很高的评价。”秦林啧啧赞叹,似乎完全同意张居正的看。”当得起这八个字的,二十四史上也就商鞍、周亚夫、晁错、岳武穆、于少保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
    商鞍、周亚夫等人都是历朝历代的英雄豪杰,秦林以此来对比,张居正烦为傲然自得,但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
    除商鞍之外,其余数人无不落得人亡政息的局面!汉朝晁错被杀,削藩终止,遂有七王之乱;宋朝岳飞屈死风波亭,北伐中途而废,直捣黄龙终成画饼……
    “秦林,你凭什么说老夫会步他们后尘,凭什么说老夫的新政也会人亡政息?”张居正气得脸色铁青,把胡子一吹,眼神凝练有如实质。
    秦林冷笑一声,毫不客气的道:“张老先生是大明历朝第一名相,也是第一权相,李善长、胡惟庸、严嵩,哪个的权力能及得上张老先生您?可他们身前身后有好下场了?此处并没有外人,恕小侄直言不讳,做官到您这份上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死后被清算,要么……造反!”
    张居正、张紫萱父女面色大变,各各心头有数,秦林说的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千年来用鲜血写成的历史。
    位极人臣、权倾天下,要么就造反做曹操,要么就是霍光,死后被清算。
    “秦兄未免、未免太……”张紫萱忍不住辩驳道:“自古也有君臣相得,好比诸葛亮帮忙蜀汉后主,死后也并没有受到清算。”
    秦林苦笑着摇摇头:“小姐又何必自欺欺人?难道你以为现今陛下是刘阿斗?”
    张紫萱面色大变,刚刚的辩驳也只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此时才想起万厉生性刻薄寡恩,哪里是忠厚老实的刘阿斗?
    “造反?”张居正也有那么一刻的失神,接着他赶紧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念头从脑海中赶走,神色重新变得坚定:“不、老夫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老夫绝不会造反,秦林你不要胡说!至于人亡政息,哼哼,陛下终将明白我的一番苦心……”
    难怪张居正和万历会从君臣相得,最终走到那叫世人扼腕叹息的一步,秦林不由为张居正感到想哀,他叹息道:“张老先生,海瑞说你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小侄其实不这么看,小侄反而觉得您谋身既拙,谋国也拙!”
    张居正气得满脸通红,张紫萱也连连朝他使眼色,秦林却连珠炮一样说道:“须知宰辅与帝王的关系,很大水平上决定着国家形势,张老先生只谋国不谋身,为了当前强行推进新政就罔顾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将来埋下祸患,你自己不怕死后被清算,难道你就不怕落得人亡政息,新政成为泡影?”
    “陛下圣明天子,绝不会这么做的。”张居正固执的说道。
    “所以,你就错在这里!”秦林摇着头,极其惋惜的道:“你们都把万厉当皇帝,当作天子,于是就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他,殊不知他只是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你身为帝师,更应该知道他生性刻薄寡恩,心胸狭隘,他人的好处三天就忘,他人有过错就记住一辈子……纯猝就是个资质平庸、还有点小心眼的家伙,只不过跟着你学了些帝王术罢了,离圣明天子还差得老远!”
    历来没有人敢这样说皇帝,就连张居正自己,明明知道万厉的那点臭脾气,但或许是老师对爱徒的宽容,或许是传统思想的束搏,总把他看作真命天子,即使有什么缺陷,将来也一定会改正,所以起草的罪己诏,措辞也极为严厉而正大,几乎是以帝王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万厉。
    唯独秦林比谁都清楚,万历在明朝皇帝里面绝对算不上什么圣明天子,执政能力赶太祖朱元樟、成祖朱林差得太远,还持别小心眼、记仇,全仗着张居正执政十年的积累才稍微有了点中兴气象,打赢了三大征,但到了后期国势就渐渐衰落……
    这么一位帝王,指望他像唐太宗一样从谏如流,指望他像秦始皇一样雄才大略,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其实张居正自己也知道这些,只不过出于本能的不去想、不肯意想,但秦林一旦捕破了窗户纸,他也立刻想到了其中关窍。
    既然不肯意做曹操,他这个首辅帝师终究要告老还乡的,他再怎么年龄壮盛,也比不过年纪轻轻的万历。
    有朝一日自己告老回乡,万厉完全掌握朝政,皇帝会不会由于心中怨愤,再加上奸人挑唆,给新政来个完全反转?
    这种可能性不单有,并且还很是大!
    秦林看看张居正神色转变,就在旁边加了一把火:“张老先生知道陛下不过是中人之资,性子又不是很宽宏大量,这次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的,陛下自己有错,不该持剑夜行,狂饮滥醉,但他究竟结果是被人冤枉陷害的,已经包了一肚子的气,如果您这罪己诏还措辞严厉,狠狠扫他面子,您说陛下会怎么想?”
    张紫萱悄悄朝秦林竖起了大拇指,也开口劝道:“父亲大人,现在陛下还只是对你的管束感觉不满,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意气之争,因势利导还为时不晚,但要是在他原本就被冤枉、被陷害之后,还一味严厉呵,恐怕他恨屋及乌,反而改变对新政的态度……”
    张居正恍然大悟,这位帝师首辅完全被秦林和女儿说服,笑着摇了摇头,转身走回书房。
    游七抱着木匣站在旁边,早已听得心如擂鼓,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游七,还不把老夫起草的罪己诏拿进来?”张居正将笔提起来:“老夫要修改文句,游七,快快磨墨!”
    胜利!秦林和张紫萱伸手,四只手掌在空中相击。
    。。
荆湖卷 552章 查访奸邪
    帝师首辅张居正替万历起草的罪只裕,在送慈圣革太后御之后,
    由万历手抄一遍。免费小说
    万历本已做好了被严辞训斥的准备,皇帝在十八岁就下罪己诏,已经是很难看的事情,以他对老师的了解,这份罪己诏的文句也肯定不会轻松。
    没想到张居正起草的诏书口气相当温和,并没有呈现那些会让万历特别羞惭的文句,马上年轻的皇帝大大松了口气,亲手抄写之后加盖印玺,向满朝群臣颁示。
    虽然文句温和,究竟结果是前所未有的罪己诏,那些看到万历年纪渐长,妄图借皇帝与张居正争权来攻击新政的反对派,见到这道罪己诏无不两股战战,惊呼江陵党不成战胜,一时间气焰顿消。
    张居正都亲笔替皇帝写罪己诏了,谁还能奈何这位帝师首辅?
    外朝江陵党大展威风,内廷冯保也略施手段,借着整肃的机会把向万历献媚邀宠,妄图和他冯督公争锋的孙海、客用等人,通通打发去守皇陵、看草场。
    刑部尚书严清、司礼监秉笔太监张诚张鲸、次辅张四维、左都御史陈价、锦衣都督刘守有等等势力,要么恭顺雌伏,要么缩头不出,要么虚与委蛇,没人敢和江陵党正面相抗。
    张居正、冯保组成的政治联盟如日中天,环顾之内、四海之中,已经没有了能和他们抗衡的敌手。
    秦林努力让原本措辞严厉的罪己诏,变得文句温和委婉,简直让皇帝和首辅的矛盾没有ji化到最严重的水平。
    不过,性情偏ji、心胸狭隘的万历,在被迫下达罪己诏之后,还能毫无介怀吗?
    谜底显然是否定的。
    张诚在整理御书房书籍时发列”史记和左传关于伊尹的部分,还有汉书霍光传,那几页纸张几乎被翻烂了。
    秦林后来从张阳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也只能暗自嗟叹,看来李太后盛怒之下所的伊尹、霍光,万历始终心存芥蒂。
    伊、霍除并称贤相之外,还都曾经行过废帝之举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秦林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离开相府之后他立刻投入了针对白莲北宗的秘密行动。
    白莲北宗虽然势力比总教高手比总教少,但它的传播规模正好处于长城沿线,中原汉地与门g古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因与明朝世仇,摈斥了反元抗虏的传统教义”竟先后与俺答汗、董狐狸、图门汗等门g古势力相勾结,做了彻完全底的汉jiān,实在是暴不容诛。
    挖出王皇后身边孙晓仁这个卧底,斩断了白莲北宗伸向紫禁城的黑手,秦林再也不用顾忌可能来自内廷的阻力,终于能向白莲北宗发出致命一击。
    十年前孙怀仁的死亡真相,被秦林从一具白骨上揭lu出来,被冤仇门g蔽的孙晓仁终于幡然悔悟,他自己当然是逃不了一死,但为了妻儿的性命,也为了向白莲北宗复仇,他心甘情愿的配合秦林。
    孙晓仁挑拨朝廷内乱是受白莲北宗少教主石中天指使,而具体操作则是他临时起意,并没有事先通知石中天~孙晓仁不是神仙,当然不可能提前知道当夜会产生什么,他也是听万历喝得烂醉、拿着剑声称要杀冯保,才想出杀宫女嫁祸、挑拨内乱这个主意的。
    事发后东厂的保密工作还是比较到位的,对外宣传包含那份罪己诏,都只公布万历饮酒烂醉、夜行宫中这部分”这样就对文武百官解释了当夜宫中产生的混乱。
    白莲北宗潜伏在宫中的这股力量,以地位最高的孙晓仁为首领,有他的配合,东厂很轻松的把浣衣局等处的外围卧底一举擒下,严密封锁之下消息未曾走漏。
    以此为基础,冯保、刘守有和秦林制订了将白莲北宗一打尽的计划,东厂、锦衣卫密切协作,一张疏而不漏的恢恢天,向白莲北宗当头罩落,
    永平府滦州城以西二十里,有一片洞天福地,背靠凤凰山龙脉,前面沙河宛如玉带围腰,山河秀美、土地肥饶,唤作石佛口,正是闻香门总坛设立之处。
    原本这里只是华北地区的一座普通村庄,自从十年前闻香门主王森在此设立总坛,就日复一日的营建庙宇、殿阁,随着闻香门信徒增多、布施丰厚,作为总坛的石佛口就越发辉煌,竟形成了一座不大不
    的城垣。
    石佛口占地面积其实不大,周长只有四里,但建筑规模却特别讲究。
    首先是四围设置“前亭、后店、东谷、西楼”以负责接待四面八方前来朝贡的信徒。
    石佛口自己,则是结构严谨,气派十足,四围城墙牢固,城门雄伟:城内东西大街两头修筑两大牌楼,别离刻写有“青山主人”、“弥勒转世”。
    城外则建筑有庞大庙宇群,城东北凤凰山脚下为神主庙,庙内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