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282章

锦医卫-第282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中那座桥是皇帝才能行走的御桥,公卿官员都走两边的桥。
    正旦朝会虽是国朝大典,到万历年间,风纪也就宽泛了许多,秦林见许多官员都在说说笑笑,他也和洪扬善说些笑话。
    旁边几个三四品的武官见定国公和他打招呼,就低声请教台甫上下、仙乡何处、现任何职,忙着禁交情,秦林和他们一一对答,谈笑风生。
    有两三位不是刘守有嫡系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见刘都督在武官队列前头,离这边三四品的队列远得很,人头攒动的也看不分明,就也和秦林谈天说地。
    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看出了点门道,秦林立起的山头当然远远比不上张居正、冯保这些当朝大佬的树大根深,甚至也比不上刘守有、张诚这种次等势力的盘根错节,但也隐隐有那么点分庭抗礼之势了。
    他年纪才多大?将来能到哪一步?
    “就算不忙着卖身投靠,也得趁早和秦长官结个善缘,将来在官场上也好闪转腾挪嘛!”这些官员都这么想着。
    秦林对他们的举动心知肚明,极其谦和的谈笑,慢慢笼络人心。
    不知不觉间走过金水桥,过桥之后是皇极门,门两边井握上陈列着金吾卫的铁甲军士,一个个盔甲鲜明,刀枪雪亮,挺胸抬头站得整整齐齐。
    大门正中摆着皇帝所用的车辂步辇,一队大汉将军在那里照管,任凭你一品当朝的大员走过去,他们也目不斜视,唯独锦衣卫的各位堂上官走过,大汉将军们微微点头致意。
    洪扬善告诉秦林:“长官,这是本衙的上司到了他们才有如此举动。我锦衣卫的大汉将军、驯象手等弟兄,还有金吾卫旗手卫的军士,凡在宫中替皇家站班时,任你多大的官,他也不作兴行礼的。”
    秦林点头表示明白。
    孰料洪扬善话音刚落,众大汉将军忽然腰背一拨、胸口一挺,站得比平时更加溜直,铁甲摩擦铮铮作响。
    队列前头的公侯伯驸马、一二品武官都走远了,三四品武官正好走到这里,冷不防被吓了一跳,不知这群大汉将军为何作此举动。
    陈铭豪正在大汉将军的队伍之中,他感激涕零的注视着秦林,紧咬牙关才没让眼泪流下来——那天从牢狱之中死里逃生,他的家里就立起了恩公的长生牌位,一家三口早晚祭拜,遥祝恩公高官显爵,多福多寿。
    作为小小的兵卒,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永远不会有报答秦长官的机会,也许这就是唯一的感恩了吧!
    大汉将军们投向秦林的眼神含着热切和敬佩,执掌南衙的堂上官肯为一名最底层的小兵,在腊月二十九顶着刺骨的北风出城办案,这样的长官,是绝对值得尊敬的。
    把腰杆挺得更直,把胸口抬得更高,他们以自只的方式表达着敬意。
    秦林点头向他们致意,也不需要说别的件么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旁人眼中,秦林就像一位检阅士兵的将军,紧随其后的洪扬善也面有得色,觉得与有荣焉。
    几名锦衣卫的堂上官见状暗自点头:秦长官结交张相爷,武清伯等人,是结好于上;替本衙亲兵洗清冤屈,乃施恩于下,这两手玩得漂亮啊!刘都督虽然老谋深算,怕是也及不上他……
    紫禁城重门叠户,进了皇极门又是一个大广场,东侧文楼、西侧武楼底下由御马监陈设着仪仗马,不过更稀奇的是二十四头大象,鞍鞯装饰极其华丽,背上驮着宝瓶,不要人牵,不闹也不乱动,自己乖乖的站着,格外讨人喜欢。
    洪扬善见秦林感兴趣,便笑道:“长官喜欢这驮宝瓶的象?也是咱们锦衣卫下属驯象所管着的,会下跪、甩鼻子、喷水,挺好玩的。”
    秦林这才长了见识,他对法医兴趣比较大,待人接物之所以老道则主要靠眼光敏锐加上擅长心理分析,然而做官本身的文牍事务嘛,咱们秦长官也就稀松平常,到锦衣卫衙门这么久,现在才晓得原来除了间谍和反间谍的南北镇抚司,充当宫中群众演员的大汉将军,另外还有办“马戏团”的职责。
    还在广场上,老远就看见金碧辉煌的皇极殿(今太和殿,故宫最核心建筑),文武百官都到丹墀按序班排好,秦林不用说,小小四品指挥佥事当然在靠后的位置。
    此时一名太监拿着净鞭出来,噼啪连甩三响,皇极殿的帘子卷起来。
    鼓声第三遍响起,导驾官前导,尚宝司棒着玉玺前行,设在皇极门东西两面的大乐、设在皇极殿内的中和韶乐一起奏“飞龙引”之曲,万历帝朱明钧着襄冕升座。
    万历帝隆重登场,秦林本来还有几分神秘感,等到看清皇帝真容,顿觉失望之极:这么大排场、这么盛严肃穆的殿堂,宝座上那位其实就是个其貌不扬的矮胖子,或许这个时代的人们出于件么天道天命啊、五德循环啊还很敬畏天子,秦林心头却感觉一般般。
    外赞排班,班齐鞠躬,奏“风云会”之曲,再奏“庆皇都”之乐,三奏“喜升平”之乐。
    秦林左右看看,其实这些官员们并没有多么激动的神情,看来他们早就把大朝会当成例行公事了,甚至因为有人起床太早,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便有专设的“纠仪御史”来提醒他,叫官员们不要交头接耳的说话、不要打瞌睡。
    比较起来,最认真的就是秦林,摇头晃脑、沉醉其中,一时间不亦乐乎。
    “秦长官,秦长官?”洪扬善不知道秦林搞件么,生怕他在这时候闹出什么笑话,连声提醒。
    结果仔细一听,秦林嘴里和着曲调,正哼哼歌儿呢1
    《飞龙引》、《风云会》,这些古典旷世名曲,后世哪儿有这么原滋原味的?
    秦林倒好,敢情这家伙把大朝会当成新年音乐会了。
    殊不知众人昏昏欲睡,唯独他一人陶醉其间,面露喜色,点头应和,虽在队伍后排,这番举动却格外显眼,正好落入万历帝朱翊钧眼中。!~!
荆湖卷 397章 殿上殿下
    万历靠帝朱翊钧,虽然年仅十八岁,登上大明朝至高无上的黄位却已径有了八年,作为中央天朝的真命天子,上极天、下极地、之中、四海之内,唯一人独称尊。
    唯独站在后排的一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锦衣官员,不断的合着节奏摇头晃脑、身体也随着乐声摇摇摆摆,完全沉浸于中和韶乐的音节之中。
    朱翊钧见状,心头马上就升起了几分欢喜,顾左右道:“那个专心听圣乐的锦衣官儿叫什么?为何众皆昏昏,唯独他其乐陶陶?”
    冯保身为大伴,皇帝坐他就站,本也站在御座旁边想着自个儿的一番心事,盘算着崭辽总督杨兆刚送给自己一座玉石雕镂的须弥山不只是雕工精美那块完整时重达万斤的玉料更是难得,聊以慰藉前些天失去清明上河图的遗憾,倒要想办法提拔提拔杨某人才好。
    万历帝突然开口问起,冯保打起精神睁大眼睛朝那边看过去,居高临下一眼就看见是老熟人秦林秦主座马上就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的有些发涨:这家伙,又要出什么么蛾子?
    虽然心头极想毁谤秦林几句,转念一想那家伙浑身长刺,又只是个四品指挥金事,咱家和他比就好似玉器比瓦器,犯不着和他死碰,于是冯保就垂头道:“回皇爷的话,老奴认识那人,他叫做秦林,是个锦衣卫的指挥金事,想是因为宫里曲子好听,他一时间听得入迷。”
    冯保这话不偏不绮,淡而无味,实际上就是既没秦林的坏话,免得惹到那扎手生疼的刺猬,又降低皇帝的兴趣,好叫他尽快忘了这人。
    所谓简在帝心,能叫皇帝记住一个人,提拔那就快了。哪怕不是完全“正面”,的事迹,好比闹个笑话、出点丑什么的,让皇帝记住了这人的名字,就足以叫另外官员羡慕得眼睛发红,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什么职位有缺,皇帝随口一句“让某人上吧”就比他人走了多快的捷径。
    冯保虽没安好心,回答倒也中规中矩。
    没想到者无心,听者有意,朱翊钧越发来了兴趣,伸出手指头点了点自己的额角:“哦,原来他就是秦林!前日联听母后起,魏国公女徐氏即是嫁的这人,后来多亏他提醒,皇妹才想起先皇留在御书房的遗物,替先皇完成了赏赐成国公的遗诏。今日又见众人昏昏,唯独他沉浸清平皇乐,可见是个忠心的臣子。”,万历帝资质寻常,连他的老师张居正私下也这位门生其实只有中人之姿,幼年他那位忙碌的父皇极少管教,相伴的母妃李氏只是商人之女,也不可能过多的给予指点,所以万历帝识人、鉴人多出于电啡和个人好恶,常因为某人牢写得好、某人一句话得漂嘲憋加以提拔重用。
    既然皇帝这么了,冯保也不好再乱什么,偏偏万历帝瞧着秦林摇头晃脑的挺有趣,又问道:“听这位秦指挥专会锯人脑袋、开膛破肚,这事可是有的?”,冯保脸色一沉,正儿八经的教训道:“皇爷怎可这些街巷之间的卑鄙之语?要是传进太后娘娘和张先生耳朵里,那就不好了。”
    ……哼,要传进母后和张先生耳中,一定是告的密!”朱翊钧嘴上不,肚子里怨恨冯保,这冯大伴老是打述说,管得他很不自在。
    冯保见皇帝不话,很有点暗自满意,正好乐曲快要结束了,他要出去喝赞引领山呼舞蹈”便从御座旁边走到了皇极殿门口。
    冯大伴在,张诚和张鲸两个就如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等冯保一走,他俩看看左右,这朝会大典之上皇帝身边并没有另外太监,就立马更新O。来了精神。
    “咱们皇爷已经十八岁了,大婚已有两年,冯司礼还这般狂妄自大”未免有欺君罔上之嫌”张鲸瞧着朱翊钧的神色,使劲儿给冯保下蛆。
    张诚则迂回包抄,帮着秦林话:“回皇爷”奴婢不单听秦林会锯人脑袋、开膛破肚,还有审阴断阳的本领”在荆王府夺明日案中替天家全了颜面,又在南京屡次挫败白莲教,功劳很大。冯公公执掌东厂,风头却全被锦衣卫的秦林盖了过去,他当然心头不乐意。”
    张鲸闻言一怔,他其实和冯保一样也不待见秦林,可这时候抓紧时间要在皇帝面前给冯保上眼药,便也管不得许多,附和张诚的法。
    只不过张诚是骂一句冯保、倒要赞三句秦林:张鲸则是赞一句秦林,就要骂三句冯保。
    朱翊钧称冯保为大伴”畏惧多过亲近”真正亲信的则是司礼监二张,听他俩都秦林是个忠臣,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颔首道:“联的没错吧,“哼哼,冯大伴总把联当孩看待,他识人还没联看得准呢!这个秦某人,联倒要给他点好办…………”
    张诚和张鲸对视一眼,不知道万历要给秦林什么好处,话现在批红是冯保掌着,票拟是张居正了算,这两位把皇帝管得死死的,慈宁宫还有个李太后,貌似朱翊钧做不了什么主吧?
    专心听“新年音乐会”,的秦林,做梦也想不到听音乐也能闹出个简在帝炕这时候冯保走到皇极殿大门口,负手傲然立于丹摒之上,大声喝赞,叫公卿百官跪拜鼻蹈。
    冯保专门盯住秦林,看他是不是老实跪拜,结果叫冯公公稍有点失望:秦主座这次老实得很,混在文武百官人群之中,众人跪他就跪,众人拜他就拜,随波逐流,其实不特立独行。
    “算识相!”冯保没找到秦林的茬儿。
    东厂掌刑千户徐爵和理刑百户陈应凤都有加官,一个加到三品指挥同知、一个加到四品指挥舍事,鉴貌辨色见自家厂公盯着秦林,便趁着空当悄悄挪动脚步,站到秦林身边,将他牢牢盯住。
    他人怕东厂如畏惧虎狼,秦林却浑然不惧,还笑着和他俩点点”头。
    殊不知这一来旁的官员心头直打鼓:徐爵、陈应凤恶名昭彰,秦林又是什么善茬儿?他锯头验脑的事迹早已风行一时,京师中都晓得锦衣卫又出了位黑煞神。
    这三位聚在一堆,那煞气就实在重得要命。
    好在冯保始终没什么暗示,徐、陈也没对秦林怎么样,直到礼毕鸣鞭,奏“贺圣明”之乐,尚宝司捧宝,导驾还宫,这里一直波澜不兴。
    洪扬善擦了把脑门上的冷汗,把秦林扯了扯:“总算完了,唉,真是叫下官提心吊胆……”
    “这就走了?”秦林转头四下张望:“不是正旦有赐宴吗?我老婆了,宫中宴饮的味道很好哩。”
    这乡下土包子,当自己是魏国公?徐爵、陈应凤和几个同级好武官都笑起来。
    宫中正旦赐宴,自隆庆年间即是文职四品、武职都督以上的朝廷大员才在皇极殿赐宴,另外都“折钞”也即是把餐费折成现银子发给。
    秦林只是指挥金事,离都督还差着好多级,自然是没有资格加入赐宴的。
    徐爵倒还舍蓄点,陈应凤为人原本卤莽,笑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椰榆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