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色无双 >

第204章

国色无双-第204章

小说: 国色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千千念,陈彦鹏也终于忍耐不住再度发起挑战了。
  在他看来,这苏默完全就是一个有辱文人的武夫。堂堂书院出身的学子,竟是跑出去到处打仗,和一群武夫厮混,还扬言说着什么提高军人地位,实施军人国家化的东西。这么做,根本就是有辱斯文嘛。
  既然如此,想来苏默也就是一介武夫罢了。而今场面上提起了诗词歌赋,陈彦鹏也插口了:“陈某身居北地,听闻天下诗文当以江南才子论首。只可惜车马遥途一直未能得见,今日群贤毕至,不如就诗文取乐,笑谈天下吧。”
  陈彦鹏发声,一边的穆帆跟着捧场:“不错不错。诸位年轻俊彦汇聚一堂可不容易,如此佳时,正当以诗文铭记嘛。就是不知哪位俊彦,愿附此声?”
  徐天放笑着,不说话。廖还山脸色一沉,只不过转眼看苏默依旧那样沉默却神色不动的,也最终没发声。
  忍耐不住的是赵冉雄,这些南华书社的学子可都是十分敬佩苏默的。也知道苏默真正做了多少为国为民的事情,眼下见陈彦鹏这浪荡的贵家子如此无礼挑衅。自然心中肝火大起,笑容全部收敛,赵冉雄满脸战意:“如此,小子就惭愧夺头筹了!”
  “当年游浙江,入西湖,今日思来,有感一小诗献于诸位。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赵冉雄第一首诗出,场内几人听罢,也是颔首。尤其以廖还山脸上表情最为精彩,显然是琢磨到了其中三味。
  苏默依旧是沉默,脸上带着很浅的笑容,目光很清澈,看着大家,不大说话,却无法被忽视。
  闫默华目光炯炯,盯着陈彦鹏。
  陈彦鹏脸色沉了下来,尽管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但眼中还是难掩愤怒,谁失了中原啊?还不是他们陈家刚刚结的亲家陆家!
  陆家作为强盛一时的顶级世阀,从湖北往四周扩散影响力,最为影响深刻的就是湖南和河南。结果湖南丢了不说,中原也就丢了。
  眼下,最终得到的仅仅只是一个大同边镇。还得靠着将门的联合来重整威势。这西湖,说的还不就是陆禅得的大同!
  这诗歌抒情,还第一招就把陈彦鹏给内伤得不轻。
  陈彦鹏反应极快,他也是有北地才子之名。稍稍一构思,便开口道:“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青山向西,这是陈彦鹏在暗讽,就算中原丢了,最终这江山也是向西飞的。眼下陆禅向西入大同,宣府陈家又在山西,这般自拟,倒是文辞也佳,寓意反击也足够。
  徐天放看到这里清咳了一声,道:“诗词娱乐不过小道,莫伤了和气。眼下,我也来凑个热闹吧。”
  “妾家白苹洲,随风作乡土;弄篙如弄针,不曾拈一缕。四月鱼苗风,随君到巴东,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扬子。扬子波势恶,无风粮亦作;江深得鱼难,鸬鹚充糕(左月右霍)。生子若凫雏7,穿江复入湖;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
  徐天放这么一曲下来,众人纷纷眼光一肃。
  徐天放以渔妇的角度来叙述生活艰难,念叨民生维艰,虽说这角度没有那天下江山大开大合的架势,从格局上,却要高出众人许多。也是在暗示几人,都不要闹了,作诗就好好作诗,不要搞什么讽刺。
  陈彦鹏读懂了意思,斟酌了一下,便笑道:“小词三首,水调歌头。诸位共赏吧!”
  苏默眸光一闪,这是要放大招了嘛。连谦逊一下都不用了,直接共赏。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第十章:临江仙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落在了苏默的身上,显然,这是要苏默好看了。一直以来,场内尽管说话的人很多,但主角却永远都是苏默。
  廖还山是此次宴请的主人,但场面上的主角,却是苏默。就算刚刚宴请大家也是想要看出苏默的态度,苏默对京师而今情况的态度。也算是在确认苏默在政治上的观念,是否和他们一致。
  故而,这个宴会的主角从头到尾就是说话极少的苏默。
  而今突兀地闯进来了一个陆家的亲家,边军将门出身的北地才子陈彦鹏。这勉强又算了一个主角,一个打算挑战苏默,给自家出气,或者说踩着苏默上位的主角。
  现在,就算再怎么反应迟钝的人也感受到了陈彦鹏对苏默的敌意。
  尤其最后一句,这更是拐弯抹角地骂着苏默。暗喻苏默站错了队,以后后悔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苏默终于开口了:“陈兄此三曲小词别有新韵,既沈郁,又疏快,确不负北地才子的名声。只不过,点评天下英雄我却不敢当。只是小辈读史论史,见古今人事故而有些感慨罢了。徐学士。”
  苏默看向徐天放:“许学士的书法小子是佩服至极的,故而,今日有一请,往学士应允。”
  徐天放颔首:“言维请讲。”
  “近日文墨坊北迁入燕京,有一文士献书。编撰看后,赞叹不已。我观之后,便写了一个小词作为楔子。左思右想不得名士挥毫心下觉得对不住如此奇书,故而,今日便趁着这机会。请学士帮忙了。”苏默说着,拿出了一本精壮的书籍。
  这书装订十分精美,纸质手感极佳。缓缓摩挲,很是精致。
  徐天放十分喜欢,翻卷编读。他们这些读书人,这辈子就是看书读书写字写书。这过目不忘的本领几乎是每个才子的天赋技能,一目十行犹自能够阅读理解文义更是必备的功夫。尤其是在徐天放这等顶级文人眼里,更是强悍。
  就这么至少数百页的第一册《三国演义》就在徐天放的眼中很快看了过去。
  “如此演义,道尽三国英豪事,笔墨挥毫,看得我是畅快无比啊。如此奇书,怪不得言维要如此郑重了。”徐天放读得是津津有味:“这本精装书,就送我了。”
  苏默自然应允:“那好。就请学士,为我将这楔子放在卷首吧。”
  “呵呵”陈彦鹏轻笑了一声:“我还道是什么奇书,原来是市井说书先生的话本。如此一文,恐怕难登大雅之堂吧。”
  场内看向苏默气氛一时间有些古怪。
  丘峥对着廖还山嘀咕了几句,这位也是在酒楼里听过说书先生将《三国演义》的。三国演义出来已久,只是一直不得书社亲睐,这才只能流转于底层百姓,市井茶楼里。故事虽说精彩,但品味却只是那些多半不识字的小民在喜欢。大多数读书人或许会乐一乐,却绝不会在意。
  故而,丘峥对廖还山说了一下《三国演义》的详情。却还是有些看不起小说,这毕竟只是小市民的娱乐,大多数文人们对此并没什么喜好的,总觉得上不了台面。
  廖还山明白丘峥的质疑,人家这是在问苏默是不是转移话题呢。
  这陈彦鹏的确不愧是北地才子的名声,一连三词出来,光论文学,的确是上等之作了。可以说,在这一场交锋上,其稳稳占优,声势已成。可以想象,只要今日的场景传出去,陈彦鹏在京师就算是名声大噪了。
  苏默可是一曲“人生若只如初见”得天下扬名的大才子。今日对阵陈彦鹏,却有些支撑不住的模样。
  可不是,陈彦鹏一连四个作品出来,苏默却是闷声一言不发。之前一举天下大势,江海滔滔看着提气,但文学上若是打不败陈彦鹏,照样还是输。
  眼下看着苏默依旧沉默,甚至扯着徐天放说到了什么《三国演义》上。丘峥不免就想,苏默这是不是在转移话题,打算避战?
  也对,只要苏默最终没有应战,就算名声有亏,到时候也能强硬地说是打了平手。反正自己也没应战,到时候糊弄糊弄,也能过去。
  不然,苏默为什么要提什么《三国演义》?
  这东西就算再精彩,也只是在市井小民口中说道吧。丘峥想着,却怎么都感觉苏默这是要避战了。
  但这个时候避战,那就等于是投降了啊!
  这陈彦鹏可是边军将门的长子,陆慷的大舅子。我们这些一心想着改换天地,革新朝政的人正是将这些人视为大敌,苏默却在这个时候选择避战投降,到时候,苏默还怎么让他们相信?
  方才那一番天下大势的话,已然让他们为之心折了。却不料,这个关头,苏默竟然掉链子了!
  这让丘峥如何不失望,就连徐天放兴致昂扬地要苏默将楔子说出来的时候,他也没兴趣了。
  都投降避战了,这楔子又能如何?
  一旁的穆帆大口喝着酒,砸吧砸吧地发出响声,和陈彦鹏说话的声音不自觉都大了起来。
  对于陈彦鹏对小说的质疑,穆帆也是附和:“今日诗文,苏解元可是还未让我们开眼呢。”
  苏默起身,扭头看了一眼穆帆和陈彦鹏。
  两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见苏默望来,毫不畏惧地对视过去。只是稍待,他们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苏默的眼睛很有神,目光很平淡,但望过去,却是分外锐利。这战场上杀伐出来的气势,就算是沾满血腥的江洋大盗被苏默盯住了,也得两股战战。更何况两个杀鸡都不敢的读书人?最为关键的,是苏默的目光之中,那股子成足在胸,自信昂扬的神态!
  这般气场,终于让人想了起来。苏默,可是在贵州,在河南,两度逆转乾坤的人物。在那般绝境之下,以微弱之势逆转,十万大军前心志无缺。如此人物,岂能被一个区区文人就给吓到了?
  “三国人物,英豪辈出。但终究不过只是内战,伤的是汉家骨血。论及英豪,却也都差了一筹。这楔子,词牌名为: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浙江会馆里,一名年轻士子拿起《三国演义》不由感叹:“点评天下的格局,也就苏言维能让人叹服了。一曲临江仙出,天下人谁还敢在他面前谈论英豪。倒是这陈谷涵的儿子陈彦鹏,自持有个首相亲家就敢如此跋扈。这下声名尽毁,也够他受了”
  “可不是宪之。这一回,京中可又是一番龙争虎斗了。”一旁的另外一个士子道:“陈彦鹏也不是废物,不然也不会得陆慷亲睐,让其打头阵碰苏默眉头。而今陈彦鹏在苏默这里吃了大亏,你就以为陆慷能好受?而且,苏默可是苏氏的当家人,整个湖南让其从陆家手里抢了过来。虽然一家之力独抗八家有些吃力,但也是一时英豪,天下难有并肩之人了。更何况,衡王,陛下嘿。这京中,好看的紧了。”
  “也是有趣的紧了。”被唤作宪之的人笑道:“光是此次科举,只怕又要热闹了。”
  “谁说不是。三年前是三成,但今朝是陆氏主政,可就不知道落入寒门手里的这次能否过半了。”回话的是岑淳,绍兴举子。他与史宪之是好友,今日得了城内突然热卖的《三国演义》这才有了这一番对话。
  《三国演义》的热销似乎十分顺理成章。
  临江仙一出,已经没有人再去质疑苏默的文采。如此意境深远,大气磅礴,自成格局的一词出来,京师文坛可以说被苏默一举震动了起来。
  如此一词,再如何夸耀都不为过。这天下,真的很久很久没有出现过如此出色的词文了。
  至于苏默因此写楔子的《三国演义》自然是引起了所有人的热议。一时间,文墨坊出刊的《三国演义》顿时成了热销。
  只不过,文墨坊为了保证《三国演义》出刊的质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