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色无双 >

第131章

国色无双-第131章

小说: 国色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三善看着地图,也是不时点头:“不错,安彦雄此事的兵马并非不够。另外一个贵州土司安复手中的兵马还可以动用,若是让他堵了上来,那贵阳之围,还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传令诸军准备十日之粮,我要快速出军,抢在安复赶到之前,打下铜仁,解围贵阳,立不世功勋!”
  王三善正讲得兴高采烈,还待继续说。
  却见王三善的亲卫快步走来,低声在王三善耳边说了几句。
  顿时,王三善整个人都僵了起来,王超正疑惑着,待听了亲兵的解释,猛然大怒:“朝廷怎能如此乱来,这是乱命,乱命!”
  “放肆!”王三善徒然大喝了起来:“胆敢质疑中枢命令,难道你的项上人头不要了吗?”
  王超怒瞪着的头颅登时低了下来,一把扯下头盔,整个人坐在榻上,双眼无神。
  王三善的表情也一下子垮了下来,却并没有怎么和王超解释。他心中此刻,也是苦涩无比。
  “我此战刚刚大胜,言官弹劾我未制不尊朝廷的申饬就下来了。怎生讽刺怎生讽刺?”王三善不由喃喃地说着,口中苦涩,怎么都化不开。
  陆禅的手段果然犀利,他并未说话。却有大批走狗愿意为陆禅咬人,王三善尽管是陆家的嫡系。但绝非是绝对嫡系。
  对于不听话的狗,陆禅显然要下手敲打一顿,以儆效尤。至于战事如何,贵阳里头又死了多少人,这关陆禅什么事?
  陆禅要的,只是一条听话,又能给他立下不世功勋的狗罢了!
  不听话的狗,陆禅是不要的,他绝不会容许这条狗有机会给他反噬一口!
  只是
  王三善心中想着:“难道,我堂堂大华朝廷命官。终究只是一个世家的狗?我大华帝国之基业,百姓黎明之福祉,还抵不过区区一个世家的荣辱?”
  王三善不知道怎么去解,也不知道怎么去想。
  只是,鼓声渐熄。
  欢呼声依旧,停在王三善耳中,却是一片讽刺。
  贵阳城外,叛军大营。
  “混账!全冈那个白痴怎么打的,堂堂两万兵马,连一个月都守不住就溃退了下来!废物!”安彦雄怒火万丈,他本是不轻易动怒的。
  但这些天来,不好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将他所有的矜持和城府全部击落得稀里哗啦。
  让他最为恐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苏默没死,安梓也没死。不仅如此,这两个贱人还跑到了屯堡区拉扯出了一支军队,将宋万化麾下的先锋大将张楚给打败了。
  惹得宋万化将整个水东的家底全部拉了出来,三万人马,以前让他来攻打贵阳不肯,一心一意想着多占地盘。
  现在,反倒是全部投入到了安顺。
  安彦雄没有去为宋万化幸灾乐祸,宋万化那个老抠平素不是这么大手大脚的。
  除非真的遇到了强敌,不然可以少派一百人,他是一人也不愿意多出。
  “大王,安素来了!”很快,安彦雄的亲兵向安彦雄禀报。
  安彦雄沉住气,哪怕在亲卫面前再怎么暴跳如雷,举止失措。在下属面前,他必须保持住胸有成竹的模样。
  安素大步他来,这是一个身高在后世换算,一米八多的壮汉。身披铁甲,威武赫赫。
  在安彦雄夺取毕节时,这个安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本是毕节左近的大土司,一直以来都衣服安彦雄,对其惟命是从。是安彦雄手下信赖的大将!
  “我也不升帐点将了,这个任务,我交给你。带着你部兵马,立刻到铜仁去,我不管你用多少伤亡,有多少伤亡,回来我给你补充,贵阳的收缴给你留一份!也不管你将铜仁怎么搅得天翻地覆,但有一样,给我将王三善堵住,直到贵阳之事了结!”
  安素大声应是:“末将领命,定誓死不让汉狗再进一步!”
  安彦雄摇摇头:“我不要你的命,我要你将汉军挡住。去吧!”
  一万五千余名彝兵精锐从贵阳启程,在安素的高速行军下向着铜仁进兵。
  而得到援兵感到的铜仁彝兵守军也是士气大涨,面对刘泽清的汉军先锋,也是拒关坚守起来。
  至于宝庆府,此刻的陆禅兴高采烈,显然对此次的手笔十分满意。
  陆家的实力无疑是庞大的。
  尤其是在陆慷顺利上位西府之长后,陆家的声势就越发隆重起来。以前都说八大家其余家族,三个合在一起实力还是能超过陆家的。但眼下,陆家全面统和八大家的脚步已经卖出。
  谁都知道叶向高年事已高,在首相的位置上根本不能坚持多久。
  那么,叶向高之后,谁能即为?
  唯陆慷罢了!
  要知道,自从陆慷入驻西府之后。源源不断的军费开始从朝廷各个地方挤压出来,得此军事大权的陆慷也十分得皇帝重视。
  在陆慷上台后,辽地的局势趋于平稳。而十数万官军也开始围剿西南叛贼,一切都向着好的地方发展。
  等陆慷剿灭了西南奢安之乱,如此巨大军功,难道还不能成全陆慷?
  就算是叶向高,也不能拦住人家上位了吧?
  一挨叶向高下台,陆慷上位。
  等于是周家失去了一大强援,没了首相的支持。周家肯定会有衰落,也许在和陆慷的交换之中,周家当代支柱礼部尚书周琦会上位成为副相之一。
  但一个不可逆的事实便是陆家之鼎盛,已经无人可挡。
  而这个时候,陆大公子要收拾一下自己麾下一条不打听话的狗,谁会不给点面子?
  “断其军粮,绝其军械,拒其粮饷。又苗兵三万助阵,我倒要看看,王三善是不是脑子真木了,还不清楚,到底谁才是他的主子!”陆禅欢畅大笑,却忘了,这军中,又谁才是主帅!


 第九章:南都暗流

  西南的局势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四川自从张正蓬入川后,顿时和四川本地文武发生了冲突。也让原本朱燮元做出的军事安排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最高领导的分歧如此公开,下面的乱象更加难看。
  若不是秦家的白杆军赶了过来让成都稍稍喘了口气,不然,四川的局面还要糜烂。
  但饶是如此,奢家依旧成了四川所有汉儿头顶上无可绕过的大山,沉重得让人几乎窒息。
  善化的苏家已经被压迫到了极点。尽管苏默的一帮子故旧一直在帮忙,尤其是文思卿连言官都请来了两位,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当下苏氏的危局。
  此时的湖广已经成了一个后勤大基地,朝廷的力量想要进入贵州、四川平叛。湖广便是一个不可能绕过的地方。
  若不是我王三善在靖州打了胜仗,只怕而今逃亡江北武昌省城的大户又要增多了。
  南京对西南的战局也十分关注,奈何强势的陆慷根本不想南京的另外一副朝廷插手此事。让南京一干人也只能看着眼热。
  作为金陵陪都,南京对帝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是江南的政治中心,也是八大家凝结成一团的核心部分。
  八大家真正能够深层影响帝国政治,固然有在燕京名臣辈出的缘故。但南京,才是八大家在政治上团结起来的所在。
  说起这里,就不得不提帝国十分独到的南京朝廷。
  华元和朱元璋建国的情况十分相似,都是面对当时地球上最为强大的敌人。区别只在于华元的敌人更加强大,而且还没有腐朽堕落到让所有人都忍受不可的地方。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地区,还在蒙古人的有力统治中。
  故而,华朝在建立之初。有相当一段时间是隔江对峙,直至华元再次发力,才一举将蒙古人驱赶到长城以外,使其彻底失去了卷土从来的资本。
  到饶是如此,如何隔着几千里统领一个庞大帝国就成了华元的心病。
  严格来说,南京也是一个作为国都的好地方。金陵王气所在,六朝古都的名头也不是白给的。
  但同样,南京想要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都城,也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
  比如对漠北蒙古人的防御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硬伤。
  故而,燕京城的确立,实际上有很大因素就是在军事防御上。
  同样,离开了南都去燕京,军事上倒是便利了。那政治上呢?
  如何统领富庶的江南,如何隔着数千里统领庞大的帝国,又成了一个地理上无法绕开的难题。
  燕京不是地理上帝国的中心,也无法有效辐射中央帝国的全部威严。
  那么,在南京保留一定的权力就成了必然。
  于是,当帝国的中心转移到燕京后。南京依旧保留了东西二府,但核心关键的,却只有六部。
  在南京,西府完全是个打酱油的地方。军权掌握在兵部,在这里,最有权力的除了四个南都留守外,就是兵部尚书了。当然,礼部尚书在名义上是各部之首,吏部尚书便宜管辖南京周围直隶地区人事问题就不说了。
  总之,南京也是个有权势的地方,并不只是空头牌子。
  八大家在江南这地界,自然是早就盯了上来,几十百年的功夫,早就将南京六部扒拉了齐全。也依此,彻底让江南之地成了八大家的基本盘。
  南京江宁,周府。
  江宁周家、柳家以及句容王家。江南八大家,南京就占了三个。
  可见南京牵扯利益之庞大,资源是雄厚。
  而这里,周家便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
  周辩玄此刻手中捧着一卷书,在冬日的书房里,暖呼呼地悠然看着。至于书院的活,他也早就安排了妥帖。对于书院号召支持西南战争的事情,远在千里之外的周辩玄感触倒是不深,但也支援了三万两银子,一万石米。
  直接给了书院,让书院调配用度。倒也省了谁敢打这些军需的主意!
  不多时,一名美姬莲步轻移,款款而来:“公子,老爷有请!”
  周辩玄也没什么意外的表情,似乎早就知道了,点点头,将书籍放好,便去了周琦的书房。
  周琦是三个月前告病回家的,说起来,周琦的年岁也不小了。六十一,在后世是国家级领导人正大展雄图的时候,但对于身体一直不大好的周琦而言,他已经是勉力支撑,应付不了接下来的政务了。
  明年就是各省乡试的时候,后年就是三年大比之期。
  也许忙完这茬,周琦就会彻底退下来。
  但近日朝廷上发生的事情让周琦心灰意冷,直接回了南京老家。但这日子还没消停多久,周琦便悄悄进了南京城,汇聚了一堆老友,整日叽叽喳喳的,让周辩玄每每想到这里,都不由轻笑起来。
  “父亲是耐不住寂寞了!”周辩玄想着,作为周家的嫡长子,政治触觉不要太灵敏。事实上,只要能够全盘了解所有的隐秘,谁都能嗅到一二。
  推开门,周辩玄进了周琦的书房,里头,还有几个老人面目十分熟悉。见到这些人,周琦不用想也就明白了此次会面的目的何在。
  “辩玄见过顾世伯,谢世伯,王世伯!”周辩玄老老实实地,一个个恭谨地行礼。这里没有一个人是他惹得起的,一个个都是一跺脚让一个地区震三震的人物,小瞧不得。
  为首一人姓顾,精神烁烁,眼神虽是平和,却气场强大,很有些镇场子的气质。周辩玄对其十分熟悉,这是苏州书院的院判,养病在家的副相顾明的亲弟弟顾士詹。天下名士!
  而顾家,历来都是八大家里头最是桀骜的世族。
  周辩玄目光掠过,继续看向第二人。此人姓谢,绍兴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子儒雅的味道,谈吐风趣,广闻博识,隐隐中却有股子令人感到压迫的气场。此人就是而今八大家里头挂倒数的谢家当代族长兵部尚书谢如轩的亲弟弟,南京国子监祭酒谢屈,清流之中的泰山般人物。
  最后一人,也是个中老年人士。不大说话,也不大笑,硬邦邦的,却让周辩玄感到了一股子极厉害的杀气。此人是南京镇守将军,统领南京朝廷的各部军队。
  也就是王家的当代家主一代巨儒王鹤的亲弟弟王丕。
  这么一大帮子人在这里聊天说话,周辩玄亲身见证,可是心中惊涛骇浪,不住涌现啊!
  “陆家这是惹了众怒啊!”周辩玄想着,心中笑笑,不由想到了那个不知道是死是活的苏默。
  这一切,还真和这小子脱不了关系!
  “眼下陆家势大难制的情形已经越发明显,诸位,是时候拿个章程了!”周琦面色红润,自从生病归乡将养后,他极少能这般有精神了。
  最先响应的是谢屈:“不错。陆慷在政事上的表现已经越发独断专行了,当初我们建立八大家联盟,为的是彼此呼应,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为了成全某一个人的政治道路,也不是成全某一个家族自己的利益!”
  顾士詹和王丕都是不时颔首。
  光是谢家,就不知在陆家那吃了多少窝火。虽说八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