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迅速占领丹麦和挪威的时候,苏芬战争也是进入了最后的尾声,随着苏军不断深入芬兰领土,芬兰军队不断败退,陈敬云也是觉得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现在芬兰还不能倒下去,中国还需要芬兰继续牵制苏俄,于是乎1940年的二月份,中芬紧急签订中芬共同防御条约,条约一签订,中国就是宣布进行二级动员,然后向苏俄发去了最为强烈的外交抗议,要求苏军在二十四个小时内停止进攻芬兰,并要求大家坐下来进行和平谈判,否则一切后果由苏俄独自承担。
至于陈敬云是虚张声势还是打算来一次中苏大战,这就得斯大林自己分析判断了。
第七百四十一章 奥拉夫战役(一)
莫斯科,斯大林看着手中中国驻苏办事处送来的,脸色黑的可怕,而周围的几个苏俄高层也是满脸的愤怒。
“这个陈敬云难道是想要挑起全面战争吗?莫非他认为我们无产阶级的政斧会惧怕他一个读才头子吗?”下面的一个大胡子高声叫嚷着。
“这几年东方的中国扩张的步伐越来越快,陈敬云妄图颠覆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野心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绝对不能的继续这么忍下去了!”又有一个人激愤而道。
说起对中国最为痛恨的国家,那肯定是苏俄了,就连曰‘本对中国的痛恨都比不上他们,1917年中国插手俄国内战,让社工党无法完成对俄国的统一,这份仇怨绝对是属于大过天深过海的。1923年的时候苏俄趁着第一次中曰战争的时候,就是不宣而战试图和曰‘本夹击中国,但是没有让苏俄想到的是曰‘本竟然那么不经打,这没多久就被中国干趴下了,导致苏俄也是不得息兵和中国签署停战协议。
1930年的时候,中曰再一次爆发战争,那个时候苏俄也是想要再来一次和曰‘本相互夹击中国,但是考虑到1923年时曰军的低劣表现,让苏俄对曰‘军战斗力的信心大减,加上当时斯大林也正处于稳定权力的阶段,清洗了一批非斯大林派系的苏军将领,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想要等曰军占据优势后苏军再出兵,但是和苏军预料的一样,曰军再一次遭遇惨败,于是乎苏俄也是不得不放弃了出兵的计划。
之后的三十年代里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庞大,苏俄越来是越感到东进无望,就算是再乐观的苏俄人也是认为短时间内要想统一俄罗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苏俄那边一直都没有放弃这种想法,就和俄罗斯共和国一直念念不忘西进一样,他们都想要重新统一俄罗斯。
为了增强实力,苏俄从二十年代开始就是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建设起了一支现代化的陆军,使得其拥有的坦克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比中国多了几乎一倍还多。而苏俄这种专注于重工各有发展的情况使得苏俄轻工业以及农业部分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大量的苏俄民众生活水平只能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无数的历史已经证明,信仰是无法代替面包的。从二十年代到现在,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的苏俄那边的民众甚至军人穿越封锁线逃亡到俄罗斯共和国境内,而俄罗斯共和国为了进一步吸引苏俄民众的逃亡,甚至出动飞机深入苏俄境内洒下传单,利用收音机向苏俄境内发送宣传广播,说俄罗斯共和国这边依旧是东正教信徒的国家,说俄罗斯共和国这边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只要苏俄那边的任何人弃暗投明,那么俄罗斯共和国将会保证他们的生活,有土地,有面包,有工作!
俄罗斯共和国的重工业自然是远不如苏俄的,但是俄罗斯共和国并不算穷,通过发展轻工业以及开发资源,俄罗斯共和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还是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历年来,俄罗斯共和国至少接受了五百万以上的苏俄移民,西比利亚双方军事对持线附近,苏俄那边的民众几乎逃亡一空,后来迫使苏俄不得不尽心严厉的封锁,甚至把边境线附近的民众前往更西方的领土,而对逃亡的苏俄人实施连坐制度,逃了一个家人都得坐牢,而军人逃亡的话他的家人更是会被直接枪毙。
接受移民成为了俄罗斯共和国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方式,要知道1918年前后俄罗斯的白?军刚退守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时候,立国之初的俄罗斯共和各国人口总数只有一千万而已。
“中华帝‘国主义是我们所无法忍受的,不过战争关乎到我们无产阶层政权的存亡,不能单凭讨厌或者喜欢就发动一场战争!”斯大林和陈敬云一样,是个名副其实的读才者,而任何一个人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就力压群雄而成为读才者的人都是具备了别人所无法拥有的特姓,任何见过斯大林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身上那种散发出来的领袖气息。
这个年代里的几个著名读才者,比如陈敬云,比如希特勒,比如斯大林,又比如罗斯福,他们都有着非常出众的个人魅力,陈敬云的冷静淡然,从未犯下战略错误的他在任何事情上都是面不改色,如此的他让众多的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强大自信,使得每个人都相信陈敬云有能力会一次次的力缆狂澜,有能力带领中国走向世界之巅。
如果说陈敬云有生之年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不是强大的国家实力,不是强悍的军事力量,甚至都不是让国人吃饱饭,穿上衣住上房,他真正给中国带去的最大好处就是,他重新竖立起了中国人已经丧失了百年的骄傲和自信,他让华夏民族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世界民族之林。
很多人都说民族优越论这种东西是病态的,是危险的,但是他对于提升民族自信而言绝对是拥有无以伦比的功效,当你天天说着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时,时间长久了民众就会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那一员,这种事情对于个体而言也许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放大到整个华夏民族的时候,那就能够极大的增加民族凝聚力。
德国的希特勒那边,他那极富煽动力的演说让无数德国人如痴如醉,让无数的德国人相信希特勒就是德国的救世主,而希特勒在三十年代的执政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能力,能够让一个社会混乱,几乎半数人都没有工作的国家快速的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甚至重新具备了调整整个欧洲的实力,如此的希特勒又怎么能够说他没有能力呢。
而斯大林的铁血,他的天生领袖气质让一大群社工党人心甘情愿的追随他,苏俄的工业大发展时代就是发生在斯大林的时代,毫不客气的说,没有斯大林的苏俄绝对不会拥有今天的强悍实力。
罗斯福也能够让无数美国的金融巨头财阀大鳄相信他能够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成为伟人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而成为读才者需要的出众的个人魅力和能力。
能够在动荡社会里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读才者几乎都是能力出色的人,没有一个庸才,当然这里说的读才者不包括二代,三代读才者,这些人只是继承了前辈的权力而已,这个权力并非他们自身创建的。
斯大林就是才华横溢的读才者,他的手段和眼光不是下面的一群苏俄军政官员所能比较的。
“现在西伯利亚那边的情况如何了?中国增兵了多少?”斯大林开口了。
旁边的上将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来看,中国在哈萨克地区已经增加了至少一个军的兵力。此外根据我们潜伏在中国境内的特工回馈的消息,中国目前已经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大量原本驻扎在中国境内的部队已经开始奔赴哈萨克地区。而中国驻俄的部队也进行了紧急的调动,鄂木斯克前线的中国陆军已经从一个军增加到了三个军,此外他们的第二装甲军,第四装甲军也是相继出现了调动,目前动向不明!”
说罢后他继续道:“除了中国陆军外,俄罗斯国防军也是进行了全面动员,前线兵力进一步增加!”
听到这些,斯大林也是搞不明白陈敬云到底要做什么了,按照中国的动向来看,如此大规模的动员明显就是摆出了一副要大举进攻的态势,至于俄罗斯共和国那边的反应倒是属于正常范围,中国要进攻苏俄,俄罗斯共和国肯定是举手欢迎而且全面配合的,这个从俄罗斯共和国在中国发布动员令后的一个小时后就是发动了全面动员令后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的事件里头俄罗斯国防军依旧是实施紧跟中国脚步的政策,说不定背后还有着俄罗斯共和国的鼓动呢。
“我们的情况如何,兵力部署能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斯大林问着。
旁边的上将道:“我军已经实施了全面战备状态,前线部队已经做好一切准备的迎击任何进犯的敌人!而且我们已经筹备从中亚以及中部地区抽调兵力增援西伯利亚前线!中国人和那些叛国者是绝对无法跨过鄂木斯克的!”
西伯利亚目前是苏军最为关注的地方,部署了一百多万的兵力,而且还在增加中,如果不是碍于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限制,苏军恨不得在这里部署超过两三百万的部队。
而运力的限制也是出现在俄罗斯共和国和中国那边,鄂木斯克方向的部队主要是依靠远东铁路,而哈萨克等中亚方向的中国部队则是主要依靠中国西北铁路,而这两条铁路都是运力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供应部队作战,这加起来后两百万也就是个上限了,再多基本就发挥不出来部队的数量优势。
基于运力的限制,所以这西伯利亚一旦打起来后大家实际上是旗鼓相当的,加上西伯利亚领土广阔,大家基本上都很难集中大量兵力围歼敌人。在俄罗斯领土内作战,和在欧洲地区作战是两码事,在欧洲地区作战,深入敌军纵深几百公里的话基本就可以判定输赢了,但是在俄罗斯地区作战,几百公里的纵深根本就不算什么。
距离和冬季的严寒以及春夏的雨季就是在俄罗斯领土作战的最大敌人,这种情况不但成为历史上二战德国进攻苏联的最大障碍,同样也会出现在这个时空里的中苏交战时的敌人,要不然中国陆军也不会苦心研究对苏作战二十年的时间了,甚至可以说中国的装甲部队之所以发展的那么迅速,一代代的新式坦克被研发出来,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针对苏俄作战。
在南方作战以及对曰作战里头,三十年代的时候可用不上二十七吨的T9坦克,更用不上T11重型坦克,也用不上T13自行反坦克炮,甚至连二十五吨的T12南方陆军都嫌重,中国现有的的所有重型装甲部队都是用于应对苏俄方向的,南方只有一个轻型装甲师和几个轻型装甲旅。
面对着中国的重型装甲兵团,让苏俄感到了庞大的压力,要不然苏俄在三十年代也不会发疯了一样造了上万辆的T26和BT5系列坦克了,而这上万辆的轻型坦克面对中国的重型装甲部队依旧是不足的,这也是苏俄研发KV系列重型坦克和新一代中型坦克的原因所在,很简单就是为了抵抗中国的重型装甲兵团。
面对中俄两国做出的进攻姿态,苏俄那边压力庞大,不过面对着芬兰战场上的即将全面胜利,苏俄也是不愿意就这么甘心放弃。
于是乎这个让全世界都紧张无比的二十四小时里,中国、俄罗斯共和国、苏俄三国都在进行着紧张的备战,大量的军列穿梭在铁路之上,无数的物资被运输到前线,战争看似一触即发。
1940年二月二十六号下午三点,就在距离中国向苏俄发出了最后通牒后的九个小时后,哈萨克前线,双方的部队都是进入了最为紧张的时刻。
距离双方军事对持线后的十五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外,平地上挺着大批的坦克以及其他的装甲车辆,这些坦克大半数是中国陆军目前的主力T9式坦克,另外还有一部分是T8轻型坦克。
这是一个由一支由中型坦克营和一个机械步兵营所组成的一个临时装甲部队,嫡属于第四装甲军下属的第六装甲师,他们昨天就已经受命从后方赶往前线,这两个营组成了一个临时装甲团,然后停驻在这里。尽管上头还没有下达明确的命令,但是这支部队里的官兵们都在猜测,如果苏俄不接受中国的最后通牒停止进攻芬兰的话,那么这支部队将会受命撕破苏军的前沿防线,然后对苏军发起进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到了下午五点的时候,临时联合指挥部里的一个中校受到了来自师部的命令,旁边的机械化步兵营少校营长是个年约三十的人,名为韩奕华,人长的极为俊朗,不过说话却是大声大气的:“甘兄,师部那边的命令如何说?”
甘中校直接把手中的命令递给身边的韩奕华:“少校你自己看吧!”
韩奕华接过电文,看了后眉头一皱:“师部那边怎么还要派人过来?难不成你我两个人还不足担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