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走私大明 >

第94章

走私大明-第94章

小说: 走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谨,陕西兴平人,八虎之首,正德元年至正德五年,他利用正德皇帝的信任操纵朝政,人称“九千岁”,更有“立地皇帝”之称,纵观整个大明朝,他都是最有权势的太监之一。。
    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刘谨的名声都不太好,甚至可以说很差,当时的士林之中给他总结了两大罪状。
    第一个罪状就是刘谨独揽大权,排斥异己,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他一上位,就立刻把三贤相之中的谢迁和刘健,以及一大批的朝臣全都排挤走了,而且还笼络了焦芳、刘宇等一批爪牙为已用,总揽朝中大权。
    不过这个罪状在周重看来,实在是有些冤枉刘谨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时正德刚刚继位,谢迁和刘健这些老臣却一直想要压制君权,甚至依然把正德当成小孩子,时不时都要顶撞一番。结果正德不得不依靠身边的宦官夺权,于是也就出现了刘谨为首的阉党与朝中大臣之间的对峙,最后以刘谨获胜而结束。
    刘谨的第二大罪行则是贪财,这点倒是完全没有冤枉他,身为太监不能行男女之事,因此他们对黄白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喜爱,这点在刘谨身上更加突出。在他掌权后,就想尽办法为自己敛财,索贿、受贿、贪污,都是一般的手法,为了敛财,他甚至还天才的发明了许多从来未有过的名目,或是将一些原来的礼节发扬光大,比如贺印钱,比如拜见礼等等。
    而且刘谨与一般的贪官不同,他的胆子特别大,因为他上头只有一个皇帝。而且这个皇帝还是一个喜欢玩闹的家伙,向来不太爱管事,这也就给了他大肆敛财的机会。另外刘谨为人很霸道,在他看来,自己要别人要钱是看得的起对方,所以别人想给也得给,不想给也得给,否则就会得罪他。。后果自然也很严重。
    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敛财方式,使得刘谨在短短几年内,就积累起巨额的财富,在周重所处的后世,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曾做过一个权威统计,结果将刘谨列为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五十人之一。由此可知他积累的财富有多么惊人。
    不过刘谨虽然贪财,也极其贪恋权势,但他能够在八虎之中脱颖而出。独自把持朝政,自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甚至在满足了自己对财富的追求的同时,他开始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这个追求就是流芳青史。
    刘谨在获得权势之后,也并不是无所做为,恰恰相反,他针对当时大明的一些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
    刘谨变法的条目很多,这里没必要一一描述。在这些变法条目中,有些的确很有针对性,解决了当时大明朝政方面的一些问题,当然也有些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有些条目更是出于刘谨的私心,为自己的利益所服务。所以刘谨变法的内容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在这些变法的条目中,其中有一条最终要了刘谨的命,这个条目就是整理军屯。所谓军屯,在当初朱元璋搞出来的一项军事制度,说白了就是让军人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在农闲时练兵,而这些军人则被称为军户。
    本来军屯制度还是不错的,一来大量的军人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出产的粮食还能支援国库,二来军人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也不会轻易的被鼓动造反。当然这些军户的战斗力肯定不如职业军队,但做为治安部队还是不错的。
    但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朱元璋制定的一些制度开始崩坏,其中就包括军屯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军队之中的一些高层开始侵吞军户们的土地,结果使得军户们一步步失去自己的土地,最后变成了军官们的佃户,生活无比悲惨。。
    军屯制度的崩坏,使得大明绝大部分的军队兵无战力,毕竟那些军户一个个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去打仗了。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还好,但是在陕甘宁等边疆地区,却无疑是致命的。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刘谨就提出了整理军屯,重新丈量土地分发到军户手中,希望以此来恢复军屯制,达到提升军队战斗力的目的。
    但是刘谨只顾着自己贪财,他却没有想过,军屯早已经成为军队中上层的私田,现在他要重要丈量土地重新划分,无疑是从那些军官身上割肉。所以这个整理军屯的改革刚一出来,就立刻遭到军队系统的反对,特别是那些握有实权的将领更是反应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终于跳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安化王朱寘鐇,这个人素有野心,特别是在看到正德不务正业,整天呆在豹房中嬉戏玩闹,朝中大权竟然被刘谨这个宦官所把持,这下更让他野心勃勃,准备做一番大事业,其他书友正在看:。
    大明正德五年四月初,朱寘鐇苦苦等候的机会终于来了,刘谨整理军屯造成军队绝大部分将领的不满,军心也十分不稳。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朱寘鐇说服了宁夏都指挥史周昂等一批将领,在一场宴会上杀死镇守太监李增、总兵姜汉,以及宁夏的一批文武官员,正式起兵造反,而且为宣扬自己造反的正义性,朱寘鐇发表了一篇针对刘谨的檄文,将所有过错都推到刘谨身上,然后以诛杀刘谨、为民除害的口号起兵,希望以此得到各地的响应。
    但是朱寘鐇实在太这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他以为自己只要振臂高呼一声,立刻就会得到各地的响应,但事实却是他的檄文发到各处,但却没有任何人响应,反而还有人把他的檄文送到朝廷,结果一时间使得朝野大震,连豹房中游玩的朱厚照也被惊动了,第一次主动召集几个重要的大臣议事。
    武英殿内,年轻的正德皇帝皱着眉头坐在龙椅上,少有的露出一种正经的表情。而在他的面前,刘谨、李东阳、杨廷和等重要大臣全都在列。
    “陛下,安化王心怀不轨,竟然于此时起兵造反,老奴以为应当立即派兵镇压,以儆效尤!”头发花白腰部佝偻的刘谨站在大殿之中,正在义正言辞的向正德建议发兵镇压起兵造反的安化王。
    看到刘谨如此积极,旁边的李东阳和杨廷和等人却都是心中暗笑,安化王起兵造反的檄文已经传到京城,檄文中句句都是针对刘谨,难怪他会如此着急了。
    “臣附议,安化王身为皇室子孙,不懂得教化百姓,反而唆使边疆军户造反,实在罪大恶极,必须尽快派兵平定!”李东阳虽然心中暗笑,但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却还是必须与刘谨站在一起,毕竟安化王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自然要派兵镇压。
    刘谨看到李东阳支持自己,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前段时间身为内阁首辅焦芳的一个心腹向他秘密效忠,而且还把焦芳暗中所说的一些诋毁自己的话告诉他,结果这让刘谨为之大怒,本想着将焦芳整治一番,但没想到对方也十分滑头,看到情形不妙时,立刻向他请辞,最后他也就批准了,所以现在内阁中的事务大部分由李东阳暂代,而且对方的表现也让他十分满意。
    坐在龙椅上的正德皇帝看到刘谨和李东阳都同意派兵,于是也就懒洋洋的道:“两位爱卿所言甚是,只是朕现在苦恼的是该派谁去统兵平叛,你们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听到正德问起平叛的统兵将领,刘谨等人都露出几分苦恼的表情。说起来大明除了初期重用过一段时间武将外,之后就再次将扬文抑武发挥到极致,甚至边关的统兵之人很多都是文官出身,一个武将的官职再高,但有时见到比他低几级的文官时,都会自感矮上一头。
    正德朝的情况尤其如此,整个朝廷几乎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武将,现在想要平叛的话,不但要派一个懂兵之人,而且这个人还要能被朝廷信任,可是纵观整个朝廷,满足这个条件的几乎没有。
    “陛下,老臣有一人举荐,还望陛下恩准!”这时李东阳却忽然站出来,一脸微笑的开口道,而且他的笑容中好像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里面。
    “噢,李师傅想要推荐谁?”正德看到终于有人说话,很是高兴的问道。李东阳当初身为太子太保,负责教授正德读书,因此正德一向对他以师傅相称,这也是刘谨以前不敢擅自对付李东阳的原因之一。
    “启禀陛下,老臣推荐原三边总制杨一清,他在朝中为官多年,又在宁夏、甘肃一带总领军务,在边疆的威望极盛,若是朝廷可以再次启用他,到时也许不用一兵一卒,只需要杨一清到达宁夏,那边的叛军肯定会不战而降!”李东阳终于把心中的人选讲了出来,只是在他在说这些话时,目光却不经意的瞟了一下刘谨,心想也许自己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反常的朱厚照
    “不行!”听到李东阳竟然推荐杨一清,刘谨立刻站出来反对道。。说起来刘谨排挤掉的朝中大臣很多,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记得对方的名字,但是对于杨一清,他却是记忆犹新,因为对方的才能实在太过出众,最后他很想将杨一清收为已用,但可惜对方却宁死也不愿意投靠,结果让他是又气又怒,这才把杨一清贬为庶民。
    看到刘谨反对,李东阳并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见他向刘谨一躬到地道:“刘公,安化王造反来势汹汹,宁夏一地已经乱做一团,若是不尽快派一得力之人平定的话,恐怕会酿成大祸,而杨一清无疑是最好人选,还望刘公三思!”
    李东阳的话音刚落,只见杨廷和也紧随其后站出来道:“李公所言甚是,臣也以为平叛人选非杨一清不可,刘公万不可思私怨而耽误了政事!”
    看到杨廷和也支持重新启用杨一清,刘谨也不禁很是为难,同时他也有些后悔,若是焦芳还在的话,必定可以帮自己想出个更好的人选,可是现在李东阳和杨廷和都支持杨一清,自己这边却没有其它人选,这下他实在没有其它的理由拒绝。
    就在刘谨为难之时,忽然一直懒洋洋的坐在龙椅上的朱厚照十分少见的主动开口道:“好了,你们就不必再争了,杨一清这个人朕记得,当年他在边疆之时,的确立过不少功劳。因此这个人的才能还是有的,传朕的旨意,重新启用杨一清为三边总督,统领军务,泾阳伯神英为总兵,朕身边的张永也通晓军务。就让他做个监军。希望他们三人齐心协力,早日将安化王之乱平息掉!”
    朱厚照出人意料的主动参与朝政,这让李东阳等人都为之一惊,因为以他们对朱厚照的了解,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朱厚照自从登基以来,根本对任何朝政都漠不关心,在他看来。处理朝政还不如去豹房斗蛐蛐重要,所以他更不会在朝政上花费任何心思。可是今天朱厚照竟然主动处理了一件朝政,而且处置的还如此合情合理,至少站在李东阳和杨廷和等人的立场来看,朱厚照的处置正合他们的心意。
    刘谨虽然不满意重新启用杨一清,不过既然是朱厚照少见的主动处理政务,他也不好反对。另外泾阳伯神英是他提拔上来的。张永虽然和他不和,但毕竟同为八虎之一,整体上的利益还是一致的,因此最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事情商议已定,杨廷和亲自拟定了圣旨,然后由刘谨和朱厚照看过后盖上玉玺。于是对于杨一清等人的任命也就定了下来,同时朝中也开始紧张的运转起来。准备调集兵马平叛。
    不过就在武英殿的议事散了之后,李东阳满脸微笑的走在皇城之中,准备回去好好庆贺一番时,忽然后面追来一人,一把抓住他的衣袖道:“李公慢走!”
    李东阳扭头一看,结果发现竟然是杨廷和,当下也是笑道:“原来是介夫,不知你拉住老夫可有何事?”
    杨廷和字介夫,而且他比李东阳小了十几岁,因此在李东阳面前,一向都是以晚辈自居。只见杨廷和向李东阳行了一礼,很是欣喜的开口道:“李公,今天借此机会,终于让朝廷重新启用应宁兄,日后朝中有他相呼应,李公身上的担子想必也就轻多了!”
    杨一清字应宁,而且他和杨廷和年纪差不多,两人的交情也很是不错,都是李东阳看重的晚辈。
    对于杨廷和的话,李东阳却是神秘的一笑,看了看四周空旷无人,这一脸严肃的道:“介夫何必拿话眶我,这次应宁能够重掌兵权,恐怕某些人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听到李东阳的话,杨廷和也是精神一振,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起来,锐利的目光直视对方道:“怎么,李公您终于要做出决断了吗?”
    “嘿嘿,应宁重掌兵权,张永为监军,再加上安化王之乱带来的契机,这样的机会的若是再不抓住,恐怕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李东阳冷笑几声道,脸上也带着果决之色。。
    “太好了,杨某早就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