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清穿(耽美) >

第16章

清穿(耽美)-第16章

小说: 清穿(耽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禧实在是个人才。要是没出那档子事,他自己又愿意发奋图强,前途一定比我好多了。我有他帮忙,也算是得了贵人相助了。
 
                  
 第 20 章
   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多月,其间大伯父顶不住了,又叫我去帮手。可我现在官职低,跟的又是最没前途的十三阿哥,辈分又低,又能说上什么话?终是分了家。
  
  原本府里的产业我一点儿也没沾手,而且几个叔伯都是强横惯了的,我这儿虽算是一房,但玛法不在了,我也不指望他们能分我什么。
  
  大伯父许是投桃报李,许是存了交好的心思,许是觉得不分我,他也拿不到,反而便宜那群白眼狼,竟是努力的主持公道,最后我拿到的倒并不差。
  
  那店铺里有一家药铺子,不是什么暴利的行当,但我想着总用得着,就留下了。还有两间颇赚钱的店铺,我对大伯父说我不善经营,让他给我换成了良田。他求之不得,立刻答应了。
  
  我这里能管事的人不算少,但京城里王公贵族太多,这几年那些阿哥们也斗得太厉害,赚钱的店铺到了我的手上也是招祸。再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真是恨不得能隐身起来,以避过皇帝的侧目和厌烦。哪能再收下那些烫手的东西。
  
  在玛法的孝期里,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先把家分了,这传出去已经够难听的了。何况我家这些年已经不太受皇帝的待见了。还是老老实实的拿着良田,虽然没有暴利,但留给子孙最是稳妥,也不会惹祸。
  
  我原本的性格就是求稳,来到这里之后,动辄看着一些原本显贵的人家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家破人亡,这些所谓的地位,富贵,不过是天家一句话的事情,实在是太没有保障了,所以越发的谨慎。
  
  前前后后挨了两顿打,都是因为太子的缘故。不过想想那么些跟随太子的人都人头落地,拘禁罢官,其中还不乏一些大官鸿儒,我也不算太惨了。跟了一个不好的主子,又有什么法子呢?
  
  虽然还没有到可以安心的时候,但我保住了自己,保住了明禧,保住了妻儿,其实心里并没有太多怨言。
  
  倒是明禧,看我里里外外做了那么多事,却没个好结果,很是为我不平。也就越发记恨太子。可是我们从出生起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又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呢。想想我的出身,满族贵族,又是嫡子嫡孙,养在玛法跟前的,跟许多人比已经强多了。
  
  我当然也想往高处走,但那么多年努力的办事,却还是被变相的贬谪。又跟随在十三爷身边数年,根本看不到未来。所以即使原本有什么想头,现在也只得看淡了。做官不仅要看能力,还要看运气,我似乎一直时运不济。
  
  其他几房一分完家就立刻搬了出去,想是宅院早就置备好了。倒是我没有什么准备,那处别院让一家人住就显得小了些,再说跟明禧在那里有那么多回忆,我也想留着那里,何况隔壁就是明禧的院子。
  
  于是跟大伯父说了,仍旧在府里住一阵子,直到买到了合适的宅子再搬出去。大伯父因为分家的事情,大失了面子,此刻见我不着急搬走,倒是很高兴的。而且知道我没有买好宅院,说明我的确不想分家,倒也觉得我的确是实在,态度又亲厚了不少。
  
  我让人慢慢看着合适的宅子,让颜扎氏带着女儿住在府里,做一些搬家的准备,把要带走的奴才都甄别出来,一一安顿好。自己仍带着儿子们在城外的庄园守孝。
  
  这一年来他们长进很多,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总在他们身边的缘故,当爹的难免有这种自矜的想法。
  
  满人更重军功,我也是挂着武职的。可是跟着十三爷,我也不知道前景如何,将来能不能给他们谋到好职位,这和科举什么的都没有关系,主要还是靠出身和门路。
  
  既然这个靠不住,我也只得在练武之外,让他们好好读书了。若是不能凭出身谋出路,也只好靠科举了。其实我也不指望他们飞黄腾达,如果他们将来真的只想当个富家翁,我也没多少意见。只是我这个做爹的,总得想着法子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假如他们有这个心思的话。
  
  好在不管读书习武的资质如何,三个儿子的品性都是很让我满意的。这样想想,分家的好处的确不少,他们现在毕竟年纪还小,再过几年,跟着府里那些纨绔们真学坏了,可就很难扳过来了。
  
  瑞安在夏天病了一场,他的身子一向比额藤伊他们弱些,让人找大夫看了之后,我坐在床边看他喝药,等他躺下了,交待他好好养病,起身打算离开。
  
  “伯父,您为什么待瑞安这么好?”,给老管家脱了奴籍,我也一直让瑞安叫我伯父。
  
  我重新坐下,在床边看着他,他长得不太像明禧,这样也好,明禧的那张脸真是太招祸了。我淡淡开口道:“因为你是个好孩子。”
  
  “爷爷说是您把瑞安抱回来的,那您知道瑞安的父母是谁吗?”,他又轻声问道。
  
  我想了想,慢慢开口道:“你爹是我的故交,他获了罪……只好把你托付给我。”
  
  “他们已经不在了?”,他的眼圈红了。
  
  “嗯”,我摸摸他的头,“我答应过你爹,把你好好养大。只要你平安,他也就能放心了。”
  
  “伯父……”
  
  我想想,又道:“你爹是怕了,所以那时候对我说,只要你做个寻常百姓,哪怕做个粗人也好。可我觉得你从小就聪慧,真要那样也可惜了,所以才让你和我的儿子们一起学文习武,现在看来,你的确是好的。只是将来的路要怎么走,我却不能替你做主,你爹交待过的话,既然你今天问了,我也不想瞒着你。是做个寻常百姓,平平安安一生,还是要考取功名,闯荡一番,全由你自己来决定吧。无论你怎样选择,我既答应了你爹,总要设法保你一生平安才是。”
  
  “伯父”,他伸出手来握着我的手,“在瑞安心里,您就和父亲一样。”
  
  我笑了,把他的手塞回背子里,压好被角,“我也当你是亲生的儿子一般。”
  
  “伯父,我爹是怎样的人?”
  
  我想了想,“他和你一般聪慧,且年少得志,活得很恣意。”
  
  “那又因为什么获罪?”
  
  “也因为他太聪慧,太年少,太恣意。因为聪慧,所以骄傲。因为年少,所以没有受过多少挫折,也不懂人情世故。因为恣意,所以不小心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这些都是取祸之道。”
  
  瑞安嘘了一口气,“所以伯父常常对我们说,要谨慎,要宽厚么?”
  
  我笑了笑,“其实伯父当年很羡慕你爹能活得那么自在,伯父一直谨小慎微,从来没有你爹那么快活。”
  
  “可是伯父能保护我们”,瑞安认真地看着我。
  
  我摸摸他的头,没有说话。
  
  “伯父,你今天说的话,瑞安都记下了。”
  
  “嗯,睡吧。喝了药,再好好睡一觉,病就好了。”
  
  “伯父,谢谢你”,他轻轻道,闭上眼睛睡了。
  
  出得门来,明禧正站在门外,冲我微微一笑。我们也不谈话,一前一后回到书房。
  
  “不要担心,只是有点中暑,睡一觉就好了。”
  
  “我没担心,交给你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冲我一笑,“我是去找你的,怎么在那坐了那么久。”
  
  我白了这个嘴硬的人一眼,心里也知道他们最好永不相认。若是瑞安无心功名也就罢了,如今看着也是个有想法的孩子。当了官之后,若是被人知道他父亲还有那么一段屈辱的过往,他也就没有前程可言了。
  
  想到此又有些心疼明禧,伸手把他抱进怀里,耳鬓厮磨着,轻言轻语的说了一会儿话。
  
  “木泰,我有你就足够了”,他揽着我的脖子,靠在我肩上轻声说。
  
  有时候做梦梦到前世的事,一觉醒来也会扪心自问,怎么就喜欢了一个男人呢?可就是喜欢了,心疼了,所以只能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
  
  “木泰……”
  
  “嗯?”
  
  “没事,我就是想叫你……”
  
  我静了静心,拿了一旁的兵书看,明禧闭着眼睛靠在我怀里,好似睡着了。
 
                  
 第 21 章
   八月,皇帝下了圣旨斥责二伯,四叔,五叔,说他们利欲熏心,不仁不孝等等。分别贬官,降职。我和大伯不知是因为守孝的原因,还是反对分家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我们无官职或者官职低的原因,倒被摘了出去。
  
  九月,康熙皇帝再次下旨废太子。
  
  此后日子就过得平平,来年找到了合适的宅子,我和大伯打过了招呼,带着全家搬了出去。因为在孝期里,也不摆筵席庆乔迁,只是一家子好好的吃了顿饭。
  
  女儿已经七岁了,平时我不大管她,当然不是什么重男轻女,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管而已。我小时候从来也不喜欢和丫头片子们一起玩,所以当真不知道该怎么和小女孩儿相处。而且七岁的女孩儿已经开始学规矩和针线了,我盘算着,满族的女儿还是让她学些骑射比较好,下次去城外的庄子带上她好了。
  
  我不喜欢女孩子被管教的畏畏缩缩,胆小怕事的。哪怕不聪明,不漂亮,我也希望她待人接物态度大大方方的,性情随和些,随分从时。所以颜扎氏商量着想给女儿专门配个管教嬷嬷时,我想到了小时候照顾我的嬷嬷,虽然年纪大些,可是严格处却不乏温柔。就定了她了。
  
  “爷,还在生妾身的气吗?”
  
  “哪有那么大的气性”,我接过她递来的茶,喝了一口,微微笑道:“以前家里人多事杂,现在简单了,就是咱们一家子罢了。可不要再出纰漏。”
  
  她点点头,“妾身醒得。”
  
  “家事也不多,不过是些田庄子罢了,也不需费多少心。孝期也不便和亲友多来往,倒也省事了。你就治好这个家,教好女儿,我对你也没有旁的要求。”
  
  “是,妾身想着,是不是给女儿请位师傅,琴棋书画什么的挑一两样让她学了?”
  
  我想了想,“那些是小道,我宁可她将来嫁的门第差些,也不会让女儿去做妾,以色侍人的。倒是正经该会的本事,比如管家什么的,你要好好的教她。我瞧她性情很好,你也不要让人过分拘了她,大大方方的比话都不敢说的牵线木偶好多了。至于琴棋书画,若她学了女红和家事,还有余力的话,我就帮她请师傅。若是没有余力,或者她没有兴趣,也就算了。”
  
  颜扎氏笑了,靠在我肩上,“别人都指望女儿攀高枝,好带挈娘家。爷真会为女儿打算,再没有这样好的阿玛了。”
  
  自己的女儿自己不想着,难道还指望别人?
  
  “我在孝期里有时间,这段时间好好的带着儿子们。你以前管的不错,没有让他们跟府里那起子混小子学坏,前儿老管家还说,三个儿子的性情都像我,也都像玛法”,想起玛法我还是有些难过。
  
  “这都是妾身应该做的。”
  
  “对了,咱们满族的女儿也该学些骑射,光是养在屋子里,性情难免不够开阔。下回我把她也带去,骑在马上跑一跑,也让她偶尔松快一下。”
  
  “是,妾身也想去城外的庄园看看。”
  
  我斟酌了一下,“家里倒是没什么事,一起去也使得。我也知道这一年多你辛苦了,不过现在是多事之秋,家里不留个人,倘若大伯父有什么事要告诉咱们,连个人都找不到。还是等孝期结束你再去吧,到时候住个半年,好好的休息一下。女儿我也不会让她多住,十天半个月的就送回来,还是以学家事为主。”
  
  “妾身都听爷的。”
  
  我想了想,又道:“我有些堂弟堂侄,不过十二三岁,就有了通房丫头。我这里是不许的,不仅伤了身子,我还怕他们移了性情。为了家宅安宁,在他们娶妻前,都不许纳妾。额藤伊快十二岁了,两个小的也快长大了,伺候他们的丫头,你要当心些才是。年纪大了的,就赶快配了人。跟她们说清楚,真要有人和主子做了什么,我可不管她们老子娘有多少脸面,或者她们在少爷跟前有多少脸面,直接赶出去。儿子那儿我也会说的,就算是有真的想留下当妾的,也得等到他们娶亲之后再说。”
  
  颜扎氏笑意盈盈的道:“是,妾身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