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喜耕田 >

第9章

喜耕田-第9章

小说: 喜耕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子慧不但没有端着木盆走,反而坐在了刚才凌一策坐过的地方,眨着眼睛说道:“凌爷爷,我知道何事让您烦恼。”

“是啊!”凌正坤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虽然我们凌家搬到这村上来不久,但是我们家婆娘和儿媳妇这天天吵日日吵的习惯,早已是村中家喻户晓之事,没想到连你这么小的娃子都知道了。”

“爷爷,您别看我年龄小,也许我还能帮您出出主意,解决一下家中的难事。”裴子慧很是诚恳。

凌正坤呵呵一笑,“你一个小孩子,还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帮我解决难事呢?不过爷爷谢谢你了。”

说完凌正坤赶着羊就要往回走,裴子慧赶紧起身伸手拦在他身前,认真道:“凌爷爷,您就相信我这一次。跟您说实话吧,我那个放牛的大哥特别爱看书,但是家里穷没有钱买,就想借您家的书来读一读。如果我的方法让您家的奶奶和婶子不再吵架,您就借给我大哥书看行吗?”

凌正坤听她说完,眼中竟有那么几分动容,于是又转身坐了下来,沉声说道:“好吧!难得你一个小小的娃子就能为兄着想。我就和你说说我们家的事儿,你听了能帮我这个老头子解决自然是好,如果不能,我也就当说出来放放心头的闷气了。”

“好!”裴子慧很是高兴,坐在凌正坤旁边,双手托腮仔细听他说了起来。

第013节:妙计

(哇呜~~~来点收藏推荐吧!)

凌正坤叹了口气,双眼微眯,思绪似乎已经陷进深深的回忆中,他缓缓说道:“原来我们凌家住在离京城西侧两百里路的燕赵县,家里有些薄田,有头耕牛,日子还算过得去。我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凌一鹏,老二叫凌一策。”

裴子慧眨了眨眼睛,柔声道:“那刚才来的应该是您的二儿子吧?“

“对,那正是我的二儿子凌一策。”他点了点头,忽又喉头上下滑动,好半晌才又沉声道:“我已经五年没见过大儿子的面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

“这又是为何?您和您的大儿子失散了吗?”见他满眼忧伤,裴子慧忍不住问道。

凌正坤颤着声音说道:“虽然我们身在农家,但是大儿子自小苦读诗书,一心从文,誓要考出功名在身。终于老天不负苦心人,在他二十岁那年中了秀才。但是中了秀才却是科举之路才刚刚开始,只有继续向上考,中了举人才可以为官为宦,才可以被称为老爷,若是只考中秀才,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对于凌正坤说的这一点,裴子慧还是比较认可的。

可以说科举在任何时空,任何朝代都是一个承载了太多历史意义的词汇。

在她所知道的那段中国历史中,科举影响和改变了无数古代文人的命运。它打破了隋朝以前,出身寒门的人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

它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直至清朝才趋向衰落。足足经历了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厉害,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甚至它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可见科举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然而在这里,在这个时空,在这个她脑海中找不到印象的年代,科举在人们心目中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依旧是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这时她的脑海中忽然想到大哥裴子墨,或许这条艰辛的科举之路,他也是要尝试的。

而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他在做铺垫。

因为古代和现代不同。在现代或许商人在社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佬就是商人立国,再加上财团操作,所以,让无数人见到了资本的重要。

而在古代士农工商,商的地位一直很低。在中国古代,隋起科举,唐时发展壮大。唐朝时,商人的子孙都是不能科举当官的。只是到宋朝时,才似乎好点。

所以想到这一点,她就更坚定了让裴子墨参加科考的决心。即便是她能领着全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也充其量就是个商人。在这个拜高踩低的社会中,是被人看不起的一类人,但是若家中出个举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如此想来就更坚决了决心,只听凌正坤继续道:“当年秀才是考上了,但下面的难题也来了。我们凌家祖祖辈辈也就是靠那么几亩薄田过日子,恰好在大儿子考中秀才之前的那几年又是收成不好,所以一家人都填不饱肚子的时候,更是没钱再供他考举人了。”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说来也巧,还算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时有人给二儿子罗一策说了一门亲事,也就是现在罗一策的媳妇曲红英。”

裴子慧点了点头。

凌正坤却尴尬一笑,“曲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粮多地广,生活富裕。曲红英的父亲就是看中我们一策诚恳老实,才肯嫁到我们家的。后来曲亲家又知道我们凌一鹏数年苦读,而无钱继续考取功名时,便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帮衬着他考举人。这一帮便是六年,还好一鹏也算争气,终没有让曲亲家失望,六年后终是考上了举人。”

裴子慧不由也替他高兴,欢喜道:“这不是挺好的吗?凌爷爷又何来忧愁?”

“不好,不好!”凌正坤直摇头,“大儿子考中举人之后并没有衣锦还乡,而是捎到家中一封书信。信中说他在京中遇到一位忘年之交的大人,与之相谈甚欢。因这位大人在京中对他任职一事另有安排,故暂且回不了家乡,但他在京中有了落脚之地后,一定再书信回家,再行安排一切。”

裴子慧知道后面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也不多问,只专注地听着。

“本以为大儿子考中了举人,我们这一大家子,包括一直帮衬我们的曲亲家都有了出头之日,哪知……”凌正坤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了下来,“哪知在收到信后的没几天,在我们燕赵县突然闹起了瘟疫。先是那鸡鸭牛羊一个个的死掉,后来就一群群的死掉,再后来人也开始手脚溃烂而死。于是大家都开始人心慌慌,更有人携着一家老小逃到了别处。后来曲亲家也染病故去了,我们凌家也只好赶着那头还没病死的牛,拉着大儿子爱不释手的五箱子书籍离开了燕赵县,准备逃到京城找大儿子。”

“那后来呢?没有找到吗?”裴子慧如听什么惊险的故事一般,整个人的情绪都已容入到凌家人的命运当中。

终是控制不住,凌正坤抬手抹了抹泪,才道:“待我们到达城郊时,耕牛就病死了。然而却是逃来的疫民过多,皇上怕京城里的人也染了疫情,于是下令紧闭城门,不让我们进去。就这样我们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住了下来,吃谷糖,咽野菜,终于熬过了三个月,天气渐渐冷了,疫情也过去了,才放我们进得城门。”

“然后还是没有找到您的大儿子吗?”裴子慧很是担心地的问道。

“没有。”凌正坤摇头,“进了京城才知道到处都是人,找一个没有准确地址的人谈何容易。我们一家人在城里足足转了两个月,晚上都睡在了别人家的屋檐下,可还是没有找到大儿子凌一鹏。后来儿媳妇英红就开始埋怨,说她爹那么多年竟供了一个白眼狼读书,说我们一鹏一定是做了大官,就不管我们了,不但不回乡去找我们,反而在京城躲了起来。她天天如此这样说,一鹏的娘自然是听不得别人说她的儿子这般忘恩负义,所以就常常和英红争辩两句,时间一久,这婆媳之间竟成了水火不容的关系,一见面准吵起来。”

“凌爷爷,那你们又是如何搬到兰家沟来的?”裴子慧问道:“燕赵县的方向在京城的西侧,而我们兰家沟在东侧,正是相反的地方啊。”

“唉!”凌正坤叹了一声,说道:“这不是找大儿子一找就是五年,却依旧音信杳无。最后大家也就都放弃了,于是就想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这不就走到兰家沟来了。再者也是因为这里和京城就一山之隔,待有了余钱我还可以再进城找找儿子。”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裴子慧突然发出的一句感慨,让她自己都怔住了。

再看凌正坤时他也怔住了,裴子慧还以为是自己说出了这样不该是七岁孩子说的话,被他发现了什么。然而他却只是怔怔地说:“子慧啊,你刚才说有办法帮爷爷,你倒是说说看啊!”

裴子慧见他没有发觉,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放下心里。

她甜甜一笑,走到凌正坤面前,道:“凌爷爷,我这个法子是个妙计,您用了这个妙计之后,你们家的婆媳肯定再不会吵架,但是需要您和您二儿子的配合才行。”

“什么法子?”他看她的眼神,带着几分疑惑,他实在想不出一个七岁的孩子会有什么高深的妙计来。

裴子慧却也不在意,惦着脚尖就对着凌爷爷咬起了耳朵。

凌正坤的眼神先是愣愣地发呆,然后是疑惑的惊恐,再然后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最后才瞪着眼睛道:“这,这真的行吗?”

“怎么不行。”裴子慧一笑,“反正那对婆媳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行,您就死马当成活马医吧。就算医不好,还能坏到什么地方去。”

他听了,也不由重重点头,叹道:“是啊,还能坏到哪里去,她们已经到了那种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非要争个谁高谁低,谁伤谁残,甚至是鱼死网破。”凌正坤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伸出手掌重重地拍了拍大腿,高声道:“好!回去我就和二儿子商量,就这么办!”

裴子慧喜笑颜开,“凌爷爷,待您从京城寻儿回来,若是我的办法成了,我可是要来领赏的哦!”

“不就是那些书吗?”凌正坤不以为意,“虽然那书是大儿子的心爱之物,但是你若真是帮我们家解决了这么大的困扰,让我们凌家从此以后不再骂声四起,不再让大家看笑话……”他想了想拍拍胸脯,很仗义地说道:“我做主,那些书就送给你了。”

“真的?”裴子慧呼的一下跳了起来,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真的。我这么一大把年纪,还会骗你一个小孩子不成?”凌正坤歪头看着她。

“凌爷爷,那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第014节:私会

正午时分,头上的太阳炎热毒辣,直晒得人有些发晕。

此时,无论是下地务农的,还是河边洗衣放牧的,都陆续回了村子,凌正坤也赶起他的三只羊,心事重重地回去了。

裴子慧将木盆放在河边,一边采着河岸边的紫色小花,一边等裴子墨过来一同回家。待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见裴子墨那边还没动静,她才摆着手,唤道:“大哥,牵着牛我们一起回去吧!”

裴子墨闻声,双目这才从书页间移开,仰头笑道:“妹妹等我一下,就来。”

说罢他将书小心地放进怀中,又转身到几步外牵起一直吃草的耕牛,过了木桥,赶来与裴子慧会合,“妹妹,我帮你端木盆,这一盆的湿衣裳也挺重的。”

“嗯!”裴子慧只是笑,却也不拒绝他的帮助。

仍旧是上次的情景,他一手端着木盆,一手牵着耕牛,有说有笑地带着裴子慧往村里走。期间裴子慧问道:“大哥,四叔那本《九州杂谈》你看完了吗?”

“看完了,可还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懂,所以还在继续看呢。”他笑着回答。

裴子慧关切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大哥一早一晚的看书就好了,中午时分日头这么烈,你坐在阳光下看书多伤眼睛。”

裴子墨不以为意地笑道:“没事儿,再不抓紧看四叔就要急着将书要回去了。”

她倒是很理解爱书之人对于读书的迫切,于是再没说什么。

到了家门口,她双手接过木盆,裴子墨则过去拴牛,就听院中叶氏对两只发出“咯咯哒,咯咯哒”的母鸡恶狠狠地骂道:“这两只该瘟的母鸡,天天干吃食不下蛋,还没事儿就在这咯哒咯哒地叫唤,丢不丢人,你们到是丢不丢人?咯哒咯哒的叫,你们倒是叫出几个蛋来让我瞧瞧,我让你们叫,让你们叫……”

叶氏一边气呼呼地说着,一边拿着小柳条抽打那两只依旧鸣叫不停的母鸡。

别人倒没怎么样,倒是把一直倚在门口的宋氏窘了个面红耳赤。

叶氏虽然在骂那两只不下蛋的母鸡,但是对于过门多年还没有身孕的宋氏来说,那尖锐的骂声,那小柳条的抽打,无不像是一把把顿刀子在割她的肉一般,直疼得她面色惨白而无力,就连那额上的冷汗都一滴滴地落了下来。

难道是她不想生吗?她也在努力,可就是怀不上,她又有什么办法。

一时之间裴家小院内的气氛便有些尴尬。然而那叶氏的讽刺挖苦之声却还在断断续续的传来。

宋氏自胸中呼出一声尘埃般轻微的叹息,就欲转身回自己房间。

裴子慧却跑上前道:“三婶,这是我在河边采的花,可好看呢!给三婶放在窗前插在瓶中养着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