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凰涅天下 >

第367章

凰涅天下-第367章

小说: 凰涅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蝗四米磐耄猛氲闹噶酥干檀馑际恰按纤偷摹薄D橇矫t望兵大喜,直道南人识趣,转身过来喝酒。
一碗酒才下去,就觉得有些头晕,一人嘟囔着“这酒够呛”,陡觉背心一痛,跟着便见对面的瞭望哨也闷声倒了下去。
两名“船工”拔出军刺,顺手在女真人身上擦干净血,再插回左袖内侧的鞘内,互相嘿嘿一笑,将尸体上身趴在哨楼上,做出瞭望状。然后两人负上女真兵的箭袋,拿起弓坐下只等行动号令。
营帐内已经干了三碗酒的商会管事忽然抚着头,眼蒙蒙地说:“某有些昏头了。”摇摇晃晃站起来,拿着碗往谋克那边走,嘴里嘟嚷:“敬酒,再喝……”
那谋克也觉得脑子昏沉,却兀自嗤笑,“南人就是不行。”话才说完,便觉胸口一痛,他不敢置信地猛然瞪眼,临死的嚎叫却呛在捅破的肺泡里无法吼出。
几乎同时,帐内那七名女真部属也被伪装成随从的陆战兵拔出军刺捅了肺泡,跟着割了头颅。杨再兴嘿嘿一笑,军刺拍打着女真谋克的头,“金蛮子,蒙汗酒别乱喝。”掏出短笛吹响行动号令,带着部属如猎豹般窜了出去。
盐场内外扮成船工扛粮的水师陆战兵立刻扯开麻袋,从麦子里取出弓箭,对着猝不及防的女真兵开弓即射,箭无虚发。那些在滩涂上喝酒的女真兵并没有中蒙汗药,但坐在地上还没来及起身,就被飞来的箭矢射中,反应最快的也才拔出腰刀而已。
那些汉兵和盐工都惊呆了,有的仓惶抱头躲避,汉兵有的拔刀,也有的逃跑……那些拔刀、逃跑的都被射杀了,便听杀人的“海盗”高吼:“蹲下举手,投降不杀!”有些人仍然惊慌地往滩涂外跑,跟着就被哨楼上的弓箭射杀,其他人眼见此状,纷纷蹲下,举起双手。
便听一阵阵的惨嚎怒叫声之后,盐场里外渐渐歇了声,静寂得如同阎罗场,让人惊怖万分。有的人吓得尿了裤子,坐在地上瑟瑟发抖,嘴里直叫着“大王饶命”,敢情还当这些人是海盗。
浑身浴血的陆战兵如杀神般清理战场,所有咽气没咽气的女真兵都被割了头颅,那些倒下的汉
兵和盐工则被补上一刀,确定死去无疑。
半刻钟后,整个盐场都被杨再兴率部掌控,水师陆战兵仅伤亡五人。
发出信号后,十几艘隐蔽在三山湾南部的“商船”开进青泥浦,从最前面的船上下来一队队身穿军袍、打着绿色缠腿的国防军步兵,立即接手了盐场的营防。
杨再兴率领二十名陆战兵换上盐场汉兵的装束,驱使十名汉兵赶着三车粮食、三车“加料酒”,往盐场西北七八里外的前关行去。
从青泥浦到前关的山陵有一条车马可过的官道相通,平时用来运盐,若遇海盗劫掠则方便骑兵驰援。
将近关口时,杨再兴不着痕迹地打量,果然如情报中所说,关门东侧和西侧共连有五座烽火墩台,只要关口有异动,烽火就会燃起。他们必须将烽火台全部拿下,若让金蛮子点燃烽火,闪电奇袭战就会败于此地,但他杨再兴绝不会让这种“失败”发生。
杨再兴心头涌动着建功立业的热血,但晒得棕黑的脸庞上却是无比的冷静,目光谨慎地打量着四周,又压低嗓门警告那些汉兵:“成则立功,告密者死!”那些汉兵见识过他的血煞手段,何况盐场的女真人都死光了,他们这些汉兵必定要被严重责罚,又眼见登陆的宋军威势赫赫,这些汉兵便都生了跟着搏一铺的心思,因此虽然心中惊怕却都点头不迭。
车队渐渐行到关墙下,城墙上的守兵看到牛车上露出的酒坛时,已经迫不及待地嚷起来,跟着便开了城门。
二三十名女真兵嘻嘻哈哈地走出来,带头的是位蒲里洐(谋克副职),见运送的兵丁都是汉儿,心下诧异,便按刀喝问:“阿呼孛堇呢?”
他在阎罗殿里等你喝酒呢!杨再兴心里嘿嘿冷笑,上前抱拳,低头恭谨道:“禀告孛堇,阿呼孛堇喝多了,其他孛堇还在喝酒,让小人先送些好酒过来,还有三车粮食,说是给关口孛堇的薄礼。”
那蒲里洐面皮一松,叫人检查牛车上的货物有无异状,又打量杨再兴面生,便问:“兀那汉儿,以前没见过你?”
杨再兴恭谨回道:“小人得阿呼孛堇赏识,前些时日才提了汉军牌头。”
那蒲里洐听他女真话说得流畅,又见他身材不高却隐隐有着矫健,便哈哈一笑,自以为明白阿呼为何要提拔这汉儿了,心中怀疑尽去,挥手让他赶车进去。
很快,从牛车卸下来的烈酒灌进了嗜酒如命的女真人腹内。这些酒封坛前都洒了曼陀罗粉,即江湖人称的蒙汗药,因为酒是烧刀子勾兑,浓烈呛喉,便将下药后的轻微苦涩味都掩了去,而且这些酒中下的药量都不生,约摸两刻钟后才会昏睡过去。女真人先让汉儿兵验酒,见
无异状便都呼喝着灌起酒来。就连城头轮值的女真兵都在这些“汉儿兵”的殷勤下将端来的一碗酒喝了。
就在一众女真兵都昏昏蒙蒙时,杨再兴率领三名陆战兵分别摸向东西两侧的烽火台,两人一组,用送酒做掩护。这些烽火兵倒是尽忠职守,竟能忍着酒虫子躁动,当值不饮。
杨再兴一边劝酒一边接近,猛地暴起,一腿扫倒那名烽火兵,跟着扑上去咔嚓拧断他的颈子。同组的陆战兵挥出的军刺被另一名烽火兵拔刀挡住,他提膝狠狠撞上那名烽火兵裆下,趁他闷哼弯腰时军刺跟着刺进肺部,连捅几下。
两人端掉这个烽火台,又继续摸前,故伎重施,突袭搏杀,先后端了另外两座烽火台。回转关口,东侧那边的两座烽火台也已被两名陆战兵端掉。
留守在关口的二十几名陆战兵已将城墙上失去大半战斗力的女真兵割了喉,并将抵抗的汉兵搏杀,跟着打开关门,吹响尖锐的短笛。伏在山坡灌丛里的二百名国防军士兵听见笛声,立即起身冲上关口,清理金兵,接收关防。
杨再兴已经率部推着载粮的牛车,沿着“长城”内道往西,突袭五里外的中关。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蒙汗药:
用曼陀罗制成蒙汗药,是何人何时发明,尚不知。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医书载:“神仙醉,押不芦,曼陀罗等药食之,令人轻身通神见鬼。”这里的通神见鬼是指产生各种幻觉。
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城关之战

三月二十一;清晨,微雨。
马蹄踏在杂草丛生的古驿道上,不疾不徐的声音带着一种从容,骑队的身影在守关军士的视线中渐渐清晰起来。
陡然一道高亢利落的吼声:“礼!”
肃立在关门左右的两排甲袍军士猛然擎枪立胸;城头垛口边;如同一排标枪的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地抬臂击胸;发出沉浑而有力的砰然声音。
卫希颜圈起马鞭轻磕眉际回礼;策马进了关口;扬蹄而上;沿着“长城”内道一路往西。城垛上的士兵转身目送;直到骑队最后一骑的身影在视线中消失,行礼的手臂才缓缓放下,心口的激动却如野火蔓烧般无法遏止。
“吾之马蹄所至,即大宋之土。”
卫希颜的坐骑扬蹄飞纵,马蹄铁敲打在城道上,溅起点点泥泞,一路从前关到中关再到后关,伫马立在“长城”最西端的城垛上,俯瞰西海湾的海浪拍打着陡峭的崖壁,激起层层白沫又退散,一浪接一浪,周而复始地不停歇。
杨再兴满身慓悍之气地站在丈外,正向卫希颜禀告夺取苏州关的过程,末了,他语调铿然地道:“枢帅马蹄所至,已是大宋之土。”那充满锐气的眉眼仿佛出鞘的宝刀,正喧嚣地渴望着下一场战斗,“枢帅马鞭指向哪里,第七部的军刺就插向那里!”
“不急。”卫希颜曲起的马鞭轻轻磕打着城垛,目光遥遥望向东北。
整个苏州关已经拿下,但她并不急着向北推进。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夺取一城一地,尤其是对付女真这种国家,拥有庞大的疆域却只有几十万的部族人口,消磨他们的壮丁才是最佳战术。
就目前而言,如果急着突进,不但会迅速引来上京的关注,而且打下地盘后需要铺开兵力防守,对于才刚上岛的南廷军队来说并非上策。
“奇兵之后,就要出正兵。正兵之后,又要出奇兵,你们的军刺先备着,有用到它的时候。”卫希颜微微笑着,“至于现在,该是国防军上场的时刻了,你们可不能抢戏。”
“哈哈哈……”城墙上的将士都哄笑起来。
巳时,东方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如雷声响,虽然隔了七八里远,关墙上的官兵仍然能够清楚地听出那是大炮的轰鸣。
“炮轰了!炮轰了!”关墙上正在忙碌地浇筑炮台的国防军士兵都往东望去,兴奋地咋呼,直到都尉一声吆喝:“干活,干活!修好炮台,有你们威风的时候!”众军士齐声哄笑,呼喝着干活,以那轰隆隆的炮声为号子,关墙上热火朝天。
***
苏州关“长城”依山势而建,两边高中间低,金军当然选择地势较低的中关攻打。
从中关的城面上望下去,只见两边的丘陵山坡夹着中间一片不算开阔的平地,宽约五十丈,能容五十骑并骑冲锋。
便听一阵连番的巨大爆炸声响,掀起无数湿泞草泥,飞溅而起的炸弹碎片穿透了所有的阻碍物,包括披甲的骑兵和没有披甲的战马,阵阵惨嚎悲嘶的声音合在硝烟中弥漫开去。
冲锋的三百骑几乎倒下一半,幸存的骑兵赶紧勒马掉头,冲回阵营。
这种炸雷般的轰击将后面的金军都震住了,率军的女真猛安晃了晃被炸得嗡嗡作响的脑袋,瞪着眼不敢置信的模样,“这就是南人的霹雳砲?!”几位谋克、蒲里衍也都骇然瞠目。
这些女真骑兵是曷苏馆部的苏州猛安驻军,打过辽军却没打过宋军,只是隐约听说过南朝的霹雳砲声响如雷,却都不曾目睹,这会只道眼前就是传说中的霹雳砲。
女真猛安缓过神后,跃身上马,拔刀高吼:“大金国连南朝的京城都能攻下,霹雳砲再厉害也阻挡不了女真勇士的冲锋!”说着举刀喝令,“整队,冲锋!——女真无敌,铁骑无敌!”
“女真无敌,铁骑无敌!”金军被大炮轰沉的士气又激扬起来,握拳捶打着胸膛嗷嗷吼叫。
号角声吹响,马蹄践踏着雨水泡得泥泞的平地,三百骑女真骑兵再次发起了冲锋。
细密的雨丝落在城关炮营都尉的眉毛上,渐渐凝成水滴滚下,却丝毫没有阻碍如石像般坚硬的眼神。“开炮!”都尉手中的三角旗猛然落下,震吼声音冲出胸膛。
“轰!轰!轰!……”
巨响的炮声仿佛将雨丝都炸裂开去,上百发炮弹再次落在关墙一里外的平地上,泥土雨水齐溅,浓烟中人仰马翻。
连续两次冲锋都被大炮轰退,女真猛安改变战术,命令骑兵和阿里喜步兵都分散开去,从中间的平地到两边的丘陵山坡地带,横出长达一里的战阵,攻打城关。
苏州关的城墙南陡北缓,因为主要防御从南方海路来的敌人,所以南面城墙高于北面城墙,北城墙仅有丈高,骑兵冲锋提缰跃马就能跨过,但两边的山坡地带阻碍马速无法跃关,只能冲到近前,再踏马插箭蹬杆上关。
此时,一里长的城关上,二百名弓箭兵散开上前,手中弓箭缓缓移动着,眯细成线的眼睛捕捉着攻上来的目标,拉弦待射。
虽然卫希颜的主要精力放在热兵器的研制上,但她很清楚至少二十年内热兵器无法完全取代冷兵器,因此南廷军队并未放弃弓箭兵和骑兵这两个兵种,反而改变了作训方式以适应更高的考核标准。
譬如弓箭兵,按照国防军步军的配置要求,每伍必有一名弓箭兵,每都必有三十一名
弓箭兵,即步射四比一的比例,经过五年的打造,不计马军,二十五万步军至少有五万合格的弓箭兵。
这些弓箭兵平日的训练目标是百步“移动靶”,驱赶兔子、野狗乃至捕获的野狼在八九十步外的广阔栅栏内来回奔窜,要求箭矢射中它们背上套着的尺长横靶,箭矢射空或者射中活物的都要惩罚。
最初,这种训练场面十分引人发笑,而且对弓箭兵的射击要求也比百步穿杨更刁钻,引起怨声无数,但这种训练着实有效,持续五年下来,每名合格的弓箭兵都是百步内的神射手,不求箭箭红心,但必须中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军队的战斗力是用银钱堆出来的,南廷军队的训练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个道理。以弓箭兵为例,作训方式虽然很有实效,但耗费也高出很多,仅仅是那些移靶活物的花费,每年都是一笔大开销。
所幸南廷拥有富庶的江南和繁荣的海贸这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即使军费庞大也支撑得起,这却是北廷无法相比的,即使有那银钱也是花费在骑兵、战车、弩机和甲胄上。
所以,单就步射弓箭兵而言,南廷弓箭兵若称第二,当世绝无第一。他们唯一缺乏的,是面对敌骑冲锋的实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