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

第220章

唐朝好媳妇-第220章

小说: 唐朝好媳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修筑码头和道路,张陵只能想办法另寻办法,小婉所建议的招商引资让他大受启发,在此之前,他已经与扬州等地的商人洽谈过,只要沧州的码头建好,那些商人的投资都会收回来。今天所要商谈的漆器商厉如海也是他内定的一个大投资商,而且按照小婉所说的,平遥漆器绝对不下于宜春漆器,销往倭国和百济、新罗,都没有问题。

第二天一早,张陵带着张松直奔厉府而来,张松上前弟了名刺,那门上的家人原本没当回事——两个人太年轻了,被家人们当作前来打秋风的穷书生,待看了名刺上的头衔之后,这才怔怔地打量了张陵一眼,飞也似的跑去向主人禀报。

“沧州别驾张陵……这个名字倒有些耳熟。”厉家当家主人厉如海沉吟道。厉如海今年已经有六十一岁了,但精神矍铄,身上穿着一件团花的长袍,面如满月——只是这满月上多了几着深深的抬头纹和一撮花白胡子,看起来倒是颇显贵气。

在他身旁有一位中年人,面孔与他酷肖,大约四十岁上下,那是他的儿子厉宗山,他接过那张名刺看了一下,突然‘哦’了道:“爹,孩儿想起来了,这个张陵就是这两日在平遥传得沸沸扬扬的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来我一个漆器商家里干嘛?”

厉如海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是让人家在外面站着,急急地带着儿子出来迎接。

“不知张大人大驾光临,厉某失礼了”

厉如海带着儿子就要行礼,张陵连忙阻止:“张某此来并非公务,厉老先生不必客气”

这番表态让厉家父子宽心不少,一行人进入大厅,厉如海主座相陪,厉宗山却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父亲的背后。

下人端着茶放在了桌案上,厉宗山上前为客人和父亲斟茶,厉如海捻须笑道:“张大人,这是今年新下来的雨前茶,长安的一个朋友捎给我的,至于这水也是取自去年竹叶上的积雪保存下来的,请慢用。”

让过茶后,厉如海含笑道:“早就听说钦差大人这几日驾临平遥城,却未曾想到大人竟然如此年轻,果然是少年俊彦,前程不可限量啊”

“厉老先生过奖了。”张陵微微一笑,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盏放在桌上。

“张松。”他向身后的张松招了招手,后者立即取出一份文书呈上,张陵将文书递给厉如海。

“这是……”厉如海疑惑地接过文书——这却是证明张陵身份的一份文书,有官府盖的大印。

“张大人是钦差大人,老夫岂有不信之理”厉如海嘴上说的客气,眼睛却是一个字不拉地看完,然后恭恭敬敬地将文书还给张陵,“不知张大人此行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在下是来给厉老先生送财的。”张陵含笑道。

“哦?财从何来?”厉如海微微一怔,旋即声色不动地问道。

“张松,地图拿来。”张陵吩咐一声,然后将桌上的茶盏推至一旁。

张松应声上前,将背着的一幅图轴取下,在桌上展开。

“张大人这是何意?”厉如海讶异地问道。

“厉老先生请看,”

张陵在图上一指:“这里就是沧州……这里是鲇鱼湾……”

他详细地介绍了沧州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情况,尤其是重点介绍了鲇鱼湾的情况和意义,从陆地到海上,尤其是与沿海各港口的关连。

厉如海虽然年迈,却并不影响其眼光和阅历,这幅沧州地图不算什么,重要的……正如张陵所说,那个鲇鱼湾是一个建立码头的好地方,如果张陵所说属实,以这个码头为起始,将平遥的漆器推向新罗、百济、倭国,甚至可以远销大食、波斯。

对于平遥来说,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名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品牌不够响;二是运输,此时的大唐最大的贸易港口就是泉州,平遥距离的实在是太远了,如果是在沧州的话,运输就方便了许多,而且从海上去新罗、百济、倭国,距离要近上许多,时间、成本都会降低。

低成本意味着高利润,想到这一点,老练如厉如海也不禁呼吸微微有些急促,无法保持淡定,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意味着厉家的事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算完全交给儿子也可以放心了。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厉如海兴奋之后,开始考虑张陵的来意,“张大人,恕老夫愚鲁,这确实是一个发财的好办法,却不知道大人为何要说给老夫听闻?”

张陵微微一笑:“因为这个码头还仅仅在图纸上。”

“图纸上?”

厉如海的脸色顿时一变:“张大人莫非在与老夫说笑?”

“并非说笑。”

张陵严肃地道:“我这次出巡,一是为了完成皇上的旨意,二就是寻找合作的伙伴。厉老先生,您不否认这个码头所能起到的作用吧?”

厉如海点点头,“大人所言极是,这个码头建成之后,确实有利于商贸,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大人是要老夫投资建码头,老夫投资又有什么好处?”

“好处大了。”

张陵示意张松将地图收起,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在下这一路上,颇联系了一些商家。不过,我给他们的不过是一个能够养鸡的窝,给你的却是一只会下鸡蛋的鸡。”

“张大人,你有多大的权利?”厉如海思忖了片刻问道。

“刺史大人已经将这些事项完全交给我,我是沧州别驾,可以负全责。”

张陵轻轻点着桌子,“我准备建五个码头,可以将其中一个码头的专属运营权交给你,出多少钱,就可以得到多少年的运营权。”

“专属运营权是什么意思?”厉如海问道。

“专属运营权的意思就是这个码头上只装运你们厉家的货物,其它船只无法使用这个码头……”张陵给他解释了一番,这一点并不难于理解,厉如海点点头,“大人,老夫想去沧州看一看可否?”

“欢迎之至”

张陵欣然应允:“下月十五,在下邀得的商户在沧州鹿鸣春连锁相聚,届时还请厉老先生莅临”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二十九节 望远镜、礼物

第三百二十九节 望远镜、礼物

“这是什么?”

坐在一张可调节椅背角度的躺椅上,王夫人好奇地把玩着一付望远镜。

“这叫千里镜,也叫做望远镜,你可以试着用它向远处看。”小婉告诉她如何使用。能够烧制比较纯净的厚玻璃之后,她就命人试验磨制望远镜的镜片,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成功地制作出望远镜。

在这个技术十分落后的时代,手工磨制镜片的废品率极高,两个月的时间,一共才制作了二十付望远镜,九付望远镜送去了长安,分别送到平阳公主府和东宫、张府,她手里还有十一付,是准备在沧州送礼的。刚才见王夫人吃完饭后无聊,便取了一个给她赏玩。

“哎呀,太神奇了”

王夫人将望远镜移到眼前,很失态地叫了一声。

“又有什么怪异的事情?”正在喝茶的王守拙回头问道,李道玄和长孙珏却是连头都没有转过来,一边品茶,一边闲谈……他们已经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东西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你们过来看啊,这个神奇的望远镜能够将远处的东西拉到你们面前”一向矜持的王夫人竟然如此失态,让三个男人都感到好奇,再者……‘能够将远处的东西拉到面前’,那岂不成了传说中的仙家法宝?

王守拙先一步取过望远镜,按照王夫人所说放在眼前……石化

“士义,搞什么鬼?”

李道玄等得不耐,很失仪的从王守拙手中抢过望远镜放在眼前……石化

长孙珏看了看眼睛差点儿塞进那两个‘管子’里的李道玄,又看看沉思中的王守拙,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伸手抓住望远镜,嘴里还很客气地道:“李兄,休息一下眼睛。”

“哎,我不累。”

李道玄反手要夺回来,长孙珏已经跑到一边,然后也跟着石化起来。

“张夫人,这种望远镜是怎么加工出来的?”李道玄倒也不至于不顾形象地和长孙珏争抢,转过来问小婉他最关心的问题。

做为一名曾经的统兵大将,李道玄很清楚这种望远镜意味着什么,能够先一步发现敌人和远距离观察敌人的情况,对于战争来说,就意味着制敌先机,可以灵活地调配部队。

“不是很麻烦,只需要制作出最纯净的玻璃就可以磨制了。”

小婉简单地将望远镜的原理介绍了一遍,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望远镜的磨制,以张氏的加工能力,现在一个月也不过就是几十付的水平,想提高产量还要过一段时间,尤其是玻璃的纯净度非常关键,成本也非常高。

“一付这样的望远镜需要多少钱?”李道玄小心翼翼地问道。刚才听了小婉的介绍,他是似懂非懂,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了,这个叫做望远镜的东东一定很昂贵——这就对了,小婉就要造成这样的效果。

“不算太贵,一百贯。”小婉尽量以淡然的口气说道。

听前一句,李道玄等人还比较欣然,当听到‘一百贯’的时候,几个人的耳中都有些同时耳鸣的感觉。

“小婉,你确定不是在抢钱?”王夫人倒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看着有些呆若木鸡的丈夫和那两位,感到有些好笑。

“这可是冤枉人。”

小婉叫起撞天屈来,“当时研究这个望远镜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还有制作时的成本,一百贯已经是保底钱了,何况这个产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卖出一付。”

“为什么?”长孙珏问道。

“我觉得这个产品对于大唐更有用。”

小婉正容说道:“现在这个是高倍数的望远镜,我正在琢磨着开发新的低倍数的望远镜。”

“你说的‘高倍数’、‘低倍数’是怎么区分的?”李道玄问道。

“距离、清晰度,就是高倍数和低倍数的区别。前者更适合行军、航海使用,后者可以用于民间娱乐,譬如观看表演等。”小婉简单地解释了一遍,讲得太深奥,不但她说起来困难,听者也是麻烦,不如直奔主题。

这时,姚子平过来禀报,说是钓具都已经准备好了。

“诸位,我有一个提议,这次钓鱼的第一名将会得到一件奖品。”小婉忽然说道。

“什么奖品?”长孙珏立即问道。

“就是这个望远镜。”

小婉指了指那个还被他紧紧攥在手里的望远镜说道。

“小婉,我还以为你会送给我们,原来是要拿它当奖品。”王夫人故意说道。

“呵呵,礼物早就预备好了,每人一付望远镜。不过这一付望远镜可是与众不同。”小婉说道。

“哦,怎么个不同法?”李道玄有几分好奇。

“张氏工厂生产出来的特殊产品都是有编号的,这付望远镜是第四付生产出来的,它是独一无二的。”小婉说道。

“你的意思是……那编号前三的望远镜呢?”王夫人问道。

“我知道那三付的下落。”

长孙珏微一沉吟,向小婉问道:“张夫人,那三付望远镜可是已经在去往长安的途中?”

何止是去往长安的路上,如果没有其它耽搁,那些东西应该是已经到了长安吧?

“呵呵,既然有这个奖品,我对下午的钓鱼可真是越来越期待了”李道玄朗声笑道。

“这一带都有什么鱼?”王守拙问道。

“黑鱼、黄花鱼、鲑鱼,如果运气好的话,鲨鱼也会遇到,不过我们没有准备那么大的鱼钩。”姚子平恭恭敬敬地回道。

……

正如小婉所料,那三付望远镜不仅已经到了长安,而且正由张麒送往东宫,由于张府与太子、平阳公主之间的特殊关系,求见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少妨碍。

东宫书房,李承乾正在上课,授课的老师是太子左庶子于志宁。

于志宁,字仲谧,隋大业末为清河县长,后弃官归里。唐高祖入关,迎谒于长春宫,授银青光禄大夫。历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天策府中郎、文学馆学士,不久前被李世民授为太子左庶子。于志宁这个人,不仅学问高,而且性情耿直,有过必谏,这也是李世民用他辅佐太子的原因。

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于志宁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他是个道学先生,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古板,不懂得通融。李承乾是已经熟知这位的品性了,连忙在他发作之前开口道:“于大人,或许有什么事情。”

“嗯。”

于志宁板着脸点点头,虽然他不高兴被打断,但储君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将书本合起,闷闷地坐在那里喝茶。

“进来。”

李承乾看着于志宁的样子有些好笑,开口让外面的人进来。在历史上,李承乾有足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孩子在心理上就有了一丝自卑感,毕竟当君王的人都是要注重威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李世民逐渐露出喜爱李泰的时候,李承乾的危机感顿时严重起来,最后终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然而,此时的李承乾却没有这等情形,不知道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