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带着庄园去古代 >

第62章

带着庄园去古代-第62章

小说: 带着庄园去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老六慌忙摇头:“买种子可用不了这么多的银子,姑娘给我留下一两就成了。”

这菜园子一共才十亩地,暖棚也才五个,哪里用得了六七两的种子钱。等露天地里的细菜都收了,统统种上大白菜和萝卜。买种子有一百钱都足够了。

姑娘前几天来,又教给了他们如何收拾辣椒和草莓的种子,如今也存了不少,等天气逐渐凉了,将那些种子都种进暖棚,又省了一拨儿;买白菜萝卜种子剩下的钱。再买上几样瓜种子和细菜种子。搭配上地里留作种的瓜菜,一两银子肯定都办得妥妥的。

“照着秦六哥这算法确实是足够了,我给秦六哥这钱之所以多了些,其实是叫你拿着去买大蒜和黄豆绿豆。”叶蕙笑道。

就连乡下最最普通的农人家里。只要还能吃得饱穿得暖,天气冷了后,都会在炕上摆两盆大蒜养蒜苗。泡上两把豆子生豆芽。而那些有蔬菜暖棚的人家儿,又不屑于摆弄这两样,她这里若是大批量养起蒜苗和豆芽来。正好省得跟别人家冲突,销路自然也就会很好。

尤其是南边的庄子里,如今又种了许多的豆子,眼下还需要拿钱买豆子做种,明年却能将这种子钱彻底省了……甚至还能开个豆腐坊,只做各种豆制品加工。

秦老六听她这么一说,双眼顿时直放光。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怪不得小小的姑娘就开始出面打理产业。主家终归是主家,脑袋瓜儿也比常人灵活啊!

叶蕙若是知道秦老六心中所想。肯定得笑得不行。这事儿真的不需要脑子多灵活,只是他们这些人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太久了,没日没夜忙活着土里刨食儿,自然也就懒得去想别人怎么做生意赚钱。

等到真正衣食无忧那一日,像秦老六这些人,也不过是想一想如何翻建房子,如何给孩子们攒老婆本和嫁妆了……

其实叶蕙也很向往这种生活,这种生活不用动脑子,至多是多付出些劳力罢了。可若叫她选,她还是宁愿选择现在这种日子——脑子长期不动,也是会生锈的,若是一辈子平安也就罢了,反之若是遇上风云突变,那就是灭顶之灾。

嘱咐罢菜园子这些事,叶蕙便离了这里,一路去了河边的养殖场。自从胡大闹了那么一出儿后,叶蕙和林诚商量了一番,立刻便从河边挖过来一个引水渠,虽然颇费人工,又令许多人觉得她认输了,至少这养殖场随时有了活水用,否则还要像原来一样,每日清早去河边挑上几担水才罢休。

朱香草正带着胡大媳妇在兔舍前面铡草,见着叶蕙的马车驶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只在围裙上擦了两把手便迎了过来。

“林管事又去城里送鸡兔了?” 叶蕙打眼一瞧,昨日还甚是拥挤的鸡笼兔舍,今日已然宽松了不少。

朱香草脆声笑回道:“不但拉了些鸡兔走,还拉走了三对大白鹅和两对雁鹅呢。”

夏天炎热,许多人家都不会在夏天办喜事,可却不妨碍下聘定亲。自打养殖场养起了大白鹅与雁鹅,林诚又与城中的各个喜铺和媒人都递了话,这两样鹅可是卖得如同流水一般。

尤其是那雁鹅,因为它长得颇像大雁,即便价格上是大白鹅的三倍,也有那大户人家和官宦人家不嫌贵,只为了图一个好口彩,至今为止已经卖了十几对也不止了。

等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最最适合下聘定亲,恐怕存栏的两种鹅都不够卖了吧?叶蕙这么一想,便嘱咐朱香草:“我怕待会儿混忘了,林嫂子你替我记着些,等林管事回来了,叫他带人再去趟周围乡下,多收些半大的白鹅来。”

胡大媳妇此时也搬了椅子来,摆在了远离笼舍和猪圈的墙角树荫下,笑请姑娘过去坐下说话。

“胡大嫂子最近做的还顺手?”叶蕙笑问她。

胡大媳妇有些局促的搓了搓衣角,看着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媳妇,抬眸一笑却又带了些妩媚味道:“顺手顺手,姑娘和林管事给了我这么一个恩典,哪有做着不顺手的理儿。”

叶蕙见朱香草也抛来个肯定的眼神,眼中的微笑渐渐到达了眼底,“胡大嫂子是个明白人,如此我就放心了。”

她也听朱香草半遮掩的讲过,胡大两口子这辈子恐怕也生不出孩子来了,只因胡大媳妇当年做的营生太过腌臜,虎狼之药也用了不少,早就伤了根本;这样的两口子若是不趁着年轻时积攒些傍身钱,只是靠着耍无赖骗钱,骗到手了又不得好花,老了就只能等死。

叶蕙坐在树荫下后,梅子已经从马车里取来了水囊,又从小布袋中将干净茶碗掏出来,给叶蕙倒了一盏凉茶——这是文氏临去凤城之前再三叮嘱的,叫叶蕙到了养殖场不许胡乱吃喝。

喝罢茶后,叶蕙笑问朱香草:“我叫南边庄子上的严庄头差人送来的麦麸子可收起来了?如今天气还热,又时不时下两场雨,林嫂子可得小心看护着,别叫麦麸子发了霉,发了霉的东西喂给牲畜吃容易得病。”

本来她就一直惦记着养殖场的饲料问题,万俟三太太送给她的这个庄子可是解决了大难题,好几大车的麦麸子足够支撑好几个月了。

等到玉米也收了秋,还可以将鲜嫩些的玉米秸秆和玉米瓤子粉一粉,再叫林诚请人来挖个深坑,将它们都发酵起来,搭配上麦麸子和少许的粗玉米粉,那就是喂猪的好饲料,鸡兔和鹅鸭也有得吃了。

“收起来了收起来了,胡家两夫妻和我们两口子卸了车,就都收到了我们旁边的房子里,那房子不漏雨,时不常的去开开门窗通通风就成了。”朱香草笑回道。

胡大媳妇听着这主仆二人对话,不由满心惊讶。本以为这姑娘只是家中有钱,外加上有几个忠心耿耿又会武艺的仆人,因此才走到哪里都腰杆子硬挺,原来这姑娘也是个什么都懂的赚钱好手?

朱香草此时又笑着指了指园中的草地:“前几日还是胡大媳妇给奴婢出了个好主意,我们俩人每天都多割些草,一半留着喂牲畜,另一半就摊在向阳处晾晒着,等到全晒干了就拿麻袋收起来,跟那麦麸子存放到一处去。”

“这样就算到了冬天,也能叫饲料里有些野菜叶子,煮猪食的时候往里扔两把一堆儿煮出来就是了。”

叶蕙笑着点头:“胡大嫂子这个主意好。还有咱们家的那个菜园子,其实每天都有些菜叶子菜梗什么的不要了,不如叫秦六哥每天差人往这边送一趟,一时间吃不了的也晾晒起来,到时搀着喂就是了。”

猪圈里养的猪到了冬天还能整天吃糠吃麸子,鸡兔却是极挑嘴的,饲料里若是一丁点儿绿色都见不到,再不掺点鱼骨粉贝壳粉的,几天下去就会瘦得只剩下骨头架子了。

“姑娘想得周到,” 朱香草笑道:“我们当家的也跟两个大酒楼都提前订好了,等天气冷了,他们酒楼里的潲水都给咱们养殖场送来,保证将禽畜都养得肥肥壮壮的。”

叶蕙闻言,立刻又打量起了眼前这养殖场。

当初营建这个养殖场时,她并不曾想养猪,因此上只建了鸡笼兔舍并两间给林诚一家住的小房,就连几个猪圈都是后来又请人来砌的。

如今那小房一间做了存放饲料的库房,林城一家就全挤在另外一间里,旁边的小灶房又是给人做饭,又是给禽畜煮食,怎么看怎么简陋。

“我看不如趁着天气好再建一排房吧,留两间做存放饲料的库房,再重新搭建一个大灶房,单给禽畜们煮食。你们原来住的那两间,等天气冷了也好烧炕取暖,也就不合做库房存放东西了。”叶蕙与朱香草商量道。

“这敢情好!”朱香草笑得直搓手:“奴婢不瞒姑娘说,三妞岁数小,总是比大人早饿,有时候想给她熬点粥喝或是煮个鸡蛋,灶上却煮着猪食,饿得她成日里哭天抹泪的……”

***

今天还是单更,这周太忙了~

☆、第一百零一章 文家

再说文氏。文氏带着小桃、四喜和章家兄弟俩,一行三辆马车,两辆坐人,一辆装礼物,离了宁州城后整整用了十三天,每天慢悠悠行驶个七八十里路,这一天终于赶在头午到了凤城。

远远从侧窗见到熟悉的家乡景色,听见那顺着帷幕飘进来的、熟悉的乡音,文氏终于是忍不住泪,还不等马车行驶到娘家所在的巷子口,帕子已经哭湿了两条。

“太太莫哭了。”小桃陪坐在文氏身边,极是紧张道:“太太才生完柱哥儿两个月,总是这么流泪,会坏了眼睛的。”

见文氏惘若未闻,小桃不得不低声道:“太太不是说,等柱哥儿将来成了家,太太还要替他带孙儿么?”

他们临行前,姑娘就再三嘱咐她,说是并不指望她将太太照顾得多么十全十美,至少要在太太哭哭啼啼的时候多劝劝——大半年的日子里,太太几乎都在以泪洗面,惟恐没等年纪大了,眼睛就先看不见了,还怎么带孙子!

这话倒是将文氏劝住了,不但止了泪,还扑哧一声笑起来:“你这丫头倒真是会劝人儿。”

小桃也不居功,笑说道:“都是姑娘在太太临行前教给奴婢的……”

文氏闻言,神色更是欢快了几分,眼瞅着车队就要驶到自家门口了,慌忙叫小桃用水囊里的水打湿帕子擦了擦泪痕,又从妆匣中掏出粉扑扑了两下,脸上立刻看不出哭过的痕迹来。

文家的守门人瞧着一行三辆车停在门前,慌忙差那在门房里听差的小厮出来询问;章德章武两兄弟进了城之后,不好再大摇大摆的骑在马背上,早就弃马上了车,如今下得车来,正与那小厮迎头碰上。

小厮刚巧认识他们,知道他们上次来过,却不知他们没隔多久为何又来了,也不知道行礼打招呼。立刻抹头就跑,却被章武一把薅住了后脖领子:“你们家姑奶奶回娘家来了,还不速速与姑奶奶见过礼,再进去禀报,跑什么跑!”

那小厮不过十岁出头儿。文氏出嫁却是十四年了,他哪里认识姑奶奶是谁,瞪着眼四处瞧了瞧也没瞧见有女眷,目光越发的迷惑懵懂了,倒将章德兄弟俩气得直笑。≮我们备用网址:。。≯

文氏此时也便掀开轿厢帷幕,由小桃扶着她下了车——既然是回自己的娘家,她也不将自己当客人了,何必叫小厮禀报进去,再等人出来迎接。

下车站定后。抬眼看了看熟悉的门楼,文氏的眼泪又有些忍不住打转转,却也不多做停留,扶着小桃的手就往门里走;那小厮一见,也知道这位肯定就是姑奶奶了,慌忙跑到文氏前头帮忙带路,又唤着门房卸门槛,好叫马车驶进院去。

等一行车一行人呼呼啦啦进了门槛。两位舅太太也早得到了消息,慌忙带着丫头婆子往外迎;往前院来的路上,两人未免交头接耳,很是商量了一番,商量如何才能不叫这小姑子与继母单独相处,以免老鼠搬家……

饶是如此,二人见到文氏后还是装出一副贤良的模样,握着小姑子的手很是体贴问候了一番;尤其是见到那几辆马车里,似乎有一辆装了满满的礼物。大舅太太孟氏更是将一双眼笑得只剩两道儿缝。

二舅太太杨氏见状,不免偷偷撇嘴。听说继母的私房钱不是小数儿,她们这小姑子倒是精明,一车并不值钱的礼物就想换走一车细软,真真打得好算盘!

“两位舅太太还是等回到后院再跟我们太太叙话吧,眼下不如先请几位妈妈将车卸了,再将我们这几位随车的大哥安置了,赶车的马也很需要喂喂食水。”小桃照猫画虎的学说着叶蕙临走前交待的话。

的确,叶蕙很怕她娘张不开嘴,因此上事事都想得极是周到。句句都学给小桃听,叫她牢记在心——两位舅太太都挺下作,万一收了礼物又留了她娘在家住下,反而打发四喜几人出去住店,她娘岂不是得被舅太太们捏死。

孟氏听得小桃这么一讲,脸上很有些挂不住火,敢情她一个当家主母还不如姑奶奶家的丫头懂事,万事都要个丫头教给?

不过看在这丫头说得很有道理的份儿上,她也不能失了待客之道,忙笑着唤身后的几个婆子去卸车;又招呼前院的管家道:“姑奶奶家的这几个车夫和护院你给安置一下,再叫车马上将马喂一喂饮些水。”

见妯娌杨氏频频在她说话时抛眼色,孟氏有些不高兴了。如今可是她当家,这个妯娌却无时无刻不想插手,这是以为她傻呢?

老太爷眼瞅着熬不过三五个月去了,这关键时刻她孟氏可不能做不孝之事!上一次小姑子有信来,杨氏就背着她扣下了,事后等宁州叶家来了人,才敢跟她抖搂了实底儿,虽是如此,她们老爷回头不还是将她好一顿训?

如今这杨氏又想借她的一张嘴,将小姑子的下人打发了,哪有那么容易!老太爷虽说病得厉害,神智却是极清楚的,等见到小姑子一问,还不都得赖在她孟氏头上啊!

孟氏打算的极好,想趁着老太爷还没闭眼前张罗分家——她们老爷虽然是嫡长子,是正宗的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