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 >

第28章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第28章

小说: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以死发誓他与忽兰绝对没有私情。等到成吉思汗真的临幸忽兰,发现她果真还是Chu女之身,于是免去纳牙阿之罪,并温言安慰,对他越发信任。此次受封万户便是明证。   

  以千户为中心的领户分封制,将蒙古各部的人口都编入严密的组织系统之中,由成吉思汗任命的千户长直接管理。在为千户指定领户的同时,大汗也赐予他们相应的牧场,并且规定任何十户、百户或者千户的牧民,不得转移到另一单位去,也不得到其他单位寻求庇护。如果违反这一命令迁移者将立即处死,对收容者也严惩不贷,即使王室宗亲也不例外。于是以千户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开始与一定的区域相结合,逐渐取代往日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结构。   

  千户长等领主在他们的领地之内,负责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徭役、组织军队。换言之,他们是各自领地最高的军事和民政长官,而且这一权力是世袭的。如同所有的封建领主一样,千户长对于国家最重要的义务是从征。正常情况下,国家以千户为单位征发军队,凡 15岁到 70岁之间的男子,无论多寡一概从军,而且要自备战马、武器、车辆等,甚至部分干粮。千户长不仅负责具体的征发、组织工作,还要亲自带领本部人马参加作战。由此,以千户为中心,蒙古国家形成了一套军事民政合一的制度。   

  千户制度固然可以化部落为国家,但它提供的架构,于行政而言,更多的是在地方层面;于军事而言,它提供的部队不过是预备役。但是,新建的帝国   

  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和支撑它的强大武力,作为领导各方的中枢。怯薛军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怯薛意为大汗的护卫军,即俗称的近卫军或者禁军。但和一般的皇家近卫军相比,它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来源。怯薛军由成吉思汗的那可儿,也就是皇帝的亲随演变而来,最早只有日班护卫 70人和夜班护卫80人。随着成吉思汗征战规模的扩大,怯薛军也随之扩大,机构也日益完善。1206年的大忽里勒台,怯薛军扩大为1万人,其中宿卫(即夜班护卫)1000人,箭筒士 1000人,散班(即日班护卫)8000人,扩充的人员,主要来自贵族(千户等)和家世清白的平民子弟。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76节:转瞬即逝……蒙古帝国(14)         

  宿卫值夜班,箭筒士和散班值日班,分成四队,三天一换,总称四怯薛。其中尤以宿卫责任最重,夜间禁止人们在汗帐前行走,违者可立即逮捕治罪。有急事必须通过宿卫禀报后方可入内。宿卫事务禁止任何人打听。由于身负保护大汗的重任,怯薛成员享有许多特权,地位在千户之上。怯薛长放外任,可得一品大官。一般怯薛成员做官也非常容易,只要怯薛长推荐,大汗可直接任命,不必经过宰相控制的中枢。因此各级官员争以怯薛出身为贵。   

  由此看来,怯薛不仅是负责大汗安全的护卫部队,更是国家机关的储才库。是以成吉思汗常告诫子孙,要〃好生抬举〃他们。同样的原因,成吉思汗对于四大怯薛长的人选格外重视,首任的为长期跟随他、战功赫赫的〃四杰〃:博罗忽、博儿术、木华黎和赤老温。他还规定,怯薛长的职位由这四人的子孙〃世领〃。果然,直到元朝灭亡,怯薛长的职位都是由这四大家族的人占据。   

  怯薛的第一要务当然是保护大汗,此外还帮助大汗处理日常事务,同时为国家提供官员、为军队提供统帅。怯薛制度和千户制度一样,是帝国的根本所在。另外,由于怯薛主要是由各级领主的〃子嗣〃中强行选拔,因此这些成员本身具有〃质子〃的作用,可以防止地方领主的背叛;另一方面,怯薛军本身高贵的身份,可以安抚各级领主,使他们更忠诚地为大汗服务。所以,通过各级领主的〃子嗣〃加入怯薛,怯薛制度就和千户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蒙古帝国统治最坚实的基础。   

  法律乃是各种政权的另一项重要保证,对于蒙古帝国同样如此。在 1206年的大忽里勒台上,成吉思汗将过去颁布的各种法令汇集成文,以《札撒》的名义流传天下。这些法令本身比较简单,对于现在来讲意义也许不大,但是由于成吉思汗本身执法甚严,所以这些简单的法律通过大汗任命的断事官通行整个蒙古。《札撒》作为蒙古帝国的根本大法,长期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所遵循。据说它保存在为首的宗王手里,每逢国家大事,众王会集,它就被拿出来,好   

  让大家依从办理。   

  2。横扫北中国:征伐西夏、金、西辽   

  统一完成后,蒙古帝国始与北中国全面接壤。当时中国北方有三大强国自东向西并立:金、西夏、西辽。这三大强国与蒙古帝国有一最明显的区别:它们的都城是固定的,人民是定居的。三国之中西夏版图最小、人民最少。西夏定都兴州(今宁夏银川),国民以党项族为主,属羌人之一支,信仰佛教。国姓为拓跋,又因大唐僖宗皇帝赐其首领拓拔思恭为李姓,所以国姓又为李。李思恭感中原皇朝厚恩,又饮慕汉族文化,他和他的子孙一直臣服于中原的汉族王朝,直至 1038   

  年李元昊即位,改元称帝,建国号为〃大夏〃,因地处中国西北,又称〃西夏〃。李元昊野心勃勃,自立为帝后四处扩张,骚扰宋朝边境,后因国内经济危机再次称臣于宋。自李元昊开   

  始,西夏正式建立,   

  其继承人先是依违在宋辽之间,金代辽后又游移于宋金之间。西夏国巧妙利用   

  南北中国政权的矛盾,竟然以弹丸之地立国两百年。   

  蒙古统一之前,西夏东接白鞑靼(即汪古部)、北靠克烈,一度与乃蛮相   

  邻于西北,与蒙古诸部有一定往来。当蒙古统一后,西夏成为与蒙古相邻的最   

  弱国家,是以成吉思汗选择西夏作为南征中国的第一站。西夏又是一个定居国   

  家,若攻取之,则可获得大量攻城略地的宝贵经验,为征金打下基础。进一步   


()
  来说,若蒙古取西夏而有之,则可控制丝绸之路的要塞,又可切除金朝右臂,   

  从西、北两面包抄金人。   

  早在 1205年,成吉思汗曾以追击克烈部余孽为借口,对西夏发动第一次   

  战争。次年攻破落思城,大肆掠夺而后离开。西夏桓宗庆幸危机度过,命修复   

  城池,大赦天下,改都名为中兴府,以纪念抵抗蒙古侵略的胜利。   

  1207年,成吉思汗以西夏〃不纳贡赋〃和〃没有表示应有的尊敬〃为由,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77节:转瞬即逝……蒙古帝国(15)         

  发动第二次蒙夏战争。以往成吉思汗每次出征总以复仇为名,显得理直气壮,   

  此次侵略西夏却以莫须有之〃不纳贡赋〃等罪名,可见以往发动之战争,所谓〃复仇〃亦属借口,并非〃义战〃。蒙古侵略军占领边城兀都孩,西夏虽刚经政变,但新帝襄宗亦属抵抗派,乃调动大军阻挡侵略者。蒙古军队不敢深入,粮   

  尽而返。   

  1205年、1207年蒙古帝国军两次侵犯西夏,看似都无功而返,实则他们   

  通过〃试探性的侵入〃,已经初步树立攻占城池的信心,并确知金人对于西夏   

  的真实态度。1209年,成吉思汗对西夏发动第三次侵略,帝国军队迅速南下,   

  兵临兀剌海关口,夏襄宗命太子为帅,大都府令公高逸为副,率兵 5万迎战,   

  大败,副帅高逸被俘,不降而死,守将出降,太傅讹答拒降,力尽被俘。帝国   

  侵略军欲乘胜猛扑夏都中兴府,受阻于克夷门。嵬名令公率兵 5万据守,两月   

  之后为成吉思汗奸计所诱,终被擒获。贺兰山通往中兴府的关口……克夷门失   

  守。中兴府遂陷入层层包围之中。其时雨多河涨,帝国侵略军虽引水灌城,残   

  害人民无数,但因蒙古军不明水利,灌城的河水后来倒流,冲入帝国侵略军之   

  大营。一时侵略者和抵抗者,都困于洪水之中。于是成吉思汗遣使招降。西夏   

  襄宗审时度势,为保国家,重拾祖先的灵活外交,允诺称臣蒙古,并以公主奉   

  献好色的大汗,附赠嫁妆无数。   

  中兴保卫战中,夏襄宗屡屡呼救于金帝卫绍王,不料此昏君对天下大势暗   

  昧无知,反以坐观蒙夏争斗为乐,拒派援兵,单方面撕毁《金夏盟约》。遂使   

  西夏陷入内有洪水、外无救兵的困境,其后西夏人不得不屈膝降蒙,失去独立   

  之地位。自此,西夏人将屈降之痛归咎于金。金夏两国由盟友反变为仇敌。金   

  夏相斗,蒙古可以从容收渔人之利。   

  蒙古既以三次入侵降服西夏、斩去金朝右臂,乃谋大举伐金之举。此时,   

  金国尚占有汉江、淮河以北的中国,以中都大兴府为首都,上京会宁府、东京   


()
  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为五京。但是金人久居中原,   

  汉化已深,过去凶悍之猛安答克军沾染中原之奢靡,战力缺乏。特别到金章宗   

  后期,北边蒙古各部时常骚扰边境,不得已修长城以抗之,乃至军费猛增,加   

  上天灾不断,而腐败官僚不思节制,致使国困民穷。为摆脱财政危机,金章宗   

  不得已采治标之法,加重税收以敛民财,又仿效宋朝发行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种种问题压迫老大之金国,章宗虽不失为兢兢业业之贤主,然不能   

  振国运之衰,终其一生,勉强维持而已。至章宗去世,完颜允济即位,史称卫   

  绍王,此人曾出使蒙古,个性之柔弱、才智之匮乏尽为成吉思汗所知,故其即位诏书到草原之时,成吉思汗指南方而唾骂:〃我以为中原皇帝乃是天上人做,没想到这种庸碌懦弱之辈也可以做,那还有什么好拜的!〃   

  成吉思汗一边逞口舌之利,羞辱金朝新帝,一边积极准备伐金事宜。先是收买代金守边的汪古部,其后以大兵压服金之〃右臂〃西夏,至于金朝之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更是通过使节、商人、金朝降官等各种渠道大肆搜寻。此外,成吉思汗更以舆论鼓动将士,把侵略金国之举化为〃为祖宗复仇〃的〃义战〃。   

  1211年 2月,成吉思汗登肯特山,向长生天祈祷:〃啊,长生天!金人羞辱我的先人,把我的叔父俺巴亥汗和斡勒巴儿合黑,钉死在木驴之上,今天我要为他们报仇!长生天啊,请赐予我力量吧!〃此祭天之举使蒙古勇士们相信,长生天必然保佑他们战胜强敌。蒙古之骑兵,除两千留下看守老营外,余者兵分两路、从征金国。   

  东路军由成吉思汗及其四子拖雷统领,以〃四狗〃之……〃神箭〃者别为先锋,契丹人耶律阿海为先导。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金人几无还手之力。金人集精锐 30万,阻击蒙古军于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北县城南 10公里)。开战之前,一名契丹族金将石抹明安投诚,尽告金军内情。于是成吉思汗派〃四杰〃之一木华黎为先锋,率敢死队进攻,帝国大军紧随其后。金军既为契丹人所卖,死伤惨重,败退于会河堡,与蒙古军激战三昼夜,又不敌。此战使得金军精锐尽失,甚至名将如汾阳郡公郭宝玉也投降蒙古。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78节:转瞬即逝……蒙古帝国(16)         

  大军乘胜追击,一口气冲到金朝中都(今北京),懦弱愚昧的金帝卫绍王面对亡国之危,竟也鼓足勇气决心死守。蒙古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不得已向西北退却。次年,即 1212年,成吉思汗率东路军再度发动攻势。西京(大同)之战尤为惨烈。西京为金国要害,城池坚固,一时难以取胜。激战之中,成吉思汗为飞来之箭所中,退至阴山休养。是年年末,〃神箭〃者别率军进攻金之东京(辽阳),无奈金人抵抗坚决,蒙古帝国大军几无进展。者别先以大军佯败,退500里而扎营,等城中金人放松戒备,以闪电战击之。东京遂遭蒙古军之抢掠。   

  1213年秋,成吉思汗箭伤愈合,集合大军,准备再次对金发动大规模攻势。此次进攻起初非常顺利,但至居庸关时遭遇金人层层设防,关外百余里布满铁蒺藜,关门以铁水浇灌凝固,加之以重兵把守,致使帝国大军难以下手。成吉思汗采部将意见,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