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 >

第2章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第2章

小说: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汉高祖刘邦从派去的使者那里得到了假情报,对己方的胜算估计过于乐观,   

  遂集合汉军的绝大部分部队,共计 32万(大多为步兵),兴冲冲地去追赶匈奴   

  军队。而且汉高祖刘邦自己还先率部分军队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未曾料到,   

  冒顿单于和他的 40万铁骑,突然出现在平城,在白登山(平城东边的一座山)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4节:盛极一时……匈奴帝国(4)         

  下,将汉军团团围住。可怜刘邦和汉朝的将士,整整七日,内缺粮草,外无救   

  兵,濒于绝境。史称〃白登之围〃(公元前 200年)。   

  白登之围是匈汉战争的关键。对于匈奴和西汉这样新兴的大帝国来说,建   

  国早期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件,可能都会影响日后数百年的发展。白登之围,   

  称得上是西汉帝国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即使汉武帝战胜匈奴之后,仍对它耿   

  耿于怀,并下诏追叙〃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   

  但是白登之围让汉朝人学会了不少东西。他们开始在势力弱小的时候,委   

  曲求全,寻求和解之道,于是产生了很受争议的〃和亲政策〃:汉朝皇帝将自   

  己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做阏氏。这个政策,在今天看来,可能极不符合人道主   

  义原则,不免被女权主义者大大挞伐一顿。不过,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乱   

  世,和亲也不失为缓解战争、解救苍生的一种方案,正是因为这一点,后世才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有勇敢美丽的女子主动请缨。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和亲〃方案,出自于一位叫娄敬的齐人之手。娄敬,用希腊人的话说是   

  一名修辞学家,其实就是说客,苏秦张仪一类的人物。他曾说服刘邦放弃洛阳,   

  定都长安,被赐国姓,所以又叫刘敬。刘敬是个很有远见的聪明人,老早就看   

  出汉军不是匈奴的对手,所以,没开战之前,就劝说刘邦别去招惹匈奴。谁知   

  打败项羽之后的刘邦,不可一世,早把暗渡陈仓那会儿的谦虚谨慎、虚心纳谏   

  的态度抛到九霄云外了,根本听不进去任何泼凉水的话。加上狡猾的冒顿单于   

  使了一招韬光养晦的计策,汉朝使者一来,就藏起精兵,弄些老弱病残在外面。   

  所以刘邦更觉得匈奴不堪一击,于是不听刘敬的百般劝阻,执意出兵,而且还   

  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关押起来,待得胜回朝后再处理。等到日后刘邦遭   

  遇白登之围,艰难逃出后,方才佩服刘敬的先见之明,请他再出主意,阻挡匈   

  奴的南侵,于是刘敬献上了很受争议的〃和亲政策〃:建议派吕后唯一的女儿   

  ──长公主前往和亲。还告诉刘邦,只有派长公主去,才能显示汉朝对匈奴和   

  好的诚意。如果派个宗室女子代替,一旦被发现的话,不但失信于匈奴人,而   

  且是白白浪费。试想,出身卑微的阏氏,怎么会得到匈奴人的尊重,又怎么能得到尊贵的地位,她的后代也不会有当单于、为汉匈和平做贡献的机会。这样的和亲还不如不和。但是,吕后的日夜哭泣泡软了刘邦的耳朵。汉朝最终派出宗室女子,以公主的名义前往和亲,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   

  自此,和亲成为西汉初年的国策,高祖之后的惠帝、文帝、景帝,以及年轻的武帝,都奉行不渝。和亲政策,对于匈奴帝国来讲,除去缓解两国矛盾这样单纯的政治目的外,还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因为,和亲条款中赫然写着,公主往嫁匈奴(实际上都是受封的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儿女或者姐妹)时,必定捎带上丰厚的嫁妆。根据后世的惯例来看,这份嫁妆价值绝对不菲,对匈奴而言是笔不小的收入,而且还是不用打打杀杀就能获得的。并且,汉朝还要在边境上开放关市,让双方百姓互通有无,即使遇上天灾人祸,草原的牧民也可以用自己的畜牧产品来换取必要的粮食和日用品。另一方面,汉朝先进的手工业,也随着公主进入草原,对于匈奴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极其有利的。   

  当然,和亲的这些好处,都是日久才能见到的,当时的冒顿单于未必想那么远。而且,换个角度想,白登之围的时候,冒顿单于只要困死刘邦和他的数十万汉军,使得汉朝大乱,便可乘机率匈奴铁骑南下,直取中原,而匈奴帝国也将会,成为当时最大的军事强国。但是,为什么一向聪明的冒顿单于放弃了这个机会,接受和亲呢?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5节:盛极一时……匈奴帝国(5)         

  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要归功于陈平的计策。汉高祖刘邦受困于白登之时,陈平献计,用厚礼贿赂阏氏,让她帮汉朝说好话。她对冒顿讲:〃两国国王之间,不宜互相争斗。即使您得到汉地,也没法长久地占据它。并且汉王也有神灵护佑,您不得不防。〃如此,冒顿撤围一角,汉兵从此突围。姑且不论汉军的贿赂是   

  如何突破冒顿单于的层层封锁,送到阏氏手里。阏氏用来说服冒顿的话来看,   

  好像冒顿真是个敬畏神灵的人。果真这样的话,他还会做出弑父自立的事情吗?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到底是什么让他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呢?   

  这要从冒顿单于的性格讲起。前面讲过,冒顿曾经作为人质,在月氏待了   

  不少年(具体年数不详)。这是冒顿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那里,他不   

  但学习了月氏先进的军事技术……鸣镝之法,为他日后掌握、改革匈奴骑兵打   

  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在月氏经历了一次生死变故。正是这场变故,引发了   

  他对父亲的仇恨,并种下他对别人(包括自己)的深深的不信任。而更为重要   

  的是,他养成了一种阴鸷的性格。这种性格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表里不一,   

  善于忍受,即使心里充满多少仇恨和委屈,表面也不表现出来,而是把杀机暗   


()
  藏,积蓄力量,直到他认为万无一失的时候。   

  正是这种性格特征,使得他在白登之围的时候,错过杀死刘邦、称霸天下   

  的良机。详细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冒顿原来与韩王信手下的王黄、赵利两位将   

  领有约定,但是王、赵二军并没有如期赶到,冒顿心生怀疑,担心他们和汉朝   

  有谋,背后偷袭自己。另外,从此前杀头曼、灭东胡王的过程可以看出,在对   

  待势力相当的对手时,冒顿他总是三思而后行的,总是要先忍耐很久,直到一   

  击必中的时候才出手。白登之围的时候,冒顿对于汉朝虽有灭之后快的想法,   

  也有事先的布置,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对阵,他并没有一击必中的把握。这个时   

  候,他对别人的不信任以及他的阴鸷的性格带来的三思而行的行为方式,使得   

  他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走错了方向。   

  白登之围以及之后的和亲,很明显是汉朝的示弱。自此,冒顿单于收起了   

  他以往的谨慎和三思而行,放心大胆地前去边境劫掠,毫不顾忌所谓〃和亲〃   

  的约束,这当然并没有太大的突破。等到汉高祖刘邦去世、汉惠帝即位的时候,   

  冒顿竟然重复起对手下败将东胡王的故伎来了。他不顾汉朝旧君去世、举国悲痛,派人给惠帝的母亲即临朝的吕后,带去一封言词颇为暧昧的信。内容如下:〃陛下您现在孤身一人,和我一样都是独居。两主失去了配偶,都不快乐,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的,我愿意拿我所有的,换取您没有的。〃吕后见信大怒,马上召集丞相陈平、大将军樊哙、季布等商议,打算杀掉带信来的匈奴使   

  者,然后挥兵北上,讨伐匈奴。樊哙马上表示赞同,愿意领兵 10万,横扫匈奴,   

  替大姨子(吕后之妹是樊哙的老婆)出气。这个时候季布站出来说话了。   

  季布何许人也?汉朝当时有一句流行的话:〃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   

  什么意思呢?就是给我再多的黄金,也换不来季布一个承诺。当然,这里的黄   

  金,不是现在的黄金,而是当时通行的货币……黄铜。不过即使这样,也是蛮多的。打个比方,就是现在把几十万块钱和季布的一个承诺放在一起,当时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自然,这说明古人的道德素质比较高,不是一味的拜金主义,而是对于良好的品德和拥有它的人,特别是诚信的人,非常尊崇。言归正传。上面已经充分说明了季布言语的含金量。这个时候他出来讲话,吕后自然不得不压压怒气,听他讲。季布果然语出惊人:〃哙可斩也!〃好家伙,来了就先斩太后的小舅子、当朝的大将军。当时君臣的脸色如何,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了。估计当时吕后、樊哙对匈奴的怒气,全转移到季布的身上了。季布没理这个茬儿,继续说道:〃想当年在平城,我军有 32万之多,高皇帝亲自指挥,尚且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樊哙当时是上将军,亲眼瞅着,却不能解救。此事到现在不过七年,樊哙怎么可能用 10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分明是当面撒谎!〃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6节:盛极一时……匈奴帝国(6)         

  吕后不愧是一代英杰,听了季布的话,很快压制了怒气,写了一封极妙的回信:〃单于啊,您真是有心的人,没忘记我们这个破地方,还赐给书信,以供我们拜读,真是诚惶诚恐。您的美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年纪大了,精力不行了。头发剩得没几根了,牙齿呢,也掉得差不多了,腿脚也不灵便了。实在是配不上单于您啊,请您千万恕罪。我这里有车两乘、马八匹,献给您做代步的工具。〃   

  不过,冒顿对汉朝的嚣张,也只能到这里了。之后,他虽然屡次南下,但终究不过是小打小闹,再也没有平城之役、白登之围这样的机会。既然和汉朝之间的纠缠没什么明显的效果,冒顿单于决定换个目标试试,以满足他的征服欲。他首先选择的是月氏。月氏是冒顿的老冤家,月氏是他当过人质、经历过生死的地方,也是他即位不久就进行过军事打击的地方。不过,之前的打击,成效都不很大,毕竟月氏是西域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而且文明程度好像还比较高,不太好对付。这次,他派了右贤王……匈奴帝国的第三号人物,前去讨伐月氏,这次尝试,竟然成功了。之后,便是势如破竹,楼兰、乌孙、呼揭和其他的 12个小国,望风而降。可能是冒顿打仗打累了,要换个花样,他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先是炫耀了一下自己的赫赫战功,然后说:〃北边的地方我都差不多摆平了,想让士兵们休息休息,马儿也拉去喂喂草。前面大家的不愉快,都一笔勾销,还是按从前的和约,让两国边境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从前的和约〃是指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和冒顿之间签订的那份,大意就是汉朝送个公主(虽说总是打八折,送的都是某某王爷的女儿)过来给冒顿单于当小老婆,随之附送丰厚的嫁妆,另外边境上要贸易自由化,让匈奴的百姓   

  可以用毛皮换取汉人的酒等日用品。汉文帝是个爱惜民力的君王,对这种有利百姓休养生息的事情,自然是百般赞同。和亲的事情很快就办好了。这是继汉高祖刘邦时代后的又一次和亲。自此对匈奴和亲成为汉初的一种基本国策,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执政初年。   

  当然,和亲只是一种脆弱的约束,对匈奴尤其如是。文帝送来新阏氏不久,冒顿单于就去世了,即位的是他的儿子……稽粥,号称老上单于(公元前 174年~前 160年在位)。老上单于对汉的政策和他老子差不多,一方面和亲,讹诈岁币;另一方面,瞅准机会,入侵汉朝,〃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公元前 169年的那次,前锋已经抵达陕西甘泉,离汉朝的都城长安不过 200华里。当时举国震动,汉文帝连忙调来军车 1000辆、骑兵 10万,守卫京城。汉文帝甚至想御驾亲征,后被他的母亲阻止。幸好匈奴在边境留了一个多月,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汉军跟着追了一阵儿,发现追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