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六姑娘 >

第45章

穿越之六姑娘-第45章

小说: 穿越之六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楚毅之的仙人摘豆的忠实鳖拥却并不是她,而是留哥儿。王老夫人病逝,又临近过年,他和四姑娘两个都回到宜城。许是许久没见着家人,留哥儿对每个人都十分依恋,对兄长一般的楚毅之也很黏,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又拿出自己在京城的画册与楚毅之分享。
  楚毅之是大老粗,读书写字对他来说是折磨,琴棋书画更是思想摧残,便是六姑娘对书画的鉴赏能力也有限,不过他们都能看出这短短几个月留哥儿的进步。构图清晰,细节处理地更好,画中分出浓淡层次。
  不知是谁十分细心将留哥儿的画册都一张一张装订好,像本小册子,他一页一页翻着,给楚毅之介绍他在京中的生活:“这个京中的城门,志生哥哥还带我爬到了城墙顶上,上面有拿大刀的大兵。这个是先生的院子,载满了兰花。这是我种在盆中的水仙,可惜我走的时候都没开花。”
  怪不得那么像大蒜呢。六姑娘腹诽。她听着留哥儿说话,感觉他在京中生活地不错,对京中的人事物也有依恋。不仅留哥儿,她四姐差不多也适应了京中的生活,穿衣打扮都顺应京中繁复、奢华的风格,行为举止也端庄优雅了许多。看来,周志生对他们十分用心。
  因为跟楚毅之相处融洽,六姑娘想到周志生也没有尴尬复杂的心情。那其实不过是年少时小小的憧憬,便如同爱上电影中帅气的男主角,念两句,其实很快便会淡忘。可是,春杏联系往日在姚府的亲友,捕风捉影猜到她的心思,将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让她经历隐秘被撞破的恼羞,让王氏等人因姐妹共抢一人的左右为难。好在,那些不愉快都像乌云一样散开了,她们姐妹的感情也没有受到影响。
  四姑娘拿出自己的首饰盒子,说道:“这都是侯夫人送的,妹妹随便挑。”
  碧绿的翡翠镯子,红艳艳的玛瑙手链,金光闪闪的蝴蝶步摇,莹润的珍珠耳环,都是成色手工上成的东西。不过六姑娘长大了,再也不像刚传来的时候那样看到值钱的恨不得都要搂在怀里,她现在更喜欢简单、淳朴的东西,再者这些华贵的首饰她安居在小城,也不太用得到。
  “我喜欢这个。”她挑了一枚红色的玛瑙戒指。
  “六妹总是这样体贴。”四姑娘温婉地笑着,然后从首饰盒中拿出一只步摇插在六姑娘头上。
  或许是许久未见,这样端庄大方、一颦一笑都动人的四姑娘都是六姑娘未见过的,老实说有种违和感。她转过托看着镜子中别致的玫瑰红牡丹花步摇,想要推拒的心思淡了。她笑着说道,“多谢四姐姐。姐姐真是摸准我的心思,我便是明知道不好夺人所爱也舍不得取下来。”
  “我们十几年姐妹,姐姐自是懂你的,你一贯喜欢淡雅别致的东西,这支是特意为你准备的。”
  违和感越来越强烈,她终于意识到是什么不对了。她们姐妹的角色互换了。四姑娘再不是那个因为外祖母生病说错话红了眼圈的小女孩儿,她变得成熟、世故、圆滑,言谈举止更得体。而她,更像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儿。
  猝然长大的过程一定很艰辛,六姑娘摸着四姑娘消瘦的脸颊,轻声说道:“京中的日子很辛苦吧?”
  “嗯。”四姑娘点着头,这一瞬间六姑娘像是又见到以前那个乖萌的姐姐。“侯夫人每日里带我去京中的聚会,又请嬷嬷教我走路、说话。一开始别人都看不起我,也没人理我,后来皇后娘娘召见了我,夸我淑质贞亮,从那以后便有人跟我说话,侯夫人便教我跟人说话要察言观色。”
  “那姐姐讨厌这样吗?” 
  “不讨厌。”
  也是,若是不心甘情愿,几个月的礼仪速成班也不会有这样的成效。
  四姑娘又继续说道:“我也想像六妹妹一样在人前光彩照人,只是没有妹妹聪明,要打起十二分的力气才能做好。”
  “那姐姐后悔去了京中吗??”
  “不后悔。若是没去京中,便还是像小孩儿一般吧。在京中半年,便感觉从前活得懵懵懂懂,让娘亲和四妹妹操了许多的心。可是,若想着自己也要撑起一片天,能够为娘亲和爹分担忧愁,能够庇护你和留哥儿,便觉得自豪。”
  虽然心智成熟了,可是还是那个赤子之心的少女。六姑娘放下心中的不适,完全接受这个比她漂亮、比她成熟、比她更有范儿的姐姐。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六章

  四姑娘年纪不小,在回到宜城之前她还专门被招进宫中,皇上对她也是满意的,即便家世不显,但是配给与皇权无缘的周志生正好。等到二月初,天使来到宜城姚家宣读圣旨,将姚家四姑娘姚暖风赐予宗室司马志生,择日完婚。
  天使浩浩荡荡的阵势惊动了宜城大小的官员,姚家的声势再上一层楼。便有人联想到前段时间六姑娘跟周志生之间的绯闻,约莫是世子来姚家,让年纪小些的六姑娘传话,让人看见才误会了。还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脑补出姐妹二人抢夫婿的戏码,一副等着看好戏的心情。
  不管怎样,有天使驾临,是件举城皆荣誉的事,天使在姚家下榻的时候,便有无数人借故瞻仰,等到天使离开,还有许多人谈论宫中的大太监。六姑娘出去赴宴会的时候,柳穆柔等纷纷问她太监长什么样。
  这也是六姑娘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太监,就着地利之便她偷偷观察了一下,只是王氏怕她们孩子淘气得罪了宫中的贵人,接待的事都不让她们沾手,所以六姑娘结合自己的臆想给没见过的众位姑娘科普了一下天使的爱好:“跟别的男人也没什么不同,只是没有胡渣,声音尖细一些,然后格外有威严,伺候他的有好几个小太监,喜爱紫檀木的座椅。”
  众位姑娘便像麻雀一样你一眼我一语,问着各种细节,又三三两两互相探讨着。最后,便有谣言说宫中的太监面白无须,长得貌似潘安,沾了皇上的龙威,一只手便震坏了姚家紫檀木的座椅,又有人谣传太监和蔼可亲,给姚家的小孩子都发了宫中的饴糖。
  女孩儿还有人想着周志生的而因此嫉妒四姑娘的,说了些阴阳怪气的话。只是有张明珠那样豪爽体贴的人儿在,柳穆柔这样的官二代跟她关系也不错,六姑娘的朋友圈并没有受到波及。
  与姑娘们些许的小心思以及八卦之心不同,宜城的世家夫人们目光更长远,她们都在想方设法跟姚家四姑娘,未来的诚郡王世子妃,拉上关系,姚家的大门前车水马龙,四姑娘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刷友情的贵妇们,饶是她在京中经过魔鬼训练,也累得够呛。
  四姑娘得此佳缘,王氏夫妻两个都真心为她欢喜,便是老太太也满意到不行,但若说喜出望外的,怕是要数姚老太爷。他坐在席上,听着各家老太爷半酸半奉承姚家又要飞黄腾达的时候,他老人家喜得胡子都要翘起来了。可不是嘛,在他手上,姚家出了一位传胪,一位三品大员,一位郡王世子妃,这在宜城可是一等一的功绩,以后也不会无颜见祖宗。
  老太爷只觉着自己是要在家谱上浓墨重彩重重写下一笔的大功臣,相当自豪。他佯装谦虚地摸着胡子,说道:“历代家族兴起靠女人是下策,家中子弟会读书才是长策。姚某不才,却有几个好儿孙,如今家中的老七便有几分状元之才。”然后命人将姚宝忠唤来,好享受一番老伙伴们的羡慕嫉妒恨。
  不过片刻,姚宝忠便过来了。他如今十二,身量还算修长人,长得颇似其母,眉目中也透漏出聪明来,几位来姚家的老太爷们夸起人来也不觉得违心。
  “今日我们好友相聚,唤你来作两首诗来助兴。”
  姚宝忠自信满满地说道:“祖父吩咐,孙儿自当听从,再有各家老太爷在此,小子原该作一首,只是小子一时没准备,诗性未起,不如改日里小子做好了再请各位长辈赐教?”
  作出好诗确实讲究个诗性,只是有才学,给了韵律,最起码能作出个四平八稳的诗出来。往日里姚老太爷听了这话,一般就准了。隔几日姚宝忠又给他送去一首相当有意境的诗,老太爷当他才学了得。
  姚宝忠说的磊落,也不露怯,众人也也不觉有疑,只是说道:“考试到也不管你有没有诗性,你只管作来,我们也不限题韵,只作一首应景的诗来。”
  姚宝逸搜尽脑汁,过了一段时间才说道:“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酒糟优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诗虽好,但是大约在哪听过。这不是元代元相作的《放言》?”
  一直摸着胡子等着被恭维的老太爷脸色立刻变了,姚宝忠也额头冒汗,便有人圆场道:“姚家小子怕是进来读这首诗读得多,一顺口便吟出来了。不如再花点时间想个别的?”
  姚宝逸脑袋冒汗,直说是的是的,过了许久才磕磕绊绊说道:“老头围一圈,我家来用餐。 好酒能当饭,一人一坛半。”
  “噗”酒桌上此起彼伏的喷酒声。就这样的水平,还状元之才,怕是狗屁才都不是。今日里来贺喜的都是宜城有脸面的人家,有几家比起姚家也不差,一点儿不怕老太爷,说话也无所顾忌。
  “这打油诗做得好,子云兄真是教导有方啊。”
  “小子看着聪明伶俐,不过肚子里的才学装的不多啊。”
  “姚老兄,家中子弟可要严厉点啊,光夸着可成不了才。”
  姚老太爷听着姚宝忠的诗,生吞了他的心都了。这就是他寄予厚望的孙子?这么多年,他宠爱姚宝忠,盼着他光宗耀祖,不想却被他骗了,今日里丢了天大的脸面。他听得心里窝火,还得拼尽力气维持住主人家的脸面,一张脸红红白白,片刻,手捂着胸,倒在地上。
  姚宝忠小时聪慧过人,又勤奋向学,若是细心培养,或许不一定能夺冠,但很有可能是可用之材,于姚家也是一股助力,只是老太爷对他宠爱太过,将姚家嫡出的子孙辈置于尴尬位置,又有姚三老爷前车之鉴,才惹来姚家主妇联手的摧残,将他养成人前金玉其中、人后全是败絮的样子。姚家的男人或许一开始不知情,但是后来绝对是知道的,即便是远在杭州的大老爷也是心中透亮。毁了姚宝忠并没什么,姚宝逸已经中举,若是再用功几年,一定能进士及第,有大老爷打下的基础,姚家几十年内都不会没落。但是因为毁了姚宝忠让姚老太爷怒极攻心身子大损,便是天大的罪过,没人能逃得了心中的自责。
  姚老太爷被大夫救醒后,脸上还是灰拜,双眼无神,呆滞着望着屋顶,看着一点儿精气神都无,二老爷、四老爷、五老爷跪在他床前请罪,他也不搭理。他见多识广,转头一想便知道这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姚老太爷已过七十,已经天真了几十年,只以为他看中的别人自是当作顶大的大事来办,而他寄予厚望定是肝脑涂地来回报,可是临老了却要面对差不多众叛亲离的局面,算是毁灭性的打击。
  姚家子嗣还算兴旺,轮不到王氏为公爹侍疾,只是王氏也并不轻松。老太爷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四老爷每日里连学堂都不去,就跪在床前端着饭菜。姚宝忠是中状元还是做乞丐,与四房关系不大,她不想从姚宝忠那里得益,估计姚宝忠落魄也看不上四房这点家底,所以她什么都没做。但是,王氏也不能说问心无愧,姚宝忠仗着老太爷宠爱欺负留哥儿六姑娘,她着实不喜,心里其实并不盼着他好,才对大嫂二嫂的行为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当家这么多年也替她们两个打了掩护。因为愧疚和心疼四老爷,王氏消瘦许多。另外,王氏还有一层隐忧,她怕老太爷不好,耽误了四姑娘的婚事。
  不说王氏,便是周氏这个庶子媳妇,都有些无颜面对老太爷,不过她更多的是害怕老太爷会清算后账,每日里过得忐忑不安,每日里都小心翼翼看着二老爷的脸色。而二老爷板着脸,也看不出什么情绪。
  其实二老爷比老太爷早许多就发现姚宝忠被毁了,当时怒气冲冲想要讨个公道,只是他在杭州的生意多受阻挠,而长子次子又与他离心,就只能借了几壶酒,将怒气吞下。颜色已衰,二老爷在广州的生意早已做熟,钱姨娘的宠爱成了昨日黄花,而姚宝忠前程不复,哪里还值得二老夜为他得罪大房和两个能为他分忧解难的儿子。比起四老爷的愧疚,二老爷什么情绪也没有,他的儿子毁了,他不愧疚谁,老太爷一贯偏心,他也无甚感情,每日里侍奉茶水不过因着孝道行为。
  不知是几个儿子的孝举感动了他,还是自己想通了,过了二日,老太爷便吃饭了,又配合大夫治疗,待精神头好了些,他便小厮将四姑娘叫到床前。
  四姑娘从前对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