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六姑娘 >

第33章

穿越之六姑娘-第33章

小说: 穿越之六姑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来的太晚没地方坐了,不如跟着跟我妹妹们一块坐吧。”
  这到真是瞌睡送枕头来了,六姑娘立刻道了谢,跟着楚毅之来到他们的落脚地,只见一张可折叠的小桌上,旁边是几个类似现代的马扎,小小一个,又可折叠,很像是行军打仗时会用到的物品。楚毅之的妹妹们六姑娘是一个都没见着,也没什么交情,不过楚毅之很热情地给六姑娘介绍他的五个妹妹,大一点跟她差不多的年纪,叫楚梦倩,是楚毅之的堂妹,也就是那个楚毅之喜欢叫庶婶母的马氏的亲生女儿,另外四个都是真正的豆丁,最大不过六七岁,小一点儿才三岁多一点,是楚毅之的亲妹妹。这么多小女孩儿,还没人带了一个小丫鬟,楚毅之倒像是溜孩子的孩头了。
  这个孩子头还是很靠谱的,他又对着那六个女孩儿说道:“这个便是暖姐姐晏妹妹,给我家找了房子的姚叔叔的女儿。她们家还有个留哥儿,特别会画画,你们以后若是无聊了可以去姚府找她们玩。”
  经楚毅之这一介绍,知道了姓名家世,然后又有点渊源,立刻亲切了不少。六姑娘说道:“我们来得晚,若没遇到几个妹妹,便要站着看景了。今日里要感谢几位妹妹了。这是我家中做的花糕,几位妹妹尝尝好不好吃?”说着六姑娘便让春苗将糕点拿出来放在小木桌。
  楚毅之的妹妹大多跟他一样大咧咧的性格,看见摆在桌子上的糕点,一点儿不推辞,立刻拿起就吃。最小的小豆丁一手拿着一块芸豆卷另一只拿着山茶花糕点,左一口右一口慢悠悠啃着,特别像小老鼠啃东西,很可爱。
  楚毅之也猴急地拿了一块吃了,一口就咽了下去,夸道:“你家的东西就是好吃。站着干什么,快坐呀。哦,少了一个凳子,楚梦倩你年纪最大,快站起来让六妹妹坐。暖姐姐你坐我的凳子,六妹妹,你坐那个。”
  六姑娘在心里狠狠瞪了楚毅之一眼,知道事情来了。果然,楚梦倩将手里做成玫瑰花样子的糕点扔在地上,气冲冲说道:“这是什么糕点,难吃死了。”说完不解气,还用脚踩上两脚。直接不给人留情面说翻脸就翻脸的性情倒跟她娘亲马氏是一样的。
  楚毅之回道:“不好吃就不吃,糟蹋糕点干什么。你都坐了这么长时间,把凳子让给六妹妹坐。”
  楚梦倩约莫是十分害怕楚毅之的,虽然神色不忿,但是仍然让出了凳子,也不敢再说什么。本来六姑娘是不好意思坐别人凳子的,不过楚梦倩不尊重人,六姑娘也不怕膈应她,不坐白不坐。
  闹出这一出,楚家几个小的姑娘仍然不受影响挑了吃东西,看都不看楚梦倩一眼,看得出平时关系不是十分好。楚大姑娘又瞪着眼睛站在一旁,四姑娘没有六姑娘脸皮厚,在椅子上坐的极不安稳,可是想要站起来衣袖又被六姑娘拉住了。
  四姑娘终究没能站起来,给楚家大姑娘让坐的是楚三姑娘。她怯生生说道:“大姐姐,我让你。”楚大姑娘立刻走到她身边将她推开,坐了她的位置,楚三姑娘可怜巴巴立在一旁,楚毅之当做没看见,拉着六姑娘说话。
  楚二姑娘大约年纪大一些,懂点儿事,知道缓和气氛,说道:“两位姐姐快尝尝我们带来的糕点,是我家的厨娘今早上特意做的,虽然没有你们的好看,味道也是不错的。”
  四姑娘松了一口气,这个样子才是作客的气氛,一上场便要吵架真叫她难接受。她从楚家的碟子里拿出一快撒了白糖的糕点尝了一口,“谢谢楚妹妹,这个又甜又香,我从来没吃过呢。”
  楚二姑娘说道:“这个是白糖糕。”
  楚四姑娘接着道:“我们还带了芝麻糕、花生糕、麻糖糕”
  楚家姑娘像是演多人相声一样,楚五姑娘接着道:“都被大哥哥吃完了。”
  楚毅之急忙将嘴里的糕点咽下,反驳:“才没有,我每个才吃了三块。”
  楚二姑娘:“每碟总共才六块。”
  楚四姑娘:“你吃了大半。”
  楚五姑娘:“这些不给你吃了。”
  楚毅之:“好啦,好啦,我待会儿我请你们去大街吃别的。”
  四姑娘说了一句,楚二姑娘四姑娘五姑娘以及楚毅之便一人一句,唧唧喳喳吵开了,最后三个小女孩儿指着楚毅之齐声说道:“大哥哥你不许反悔。”看三个人的默契,显然经常这么说。
  楚毅之的性格开朗,想不到他几个妹妹性格也不错,热热闹闹,六姑娘便试着将她们拐到家里来。这当然是为了留哥儿,在六姑娘心中,不仅楚家几位姑娘,便是楚毅之也都是小孩儿,是留哥儿非常合适的玩伴。
  六姑娘将楚毅之当做孩子,楚毅之却觉得六姑娘与别人不同,知道的东西比他多,心胸比他宽广,是最神气的玩伴。比起跟几个妹妹,他更愿意六姑娘说话。他拉着六姑娘,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捡了重要的都告诉了她。“我爹升了官,如今做卫指挥佥事,正四品的官,我们家以后就住到了宜城,以后我就可以经常找你玩了,留哥儿的画也给我留着。”
  这些六姑娘都知道,她不知道的是楚毅之老爹靠得什么升的官,似乎这个事情跟周志生还有些关系,可惜四老爷跟王氏说这个的时候特意将他们都打发了。楚毅之像是知道不少的样子,六姑娘便向他打听。
  楚毅之凑到六姑娘耳朵边上小声说道:“这个不能说。你跟我别处去,我偷偷跟你说。”
  搞什么这么神秘?六姑娘吐槽,不过心中的好奇更好奇了,她找了个借口,跟着楚毅之找了个没人的地方。
  “这个不能让人知道,要不然要杀头的,我是偷听我爹跟师爷谈话才知道的,据说周志生是皇上跟周云子妹妹的儿子,如今被京中一位郡王认作养子,以后可以作镇国将军。”
  估计知道的人不少,要不然楚毅之的爹也不会跟师爷说,似乎连四老爷都知道,估计是皇上不想认回周志生,也不想别人怠慢他,便任这样的流言传播。不过渣皇帝为什么不想认回儿子呢?皇帝到处有艳遇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要知道他们可是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这一有艳遇保不准就造出个流落民间的龙孙凤子,想来大臣也不会嫌弃皇上有什么风流艳史吧?想当初乾隆可是开开心心听到“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的呀?六姑娘也就在在心中疑惑,并没有多问,也没胆子叫人专门打听,皇家的事还是少沾惹为秒,说不定就会遇上什么。不管怎样,周志生算是她的朋友,六姑娘担忧地说道:“也不知道周大哥现过得怎样?”
  “肯定挺好啊,他可是皇上的私生子,你就别为他操心了。看那里的花,多好看,我们过去看看吧。”
  “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喜欢花的,不糟蹋花就不错了。”
  楚毅之摸着脑袋说道:“我以为你会喜欢啊,小姑娘不都喜欢这些吗?”
  六姑娘在心里说,喜欢也不会跟你一起看啊,跟小孩儿看花有什么看头,又不是过家家,要跟个帅哥才有谈情说爱的感觉。她一挥衣袖,说道:“不看了,不看了,走了,她们该着急了。”
  楚毅之更觉得六姑娘跟一般的小姑娘不同了,不看花也没什么,一起说说话吃吃糕点也挺好,便开心回道:“好嘞。” 
  花朝节花开得多,迎来许多蝴蝶翩翩起舞,所以又有扑蝶的习俗。姚家的小姑娘们都是武将之女,身手很灵活,又有楚毅之这个运动男帮忙,她们一行人不一会儿便捉了许多蝴蝶,都用一人一个小瓶子装好,装满一瓶子便将里面的放生,重新去捉,又比谁捉的最好看。难得天气好,人又多,同一个小游戏玩起来也不厌烦,不过一行人终究也没玩到天黑的时候,只因为楚毅之战斗力太强,将所有的糕点吃了一半,一行人又累又饿,半下午便在湖里放了花神灯,然后打道回府。走之前楚毅之盛情要求六姑娘上街玩,不过被拒绝了,六姑娘很饿,要回家补充能量。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一章

  六姑娘生日过后,四老爷开的“姚家蒙学”也正式开馆,请了宜城德高望重的柳先生坐镇,又有大老爷的墨宝在案,开张便大吉,除了免费招收的二十多个姚家子弟,还有宜城百姓家交了束修的百余名子弟。四老爷并不亲自授课,而是请了已经授馆有名望的五名秀才,听从六姑娘的建议,将幼童按年龄分作五个班段,每日里排了课表,五日一休,一旬一小考,考得好的得一钱赏银。来读书的一开始不过冲着姚家的名望,想要通过四老爷攀上大老爷,不过学了一段时间,学得很好,陆陆续续便有更多人将孩子送到蒙学馆来。到隔年二月县试时考中的增了一成,便有中了童生的继续来姚家读书,到了院试时考中的足足增了两成,让这个宜城都沸腾了,姚家蒙学的名声连附近的县府都听说了,生员足足扩了两倍。
  和四老爷一样事业,王氏管家也是顺顺利利,一开始还有些劳累,越到后来越得心应手,也能多抽出时间来教四姑娘管家。中馈若是要上手,并非见件容易事,比起女红学问要重要百倍,王氏便索性让四姑娘不去闺学,每日里跟着她。
  王氏管家也没没有特别的新意,全照着刘氏往日的规矩来,是以那些个喜欢嚼舌根的下人们便到处说四姑娘不伶俐,别人学管家只要个一两年,她却需要个四五年,还要手把手教着。
  李氏派了小丫鬟去寺里看三姑娘,小丫鬟知道讨喜,特意将这些话学了给三姑娘听。
  “哼,果然蠢得不可救药,你将刚才的话再说一遍,这银子赏你了。”
  小丫鬟连忙接过赏银,虽然这角银子被绞得极细,也有小半两的样子,相当于她二个月的月钱,连忙又说了一遍,特意添油加醋好讨三姑娘欢心。三姑娘保持着嘴角隐秘的笑意不断往小丫鬟手里扔银子,到最后,小丫鬟口干舌燥,抓了银子跌跌撞撞跑了,三姑娘这个样子莫非着了魔,怪不得老太太要她到庙里来呢。
  “哈哈哈哈”三姑娘仰着头大笑,笑到眼泪流出来了才停止,然后将桌上的经书全扫到地上,她在抄经书,那个傻子却可以学管家,真是不公平。可是片刻过来,她又蹲下身将经书一本一本捡起来,摸到小丫鬟掉落的一块银子连忙捡起来,仔细擦干净放进荷包里,庙里这群老尼姑都是吸血鬼,没有银子连白饭都不给。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很快便到了腊月,李氏在正房前跪了一整天,老太太才同意将三姑娘接回家。王氏看着三姑娘被接回来时垂着头怯生生的样子,身上衣服还是前年的老款式,衣袖都磨破了,有些于心不忍,到底不是孩子的错,花一样的少女也不该这样磋磨,她便老太太商量着给她的及笄礼办得体面些。
  老太太板着脸不说话,让一贯在上房得脸的王氏有些害怕,连忙解释道:“娘,你别生气,我只不过有些同情三姑娘,李氏做的这些事我确都记在心上的。”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你从小便心软,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这个年纪还能指望你改了。你只看到她可怜,却不记得她做的恶心事?也想不到若是让她得势要怎么待你?”
  “也不是不记得,只是觉得都是小事,不过小孩子斗气,也算不得大事。再想着她没了父亲,也是吃了苦的,倒不必刻意薄待。”
  “她若没死父亲,只怕她娘两个都要踩在你儿女头上了。你不记得,你大嫂确是记得清清楚楚,连那个早埋在土里化了的戚姨娘也是记得的,所以她从没多余的同情心。”
  其实王氏有些不明白,支支吾吾说道:“娘是嫡母,已逝的三老爷不过是考了传胪,难道敢不敬嫡母?要知道朝廷选官最终孝道,便是做官都要考评人品。”
  “瞧瞧你从前过的多糊涂,幸亏如今长进了不少,要不然我真不敢将这个家交给你打理。他面上敬我,可骨子里不敬,当初武安侯府又看中他,想要将他扶持起来,若是成功了以后姚府里的前程都系在他身上。我和你大嫂为了子孙前途,不得不一再退让,让戚氏和刘氏两个很是作威作福了一段时间,好在天收了他,武安侯府立刻大力扶持你大哥,连老头子也将手上的资源交到老大手里,才有如今我们的好日子。”
  “我跟相公成亲之前戚姨娘便亡故了,只隐约记得她是极老天爷得宠的,常惹您生气。倒是记得暖姐儿刚出生那会儿李氏很是得意的,那时还想不到娘怎么一下子便喜欢上她了,连我都扔在一旁,娘今日不说,我却不想还有这些缘由。”
  “暖姐儿便像了你一样没心眼,幸亏晏姐儿聪明。”
  “我确实比不过晏姐儿的,只是也没差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