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大明王朝1566 >

第57章

大明王朝1566-第57章

小说: 大明王朝156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母:“是。”

李时珍:“海南有句俗语,有雨无雨听龙王爷的。是不是?”

海母:“李太医还知道我们海南的俗语?”

李时珍:“下面还有一句请太夫人赐教。”

海母立刻明白了,笑道:“你这是考我。莫考了,我听你的吧。”说着将右腕伸了过去。

海瑞露出了既有些惊诧更多是佩服的神色望向李时珍。

李时珍却不看他,伸出三指搭上海母的右腕,略探了探便拿开了手,笑道:“太夫人说的是,这不是热症。”

海母立刻望向海瑞:“我说了不是病,偏你多事。”

“是。”海瑞漫应着,望向李时珍却问道,“请问先生,你刚才说的鄙乡那句俗语,下面一句是什么?”

李时珍一听大笑起来。

海母也跟着笑丁:“亏你是海南人,李太医知道,你却不知道。我告诉你吧,免得今后被外乡人笑话。有雨无雨听龙王爷的,有病无病听郎中哥的。”

竟如此简单,海瑞也不禁尴尬地笑了:“那家母出汗发热是什么缘由,请李先生说说。”

李时珍:“天生万物,人为是长,各有秉赋不同。而秉赋往往是传自父母或祖父母。刚峰兄,你的外祖父母中准有一人也是这样,出汗发热,不畏寒冷。”

海瑞望向了母亲。

海母:“李太医好见识。海瑞的外祖父就是天生的火体。霜冻天穿一件单衣,赤着脚就下田做事去了。从不伤风,也不咳嗽。”

李时珍又望向了海瑞那双脚:“刚峰兄是否也如此?”

海瑞答道:“我比家母好些。但寒天脚也出汗怕热。”

李时珍:“这就是了。在医理上,这叫做极阳之体。起因多由于历代劳作,家贫无衣鞋御寒,传之数代,体内便阳气积盛,阴气消退,渐成抗寒之体。形之于体,双脚尤甚。因脚为百脉所汇之处,热阳周流遍体,终归于脚。太夫人,刚峰兄,要说这是病,谁得了这个病那才真是福气。”

海母高兴了:“李太医这才是真正的名医!汝贤,听见了没有,娘这不是病,你也不是病,是祖上的福德。”

海瑞:“是。谢事先生解疑。”

海母望向了李时珍:“李太医有这般手段,汝贤和他媳妇给我添一个孙子全靠你了。”

李时珍:“不能靠我,还得靠他们。”

海母立刻盯望向李时珍,海瑞一颗心悬起了。

李时珍一脸正色,海母自己反倒有些尴尬了,太声向门外喊道:“阿囡,叫你娘来!”

海瑞的女儿一直趴在门边悄悄地望着里面的大人,这时立刻脆声应道:“知道了!”跑了开去。

李时珍这时有意不再看母子二人,而是将目光向这间屋子慢慢望去,不禁一怔。

原来海母所住之屋竟如此简陋,除了正中间海母常坐的一把竹躺椅,躺椅边放着一把矮几,便只有一张术桌四边空空地摆在那里,原来放在桌边的那一把木椅,便是这时被海瑞搬来让李时珍坐的椅子。这便是海家的规矩,海母要是坐在桌前,海瑞和夫人都是侍立在侧,因此不设椅凳。这时要给二人诊脉,连坐的地方便都没有。

李时珍望向海瑞:“刚峰兄,是否要再搬两把椅子来?”

海瑞:“李先生放心,拙荆会搬来的。”

就在这时,海瑞的夫人一手提着一条凳子在门口出现了,进了门立刻将凳子放下,远远地向李时珍深深福了下去:“见过李先生。”

李时珍站起了,身子侧了一侧:“嫂夫人不必多礼。”

海瑞搬起了李时珍原来坐的那把椅子:“李先生请。”搬着椅子走向桌前摆下。

李时珍走到桌前在椅子上坐下了。海瑞站在桌子的左侧:“把凳子搬过来,让先生诊脉吧。”这话显然是对海夫人说的,海瑞却并不看她。

海夫人在门边提起凳子刚要向桌前走去,海母突然说道:“慢点。”

海夫人立刻在原地站住了:“婆母有何吩咐?”

海母并不与儿媳说话而是望向海瑞:“汝贤,也该教教你媳妇了。上了厅堂,就一声‘见过李先生’,婆母和丈夫也不瞧一眼,客人还当我们海家投有规矩。还有,你看看,来见客人,也不梳洗一下。”

海夫人一张脸顿时红了,愣在门边。

海瑞也好不尴尬,却不知如何回答,低头站在那里。

李时珍不禁向海夫人望去,心里立刻起了微澜。海瑞怎么说也是朝廷的七品命官,可眼前这位七品夫人却上穿一件粗布衣裳,下系一条粗布裙子,脸上还仍然留有汗渍,发际也有些零乱,显然是正在劳作时匆匆赶来的。接着他又向海瑞望去。只见海瑞低垂着眼站在那里,一声不吭。他立时明白了海瑞在家里的处境,寡母性情古怪,夫人久受压抑,而海瑞又是极其纯孝之人,为了顺从母意,平时夫妻间关系自然就淡薄了。想到这里,心中不禁同情起这个在外面风雷显赫在家里如履薄冰的海瑞来。

海母一番话训完,见儿子并无反应,更加来气了,站起来望向海夫人:“还不去梳洗了,难道叫我去伺候你吗?”

海夫人慌忙福了一下:“媳妇这就去。”答完,连忙将凳子提到桌子边摆好,又慌忙转身走出门去。

海母转望向李时珍:“李太医。”

李时珍只得又站了起来:“太夫人。”

海母:“儿媳不懂礼节,让李太医见笑了。”

李时珍:“嫂夫人身为七品夫人,尚能如此俭朴劳作,李时珍佩服,怎会见笑。”

“在我海家就只有儿子媳妇,没有什么官人也没有什么夫人。”海母说着抄起搁在椅子边的一根竹杖,“李太医费心,老身失陪了。”

李时珍:“太夫人请便。”

海母点了点头。

海瑞:“母亲走好了。”

海母却不搭理海瑞,拄着杖便向另一边的侧室卧房径直走了进去。

目送着母亲走进了侧室,海瑞回过头望向李时珍,发现李时珍的目光这时正定定地望着自己;

海瑞强露出窘迫的笑容,低声说道:“我四岁丧父,由家母移干就湿一手带大,老人家至今未能享我一日之福,心中惭愧。”

李时珍站在那里就向海瑞伸过一只手来,海瑞先是一怔,接着以为李时珍是要给自己拿脉,便将手翻过来伸了过去。李时珍却没有去拿他的脉,而是一把握住他的手轻轻拉了过来,在他耳边低语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也不能委屈了夫人。”

海瑞哪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望着他不知如何作答。

李时珍又低声道:“我和你是同样的病。”

海瑞又一怔。

李时珍接着低声道:“我七岁丧父,家母性情也是这样。”

海瑞抬起了头两眼大睁着望向李时珍。李时珍这时也两眼大睁着望向海瑞。

李时珍:“我已经知道你为何不生儿子了。教你一个方子,晚上回到房间,把夫人好好哄哄,什么药也不用吃,自然能生儿子。”说着径自笑了起来。

海瑞也只好报以一个无声的苦笑。

海母卧房

听见外面发出笑声,海母的眼立刻睁大了。她搬着一把竹椅,静静地坐在卧室靠厅堂的门边,两眼大睁着,耳朵显然在关注着外问的动静。

海母居住的这间卧房竟也是异常简朴,简朴到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卧房靠正墙的中间摆着一张大竹床,上面只有一只竹枕,一床粗布单被。大竹床斜对面的墙边摆着一张窄竹床,上面也只有一只竹枕,一床粗布单被。再剩下就只有一把竹椅,一张小竹桌,一只竹箱笼。砖地上洗得比外边的厅房还要干净。

这时,画外音轻轻地响起:“据史料记载,海瑞自幼时到婚后几乎夜夜侍母同居一室,‘年过四十,仍卧干母榻之侧,无分深夜拂晓,侍候茶水便溺,遇其母偶有不适,常坐侍天明。”

外间厅房又有了响动,海母突然坐直了身子,侧过了头,她感觉到媳妇来到外间厅房了。

后宅厅房

是海夫人进来了,跨进门槛先停在那里,低头的余光发现了厅堂正中的躺椅空在那里,立刻徐徐轻舒了一口气,这才慢慢走近桌旁,在凳子边站定了。

李时珍没有去看海夫人,而是望向了海瑞。海瑞坐在另一边的凳上,依然不说话,不叫夫人就座。

海母卧房

海母身子坐得很直,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好久才听到李时珍的声音:“嫂夫人请坐,我给你们诊脉。”

接着是媳妇轻轻的回答声:“是。”

知道儿子并没有叫媳妇坐,海母的脸舒缓些了。

后宅厅房

诊断男女子嗣妊娠之事,李时珍历来是同时把拿夫妇二人的脉息。这次也《文》是如此,海瑞伸出了《人》左腕摆在桌上,海夫人伸出了右《书》腕摆在桌上,李时珍两手六《屋》指同时搭在二人的寸关尺上,判断脉息。

尽管母亲不在面前,海瑞这时仍然低垂着眼,海夫人也仍然低垂着眼,谁也不正面看谁一眼。

李时珍的目光开始望向海夫人,这时心里又是一番感受。但见海夫人虽是匆匆梳洗过后,两眼低垂,却掩盖不住原有的容颜,端庄中不失清秀,忐忑中依然有诗书之家的风范。

李时珍这时已完全明白,海家无有后嗣,症结显然不是因病,而是因海母干涉子媳房帏,使夫妇恩爱淡薄所致。医可治病,不可治命,于是他将目光望向丁海瑞,又望向海夫人,突然说道:“请刚峰兄嫂夫人抬起眼睛。”

海母卧房

海母听到外厅李时珍这句话,突然紧张起来,眼腈又睁大了,耳朵竖在那里。

后宅厅房

“你们二位怎么回事?”李时珍动气了,“望闻问切,像你们这般连眼睛都不睁开,我怎么给你们治病?”

海瑞抬起了眼望向李时珍,海夫人也慢慢抬起了眼,犹自不敢正视。

李时珍:“不是要你们看着我,你们各自望着对方的眼。”

海瑞从李时珍的目光中如何看不出他的苦心和用意,会意之间乃把目光移了过去,望向妻子的眼。海夫人虽然把目光也移向了海瑞,却只望着他的鼻梁以下。

“不看了!”李时珍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身为夫妇,竟不敢对视,你们生不出儿子,那是任何医家都没有法子的事。我说,你海氏一门到底还要不要子嗣!”

海母卧房

海母倏地站起了,是那副人天交战的神态,犹豫了片刻,终于走出门去。

后宅厅房

望见海母突然走了出来,海瑞立刻站起了,海夫人也立刻站起了。

海母一步一步走了过去,望着站在那里面目严峻的李时珍:“让李太医生气了。”

说着,目光转望向海夫人,“自己的丈夫,明媒正娶,在外人面前装出一副瞧也不瞧的样子,你到底何意!”

海夫人更把头低了下去,轻声答道:“是儿媳错了,婆母莫生气。”

海母:“我生什么气了'还不抬起头,望着你的丈夫。”

海夫人哪儿像在抬自己的头,简直比抬一座山还难,慢慢望向海瑞。

海瑞这时心里一阵难受,两眼望着妻子。

海夫人的眼终于正视到丈夫的目光,再也忍不住心中蓦地涌上来的酸楚,眼中慢慢盈出了泪水。

“你看气不气人!”海母怒了,“当着李太医,受什么委屈了,竟然掉眼泪!”

海夫人竭力忍着,不让泪水再盈出来,慢声答道:“婆母,儿媳没有掉眼泪,是风吹了灰尘迷了眼睛。”说着从腰间慌忙拿出一块手帕轻轻去印眼睛。

海母叹了声:“李太医,你都看到了,就她这个样子,我海门怎么能有子嗣?”

事情已然明了,李时珍心中有了主意,望着海母:“太夫人,晚辈已经有处方了。他们但能听我的,我保太夫人在两年以内准能抱孙子。”

海母的眼睛亮了:“那就请太医开方子吧。”

李时珍:“不过,他们都得按我说的去做。”

海母:“这个自然。”

李时珍:“刚峰兄,嫂夫人,你们冉望营对方的眼睛。”

海瑞和海夫人却同时慢慢望向了海母。

海母将竹杖在砖地上一蹴:“太医叫你们互相望着,看我干什么?”

海瑞和海夫人这才将目光互相又望过去。

李时珍:“望着,不要转睛。”

二人就这样望着。

李时珍:“好。下面再听我的。笑一笑。”

两个人又怔住了。

李时珍:“笑!”

海瑞强露出笑容,脸上依然那样僵硬。

李时珍又望向海夫人:“嫂夫人,要赶快,快笑。”

海夫人本不敢笑,被李时珍催着,又望见海瑞笑的时候那般奇怪的模样,忍不住真的笑了。

“好!笑得好!”李时珍大声赞着,“刚峰兄,再笑开些。”

海瑞也慢慢笑得自然些了。

突然,李时珍爆发出一阵大笑,声震屋宇!

海母怔了。海瑞和海夫人也懵了,敛了笑容望着大笑的李时珍。

另外一阵清脆的笑声也在门外响了起来,海瑞的女儿趴在门上也笑了。

海母的目光立刻向孙女儿瞪去,小女孩立刻收了笑声,怯怯地跑开了。

李时珍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