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使用手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实现自我的欲望,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重大成功以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 间的界线就会慢慢消失,言行听命于心,在不知不觉中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可以说, 这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
5我们所说的“冥想”,不是让人不想东西,而是让人“收慑一切心神”,把自己的注意 力集中到对身体某一部位的肢体动作中,通过对肢体动作的有效指挥,来达到“身心合一” 的目的。
百练走为先
在一个小小的足掌上,集中了体内器官所有的穴位,这些穴位都是五脏六腑 的反射区,所以,一个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走路,都可以使足部所有的穴位变成“受 体”,得到力度均匀的按摩。
在已故的中国伟人中,毛泽东、邓小平虽然没能活到百岁,但83岁、94岁的高龄已经足以令 人 羡慕了。在有关他们的生活记载中,除了暑期到北戴河去游游泳之外,我们没有发现他们 再有什么特殊的体育活动,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散步。
这种习惯究竟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史料上并无记载。也许是从长征的时候开始的,也许是从 被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八年抗战中养成的,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这种良好的习惯却 一直 保持了下来。据邓小平的小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记述,邓小平在“文革”期间 被下放到江西,日子虽然难挨,但他每天吃完晚饭后,都要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散步两个多小 时。
无独有偶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始人马克思,也同样有一个喜欢走路的习惯,他 的伟大学说《资本论》,就是他在书房中一边踱步一边构思完成的,以至于把厚厚的地毯 踏出了一道深深的磨痕。
如果单单从脑力消耗和精神压力上来讲,世界上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比他们的脑力消耗更大 ,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比他们的精神压力更大,但他们就是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中,在那样的工 作压力下,依然能够保持住自己的旺盛精力,靠的究竟是什么?
政治信仰自然是鼓舞他们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而锻炼身体更是他们离不开的物质支持。但 因为他们的工作实在太繁忙了,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来进行某种专门的体育锻炼,于是, 通过散步的方式活动活动筋骨,疏通疏通体内的血液,就成了他们一种最科学 的选择。
其实,除了这些伟人之外,许许多多的长寿者都有喜欢走路或者散步的习惯,有的人在 早晨,有的人在晚上,还有的人是在每日的三餐之后,活动时间一般都在1小时以上,虽然 这种貌似漫不经心的锻炼没有任何妙诀,但天长地久之后,却使他们不仅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和旺盛的精力,而且还赢得了比较长寿的生命。
生命在于运动,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运动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是名目繁多:跑步 、游泳、跳舞、爬山、舞剑、打太极拳、打球、滑冰、气功、瑜伽、打拳……简直枚不胜举 !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没有哪样运动,能够比得上走路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
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足为人体之根。人体内的所有神经,无一不是通过足部来向大脑传递 出种种信息,足部的面积虽然不大,却集中了人体内大肠、胃、肝、肺、心、肾、脾等所 有器官的穴位。有时我们锻炼身体,也许是为了保护心脏,也许是为了康健脾胃,也许是为 了疏通肝肠等等,但不管哪种方式的锻炼,都有“攻击一点、不计其余”的弊端,只有散步 式的锻炼,才能够“顾全大局”。
原因是在一个小小的足掌上,集中了体内器官所有的穴位,这些穴位都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 ,所以,一个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走路,都可以使足部所有的穴位变成“受体”,得 到力度均匀的按摩,这是所有其他运动都不易达到的一种效果。与此同时,人体中的血液 循环 都是在头脚之间进行,足部是所有血液流动时必须经过的一个驿站,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病 痛,在人的足部都有它的反射区,许多人都知道,劳累了以后用热水烫烫脚就能够很快 解乏,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人在匀速散步的时候,如果再假以美好 的冥想,人体内的β…内啡肽就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出来,而且比平时分泌得还多。究竟是 因为美好的冥想促进了它的大量分泌,还是因为匀速的散步起到了激发它的作用,虽然我们 的 当代医学目前还不能做出一个理据分明的解释,但散步+冥想会促动β…内啡肽的大量分 泌,却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每天步行13000步(1)
13000步是针对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讲的,对一般人来说,有5000步也就足 够了,但最重要的是坚持,一曝十寒是绝对没有效果的。
确切地说,人到25岁以后,大脑就停止了发育,身体也定型下来,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到底如 何,也基本稳定在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上。这时候,一个人的运动目的,应该是以消耗脂 肪为主,使结实的肌肉不减少就足够了,如果再毫无节制地随意加大运动量,不仅对身体无 益,反而适得其反。
原因是,人在25岁以前,正处在身体的发育期,各种机能还不完善,特别是身体成长需要的 多种营养素、维生素无不多多益善,这时即便有些对身体不利的元素吃进肚里,体内也能够 产生出足够的SOD来中和活性氧这种毒素,但到了25岁以后,由于大脑停止了发育,SOD的储 存就会一下子中断下来,或者转换成别的物质,给体内的其他器官造成损伤。
有关科学家曾经对100名运动员进行过一次详细的体检,检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凡接受体 检的运动员,全部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现象呢?难道说加强锻炼 反而对身体有害无益不成?
事实并非如此,锻炼无疑是对身体有益的,但关键的问题是,运动员为了争取更好的竞技成 绩,常常对体能进行透支性的锻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负荷运动,结果,虽然在竞技中取 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却极大地伤害了自身的健康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实例,有的人生病以后,为了早日康复,拼命地锻炼身体; 也有的老人为了健康的安度晚年,退休后积极加入了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还有一些患了肥胖 病的人,为了把体重降下来,更是采用了“要瘦不要命”的运动方式来折磨自己,结果不仅 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把自己本来健康的身体折腾坏了。
因此说,真正的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门科学。它需要人们不仅去掌握它的 活动技巧,还需要掌握住一个适度的“量”,一旦超越了这个量,就会像一个人把 太多的东西吃进胃里一样,即便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再高、营养素再好,带给人的依然是伤 害。
据医学研究发现,人到25岁以后,开始走向衰老,35岁以后,平均每天要有10万个脑细胞死 去,肌肉也逐渐出现衰弱,因此,一个人要想保持自己的青春活力,首先就要保持住自己 的大脑年轻,而大脑的年轻又必须建立在脑细胞的活跃上。
我们之所以提出“每天步行13000步”这一生命主张,是因为这项运动不仅是激活脑细胞的 最简便途径,而且只要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领,人人都可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步行”,与平常的步行方式略微不同:
首先,脚后跟着地,膝盖不能弯曲,脚迈出着地时,脚后跟要用力踩地;
其次,第二步跟进时,后跟进的脚尖要后离地,尽量使膝盖后面、大腿前侧和脚的正面肌肉 拉伸,从而刺激神经;
其三,忌穿高跟鞋,因为它会使你身体失去自然的平衡,给神经传达造成障碍,目前许多女 性的疾病都与长期穿高跟鞋有关;
其四,不能带着狗或其他宠物一起走路,这样会分散你的精力,导致你左顾右盼,使注意力 不能集中在自己的脚步上;
其五,中间不能停歇,哪怕在马路上遇到红灯,也要坚持在原地踏步,否则,正处于工作状 态的身体机制会立即停止对脂肪的消耗;
其六,速度要匀称,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拖沓。太急了容易导致肌肉增加对氧气的需要量, 太拖沓了容易使体内机制失去有效配合;
其七,步行时间因人而异,体弱多病的人开始一次只走10分钟即可,而后慢慢增加到30 分钟、60分钟、90分钟;
其八,人的一般行走速度是1分钟80米,步行准备活动的头1分钟宜控制在50米左右,等到全 身放松愉快以后,每分钟的速度再提到100米,结束之前的5分钟再缓慢行走。
每天步行13000步(2)
总之,这种步行方法虽然对人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但只要能够坚持2个月,你就会开始觉得 腿脚肌肉在逐步拉紧绷直,这说明锻炼已见成效,肌肉在逐步得到增强,从而使脑细胞处在 活跃的状态上。
减肥,是让肌肉去燃烧脂肪(1)
人的体重每增加1公斤,身上的毛细血管就会延长若干米,因为延长 的毛细血 管也同样需要血液来循环,因此一旦血液循环流不到神经末梢,体内器官就会发生许多病变 。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肥胖症的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向人类公开宣称:肥胖 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影响人体健康方面一直扮演着“死亡五重奏”的角色,人类“时代病” 中的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甚至种种癌症,也无一不与肥胖有关 。与此同时,肥胖又是一种最容易被人忽视、被人低估而且发展最快的疾病!21世纪最可 怕的疾病就是肥胖!
由此可见,肥胖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一种公害!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因肥胖导致疾病而死 亡的人数,已超过了因饿死而死亡人数的两倍多!在中国,每100个人中就有6个人是胖子! 另据国外报道,在对以25~3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的普查中发现,人的体重每超过1斤,其后2 5年的死亡率就超过正常死亡率的1%!
如此可怕的数字,不仅把世界医疗界的目光聚焦在了对人类体重的管理上,而且也把人类的 饮食习惯、健康指标、营养考量统统送上了被重新认定的“审判台”。特别是儿童肥胖问题 值得关注,“小胖墩”现象已经令人担忧,肥胖不仅使他们在升学、求职、 社交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也为他们的健康亮出了未老先衰的信号!
另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人的体重每增加1公斤,身上的毛细血管就要增长若干米;若是 体重增加10公斤呢?那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既然都是血管,那么这些延长的毛细血 管也同样需 要血液循环来保持它的生命活力,所以人的身体一发胖,血压就容易升高,而血压升高的结 果,必然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于是,许多疾病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目前许多健身活 动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的社会基础。
为了把体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医疗界、美容界、饮食界都纷纷打出了自己的重 拳:运动、节食、吸脂、针灸、按摩……种种减肥手段争相出笼,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 至因为运动过量而导致肥上加肥,有的因为节食过度而造成营养失衡,还有的因为光疗 瘦身而破坏健康基因,等等。那么,控制人类体重的途径究竟在哪里呢?
这不能不使我们想到有关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肌肉。
从人体的基本结构来讲,体重是肌肉与脂肪的总量,它既包含着人体内的血液、水分,也 包含着筋、骨、腱等结缔组织。我们说一个人得了肥胖症,主要是指这个人的体内脂肪有了 额外增多。通过运动来减少脂肪的堆积,虽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过激的运动不仅达不到减 肥的目的,反而会让人肥上加肥。根源是剧烈的运动,会使体内顿时产生对氧气的大量需求 ,而这些被体内吸收的氧气,又必须首先供应给正在运动的肌肉,根本顾不上早已“闲 置”在一旁的脂肪,结果,肌肉会越运动越强健,而脂肪却因为强健起来的肌肉的强烈供给 ,反而变得越来越丰满。
从医学角度讲,肌肉剧烈运动,血流会偏向一边,难以流遍全身、流进骨骼里去,最终的后 果,可能导致许多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不是危言耸听,而 是科学的真实发现,这就像有些高级宾馆的旋转门一样,当它转动太快时,人是无法进去的 ,只有当它的转速与人的步速基本吻合时,人的脚步才能够从容入内。
因此说,人体内的脂肪是靠肌肉来燃烧的,而肌肉消耗脂肪的最佳运动量,不能超过用220 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