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基地之天朝降临 >

第115章

基地之天朝降临-第115章

小说: 基地之天朝降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如今到底改如何选择,忽必烈的知遇之恩,恩师的教会又置于何地,此刻的郭守敬内心十分的纠结,当时见到林子然的时候是想过直接离开大元朝,可如今他去犹豫了。
  “郭先生,你是对忽必烈的知遇之恩无法忘怀,还有你们封龙山一脉的观念而犹豫吧。”林子然一眼就看出了郭守敬的犹豫还有纠结。
  看着郭守敬没有回答意思,林子然缓缓的开口询问道:“第一你说是知遇之恩大,还是民族存亡大。”淡淡的语气没有丝毫情感。
  “至于你恩师的理论,那本就是错的!”看着郭守敬脸色越来越黑,再度开口道:“你不要急着辩解,我说说为什么是错的。”
  “第一,你恩师的理论是建立华夏无法抗衡异族是产生,所追求的是使华夏能够延续下去,这本身没有错!可是却忘记了一点异族和我们永远只是狼和羊的区别,唯一的不同是到底是我们是羊而是他们是羊。”
  “很不幸如今的我们根本就是羊,根本就无从选择,如果我们是狼他们想怎么走,还不是我们说的算,可如今我们是羊,那就悲剧了,其结果是他们什么时候想吃我们。”林子然的声音不大,却每一字都重重敲打在郭守敬的心灵。
  原本动摇的心也渐渐恢复,原本他就已经被自己说服,只是放不下忽必烈的知遇之恩,恩师的教会才开始了犹豫徘徊,如今听了林子然的阐述一下子直接明白了很多。
  封龙山一脉虽然替大元朝廷效力,但秉承的是“天下一家”思想,求的是平息战乱、解救百姓,当年郭守敬的老师刘秉中就和耶律楚才一起,以“留下汉人农耕纳税,比放牧所得更多”,谏止意图杀尽天下汉人、变汉地良田为牧场的窝阔台汗。
  这和做蒙元忠犬,替大汗搜刮百姓财富,趁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以阿合马为首的色目系官员,就有了天壤之别,两派在朝堂中的抵牾,贯穿大元朝开国的前二十年。
  如果不是他们北方的汉人早就死完了,而且封龙山一脉之人能力还是不一般的出众,正是以上种种原因才导致刘宇肯下大力气的主要原因,要不然哪怕郭守敬再怎么牛叉,刘宇想的也只是干掉对方。
  中华北方故地,自辽、金以降,便和大宋割裂,战乱和异族统治,让这里的文化和南方渐渐的有所区别,诞生了有“天下一家”思想。
  努力实践“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理想,试图通过文化影响异族统治者,实现和平的封龙山学派,并和北地汉人军功世侯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
  刘秉中、姚枢等大儒,就是这个集团的思想核心,姚枢的学生张弘范、刘秉中教授史氏两万户子弟,都是他们和汉人军功世侯相结合的表现。
  姚枢等讲“天下一家”为核心内容的儒学,刘秉中入朝参赞机要,郭守敬为大元整修城池、监造水利、编定历法,史天泽、张弘范等人在外领兵征战,就是这个集团在把触角伸向大元朝的各个权力范围。刘宇费劲大力气拉拢甚至收复郭守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位在封龙山一脉的重大影响力;拥有了郭守敬基本就可以下一步进行如何分裂蒙元的工作。
  当然如果真的是吕文焕,范文虎这种汉奸级别人物,刘宇也认为可以拉拢为他所用,毕竟很多汉人都是原本生活在金人,辽人统治下的你能说他们是汉奸吗。
  显然不可能,因为他们尽管是汉人,可没有受到任何正规的教育你能够期盼他们能够有多大的民族情节,唯一有的一点恐怕也是血脉产生根本就不可能浓烈。
  投靠蒙元不说理所当然,也是十分正常的行为,当然吕文焕,范文虎这两个败类汉奸还有大元朝里那些是不算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气天文

  林子然的话,每一字每一句都重重的敲打在他心间,一次次冲击他原本的观念,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恩师会错,哪怕之前认同了林子然的华夷之变也没有想过,可如今进过林子然这样分析,其内心开始动摇了。
  “好!那么汉王需要鄙人做些什么?”沉思良久,郭守敬似乎已经下定决心,看着林子然淡淡的开口道,语气已经恢复了往日。
  对也好,错也好,如今郭守敬已经彻底想清楚了,他为华夏人,而蒙元为异族,蒙元入侵华夏这乃国仇所有的一切都得放下,也必须放下。
  “也没什么,等郭先生做完一件事后,大王希望您能够南下为华夏做事,不知郭先生讯息愿意可否。”林子然轻笑着开口道。
  “什么事?”林子然的话,让他感到莫名其妙他郭守敬又不是白痴,对于自己在蒙元的地位可是一清二楚,别看说有人似乎都对他恭敬有加,可是实际上呢他一点实权都没有。
  所有的都是虚名,不过这些他都不在意,因为只是报答忽必烈的知遇之恩还有完全恩师的心愿,是否有无实权根本就不重要。
  可如今林子然竟然说那位汉王请他帮忙做一件事,这就不由让他疑惑了,看林子然,郭守敬就知道那南边那位汉王把大元朝渗透很深。
  连他们都无法办到,找他这位似乎啥用都没有大人有毛用,这也是他不得不疑惑的情况。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他能做什么。
  “呵呵!郭先生也没什么。明天恐怕就会有一个人找你要预测下最近南方的天气有没有暴雨。”林子然轻摇扇子宛如有了点指点江山的气概,语气更是在对方疑惑的目光下不急不缓的开口道。
  “这怎么可能好不!林公子你这玩意开大了吧!我现在又不在南方怎么知道他们天气如何。”郭守敬一下子懵了,直接对着林子然苦笑的开口道。
  众所知之天气预测根本就要根据当地情况来预测,还有当时星辰运转,可如今是怎么回事要他在大都去预测千里之外的南方而且还是几个月的时间,难道真以为他郭守敬是神仙。
  天气预测这玩意早就有了,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
  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当然这是已知的,未知也许更早。据传说人文初祖伏羲就是干这行的,那个目前没几个人看懂的八卦就预测的工具。
  当然也没有那么邪乎,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天气谚语。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林公子,您太高看我了。我郭守敬能力实在有限,根本就无法预测。”郭守敬一脸苦笑的开口道,这事他真的完不成。
  “呵呵!郭大人你什么都需要做,也不需要去预测,你只需要的是告诉那个人请他放心三个月内福建临安都没有暴雨就行了。”林子然神秘的笑笑随即开口道。
  “此话何意?”看着林子然那脸上那奇怪的表情,郭守敬的话脱口而出。不过似乎又突然想到了什么,直接闭上了嘴巴。
  “郭先生后天我会安排你南下的!先生不会有意见吧!”林子然笑着站了起来,随即轻笑着开口道,语气一如既往的轻松。
  “没意见!可不知我南下后,汉王又如何安排。”郭守敬一愣。显然明白对方已经要走了赶紧开口询问道。
  尽管他郭守敬不在乎名利,但他需要舞台。他希望南下后能够得到施展自己才华还有学识的舞台,以便更好的造福百姓。
  “呵呵!郭先生不用着急,大王说了如果先生南下,就决定让先生当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并且将水利一方所有权力移交给先生,并给先生组建一支天文小组。”看着郭守敬那腼腆的表情,林子然再度哈哈大笑道。
  “郭先生我还有急事,就先行告辞了,后天我们再见。”林子然一拱手,随即没有等郭守敬从震惊反应过来就直接开门走了出去。
  “走!”看着门口两名小厮打扮的青年,林子然只是淡淡的说了一个字,随即率先走了出去,两名男子紧跟其后,动作几乎就是形影不离。
  
  而此时房间内郭守敬此时已经震惊无以复加,先不说那个祭酒的身份,想来敢用春秋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为名,想来地位也不低。
  还有那水利所有项目全部移交给他,单论这点就足以让他郭守敬疯狂了,虽然他在蒙元,忽必烈也是把水利全部交给了他。
  可是蒙元能与汉人比吗?显然不可能忽必烈只是为了稳定而稍微建设下水利,根本就不咋重视,每年资金少的可怜。
  那完全就是个虚职,可是到了南方汉人之地,那绝对不同这点他郭守敬十分确定,而且之前林子然的话,那就代表那位汉王会不留余地的支持他。
  这就足够了,那完全就不是这个畸形的大元朝所能比的,刘宇的条件也足以打动大部分的专家学者让他们为己所用。
  当然这些专家学者不是前世那种挨板砖的家伙,而是彻彻底底的工作研究分子,为此他们宁愿付出生命也无所谓。
  更何况还有一个天文小组,这更是他期待的,南方作为华夏文明的保留之地,他相信那边的知识更多,资料更多,这对他的研究十分重要。
  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尧帝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
  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
  如果能够得到汉王的支持,他相信自己所掌握的天文知识绝对可以迅速提高,没办法北方长期的战乱,太多的文献毁于一旦。
  哪怕他恩师如何博学,他也没认为自己超越了古人,这不是谦虚也不是给自己压力,而是事实,可是太多的古籍消失,他们这一脉根本就无法完善自己学说。
  而宋庭的保密实在太严格了,那些经书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翻阅了,不是宋人人家鸟都不鸟你,更何况探究学问。
  原本攻陷临安时会收集一些的,结果破城的是伯颜这个蒙古人懂什么书籍还有知识,不是烧了就是鸟都没鸟,结果大部分都落入民间。
  如今南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去收集古籍,完善自己的学说,当然这又是不是郭守敬为自己再找的一个理由就无从得知了。反正这种没啥想知道!


 第二百一十八章 消失

  在华夏古代太多的什么子啊,圣啊,仙啊!可是到了近古都几乎没有了,现在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也未必比古人聪明。
  他们不是给自己上面加一层天,而是根本无法超越,诸子百家之后又谁能够,谁敢谁有实力敢封为“子”,没有,没有一个,当然朱熹朱子这个无法算数,应为对方只是由于后世八股文兴起,才被强行推上去了。
  而且朱元璋为了自己的正统性,硬生生的直接把朱熹拔高了几倍,满清又为了自己的安定统治更是把朱熹无限拔高才有后世熟悉的朱子一称。
  唐之后谁敢言诗,宋之后谁敢颂词,明之后谁敢言话画,不是他们不想超越而是无法超越,所以于是走了什么“子”“仙”“圣”等等的称号。
  这不是枷锁,当然封号之时绝对不是枷锁,而是动力,可是当无法超越时那就是枷锁,而且是无法解开的枷锁。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是宋朝没有诗而是宋朝的诗根本与唐代相比,元明清也是,不是他们没有诗词而是面对唐诗宋词根本就拿不出手。
  郭守敬很清楚自己的能力,那绝对是没有超越古人,而且如果也没有古人的知识精华,他也根本无法超越,那位劳什子的牛顿不是说了吗?他只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
  “哎!希望南方不要让我失望!”郭守敬看着渐渐落下的夕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如今他也只能叹气,他已经选择了离开。为的不是别的,而是他是一个汉人而非汉奸。
  
  第二天清晨
  “你是谁?”看着阻拦自己的两名侍卫,李机感到很无奈,本来以为自己如今好歹也是个将军进出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可结果了对方鸟都没鸟他。
  没办法这里的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