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 >

第38章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第38章

小说: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贵卿说:“当他还没有官复原职的时候,到北京找过我。现在想来,我当时对他是很不礼貌的。估计现在他还记着这事。”

“是呀!”司马仁说“现在你虽然是副书记,到将来接他的班时,他使个绊子,让别人接班,就麻烦了。三五年太久,只争朝夕!”

侯贵卿想了又想:“所以,我想拿他的’ 林钢经验‘ 开刀。”

司马仁说:“现在林钢经验在全国红得很,又是上边肯定的。公开写文章,哪里也不便发表,谁敢登呀?我看,不如先去找一部分人,开个座谈会。座谈会记录不便公开发表,省委不是有个内部的《内参简报》吗?这份”简报“,因为是”内参“性质,发表各种不同意见,这归’ 政策研究室‘ 管,在这个内部刊物上发表,谁也管不着。反正是”内参“,谁爱”参“你”参“去!我们把舆论造出去是真的。”

“开座谈会,找谁参加很重要。老四,林钢还没有我们的人呀!”

“’ 人‘ 都是培养出来的,大侯,我们一起去蹲几天点,不就’ 培养‘ 出来了吗?插起招军旗,就有入伍兵!”

侯贵卿和他的“小四儿”,便一起到了林钢。

侯贵卿第一次来林钢,因为只是一般地参观,林钢领导除了卜奎陪他吃了顿便餐外,全程陪同他参观并负责接待任务的,是公司办公室秘书科的女科长于丽。

这位于丽科长,对他很热情,像侯贵卿这样的领导人,无论到了哪里,下级的热情接待都是情理中的事。对这个女科长,侯贵卿开始并没有特别注意。这次他到林钢,说是要多住些日子,搞点调查研究,对这位女科长的热情,他的体会就很深刻了。

陪他参观,陪他吃饭,介绍情况,寻找他要的资料,自然都由于丽负责,只要侯贵卿一句话,她完成得又快又好。陪他参观时,公司派了一台专车。按习惯,应该是司秘书和侯贵卿坐后排座,她于丽作为服务人员也好,以主人身份领路也好,应该坐司机旁边的前排座。可是每次来了车,她总是很麻利的打开门,“请!”侯贵卿钻进车,自己随后上车就坐在领导身旁。司马仁心安理得地坐在前排。他理解,他的领导和朋友侯贵卿也愿意这么坐。

每天回到招待所,一般说,接待的人员应该告退似的问:“侯书记如果没有别的吩咐,那么我就回去了,请侯书记早些休息吧。”

可是于丽并不告退,而是陪侯书记喝杯茶,聊聊天。有时还摸摸叠叠被子,问问:“冷不冷?”什么的。

这天,吃过晚饭,于丽又是如此。侯贵卿觉得这个女人在身旁,有一种温馨感。谈到九点钟了,她还没有告辞的意思。侯贵卿说:“这次来林钢,可太麻烦于科长了。”

于丽甜蜜地嘻嘻一笑:“什么’ 麻烦‘ ,别人想陪领导,还没有这个福分呢。”

“于科长这话可说远了……”

于丽马上说:“您叫我小于好了,叫于科长就生分了。”

“好好好,我认错。”侯贵卿笑着“你一整天这么陪我,我有点过意不去呀!谁家里没有点事情呀,孩子,丈夫,一大堆家务活儿……”

于丽格格笑得更响了,说:“侯书记看我像结了婚的人吗?”

“对不起!”侯贵卿说“我是说,谁家里还没有点私事呀!”

“我就没有什么家务事,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

侯贵卿切入正题:“我这次到林钢调查,发现你们的企业搞得真不错。”

“是呀!我们在全国大大有名。”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一分为二,这是辩证法嘛。”

于丽心中一机灵:“那当然。”

“你是林钢人,知道的情况比我们多。除了肯定林钢经验,人们还有没有另外一种议论?”

于丽又是一机灵,在这一两秒钟内,她在脑海中进行了好多次运算之后,说:“改革嘛,很难。当然会有不同议论。”

“都有些什么议论?”侯贵卿紧追不舍。

于丽却主动把球踢了回去:“你如果愿意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可以开个座谈会,什么人参加会议,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姓鲍,叫鲍中信,原来是薄板厂的厂长,你可以先找他谈谈。”

次日晚上,鲍中信应约前来。此人不像于丽,在话语中和你打太极拳。他满腹牢骚,直来直往,说:“省委领导要是愿意听听不同意见,我给你召集个座谈会,听听群众的呼声。”

这样,过了两天,一个座谈会召开了。

卜奎到林钢不到半年,老书记就离休了。卜奎顺理成章地当了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在侯贵卿第二次来到林钢之后,卜奎给他汇报了一次工作,剩下的是嘱咐下属人员,要为侯书记服好务,搞好这次调查研究。他因为太忙,省委领导在这里做什么事,怎么做,他就不便过问了。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名单是鲍中信拟定的:绝大部分是在改革中被罢了官,或者在“优化组合”中失去位置和提前退了休的,也有部分离休干部,还有十多个下岗只拿基本工资的老工人。

座谈会由鲍中信主持,他说:“同志们,我们林钢现在是大大有名了。林钢的名声,传遍全国。谁不知道林钢呀!可是林钢经验到底怎么样?我们过去只听到一种声音,我们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的呼声,是听不见的。所谓’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古之定理。现在,咱们省委的侯副书记,到我们林钢调查研究,想多方面听听各种意见,特别是反面意见,讨论一下林钢经验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请侯书记作指示,大家欢迎!”

一阵热烈鼓掌。

侯贵卿没有站起来,微笑着,抬起右手,从前往后轻轻理了一下油光水滑的头发,说:“你们这位鲍中信厂长讲得很好,我是来学习的。我不能’ 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 ,现在,就请你们这些为林钢的建设和生产,奋斗了大半生的同志们讲讲心里话吧!”

接着是大家的踊跃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原一炼钢厂厂长林余。这个林厂长一发言就充满了火药味,他说:“这二年,我他妈见鬼了!从林钢是一片荒草地时,我就转业到了林钢。

林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滴上过我的汗水。当年抓起林钢任何一把土,我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可是现在我老了,不中用了。在所谓的改革中,我第一个被勒令退出领导岗位!他们说,我没有文化。不懂得现代化管理。老子的文化是背着大盖枪,在行军中看着前面战士背包上的木板,一个一个学的生字。那时候,你们在哪里?你们还在你爹腿肚子里呢。我年龄大几岁是不错,可是我们不是还得承认’ 姜还是老的辣‘ 吗!老了,不中用了,被赶下来,这是什么社会主义?这是资本主义!是资本家的行为!怪不得人们都说:我把青春献给党,到了老年没人养……”因为说得动情,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接着发言的是一个在五十年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老秦头:“我想大家都认识我,我就是那个老秦头儿。在林钢恢复建设阶段,谁不知道老秦头的’ 针线簸箩‘ 呀!那时建设困难很多,许多机器缺少零配件。我上班,下班,走路,在旯旮转游,眼睛老是盯着地下。遇见个锣丝钉,锣丝帽儿,半截电焊条,生锈的滚珠轴承,齿轮,即是一尺把长的铅丝,也要拣回来……积少成多,形成个零部件小仓库,人称是工厂的’ 针线簸箩‘。现在这些老爷、少爷们倒好,即使好的机器,在露天地里生锈,谁管了!我们这些人也真该倒霉,怎么摊上我下岗!现在只拿基本工资,我儿子也下岗了,我指望谁呀!我早就说过,这么个改革,就是……就是’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睡到解放前‘。不行,我们决不答应!”

第三个发言的是原三炼钢的支部书记,姓曲。这位曲书记说:“现在这个改革,在总公司是总经理说了算,在各厂是厂长负责制,在车间是主任负责制。到底是党说了算,还是别的什么人说了算?这是否定党的领导,这种所谓’ 改革‘ ,就是倒退!”

发言几乎是“一面倒”。第十一个人发言时,他说:“大家的发言都很有道理,也很真诚。可是这么多年,我们的管理落后,设备落后,产品落后,当年轰轰烈烈的林钢,现在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了。我们面临的是生死存亡问题。不是我们哪一个个人的问题!我看,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企业倒闭,我们都喝西北风,一个是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暂时忍受些困难……”

“唱高调!”有人喊。

“你等一等!”主持会议的鲍中信中止了他的发言“有人比你举手早,别那么无组织无纪律!”

这次座谈会的成果是,由司马仁起草,形成了一个文件,题目叫作《关于林钢经验的再认识》还有一个副题“林钢部分职工座谈会纪要”。文件首先部分地肯定了林钢某些有益经验后,接着大量引用职工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最后用“大家认为”,或者“一致认为”,“参加会议的同志感到”,“有不少同志指出”等文句,得出了几项结论性的意见:

一,林钢在改革中,脱离了中国的国情,使大批工人──特别是在林钢建设中有过巨大贡献的老干部、老工人下岗,实际上是失业的境地;极大的损害了广大职工的利益;

二,林钢在改革中有一大批有经验的老干部,以“优化组合”和“重新聘任”为名,被撤职或解职,他们都是党的宝贵财产,有的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这对于干部队伍是巨大损失;

三,林钢在改革中撤消了不少机构,这是对的。但把党的组织、宣传部门合并为一个“政办室”,剥弱了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过分强调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实际上是弱化了党的领导;

四,“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感到:过去对林钢经验的肯定和宣传,有些过分,应该对林钢经验做重新认识,并从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别的什么道路的方向路线问题的角度,重新加以思考……”

司马仁把座谈会“纪要”拿给侯贵卿看。侯贵卿细细看过,半天才说:“这样,从方向、道路上提问题,林钢经验不就完了?事关重大,你让我考虑考虑。”

“我们就是要剥夺他们的政治资本,如果林钢经验被否定了,他们还有什么呀?”

侯贵卿还是沉默不语。

司马仁进一步说:“所以,我这个座谈会’ 纪要‘ ,下面署名是’ 调查研究小组‘ ,没有写你参加,也没有引用你的发言。我想,如果出了什么问题,由我承担责任……”

对于这位秘书能处处为他的领导着想,勇于承担责任,侯贵卿高兴地打了秘书一拳:“真有你的!那么这个文件怎么处理?”

司秘书说:“在《内参简报》上发嘛!由我转给他们,在内部发表一下。咱们还有供领导参阅的《大参考》,’ 参考‘ 嘛,不是正式文件,我看也出不了什么问题。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我把《纪要》捅出去的,你不知道就是了。”

“你想得周到。”侯贵卿说。

司马仁脑子又一转:“甚至我也不出面,让于丽科长在下属某个单位打印,然后由她送到《内参简报》编辑室。此事,要暂时对林钢公司和卜奎他们保密。”

“好!”

大动作就这样定了。

过了两天,一直陪同侯书记的于丽说:“侯书记,我要到省委去一趟,司秘书要我到《内参简报》编辑部送一份材料。”

“什么材料?”

“司秘书交给我的,封着,我哪能知道呢。”

侯贵卿想:装得挺像。接着说:“我正好也要回去一下……”

“可不可以借个光,搭您的车子呀?”

“看你说的,当然可以啦。”

于是他们同车到了海天市。

路上这四个小时,他们一直在聊天。因为她陪侯书记许多日了,她又会撒娇卖乖的,两人已经不像是上下级关系了。她把汽车前后座间的隔音玻璃轻轻摇上去,说:“像侯书记这样的,事业,爱情,什么没有?真令人羡慕。我不信命,可是你的命真好,前世怎么修的呀?”

侯贵卿说:“你呀,什么事业呀,爱情呀,事业让人搞得很累,爱情呢?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呢?”

“您别说了。我听司秘书讲,你爱人可漂亮了,像天仙似的。又是厅局级干部。司秘书说,你们夫妻好的像一个人一样。”

侯贵卿说:“他知道什么!说我爱人漂亮,也算可以吧,可是你还不知道:形式和内容并不是都一致的。唉!一家人不知一家事,只从表面判断问题,常常是错误的。……”

于丽往侯贵卿身边靠得更紧,脑袋几乎枕着他的肩膀了,他也不躲。

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人已经心心相印了。

四个小时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