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太平盛宋 >

第84章

太平盛宋-第84章

小说: 太平盛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不是没有劝过那些难民回乡种田去,但是这些人如今是饿的连说话的力气恐怕都没有了,又谈何回乡?

    而且那王爷也曾说过会想出办法不让那些难民饿死的。可是眼看着那库房中的粮食已经只能撑两天了。

    这赵恒却是依旧半点动静也没有,每日除了和那王梓聊天。就是和他那名为小书童。实为侍妾的刘娥聊天。

    是半点着急的意思都没有,这让那张烨心里如何能够安心。若不是那陈尧佐是个不错的人才,这张烨恐怕是早就要累死了。

    不得不说那陈尧佐倒是真的有能耐,他根据这齐州现在的情况。很快就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这齐州的防治水灾的办法。

    当初那些修建的堤坝之所以一遇到那洪水就会倒塌,虽然那偷工减料是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原因是那些修筑的人。

    并没有真正的到那些实地处去考核过,要知道只有经过实地的考核才能完全的将那些堤坝建好。

    可是又有那个当官的愿意,一直呆在那堤坝的地方和那些工人们一起干活呢?要知道那些修建堤坝的地方。

    全都是刚刚经受过那洪水的冲刷,又是泥泞,又是容易滑坡。一个不小心恐怕就要掉到那河里去了。

    这陈尧佐当初对这堤坝的了解,多半也是从那书上看来的。这真正的实地操作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因着这那张烨本生就是一个水利方面的奇才,那太宗自然是省去了再派人前来修筑堤坝了,毕竟这舍近求远的事情。

    太宗还是做不出来的,只是如今这张烨是早就已经被那州衙中的俗务给纠缠的脱不开身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经验去实地考察那堤坝的修建。

    这修建堤坝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那陈尧佐的头上了,这陈尧咨到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每天就和那些工人在那工地四处查看。

    若不是一旁有不少的工人水性极好,恐怕这陈尧佐是早就已经去和那阎罗王喝茶了。倒也不是这陈尧佐自己不小心。

    而是那修建堤坝的地方,多半皆是那泥泞。这陈尧佐若是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泥足深陷”了。

    每每他回到州衙的时候,那赵恒总是会生出一种无力感。这真的是那龚美信上所说的那个偏偏公子吗?

    若不是早就知道这陈尧佐的为人,这赵恒真的要以为这其实就只是一个干苦力的劳动人民了。

    不过无论这赵恒再怎么感慨良多,这陈尧佐到还是依旧不顾风吹雨打的。天天都去工地处报道。

    要知道这堤坝是早一天修好就好一天,只是如今因着那陈尧佐迟迟未能将这齐州沿水处的地方全都丈量好。

    这工期才一直未能提上日程,这陈尧佐为了能耐趁早将那堤坝修好。自是卯足了劲的去干活,没几天他整个人就已经瘦了很多圈了。

    因着那库房中的粮食已经只能撑一天了,这张烨是再也按捺不住了。也不顾什么上下尊卑了,是二话不说就往那赵恒面前冲。

    这赵恒也知道依着那张烨的脾气,他能够撑到现在已经算是很给自己面子了。这赵恒自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只是嘱咐那张烨再等一日便是,并且让他调齐人马以备不时之需。这张烨自是不好对那赵恒的话有什么疑问,倒也是乖乖的去办好了。

    果然第二日一早那王梓又是顶着一张没有睡醒的胖脸来到了州衙,这么多天过去了。这王梓倒是没有一天是过得太平的。

    因着那赵恒日日都找他去州衙谈话,那张、李两家已经明显开始对他不满了。他也曾想要借病推脱。

    却是被那赵恒一句既然生病了,那就应该让太医好好看看。二话不说就把那王梓抬到了州衙,“好生看管”了好几日,还美其名曰为那王梓的身体着想。

VIP卷 一百三十九、没日没夜拼小命

    不得不说这赵恒还真的是挺有当无赖的潜质的,这王梓如今是对赵恒这尊大佛是说也说不得,动也动不得。

    毕竟他哪里想得到这赵恒如今为了这齐州的百姓,是已经可以把自己的颜面给舍了的。哪里还会在乎你这区区一介商贾的仇恨。

    眼看那库房里的粮食是越来越少了,这赵恒的计划也是渐渐的开始步入了正轨。看着王梓那张没有睡醒的大肥脸。

    这赵恒是强忍着告诉自己不能笑场,若不是他那衣角已经被他攥的都变形了。不然还真的要以为那赵恒是一点取笑的心情都没有呢!

    王梓知道自己眼前的这尊大佛,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他也知道若是自己出事之后,那张、李两家对自己恐怕更多的是落井下石。

    他本以为这赵恒是一个软骨头,在那库房中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会肯向他们来买粮,他们这一帮子的粮商也是早就已经打算好了。

    若是那赵恒再度开口向他们买米,他们便率先做一个退步。将那米价降个一成,一来自己不用吃太多的亏。

    二来也能向那赵恒买一个好,倒也不知是这帮子粮商太过愚蠢还是他们太过天真。这明眼人都知道和那赵恒做对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可是他们却是偏偏就这么做了,而且在这一条路上还是一个劲的走到了黑。这赵恒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却也并不想搞清楚这其中的关系。

    他很清楚这些粮食之所以会这样做,背后恐怕是少不了人指使。可是他却不愿意费那个闲工夫去查,一来是这齐州的事情的确有些棘手。

    因着如今才是九月,这齐州的炎热天气并没有彻底的退去。反而还迎来了“秋老虎”,一些原本来不及也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处理的尸体。

    如今已经成为了这齐州城的一大危害,那张烨是一个能吏但是那也只是紧紧局限于水利方面。

    其他方面他到还真是一个“毛头小子”。要知道这张烨正式掌管这齐州也只不过才小半年而已。

    在那之前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书袋子罢了,若不是他天生适应能力好。恐怕早就已经被这些沉重的担子给压垮了。

    只是在处理这些善后工作的时候,明显是比不过赵恒这个早就已经考过很多实例的“老将”了。这些日子以来这赵恒每天睡的时间,恐怕是这齐州城里最少的了。

    他每日天不亮就要起身去对付王梓那只老狐狸,他不是没有想过让别人去对付那王梓。但是他却不得不自己上阵,因为这个齐州城里能用的人手实在是太少了。

    张烨他每日要马不停蹄的去组织难民进行土地的翻耕,以及播种。虽然他管不到那其他地方的播种,但是对他来说。

    能做一点是一点,这总比什么都不做要来的强。不过这张烨也不是一个傻的,他通过这播种的方式。

    将那些难民开始慢慢的往四周扩散。毕竟这州衙附近能够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那些难民中虽然精壮力不多。

    但是凑满个几千人也不是不可以的,出去去堤坝上帮那陈尧叟忙的。其余的是全都去播种了,毕竟如今这州衙里虽然没有粮食。

    但是还有钱呢!要知道这齐州虽然不算富庶。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蓄这里头倒是真的有不少的存粮。

    不然当初那张烨也就不会放心大胆的同意那赵恒派人去其他的地方采购粮食了,毕竟这州衙中的钱本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毕竟这齐州和那贵州相比那可是在天王老子的眼皮子底下的,这历任的刺史自是不敢像那普贵一般的毫无忌惮。

    这张烨在钱财方面倒也是宽松不少,如今为了能够早日将这齐州恢复到正规。这张烨自是舍得花银子。

    在将那每人每日的工钱明列了出来。这前来干活的人自是不少。只是这张烨也不由得忙了起来。

    倒也不是他不放心别人,非得事事都亲力亲为。只是他很清楚这齐州城里对他心存不满的人可多了去了。

    虽然现在有那赵恒在替他罩着,但是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如今这些钱粮的发放他自是不敢假手外人,毕竟在抓到三个和那城中富商勾结的捕役之后。

    这张烨是再也不敢大意了,整个人几乎是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是绷紧了神经过的。这赵恒又怎么好意思让一个这么劳累的人来替自己干活呢?

    至于那陈尧佐这赵恒是更加想也不敢想了,在那陈尧佐一次一个不小心跌倒了那水中之后。又被人侥幸救起后。这陈尧佐的身体是一直都没有大好。

    这赵恒平常看到那陈尧佐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一个喷嚏就能把他给吹走了。自是也不敢让他上阵。

    想来想去这能出场的人,恐怕也就只有这赵恒自己了。这倒也只能说是天意弄人。这赵恒早上和那王梓拉东扯西的不让人家消停。

    到了晚上则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里看那些太宗派给他的人送上来的暗报,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刘娥皆是陪在了那赵恒的身边,这赵恒也曾心疼那刘娥不愿她每日陪着自己操劳。

    毕竟这赵恒一个女人家家的怎么能够禁得住这没日没夜的煎熬,可是这刘娥却也是心疼那赵恒要知道那赵恒虽然被后人称作无能之辈。

    到那时又有谁知道这赵恒的苦,每个人只知道嘲笑那赵恒在澶渊之盟上的弱懦表现。却又有谁看到了这赵恒在内政方面的努力。

    当初人人称赞那“萧规曹随”的美好和不俗。但是又有谁想得到那赵恒一开始就只是一个守成之君的人才。

    这宋朝崇文抑武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当初打拼江山时的那一股热血也是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了。

    当初这太宗也是在察觉到在两次北伐失败之后。这宋朝是再也经不起这兵马的劳顿了。故而在培养那赵恒的时候。

    有意将他培养成一个守成之君,让他先将这宋朝的国力提高起来。毕竟只有有了钱这后代的子孙才能去打拼啊!

    只是这太宗的算盘打的乒乓响,却是半点用处也没有。要知道那赵恒虽有当初吕后一般的能耐,能够把这宋朝治理的国富民强。

    但是那辽国却并不是当初的匈奴,这辽宋之间可并没有像当初的匈奴和汉朝一样。已经签订了盟约,互不侵犯。

    那辽国可是一直虎视眈眈的狼啊!一只准备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咬你一口的狼。而且那汉武帝可是多少年才会出一个的不世奇才。

    而且这太宗是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会使一代不如一代,虽然其中有不少的人想要通过变法来改变现状。

    但是他们一没有那汉武帝的魄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那先祖封赏的藩王们,是一个个的分化解决了。

    二来这些人也实在是太过弱懦了,今天同意变法。明天不同意变法,跟个过家家玩一样的。

    久而久之还有谁愿意相信这新法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呢?如今看到赵恒这般的勤政,这刘娥自是一百个愿意。

    她很清楚当初那赵恒后来之所以会越来越让众人失望,其实更多的是因为那赵恒丧失了对那政事原本的热情。

    毕竟这“无为而治”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干的,不然那曹参后来也不会成为诸多后人学习的对象。

    就是因为那“无为而治”,你若是一个不小心那就会真的变成无为了。这赵恒就是那个不小心中的一员。

    如今看到这赵恒这般努力,这刘娥自是一百个欢喜。自是不愿让那赵恒一个人在哪里苦撑着。

    要知道为了避免别人知道这赵恒的计划,这赵恒晚间的时候是一个人也不敢用。生怕别人从中会发现他的矛头其实并没有对准那王梓。

    而是对准了这齐州城中的所有富商,刘娥知道那赵恒的辛苦。自是不忍那赵恒每每口渴的时候,也只得自己偷偷摸摸的去厨房找水喝。

    虽然这里说是州衙,其实一开始那张烨就已经和那赵恒交了底。他其实对这州衙里的人并不是很清楚,言下之意就是要那赵恒自己小心。

    这州衙里的可不全都是自己人,其实不用那张烨说。这赵恒也会小心的,毕竟他其实一从那京城出来之后。

    就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因为他很清楚,如今盯着他的可不仅仅只是一股势力。一个不小心他就又可能要身败名裂。

    其实他心里倒也是并不是很愿意那刘娥离开的,毕竟这多一个人手也是能多一份帮助。而且这刘娥恐怕是他在这齐州唯一一个能够信赖的人了。

    而且留这刘娥在他身边帮忙,对他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这刘娥的身份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这明面上是书童。

    暗地里则是侍妾,她若是晚上不在那赵恒的身边恐怕才会让那些人生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