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太平盛宋 >

第34章

太平盛宋-第34章

小说: 太平盛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者是残忍之至。一时间倒是没有大臣再敢多说什么了,只是这也毕竟不是一个办法。明明知道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战,可是还要一个劲的往敌人面前送,这不是犯傻是什么?

    这日后若是打输了,这太宗一时气急。那日子恐怕会更加难过了,思来想去,诸位大臣还是把目光投向了那赵普。这赵普素来足智多谋,能够历经两朝而不倒,自是有其过人之处。这一回群臣反对太宗北伐的时候,也只有他一个人作壁上观,没有发表过半点意见。

    这点便是这赵普的过人之处,这太宗之所以对北伐,耿耿于怀。完全是因为他对自己皇位的担忧,虽然这些大臣却是不知道这太宗在担忧什么。但是这赵普却是清楚的很,对于这太宗皇位的猫腻,他是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自是干脆装聋作哑,什么都不管。

    直到这群臣都已经去向太宗劝诫过之后,这赵普才在群臣的力邀之下,慢悠悠的出场了。一见到太宗,这赵普是绝口不提这北伐之事,反倒是和太宗探讨起了文章。太宗虽然对于这赵普为何,不同其他朝臣一样来规劝自己,而颇为不解。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便顺着赵普的话聊了起来,想看看这赵普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那西汉的晁错。这太宗一向对晁错这个奇才,十分仰慕。自是对其因七国之乱,而惨遭腰斩一事,而心疼不已。眼看着快聊到高潮的时候,这赵普却是突然不再那么热情了,面对这突然的冷场。太宗自是不悦,便让赵普退下了。

    等到赵普走后,太宗细细的回忆了一下,越发的觉得赵普此举别有深意。等明白过来了,太宗这几日因被那些大臣们的劝诫,而弄得糟糕不已的心情,也是好了不少。随即便命人赏了赵普,不少的金银财宝,以示嘉奖。同时对于北伐之事,也是暂时的搁置了下来。

    与此同时那道打乱了书院生活的旨意,也随即颁布了下来。原来这赵普之所以找太宗,谈了那么一大堆话,其实归根结底也是想要太宗,把北伐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只是他知道若是明着说,不仅这太宗不会答应,就连自己的小命,恐怕也得玩完。

    便干脆使起了拖字诀,以那晁错为引子。向太宗表达了自己“攘夷必先安内””的看法,果然这太宗也是个聪明人。其实这么些日子以来,这些大臣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也是让太宗自己想开了不少。对于北伐其实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坚持了,只是始终还是缺少一个,让自己放弃的借口。

    如今被赵普这么一提醒,太宗才发现。的确自己如今不适合北伐,毕竟这朝堂里还有不少,前朝的人呢?谁知道他们对自己,是不是真得一片赤诚。若是他们趁着自己北伐的时候,在自己背后来那么一刀。那自己可就是真正的腹背受敌了,为了以防万一。

    太宗便下旨将那最为危险的陈洪进,给宣进了京城。美其名曰,要给他加官进爵。其实却是暗地里藏了一肚子的坏水,想要把那陈洪进给软禁在京城。这陈洪进又不是一个傻的,哪里不知道这太宗的想法。只是如今形势比人强,让他不得不低头。

    就算他有千百个不愿意,也只好乖乖进京。不然只会落得一个抗旨不尊的下场,陈洪进怀着忐忑的心情上路了。可是没想到这陈洪进竟是要路过这南康县,一听到这消息龚美立马就急了。赶紧赶回了书院,哪里还顾得上那个,还没有说完话的师爷。

    虽然这龚美并不担心,陈洪进会发现这刘希的踪迹。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尤其是这陈洪进如今已经知道了,有刘希这么一个人的存在。而且现在刘希的户籍,尚未改好,就算这陈洪进此刻杀了那刘希,恐怕也不会收到什么律法的惩罚,毕竟刘希现在可是黑户啊!

    为了谨慎起见龚美不得不,提前准备踏上了回京的路。一路上龚美紧赶慢赶,倒竟是比那陈洪进足足早了五天到京城。一回到京城,龚美也顾不得休息,便命人去向赵恒禀告自己已经回来了。在向赵恒禀告完书院的情况,以及那刘希的事情后。

    龚美立马赶去了刘娥那里,把刘希带给刘娥去照看了。刘娥虽知道这个孩子,恐怕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但还是接受了那个孩子。赵恒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舅子,是颇为好奇。因为以前这刘娥从来都没有提过她还有一个弟弟,但是因刘娥早就同刘希,以及龚美串好了口供,倒也是挑不出什么错的地方。

    尤其是看到刘娥见到刘希时的,那般梨花带雨。若非是亲姐弟,又岂能会这般的激动?赵恒哪里还有不信的道理,毕竟这刘娥也没有欺骗自己的必要。当即就命人把刘希的户籍,给上好了。

正文 六十二、蝴蝶成双人影单

    这龚美本想着等刘希的户籍,全都弄好之后,就带他会南康县。哪里想到,这赵恒因着那刘希是刘娥的亲弟弟,爱屋及乌。竟是准备把他带在身边,由自己亲自教导。刘娥自是不好推脱,便答应了下来。

    而且这刘希一心想要进军队,去做一番事业。若是能沾上赵恒的光,自是会省掉不少的麻烦。对于赵恒的好意,自是笑着接受了。龚美只得带着张顺以及映月二人,对于自己弟弟的牵挂,踏上了返回书院之路。

    赵恒到底是真心喜爱刘娥的,对与刘希也可谓是尽心尽力的教授。因着天家无情,赵恒虽然有不少的弟弟,但是为了不让太宗以为自己结党营私。赵恒不得不时时刻刻的,和那些弟弟保持距离,以防不测。

    如今这刘希的出现,俨然像是他平白多了个弟弟。赵恒自是把以往无法,对于自己弟弟表达的感情,一股脑的全都灌输在了刘希的身上。潘氏虽然怨恨这刘娥,借着刘希又分走了不少的宠爱。

    只是碍于已经临近过年,这又有不少的事情要自己忙碌。而且刘娥如今同自己也算是半个盟友了,潘氏自是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这心里却是窝囊的紧,因潘氏如今已经有一女傍身,虽然那孩子的出身不吉利,但这好歹也是个盼头。在这过年的宴会上,潘氏的腰杆也是更加的硬了。

    虽然前不久,太宗因着北伐之事的暂压。潘美在朝堂上,也不如以前的那般耀眼了。但是这潘氏硬是凭借着,她是在众多皇家媳妇中,第一个生下女儿的。太宗虽然不喜这孩子,有些晦气。但为了鼓励这皇子们,多为皇家开枝散叶,倒也是赏赐了不少的宝贝。

    尤其是因那太宗的孙辈中,如今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那赵元佐的儿子,一个就是这潘氏所生的女儿。而那赵元佐已经彻底的,惹怒了太宗。在赏赐方面自是马虎了事,哪里逼得上宝宝这里来的精细别致。

    一时间不知羡煞了京城中多少的豪门贵妇,而且那赵恒对潘氏。和那赵元僖对谢氏的态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者的差距。赵恒顿时就树立了一个好丈夫的形象,成了京城中不少闺阁少女的心仪对象。

    只是碍于这潘氏,不仅出身高贵,而且颇得夫家疼爱。这些女子们就算心里在如何的不痛快,也只能在背地里说,面上还得装出一幅恭喜的样子。因宝宝是未足月就出生的,生下来的时候身子骨是差得很。

    就连满月酒都没有好好的办,这次过年可以说是这孩子,第一次参加这喜庆热闹的场合。自是把她高心坏了,这小孩子一般都是喜欢颜色鲜艳的物件。这会子过年,府中自是四处张灯结彩,充满了各种颜色亮丽的物件。

    因看到了一大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宝宝自是一整天的是乐呵呵的,尤其是在看到太宗的时候,倒也不怕生。反倒一直冲着太宗笑,这倒是把太宗给乐坏了。因着赵元佐的事,连带着他的儿子,太宗都不待见。身边已经很久都没有见到过小孩,如今这宝宝的出现,倒是弥补了不少的缺陷。

    因着正值过年太宗一高兴,就大手一挥赐了宝宝一个“嘉柔公主”的封号。因着有了封号,这宝宝也必须要有个名字了,太宗为了彰显自己的慈爱风范。就连这宝宝的名字也一道包办了,取了个赵嘉的名字。

    这赵嘉的宠爱可算得上是,宋朝历朝以来的独一份了。这怎能不让他人心生嫉妒,这别人还好,这赵元僖心里却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是夹杂了各种的味道,又苦又涩。这赵恒如今生了这么一个不是讨吉利的女儿,都是这般的受宠。若是日后他真的生下一个孩子,那岂不是要成了板上钉钉的皇储了。

    想到这里赵元僖就不由的心里发苦,为了趁早有一个嫡子。饶是他对谢氏怎么的不喜欢,他还是不得不每月都要捏着鼻子,去谢氏房里过夜。只是这孩子往往都是你越想要,他就越不来。看着谢氏那依旧平坦的小腹,赵元僖是真的有苦说不出。

    只是因着赵元僖接连好几日都歇在谢氏那里,自是把张氏给冷落了。只是这谢氏虽清楚这赵元僖,心里是在想什么,然而这张氏却是不知道。为了稳固自己在王府中的地位,张氏不得不铤而走险。向自己那堂兄,去求了一些青楼里惯用的媚药。

    来维持自己的宠爱,这样一来,这赵元僖本就不是很好的身子,是更加的不堪了。因那张氏用量一向很少,而且这青楼里的药,一向求的是不为他人所知。那些太医院的太医,一个个平常都是自诩君子,当然对青楼里的东西不清楚。自然也就不能替那赵元僖,查出这病根的所在了。

    与此同时,龚美也终于经过了一路的颠簸。顺利的回到了书院,一进书院,龚美就感觉到了一股过年的气氛。虽然不少学子都已经回家过年了,但是也有不少人因着无亲无故等缘由,还是留在了书院里。

    虽然葛云对于龚美没有能够把刘希带回来,而深感遗憾。但是听到龚美说,这刘希已经找到了一个好着落,心里倒也还是为自己故友之后,能有一个好归处,而深感欣慰。在书院里的年夜饭上,倒也是多喝了几杯。

    等到散席之后,看着这些人纷纷都一个个成双成对的走了。就连书院里的两个老光棍,徐良和朱旦二人,都是相互陪着,搀扶着回了房。只有龚美一个人孤零零的,形单影只。看着他人和和睦睦的样子,龚美犀利也是颇为辛酸。

    自己何曾不是有过那种成双成对的日子,只是这蝴蝶开春了,依旧还会飞回来,这人一旦失去了,却是再也回不来了。看着自己那个已经用的快要磨破的蝴蝶荷包,龚美竟是一个人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独自一个人在房中一边饮酒,一边流着泪回忆自己当初的那些蝴蝶成双的日子。

正文 六十三、旧情难忘已成伤

    这龚美也是一个苦命之人,在他六岁那年,父母亲便因为一场意外,而永远的离开了他。幸好这刘娥的母亲,是个心善的,见那龚美无亲无故。便将他带了回家,收养了他。这刘母庞氏,对这龚美倒也算是尽心。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便给他相看好了一户人家。

    正是那镇里刺绣的李寡妇的闺女李云儿,这李云儿和龚美,倒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家人暗地里早就明白了,那两个孩子的心思。就连刘娥私底下,都打趣那李云儿,唤她为嫂子。李云儿也暗地里不时的给龚美,绣一些小物件,龚美身上如今挂着的那个蝴蝶荷包,便是她绣的。

    只是自从那庞氏亡故之后,这李寡妇的态度就突然变了。因着这庞氏待龚美一向如亲生儿子,这龚美自是要为那庞氏守孝。只是这样一来同那李寡妇早先商量好的婚期,就只剩下提前赶在百日之内完婚,或者是延后到三年之后再进行成婚两种解决的办法了。

    因着那时候李云儿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若是再让她等三年,恐怕是不合适的。龚美便决定将婚期提前,哪里知道这李寡妇趁着庞氏过世之际。竟是又替那李云儿相看好了一门亲事,龚美上门去寻那李寡妇评理。

    哪知道那李寡妇竟是,干脆把龚美当初给李云儿的定礼,全数都给退了回去。龚美一怒之下,便上那县衙里去评理。只是他去没有想到,这李云儿新定下的那户人家,竟然就是那县太爷的侄子徐磊。这县太爷自是偏帮者自家的侄子,哪里会理会这龚美的埋怨。

    这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这龚美自是无法同那县太老爷争论什么。毕竟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料理好庞氏的后事,而且这强扭的瓜不甜。即使自己最后能够把那李云儿取回来,想来依着那李寡妇的性子,这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的。

    而且如今这刘娥还需要自己照顾,若是自己同那县太爷闹翻了,自己虽说不怕。那刘娥日后又该怎么办,想到这些。龚美也只得自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