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双阙(完结版) >

第33章

双阙(完结版)-第33章

小说: 双阙(完结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姬每天习乐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我还是很闲的。

    辟雍不是王城里的宫殿,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保氏侑也并不严格限制我的自由,只要有人跟着,可以随意地走动。

    “不知这溪水一路奔流,是要汇入哪里?”寺人衿好奇地说。

    我看看前面,溪水沿着地势,直探入雾蒙蒙的稀树丛中,幽幽的,似乎别有洞天。我玩心顿起,笑道:“你我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寺人衿忙摇头,说:“不可,当下春暖之时,若遇着长虫可如何是好?”

    我四周看看,在地上拾起两根细长的竹竿,递给她一根,道:“别怕,虫兽其实都是惧人的,打着草就可以将它们吓走。再者,那林木稀疏,草也不高,想是平日里囿人常来打理,有甚可怕?”

    “这……”寺人衿看看那边,犹豫了一下,点头道:“便如君主所愿,只是,君主须紧跟在小人身后。”

    我微笑点头:“好。”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拿着竹竿,沿着溪水朝下游走去。

    林间绕着淡淡的雾气,鸟语声声,地上的草丛中开满了各色的小花,草叶间还含着晶莹的露水,霎是可爱。不过,欣赏美景之余,我也提着十二分小心,寺人衿说得对,其中极有可能藏着蛇,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血清,被毒蛇咬上一口可不是闹着玩的。

    溪水曲曲折折,走了约摸半个多小时,前方的光线越来越亮,树林出现一个豁口,溪流欢快地从豁口奔涌而去,消失在一片波光粼粼之中。

    “是辟池!”寺人衿惊喜地说。我也挺开心,虽然不是什么大发现,却也小小地过了一把探险瘾。

    辟池是一个圆形的大湖,湖心有一块高地,上面建有明堂,而学宫就设在那里。大池和高地组合在一起,就像玉璧一样,因此称为“辟雍”。

    我和寺人衿继续用手中的竹竿打草,向前走去。心里松下一口气,好在没遇到蛇,这下安全了。树林的外围稀稀疏疏地长着些灌木,我们用竹竿小心翼翼地拨开细细的枝叶,避免划伤。

    正当我们要走出树丛的时候,突然,“咻”的一声,一道乌光闪来。

    “君主!”我一惊,寺人衿早已将我扑倒,重重地跌坐在又湿又软的草地上。

    过了一会,我们惊疑未定地抬头,只见旁边两步远的树干上,一支灰羽箭牢牢的钉在那里,尾端微微颤动。空气中似还留着破空的痕迹,我和寺人衿瞪着那羽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盂!早说过!习射时箭不可离靶!”箭来的方向,一声怒喝响起。

    “可那树丛中有响动,必是野兽!”一个稚气的声音喊道,不掩兴奋。

    我和寺人衿疑惑地对视,站起身,整理狼藉的衣物。

    一串脚步声匆匆而来,“沙”的一声,前面掩着的细枝被一张弓格开,一名总角少年出现在眼前。

    看到我们,他一愣,又朝旁边的树干上望去,少年脸色刷白。

    正在这时,另一阵脚步声传来,少年身后又出现一人。玄衣皮弁,颀长挺拔的身形遮住了白亮的天光,勾勒出优美流利的轮廓……是姬舆。

    看到我,他大吃一惊:“公女?”

    我朝他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虎臣。”眼角瞥见袖子上的污迹,心想哀叹,现在的样子一定很糟糕。

    姬舆看看我,又看看我身后的林子,表情莫测。

    “虎臣……”那少年怯怯地望向他,声音听着心虚得很。

    姬舆责备地扫了他一眼,伸手从树干上拔下羽箭,递给少年,冷着脸说:“往师氏处领罚。”

    “诺……”少年接过箭,红着脸一道烟地跑了。

    我把视线从少年刚才站着的位置上收回,再次与姬舆四目相对。他看着我,表情和缓了许多,却没有开口;我面上带着丝苦笑,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君主,先出去吧。”寺人衿小声地在旁边提醒。

    姬舆率先反应过来,伸出手臂将灌木枝叶拨去,开出一条道。我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和寺人衿一起走出树丛。

    池畔芳草萋萋,树林中点点的小花沿着草地一路铺展开来,延伸到水边。不远处是一块平整的开阔地,立着长长的一排箭靶,十几个少年正举弓习射,控弦之声铮铮不绝。原来都跑到人家的靶场边上来了啊。

    我转向姬舆,见他正看着我,柔和的春日下,星眸一如既往的明亮。我笑笑,朝他行礼道:“多谢虎臣。”

    姬舆回礼道:“舆惭愧,教习不严,公女受惊了。”

    我不好意思地说:“姮误入此习射之地,被认作是野兽,却也难怪。”

    姬舆看看后面的树丛,表情微带疑惑地说:“舆冒昧,公女何以藏身这树丛之中?”

    我指指旁边汇入辟池的小溪,道:“姮与侍从沿此溪水散步,行至此处。”

    姬舆顺着我指的方向,朝那边望去。矮树丛中,野花盛开的草地被压得乱七八糟,草叶和泥浆混在一起,探路用的两根竹子还躺在上面。

    我不禁觉得有些尴尬,看到这景象,再联系一下我这身脏兮兮的衣服,是个人都能想到刚才是怎么了。

    姬舆似是了然,脸上疑色散去,抿着嘴唇,嘴角微微弯起。

    这小子又在憋笑吧?瞥着裳摆上一块块的泥污,我心里有些郁闷,孔雀好像经常会在我狼狈的时候出现……

    “公女在辟雍之中可有歇息之所?”停了一会,姬舆开口问道。

    我说:“姮与诸王姬宗姬住在一处。”

    姬舆目露诧异之色,向树林的那边望了望,微微颔首,看着我说:“公女现下可要回宫?”

    我点点头:“然。”心里却苦恼,怎么回去?难道要这副样子大摇大摆走别的路回去?

    无奈地想,算了,还是怎么来就怎么回吧。

    我向姬舆一礼,道:“今日得遇虎臣,杞姮幸甚,先告辞了。”

    姬舆却道:“公女且慢。”说着,他走入树丛中,拾起一根竹杆,转头对我说:“丛林危险,舆送公女回去。”

    我愣了愣。

    姬舆不等我回答,径自用竹竿将枝叶格开通道,然后看向我,等我过去。

    一旁的寺人衿满脸乐意,不停地朝我使眼色,我苦笑,向姬舆谢道:“有劳虎臣。”带着寺人衿走了进去。

竹林

    竹林

    林中的雾气比刚才淡了一些,少了些神秘,却多了几分鲜丽的色彩。想要更多的电子书格式下载!就来读吧文学网;。DU8DU8。

    姬舆走得不紧不慢,不停地用竹竿划拉前面的草丛。

    我隔着一步跟在他后面,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距离这样近,双眼平平地望去,只能看到他的脊背。宽宽的,似乎很结实,玄色锦衣裹在上面,贴服得一丝皱纹也没有。

    记得两年前见到姬舆时,他的个头比觪要矮上一些;现在再来看,应该已经反超不少了吧?长得真快。我暗叹,自己在同龄人中算是长得高的,许多年龄比我大的女孩都比我矮,可跟姬舆比起来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

    “此处有些大石,公女当心。”姬舆在前面说。

    “哦……”我从遐想中回神,忙答道:“多谢虎臣。”

    姬舆没有答话,默默地走了一会,他的声音再度问道:“公女是独自来的宗周?”

    我在后面回答道:“太后寿辰,姮随上卿来宗周拜贺,寿辰后,太后将姮留下,送来辟雍陪伴诸姬习乐。”

    姬舆点头,没有再说下去。

    四周一阵沉寂,只余高高低低的鸟鸣和水流之声。

    我觉得总这样冷场很不是办法,应该找个话题。想起上次他去杞国的事,于是开口问道:“去年禹王秋祭后,兄长曾向姮转告小悠之事,听他说,小悠长角了?”

    姬舆微带讶色地回头,看看我,随即又转过脸去。只听他轻声道:“然也。那角月初时褪下了,有二十斤重。”阳光透过树林洒下,他脸庞的线条似乎稍稍变得柔和起来。

    “真的?”我心中一阵欣喜,小悠换角了呢,脑中浮现起它当年的样子,不知道现在长成了什么模样。这么想着,我问姬舆:“不知小悠现在何处?”

    姬舆道:“在梓。”

    我点头,差点忘了姬舆可是梓伯呢。听觪说,周王封给姬舆的梓土方三百里,在畿内各邦冢君的封土中是排得上名的。

    姬舆顿了顿,道:“公女若是想看,嗯,梓离辟雍不远,车行一日可到。”

    我微笑,道:“多谢虎臣,来日若得闲暇,定当拜望。”

    姬舆没答话,只在前面微微颔首。

    没多久,溪旁的树木变得疏离了些,丛丛修竹参差期间,越发繁茂。

    我对他说:“诸姬宫室便在此处。”

    他停下脚步,望望不远处掩映在绿竹之中的白墙,回过头来看着我说:“既如此,舆送至此处,公女行走当心。”

    我点点头,笑笑,向他躬身一礼,谢道:“得虎臣一路相助,杞姮感激于心。”

    抬起头,只见姬舆正注视着我,眼帘微垂,睫下眸光微微流动。

    他的唇边舒开,漾起一个微笑,回礼道:“公女客气。”

    我愣了愣,他的眼中盛着往日未见的温和,那笑意像早晨的阳光一样和煦,竟显得他愈发俊美,如神祗般高贵出尘。

    孔雀的微笑原来这么好看。

    我心里赞叹着,却又有些疑惑。他的笑容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和觪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就会笑,也偶尔对我笑过,却从来不会让我有这样的感受……

    果然还是美男,王畿最负盛名的少女杀手。我揶揄地想着,再次向姬舆一礼,带着寺人衿转身朝宫室走去。

    ※※※※※※※※※※※※※※※※※※※※※※※※※※※※※※※※※※※※※※※※※

    诸姬还没有回来,我一路走到室内,将脏衣服换下,好好洗漱了一番,然后坐到铜镜前。

    寺人衿走过来,将我有些凌乱的头发放开,拿起梳子,轻轻地梳起来。

    “君主,小人方才入闱门时,回头望见虎臣舆一直待在那竹林中,似是看着这边。”寺人衿道。

    “嗯?”我抬眼,只见铜镜里,她正一脸神秘地笑。

    我问:“却又如何?”

    寺人衿得意地说:“依小人看,虎臣舆必是有心于君主。”

    我瞥瞥她,好笑地说:“就凭他一直待在竹林里?”

    寺人衿道:“自是如此,不然他为何站着不离开?”

    那叫礼貌好不好。我笑着说:“送人自当是要送至门前,虎臣舆自小受教周礼,这些客套必是要做全的,却被你如此歪解。”

    寺人衿想了想,道:“却是有理……”说着,她笑起来,继续道:“说来虎臣舆虽长得英俊,性子却冷清了些,还是晋侯好,为人和善开朗,不愧是天下扬名的贤君。”

    我好奇地问她:“你怎么知道?”

    寺人衿说:“君主忘了?两年前在成周,君主曾派小人到雒水边给晋侯送信。”

    “哦……”我想起来了,那天我要入宫,不能送燮,便遣了寺人衿去。

    寺人衿满脸赞颂地说:“晋侯那时收下信,对小人莞尔一笑,向小人问起公女,神色和蔼,风度翩翩,无一丝傲慢,小人当时就心想,这样的人物才是那堪受钟鸣鼎食的君子。”

    我苦笑,燮无论什么时候都这样让人为之倾倒,现在想来,如果可能的话,我倒宁愿他平凡一些……

    ※※※※※※※※※※※※※※※※※※※※※※※※※※※※※※※※※※※※※※※※※

    日暮时分,诸姬从周庙回来,我到堂上去用饭。

    看到我来,两位王姬略一颔首,我朝她们行礼后,走到自己的席上。

    刚坐下,却发现旁边的王姬瑗正目不转睛地盯向我的腰间。见我发觉,她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转过头去,继续和王姬栎说话。

    我一头雾水的坐在那里,不知道她什么意思。

    吃过饭后,我回到房间,正准备找寺人衿到附近散步,王姬瑗却来了。见礼后,王姬瑗在榻上坐下,随意地和我聊起些习礼的事。

    寒暄了一会,她看向我腰间,好奇地问道:“公女此佩甚是精致,可有来历?”

    我低头看去,腰上只坠着一块凤形佩,答道:“此佩乃先王所赐,来自鬼方。”

    “哦?”王姬瑗眼睛一亮,凑到我身前,将凤形佩执起,细细打量,道:“莫不是与晋侯那块龙形佩一对?”

    我暗暗吃了一惊,奇道:“王姬怎知?”

    王姬瑗道:“我自然知晓,晋侯常来镐京,那龙形佩他一向是随身佩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