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的爆发,使顿巴斯地区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卡列金将军的哥萨克部队从南面威胁着该地区。白卫军已经占领了顿河
附近的几个据点。顿巴斯也受到了中央拉达等资产阶级党派的围攻,中央拉达在基辅掌握了政权,并且宣布建立乌克兰
人民共和国。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顿巴斯建立了战斗赤卫队,赫鲁晓夫参加了第一顿涅茨无产者团,领导鲁钦科夫矿工
营,并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1918年春,德国军队入侵乌克兰,同中央拉达签订条约,取得了对乌克兰的开发权,联合中央拉达(乌克兰民族政
府)军进逼尤索夫卡。矿工战斗赤卫队第五军虽然进行了抵抗,鲁钦科夫还是被敌人占领了。赫鲁晓夫这时刚从抗击卡
列金的战斗中返回家乡,结果被通缉。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他躲进矿井,出没于草原,绕过敌人控制区,逃往库尔斯克
省。
不久,赫鲁晓夫加入了红军,在一个步兵师政治部工作。1918年夏,他在察里津(后改名为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
加格勒)前线作战。这年的秋天,他又被派往刚刚组建的第九军政治部。第二年春,他成为第九步兵师第 74 团第二营
政委。当时,第九步兵师隶属于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指挥的骑兵第一军。赫鲁晓夫的部队开始时被迫从奥廖尔
撤退到姆岑斯克,后来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在 1919 年圣诞节时抵达塔甘罗格,突破了白卫军的防线,于 1920 年 4月
抵达黑海,攻克阿纳帕后将白军赶下了海。赫鲁晓夫所在的第九步兵师在阿纳帕暂短地休整五六天后,就向塔曼半岛进
发,迫使邓尼金部队于 5月 2日投降。
1922年初,赫鲁晓夫同 100多名党员一起被派往家乡尤索夫卡。他们的任务是尽快恢复顿巴斯的生产。因为顿巴斯
是苏联的主要能源基地。赫鲁晓夫担任鲁钦科夫矿区副经理。
国内战争后的国家满目疮痍:工厂停产、火车停运、工人们饥寒交迫。人们无法生火取暖。商品奇缺,物价飞涨,
一块面包竟卖到 100万卢布。
1922年,顿巴斯矿区发生饥荒,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乡村比矿区的情况更糟。赫鲁晓夫一方面要带领工人在
艰苦的条件下恢复生产,另一方面还要抚养两个幼小的儿女,因为孩子的母亲已经死于 1921 年的饥荒。
要恢复生产谈何容易。首先是没有图纸,其次是没有工程师。没有图纸,就找一些老工人,把老旧设备拆开,画好
图纸,了解结构,研究如何投入生产。没有专家,一方面用高薪招募资产阶级专家,一方面自己培养。
随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顿巴斯的情况开始好转。矿井实行了实物支付的办法——矿工挖的煤越多,得到的面
包也越多。从国外买来了第一批采煤机。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和被动员的平民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了顿巴斯,同时还运来
了食品和衣服。货车从顿巴斯运走了第一批数干吨煤。在顿巴斯,鲁钦科大矿区被认为是管理最好的。赫鲁晓夫从公寓
到工人宿舍,从公家开的商店到希腊人开的私人肉铺,不仅视察他所管辖的地区,而且还召开各种会议,发表讲话;还
时常亲自下井采煤,帮助工人修理矿井设备,林林总总,无事不管。
鲁钦科夫恢复了生气,私营商店和公家商店进行竞争,大量的蔬菜、西瓜和家禽上市了。物价也随之降了下来。肉
只卖 15 个戈比一磅。
但是,矿区仍然缺人才,缺少专家和工程师。尽管高薪聘用了资产阶级专家,但对他们除了不信任之外,还非常反
感。
革命初期,大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立场不稳,他们中有些人逃往国外,有些人则抱观望态度,有些人搞破坏,有
些人干脆参与反革命活动。工人们对资产阶级专家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如果只是这种情绪,党组织还可以做做工作:
资产阶级专家也并非都是一种类型。可是,因给这些专家特殊照顾和高工资而引起的工人们的反感,却无法消弭。工人
们认为,随着革命的胜利,他们的物质生活应有所改善。假若人们在法律上真是平等,那么他们在物质保障方面也应该
是一样的。然而,现在这些资产阶级专家却如此特殊,而工人所拿的工资却比革命前的旧社会还要少。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专家有设备齐全的私人公寓,而工人却一无所有。如今这种状况仍然存在。工人的福利是什么呢?所谓“公共福利”
就是离他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很远的水井或水管。工人上市场去经常要走泥泞的路,而专家们却可以骑马(一个总工程
师有两匹马和一个驭手)。工人怎么能服气,他们不但对专家,而且对专家们的妻子和佣人都非常仇视。
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下,工作经常出问题。赫鲁晓夫很希望能有无产阶级的专家,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专家。
当上级领导根据他的业绩、准备派他去负责帕斯图霍夫矿区的全面工作时,赫鲁晓夫却提出申请:免去其党内的职
务,以便去尤索夫卡工人专科学校读书。经过多次坚决的要求,地方党委书记阿布拉姆。帕夫洛维奇。扎维尼亚金最终
同意他去工人专科学校学习。
根据赫鲁晓夫的政治经历,他当选为这所学校的党委书记。学校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其中有的学生甚至有 10 年以
上的工龄,并且有一半以上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学生们一边上学,一边建设校园。建立了新的校名,还建起了实验
工厂。学生们从大量的旧设备中找来旧机床,自己修理和改装。
有些学生文化水平较低,为了帮助他们进行专业学习,先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补习,学校成立了工人系。赫鲁晓夫便
在这个系里学习。他结识了州委党校的教师和工人系的讲师尼娜。彼得罗芙娜,并于 1924 年同她结婚。赫鲁晓夫的家
庭生活因为有了新的女主人而一天天好起来。没了后顾之忧,他在工作上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干了。
1925年,全国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了改组,在各州建立了新的行政管理单位,即区级机构。赫鲁晓夫又被选为顿巴
斯彼得罗夫斯克一马林斯克区委书记。
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国民经济情况开始明显改善。矿井得到了所需要的采煤机、推土机、装卸机、运输机和电
力机车。短短的一年内,彼得罗夫斯克的煤产量就从2600万普特增加到 3600 万普特。第一批集体农庄在赫鲁晓夫所领
导的这个区里建立了起来(区委还管辖毗邻的农村);农业获得了大丰收。赫鲁晓夫的组织才能通过工作上的成绩显露
了出来。1925年,党的第 14 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选为代表派往莫斯科。
尽管他在列宁逝世时曾作为顿巴斯代表团成员到过莫斯科,但那时逗留的时间很短,且气氛不合适,对莫斯科的印
象还很肤浅。这次,他对莫斯科的认识就要全面的多了。代表们住在加雷特尼大街 3号的苏维埃大厦里,大家睡的是通
铺,像木料似地排在一起。早晨,赫鲁晓夫独自一人乘车去克里姆林宫,结果迷了路。后来的几天,他便早早地步行去
会议厅,甚至不吃早饭,为的是可以早一点到达,同时还可以熟悉和了解莫斯科的市容环境。赫鲁晓夫所在的乌克兰代
表团坐在会议厅的正中,而尤索夫卡代表团又在这个代表团的第一徘,位置特别优越。他在这里距离当时的党和国家领
导人只有几步远。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斯大林。会议期间,他还同代表团一起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这件事
令赫鲁晓夫高兴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一个农夫出身的矿工,能够进出克里姆林宫这个从前只有沙皇和大
臣才能进出的地方,已经是莫大的荣誉,更何况还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斯大林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辞都给他
留下了新鲜而神奇的印象:斯大林平易近人、为人正直。
两年之后,赫鲁晓夫又参加了第 15 次党代表大会。作为正式代表,他积极地支持斯大林、李可夫和布哈林,反对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托洛茨基,投票赞成把他们及其几十个追随者们开除出党。
这时期,顿巴斯的煤产量已经超过战前水平;工人文化馆已经在区内各个城镇建立了起来。许多电影院开始放映电
影,区电台也开始播音??这些成绩再次证明了他的才能,但是尽管已经从工人专科学校毕业,他的文化水平仍然不高,
与老一代党的领导人相比,他所受过的教育简直算不上什么。
如果按照正常渠道选拔干部,按照综合素质考查,赫鲁晓夫退休时,充其量不过是个党的中层干部。一个偶然的机
会,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1928年,卡冈诺维奇把他叫到当时乌克兰的首都哈尔科夫,告诉他准备让他担任乌克兰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
卡冈诺维奇的意图是,调赫鲁晓夫去加强组织部中的工人代表的成分。当时,赫鲁晓夫表示希望让他回去考虑考虑。赫
鲁晓夫这样说,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认为组织部内有很多不可靠的人,如果他硬着头皮接受这项工作,将会遇到许多麻
烦。哈尔科夫人对尤索夫卡人表现了不应有的地方主义倾向,赫鲁晓夫认为,这完全是妒忌,是对顿巴斯,或者准确他
说是对尤索夫卡地方组织所取得的成绩的妒忌。
但是,卡冈诺维奇与赫鲁晓夫认识时间不短了,早在 1917 年 2月革命时期,两人就有过交往。如今,卡冈诺维奇
在乌克兰集体领导中的地位十分不稳,一些领导,比如彼得罗夫斯基、丘巴尔总是找机会挑他的毛病,降低他的威信。
卡冈诺维奇需要有人支持,尤其是在乌克兰的党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同尤索夫卡党委书记斯特罗加诺夫的关系也十分
紧张,考虑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在恶化,还是走为上策,赫鲁晓大于是同意了卡冈诺维奇的建议,调到了哈尔科夫。但他
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若有机会,还是将他调到另一个工业地区。
正如赫鲁晓夫所料到的,他在哈尔科夫的工作并不惬意。他只是做些文牍工作——通过看一大堆表格和档案来了解
外部世界。他是个好动的人,伏案工作对他简直苦不堪言。他感觉上当了,他开始三番五次地软磨硬缠,要求卡冈诺维
奇给他调工作。
终于,有一天,卡冈诺维奇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基辅组织部需要人,如果同意,那就自己买张火车票,动身吧。
赫鲁晓夫第二天便到达了新的工作单位。同哈尔科夫相比,赫鲁晓夫在基辅过得要愉快得多。只是一些民族主义分
子时常出些难题。一些失业者打着红旗上街游行,要求工作。他想让失业者去顿巴斯工作,但遭到了反对,人们说,他
们宁肯在基辅失业,也不会去顿巴斯。对于基辅人来说,顿巴斯是个落后而野蛮的地方,这令赫鲁晓夫十分恼火。
同基辅相比,尤索夫卡仅是一个小村庄而已。赫鲁晓夫在这里感到了先进与落后的差别,他对大城市居民的那种傲
慢与偏见非常反感。他不愿意再在这里工作。他决定离开这里去学习,去深造。他来到哈尔科夫。此时卡冈诺维奇已调
到莫斯科,赫鲁晓夫找到接替卡冈诺维奇工作的柯秀尔,希望柯秀尔写一封介绍信,介绍他去莫斯科工学院学习深造,
他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冶金家。
莫斯科工学院于 1929 年开办,为的是培养又红又专的从事国民经济工作的党的高级干部。就入学申请而言,学院
优先录取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干部。
赫鲁晓夫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马克兰党中央政治局会议经研究决定免去赫鲁晓夫在乌克兰所担任的所有职务,以便他去莫斯科工学院学习。赫鲁
晓夫如愿以偿了。
赫鲁晓夫在工学院的头一年并不顺利。学校对他说,由于他在行政管理方面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不适合在这里
学习,这里可是培养经理和厂长的地方,他还不如转到中央委员会的马列主义课程班去。赫鲁晓夫眼看理想即将成为泡
影,不得不去请求老上级卡冈诺维奇。又是卡冈诺维奇在这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赫鲁晓夫得以在学院留下来。
莫斯科工学院的院长是曾任卫生人民委员的卡明斯基,督学是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古比雪夫,可见这所学校很受联
盟中央的重视。学校左右两派的斗争是中央党内派别斗争的缩影。尽管赫鲁晓夫刚到莫斯科不久,但是他已经以其支持
总路线的鲜明政治态度而崭露头角。他虽然未被提名为第 16 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但中央委员会还是发给了他一张大
会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