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为了爱才爱我。别这么讲:
“我爱她,为了她的一笑,她的模样,
她柔语的声气;为了她这感触
正好合我的心意,那天里,的确
给我带来满怀的喜悦和舒畅。”
亲爱的,这些好处都不能持长,
会因你而变,而这样唱出的爱曲
也将这样哑寂。也别爱我因为你
又怜又惜地给我揩干了泪腮,
一个人会忘了哭泣,当她久受你
温柔的慰安——却因此失了你的爱。
爱我,请只是为了那爱的意念,
那你就能继续地爱,爱我如深海。
诗人认为,爱,不要为了别的什么,就只是为了爱才爱。她的爱情观也许会让你联想到现实中的一些爱:不是为了爱才爱,而是为了别的什么才爱。两相比较,你们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吗?
第一部分:爱的追问 爱情是什么
爱在无尽的思念中
爱在无尽的思念中
当然,爱情的永恒,不是因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即使生命逝去,真正的爱也会存在于天地间。她不仅给活着的人以刻骨铭心的纪念,也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永驻的美好。居里夫人——镭的发现者,以她前所未有的伟大发现享誉了世界,而她拥有的伟大爱情也使世人为之瞩目。
我们都知道,镭的发现这一科学贡献,也有居里的一份功劳。作为物理学家的居里为了支持妻子,放弃了自己多年的结晶体的研究。可以说,镭的发现是他们两人爱情的成果。
在一些人看来,他们的爱情大概是枯燥乏味的,恰恰相反,他们的爱情是浪漫和美丽的。
骑着自行车去郊游是他们在休息日里的经常性活动,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生活,感受田野的宁静、星空的奇妙。树林里的空地被他们当作简单的餐桌,坐在绿茵荫的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些自己带的食物,晚上,随意地在一个小客店住下,享受乡村生活的淳朴。这种浪漫的美丽,是现在一些刻意追求返朴归真的人感受不到的。
而他们的另一种浪漫,更是很多人无法享受到的。
我们来听听居里夫人的这段回忆:
“我们没有钱,没有试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是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单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安排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作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经济窘迫、条件恶劣、筋疲力尽就是这样的生活,在居里夫人的记忆中,是他们共同生活最快乐的。什么叫爱情,爱情不只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爱情更应该是两颗心共同经受生活的甘苦,尤其是困难与共、同舟共济。他们终于以执着的追求,得到了科学的伟大发现——镭。
一个科学史上记载的重要时刻——那个发现镭的美妙夜晚,那是最令人向往的浪漫时刻。当然,这不是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享受到的——
这个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他们,安顿好孩子,又向旧棚屋走去。推开嘎嘎作响的门,屋里漆黑一片,“不要点灯!”居里夫人说。要知道,多少天来,她像一个孩子期盼一件礼物一样,期盼着看到镭的模样。居里则“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就在他们小心地向那些摆在墙板上和桌子上的他们的“宝贝”走去的时候,他们惊异地看到,那些分装在玻璃容器里的镭,闪闪烁烁发出蓝色的荧光,美极了,好像星星眨着神秘的眼睛。“看那,看那,”居里夫人面对这美丽的镭,孩子似地急促而快乐地喊道。
可以想象,这个夜晚,这个简陋的屋里,上演了怎样一幕动人的爱情浪漫那!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居里的生命。丈夫去世后的一个漆黑的夜晚,居里夫人独自一人在点燃的火炉前,把居里遇难时身上穿的沾着血迹和泥污的衣服,用剪子剪成碎块,流着泪,一块块地扔进火炉
自从悲剧发生后,居里夫人开始在一个灰色笔记本上记下了那段黑暗日子里的内心述说,这是她唯一的一本日记,为她丈夫的离去记下的日记。
我现在给你们读一读这本日记里的一段悲伤的文字,希望你们从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她对居里的爱:
比埃尔,我的比埃尔,你躺在那里,头被包扎着,像一个睡着休息的可怜的受伤人一样地平静。你的脸色很温和而且从容,依然是你,却沉浸于不能再醒来的酣梦中。你的唇,从前我说是贪婪的,现在完全苍白,毫无血色。你的胡须是灰色的。你的头发差不多看不见,因为伤痕正由发际起;额上右边露出碎了的骨头。唉!你受了多大的痛苦!你流了多少血呀!你的衣服都被血浸透了。我常常用手抚摩过的头,它受了多么可怕的打击啊!我吻你的眼皮,记得你总是阖上眼睛,用我熟悉的姿势抬起你的头,让我吻它
我们在星期六早晨装殓了你,抬你进棺材的时候,我捧着你的头。我们最后一次吻了你那冰冷的脸,然后在棺材里放了一些花园里的长春花,还放了一张我的相片,就是你叫作‘很聪明的小学生’而且很喜爱的那一张,这张照片必须陪你进坟墓,因为上面的那个女子感到很幸福的是你喜欢了她,你虽然只见过她几次,就毫不迟疑地请求她与你共同生活。你常对我说,你一生中只这一次做事没有迟疑,完全自信做得对。我的比埃尔,我也相信你没有做错,我们生来就应在一起生活,我们必须结合。
你的棺材已经盖上了,我再也看不见你了。我不许他们用那可怕的黑布罩上它,我用花把它盖起来,并且坐在旁边。
他们的爱在无尽的思念中延伸。
在居里夫人的爱情故事中,你读到了什么?——永恒!什么是永恒,这就是永恒,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因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或意外的事故而结束,但他的爱,如果能永存于天地之间,那么他就是真正地爱过了。记得费尔巴哈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爱吧!但是要真正地爱。”真正的爱是不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的,她是永恒的!当然,我们还读到了什么是爱的真正浪漫,那不是浮浅的形式上的浪漫,而是两颗心共同飞翔在精神世界的浪漫。
第一部分:爱的追问 爱情是什么
爱是相携一生(1)
爱是相携一生
说到这里,我还想给你们讲一个对我产生很深影响的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那就是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先不要拒绝我讲这个故事,更不要以为共产主义学说创始人的爱情是索然无味的,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完全可以作为人类爱情交响乐中光辉的一章,与他的学说一样,可以载入人类的史册。
可以说,爱情所具有的一切美好的因素,在他们俩的爱情里几乎都得以充分的体现:永恒、美好、忠诚、相守、浪漫、幸福他们携手走过了四十个年头,直到燕妮离世。
这是一个冲破世俗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这又是一个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爱情。
一位出身名门望族并被当地人公认的美丽姑娘和一个出身穷律师家庭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勇敢地相爱了,且义无反顾。迥然悬殊的家庭背景,是他们首先遇到的世俗障碍;燕妮比马克思年长四岁,又成为另一道世俗障碍,但这些都被他们一一跨越了。在他们看来,相爱是两个人心灵的共鸣,而不是社会地位和年龄问题的附属。但在那个时代,他们相爱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即使他们的爱终于得到了双方父母的理解而被认可之后,他们也只能秘密地订婚而不能将这幸福的消息公诸于众。在相恋的七年里,他们除了要承受来自社会和亲属出于俗见对他们施加的思想压力,还要承受因别离带来的思念的痛苦和牵挂的忧虑,同时他们还要共同经历反动政府的政治迫害和无情打击,但他们却以爱的力量所产生的非凡勇气和智慧,在为争取幸福的努力中,彼此相爱、彼此忠诚而始终不渝。
有人说,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可称得上是一曲浪漫主义的凯歌,我想,这种评价并不全面,他们的爱情不仅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还有着沉重的现实主义旋律,这才构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者马克思和一个伟大的女性燕妮的传世的伟大爱情:
年轻的他们是因为马克思的姐姐而相识的。燕妮是马克思姐姐的朋友,所以,他们常在一起玩耍。他们一直无拘无束地如朋友一样相处着,但一切因马克思要离开家乡去波恩读大学时开始有了变化。
马克思临行之前的一天,威斯特华伦家里举办了一场晚会。晚会上,燕妮身穿一件带有短披的、一点也没装饰的淡黄色凡而纱连衣裙,平常那蓬松的、有点儿披散的头发这次抿得特别平整,从中分开,向上面梳着,在众多的姑娘里面显得格外的美丽而高雅。这不同往日的装束,竟使马克思没有马上认出眼前的美丽姑娘是燕妮,而当他后来认出是燕妮时,心里立刻想到了古代日耳曼传说中美丽的希腊女神和女皇,心里充满了爱慕。
晚会结束了。他们俩忘记了往常晚会后游戏的惯例,而走到外面谈起话来。他们主要的话题是围绕马克思去波恩读书的事。谈话中,马克思畅想着未来,谈论着大学和书籍,就像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家谈论想要征服土地的宏愿一样。对于自己的追求,马克思向燕妮吐露了深藏在自己心底的思想:“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读的书越多,就越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科学充满了无穷奥妙令人向往。”在谈到人生时,他说;“在我看来,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势、不是显赫,我们应该寻求的是那种不以满足私利为目的,而是以实现全人类幸福为目标的完美理想。”
他的话深深打动了燕妮,她被马克思的理想和抱负所表现出来的宏大心胸所感染,她充满了诚意对马克思说:“以你的天资,当然能有所成就,实现你所希望的一切。”燕妮的理解使年轻的马克思兴奋和感动。
他们又一起来到凉台上,坐在凉爽的台阶上,继续谈天,花园里已没有人了,只有留在屋里的人们仍然在跳舞,争论,喧闹。
谈话中,燕妮愈加感到了马克思身上那种巨大的探索力量,这种力量所产生的魅力在她心里变成了一种依恋的温情。分别在即,她也坦诚地向马克思说出自己的心里:“我愿意做你各方面永远可以信任的忠实的朋友,我愿意看到你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伟人。”这句话给马克思带来无比幸福的感觉,他为自己拥有燕妮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而快乐。第二天,他心怀这份幸福和快乐的感觉踏上了去波恩求学的路。
一年后,马克思回来了,他从波恩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坚定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向往。这一切都让心灵敏感热爱生活的燕妮感到惊诧,并因此而更深地被他吸引。她觉得自己无法抗拒马克思那种独特精神的魅力,这个被许多人追求的美丽姑娘,终于为自己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接受马克思真诚的爱。
第一部分:爱的追问 爱情是什么
爱是相携一生(2)
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她选择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在马克思的心里,爱情是神圣的,当他对燕妮说出“我爱你”时就已经意味着“永远”。他从小就耳濡目染感受到了什么是爱,知道一个男人应该如何去爱自己所爱的女人,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他的榜样。他看到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珍惜地疼爱着自己的母亲。母亲怀孕时,以及因生孩子而身体虚弱时,他亲眼看到父亲分担着母亲的每一份细小的忧虑和快乐。父亲是爱情专一的人,他还经常教导儿子们尊重女人。这使马克思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父亲在爱情问题上的高尚。
当然,他心中对爱情的理解,还不只是这些。在他看来,爱情和知识一样,是永远取之不尽的;爱情和真理一样,是不断发展的,不易达到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和燕妮的爱情中表现了一个伟人非同常人的追求,他用自己毕生的爱一直在实践着他对燕妮的爱的承诺。
短暂的相距,又要离别了,心心相印的两个人又要经受离别的痛苦了。在马克思的心里,不仅仅在柏林,而且在整个世界中,也不会再有像燕妮这样动人的合意的姑娘,燕妮是唯一的、最完美的女性,世界上最美丽、最聪明的女人在燕妮面前也会显得暗淡无光。这就是他心中的燕妮。他对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美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