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不暮楚-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理秦昭何尝不知?谁不希望人生的最后时刻是在亲人身边,在自己的家里呢?只是心底的难过并不会因此减轻多少。她跟父亲告辞,然后拉起秦明的手,姐弟两个慢慢朝外头走去。
秦昭心里难过,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小时候经历过一场场接踵而来的丧事,但这种事情,并不是经历的多了就不伤心了,许先生前前后后教了秦昭整整八年,这八年里,老先生把他懂得东西倾囊相授,从来没有因为秦昭是女孩子有一丝的懈怠,不仅仅教她读书,更是身体力行地让秦昭看到一个传统文人的正直与端方。这么多年的相处,让秦昭几乎把许先生当做了自己的亲祖父一般看待,她是真的很伤心。
秦昭才出了月亮门,迎面便看到冯先生抱着琴走了出来,她穿了一身道袍,木屐高冠,越发显得仙风道骨,见秦昭出来,轻轻点头:“我跟你一起过去,送老友一程!”
冯文眼圈微红,脸上却并没有带出什么哀戚来,她一向洒脱,这些年经历过家破人亡的种种,早就对生死之事看开,明白老友是年寿尽了,安详地亡故,虽然心里不好受,却能够相对平静地面对。
秦昭让琥珀回去又拿了些散碎的银子和几贯钱,许家现在一定很忙乱,她带些零钱,帮忙置办些零碎东西什么的也方便。三个人上了车,不多时便来到了许继家门前,院门大开,但里头人并不多,有几个搭灵棚的工匠在忙碌,还有几个街坊进进出出帮着收拾,毕竟许先生才走,许继手上下人有限也只来得及先通知了秦家。学校那边他请了假,他的同窗什么的,等上课的时候怕是就会得到消息,估计放学的时候才会大规模地过来。
三个人进了门,那隔壁卖水果的大嫂挎着一篮子黄纸从里头迎了出来:“哎呀,您是秦侍郎家的姑娘吧?举人娘子在里头守着呢,您快进来吧!”
秦昭冲那大嫂福了福身:“多谢嫂子与我姐姐帮忙!”只吓得那嫂字赶紧躲到一边:“都是邻居,顺便帮一把,可当不起您的礼!”
秦昭道:“远亲不如近邻,我姐姐姐夫孤零零地住在这里,幸好有邻居们帮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怎地就当不得我行个礼。”
一边说着话,一边往院内走。
蓉娘听到秦昭来了,迎了过来,见到秦昭眼泪就下来了:“妹妹,我没照顾好祖父,他才回来几天,就”
秦昭看到蓉娘脸上全是泪,心里也十分难过,强撑着劝他节哀,蓉娘又赶紧过来与冯先生见礼,冯先生便对她说:“方才那样的傻话就不要再提了!年前的时候医生就说许先生时日无多了,他想要搬出来跟你们一起住,不就是为了能老在家里么?老人家是睡梦里走的,他到最后都不想给你们添麻烦,他最疼的就是你们小夫妻,你要是再有这样的念头让他怎么安心?”
冯先生在秦家姊妹面前还是相当有威严的,她虽然是训蓉娘,却让蓉娘心里好受了一些,领着二人走到灵棚里,灵棚还没有搭好,只起了一个架子,许先生的棺木摆在正中央,秦昭领着秦明,上前几步跪了下来,眼泪扑簌簌地流下。姐弟二人行完了全套的礼,正好许继匆忙地赶了回来,他出去置办一些丧礼上的东西,见几个人过来,忙上来建立。
秦昭见他满脸的哀戚,简单说了几句,便叫来家里跟过来的管事,让他帮忙安排桑仪:“三哥就守在这儿吧,这写杂事就交给他们就好了!”说罢又安排了秦明跟着蓉娘守着,自己则帮忙安排其其他的事情:比如让人把蓉娘的女儿送回自己家:“光是停灵就要七天,还有其他的各种事情需要安排,你家里就这么点地方,孩子放到这儿还不得给吵坏了?不如送回去让大伯母带着,这孩子跟大伯母亲着呢!”
蓉娘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这一大早家里就吵作一团,孩子都被闹得哭了好几场了,放在这儿确实不合适。秦昭便让琥珀带着蓉娘的那个小丫鬟,收拾好孩子的东西,抱着他先回去了秦府。
这边孩子刚送走,又一批人赶到了,原来是连瑜接到消息,带了几个仆人过来帮忙。
许家地方实在太小了,又来了人帮忙,院子挤的简直落不下脚去,这要是来客人可怎么办?
还是连瑜的脑子转得快,走出门去看了一圈儿,对自己的管家吩咐了几句,那管家便出去了一下买了些纸封,每个封里准备了二两银子,然后挨家邻居拜访了一圈儿,请周围的几户店铺摊贩这几日莫要出摊,他们借门前的位置搭棚子招待客人。
其实这年头四邻八舍的,有个婚丧嫁娶的邻居都会帮忙,这种情况下周围的摊主本就会会歇业一半天过来帮忙。小市民过日子都不容易,人家抽出一半天过来帮忙是情分,可你要是在街上搭了棚子让人家好多天都没法出摊那就过分了,所以连瑜直接就先把钱砸出去,这样子便是几天不做生意也划算。那几户摊贩有的大方收下,也有的会推拒一下意思意思,但大多数都收下了:毕竟谁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七八天不营业,没点收入怎么行?
只有租了许继家一楼的那户卖水果死活都不肯收下这个钱:原来这嫂子年前才死了丈夫,如今一个人领着两个儿子过的十分不容易,大儿子大了,一过年就出去寻活儿了,可小儿子才四五岁岁,街上人来人往的,这嫂子一个人带着她在街头杵着总有些不安心,这阵子蓉娘回来了,就时不时让人把她儿子叫道后头院子里跟着她玩儿,顺便还教着认了几个字。这嫂子对许家一家简直感激死了,屋里一有动静就赶紧过来帮忙,哪里肯收这个钱?
连家的管事忙活着联系邻居,秦家的管事也没闲着,听说门口腾出地方来了,便跑去找了专做白事活动的店铺,在门前搭长棚,又租了桌椅板凳,买了草席垫子在棚子里摆设起来。这两家的管事全都十分能干,一上午还没过去,所有该置办的全都置办好,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了。
许继本就难过,从发现祖父去世一直都处于十分伤心,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忙活的状态,这会儿这两家的人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接了过去安排好,他终于可以放任自己的悲恸了,跪到许先生灵前嚎啕大哭,几乎哭晕过去:他的祖父,从小一手把他带大,教他读书认字,叫他做事做人,为了他的前途,偌大的年纪背井离乡做老师,为了他的婚事跑前跑后对许继来说,这世界上在没有谁比祖父更疼他,祖父就像一棵大树,这些年来给他遮风避雨,他一直想要努力,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让祖父过上好日子可没等他做到,祖父却已经走了,这让他的心里可怎么过得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许继虽然早知道祖父的日子恐怕不多了,也早知道这一天早晚要到来,可这并不会让他心里的悲伤减轻几分:从今以后,他真的再也看不到祖父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以下亲亲的霸王票:
绯月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28 14:55:48
抹茶猪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27 12:00:22
子泠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7…27 11:00:20
今天更新晚了,明天正常十点更新
第一百七十六章
秦昭一连三天全天守在灵棚里;早上过来,晚上才回去。后面的几天因为攒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不能全天陪着了,但也都抽了一两个时辰的时间过来帮忙。
期间杨十二郎抽空过来了一次;他在秦家呆过好几年的时间;许先生的课他没少蹭,听说老先生去世,赶紧请了半天的假赶了过来;上了香;又劝慰了许继几句;这才又匆匆赶回国子监。
贞娘同样上过许先生的课,也要叫一声先生的,再加上许先生还是蓉娘丈夫的祖父,又是老师又是长辈亲戚,便也抽了时间,备了礼物,由丈夫江朋陪着,过来拜祭了一番。
许继的父亲住在杭州,但老家却在淮安,此时的人讲究叶落归根,许家的祖坟自然也是在淮安的,停灵七天,这期间秦节过来了两趟,第一次是纯粹的吊唁,第二次则来询问许继准备怎么安排祖父的灵柩。
此时是三月,天气已经开始热了,但还不算太人,许继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决定立刻扶灵还乡:下次春闱在两年后。他现在送许先生回去,回来之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学习,若现在不送的花,拖来拖去,越往后越没时间。
秦节问许继之前便觉得这样安排最好,既然许继也这么想,那是最理想的了。考虑到许继毕竟年轻,没有办过类似的事情,便叫了家里的管事跟着帮忙处理路上的事情。又因为孩子太小,也不好离开娘久了,便没有让蓉娘跟去,当然既然许继出门,蓉娘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住在外头也不是很方便,便说好许继出门期间,依然让蓉娘回家住着。许继当然不想儿子遭罪,半岁大的孩子,哪里受得了长途跋涉,况且扶灵还乡主要是办事儿,来去匆匆,带着孩子肯定走得慢,两厢一比较,把老婆孩子留在开封县虽然是相当明智的决定。
事情既然定了下来,那就没啥好拖拉的了,七天的停灵结束,许继便跑去官学里请了三个月的假,回到家里收拾行装,第三日便带着祖父的棺椁上了南下的大船。
许继这边离开了开封,蓉娘便也把家里收拾了,大门一锁,带着下人孩子回了叔叔家,中间还出了点小插曲:门口水果摊子的大嫂过来送她,她家二子依依不舍地问蓉娘婶婶什么时候回来,她好再去找她玩,蓉娘心一软,便提出把这孩子也带过去住几日:这位陈大嫂自己带着孩子,又要看摊子,门口人来车往实在顾及不到孩子,万一被拐子拐了可怎么办?她如今与叔叔堂妹的关系越发的亲近,相处起来也不会像原来那样子处处小心翼翼:都是邻居,自己家办丧事的时候,人家陈大嫂整整七天没出摊儿,帮着烧茶断水扫院子,人家做到这个份上,自己也要投桃报李才是。况且说起来,自己叔叔那一家子也都宽和善良,才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儿计较呢!
虽知道叔叔家里没人会计较,蓉娘却还是先跟秦昭打了个招呼。秦昭早见过那家母女,觉得实在都是不错的人,既然是蓉娘的邻居,便帮一把又如何?许继下次考进士还得两年后,考不考得上还是两说,蓉娘怕要在那儿住好久呢!很是应该跟周围的人处好了。
蓉娘搬回秦节家里,最开心的是秦大夫人。前阵子蓉娘带着女儿在她那里前前后后住了两三个月,她只觉得日子一下子便充实起来,别人怕是会觉得几个月的孩子哭闹起来吵得慌,她却觉得仿若回到了在云中府儿女满屋的日子,每日里带着孩子,开心得很。等蓉娘带了孩子搬回自己的小家,她觉得心都被挖去了一大块儿。这几天蓉娘因为徐先生的丧事,所以把孩子放回到她这里,秦大夫人见到孩子,那是各种细心地照料,虽然有丫鬟有仆妇,可凡是这孩子的事儿她很少让别人插手,穿衣洗澡换尿布,简直一步都不舍得离开。这会儿听说蓉娘要搬回来,估计能带着孩子在这里过完夏天,更是喜出望外,没等蓉娘回来,便催着丫鬟们把屋里的摆设都换成更素净些的,免得冲撞了蓉娘的孝。又掏了自己的体积钱出来,让人到外头买了薄夏布,也不管自己这几年颇有点花眼的趋势,亲手给孩子做起了夏衫。
等蓉娘收拾完丧事过后的各项杂事,带着下人们还有邻居家的陈大郎回来的时候,发现秦大夫人把她的房间布置的十分素净,非常符合她守孝的环境要求,又见自己的女儿快十天没喝自己的奶水,不但一点都没瘦,反而胖了一大圈儿,一呲牙,竟冒出了两个白尖:原来是出牙了。
蓉娘心里感动,扑倒秦大奶奶怀里哭了一场:她虽然没了爹娘,可无论是叔叔还是伯母,还是自己的堂妹,这些亲人对自己实在太好了!丈夫也通情达理知情知趣,且非常有责任心:人生至此,她还有什么不满的?就算丈夫一时半会儿考不中进士又能怎么样?她对自己的生活已经相当满意了。
蓉娘带回来的邻居家的小男孩没名字,陈大嫂不认字,孩子排行第二,平日里便二子二子地混叫着,后来陈大嫂听说蓉娘认字,便央求蓉娘给孩子起个名字,蓉娘想了半天,生怕起不好最后听说这孩子出生那年,陈大嫂还在乡下种地,那年本是大旱,偏二子出生的时候,天降豪雨,把旱情给解决了,于是便给这孩子起了个“陈霖”的名字。陈大嫂没什么文化,问清楚这个字有及时好雨,觉得十分的好,自然是答应了。
因为陈霖的事儿,秦大夫人私下里忍不住叨念了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