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25章

论语别裁(上册)-第25章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

    481论 语 别 裁

    这些宋儒——理学家。汉唐之学讲仁,到底讲什么?

    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讲用。宋儒讲的仁,则扯到哲学里面讲体。我们讲了他们的缺点,也该说他们的好处,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解孔子心法“仁”的体。 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见,但每家都是不同的孔子。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 如这茶杯,玻璃为“体”

    ,“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 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 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体”

    ,“相”就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 宋儒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从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

    “仁”是什么?

    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为什么不就旁加个“一”?

    “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 有你、我、他,就有社会。 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198

    里 仁 第 四581

    现在归纳起来。第一,题目的里仁。 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 自心是“体”

    ,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

    了。 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 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 佛家的所谓“菩萨”之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萨,这是梵文“菩堤萨埵”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不同而已。 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

    ,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 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 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第三,在第七《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 这也是他“一贯”的道理。 但在《颜渊》篇中却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 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论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月是故乡明

    《里仁》篇第一段:

 199

    681论 语 别 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择不处仁,焉得知?”

    他们解释说:“我们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大家都是笨蛋!对于这种解释,刚才批评过了,这是三家村的学究们的解释。现在依照我们新三家村学究的解释,“里仁为美”

    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

    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第二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 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 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 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 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

 200

    里 仁 第 四781

    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 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 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临万类的仁道

    所谓“仁者安仁”相当于仁的体,“知者利仁”相当于仁的用。 我们研究孔子学说,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对于仁的道理,我们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见来作注解,要把有体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韩愈拿自己的意见作了注解,说“博爱之谓仁”。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意见作注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的意见作注解。 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谈“仁”

    ;谈它的用,比谈它的体来得多,正如孔子在《易。 系传》中所说的:“显诸仁,藏诸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再其次,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资料中找到一些有关仁的界说,现在我们看《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上面讲到“根于心”是讲体,以下是讲用,这是很明显的。 所以我们作学问的办法,最好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说,或者

 201

    81论 语 别 裁

    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是比较可靠的事。 然后,把古人的学说消化以后,再吐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学问。 有些人作学问,对古人的东西没有吃进去,即使吃进去,也消化不了,然后东拉西扯,拼凑一番,这方法是不能采用的。 我们要真的吃下去,经过一番消化,再吐出来,才是真学问。 正如雪峰禅师所谓:“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是仁的体用并讲。孔子说真正有“仁”

    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好”就是爱好的“好”。

    “恶”字读去声,照现在的国语读法是读作第四声,就是厌恶的意思。 我们读历史,有“善善恶恶”的话,上面的“恶”是厌恶,可恶的恶;下面是恶的本字,很坏的意思。 过去的古文以及许多奏议中,有“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话,等于说喜欢这个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这里孔子说有“仁”的修养的人,是真能够爱人,也真能够讨厌人。 但孔子的话,假如说到这里停住了,像宋儒一样把它圈断了,那么我们研究起来,对孔子思想的“仁”还是无法有清晰的认识。 现在我们把下面一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与上面的话连接起来就懂了。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

 202

    里 仁 第 四981

    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 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下面讲仁的重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儒家仁的修养,一个人要在心地上下工夫。 刚才我们提到《孟子。 尽心》篇,就是讲研究孔子“仁”的学问,我们应该读读《孟子。 尽心》上下两篇,对于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 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 接着他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 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 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 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

    ,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

 203

    091论 语 别 裁

    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 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 换句话说,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兼收并蓄见仁心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 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 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宋儒的解释,认为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 这样一来,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见纷争,越来越多。 我们看《论语》的原文,并不是

 204

    里 仁 第 四191

    这样解释。 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 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 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 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联想到别人。 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下面跟着是讲“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这是他假设的话。 他是说,仁是很难的修养,人本来有爱人之心。 我们观察一个幼儿,同情人家的时候特别多,后来渐渐长大了,心里的厌恶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够发挥。 所以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 假使有,他仁的修养必然很高超。 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 但是他又补充一句,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这篇从开头的一节,到这里为止,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讲了仁的体用之后,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05

    291论 语 别 裁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 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 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 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