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青城十九侠 >

第35章

青城十九侠-第35章

小说: 青城十九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也似奔来到了面前,见元儿手持双剑,赤身站在当地,地下鲜血淋淋撒了一地的鸟羽和兵刃暗器,早已明白了一多半。方端便道:“元弟伤后用力,外面有风,看伤口着了风不妥,我们家里说去。”
  五个小弟兄到了室中,元儿穿好衣服,一谈经过,才知雷迅随了方端回去服侍方母用完了饭,想起司明借虎前去擒鹿,已有好一会工夫,人、虎均未回转。知道司明素常心粗胆大,作事顾前不顾后,一定又是跑出老远,忘了回来。元儿伤后需人照料,方环也是和司明一样的不解事。两个人一商量,便禀明了方母,前来看望元儿。
  方、司两家所居全是天然岩洞,虽然都在金鞭崖左近,但是司家在山前,正当崖下,方家却在山后,隔着一道崇冈,想去也有二里来路。洞里颇深,不大听得出外面的声息。
  所以前山人鸟相争,打得那般热闹,二人先在洞内服侍方母,一丝也没觉察。刚一出洞,雷迅见自己骑的那只金黄虎,飞也似地从侧面坡下树林之中奔到面前。再望虎的来路,并不见司明影子。暗忖:“这只虎养了多年,已知它的性情。每逢由外回来,见了主人,老远便会叫,今日却怎么噤口无声?”正转念间,猛觉身后衣衫一动。低头一看,那虎正衔着衣角,往回里拉呢。雷迅心刚一动,便听方端道:“大哥,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雷迅侧耳听了听,一阵呼呼之声发自天空,仿佛大风被前山挡住,只听响声,不见草木吹动。
  这时二人正走过崖侧,那虎仍口衔着雷迅身后的衣服不放。雷迅将手扯着衣角,喝道:“畜性,还不松口!”言还未了,猛一抬头,看见前山天空一只怪鸟,正在上下回翔,似要相机凌空下击,下面正是司家所居岩洞外面,不禁咦了一声。方端原知日前司明。方环斗鸟之事,闻声顺雷迅指处一看,喊声:“不好!”拔步便往前山奔去。雷迅因坐下虎快,忙回洞中取了二人兵刃,随后赶来。刚刚赶上方端,递过兵刃,怪鸟已被元儿刺伤,破空遁走。
  大家见面,同回洞中,看了看元儿伤势,一夜工夫,已然结疤,将近痊愈,俱各心喜。五人一齐动手,弄了饭吃,元儿便说甄济尚被困夕佳岩,约了大家前去救援。司明将铜冠叟行时之言说了。元几天生侠肠,固是不忍坐视,恨不能早将甄济接来才好,就连方氏弟兄与雷迅,也觉应该早些下手为是。司明原是好事的人,只因铜冠叟行时再三嘱咐,又顾着照料元儿,不敢妄动。一见众人都一样心思,自是起劲。便对众说道:
  “三哥昨晚逃出来的山洞,今早我无事时,曾亲自去看过,那洞里俱是些水晶沙子。我们须带上掘的家伙,将那沙子掘通,才能过去呢。”方端道:“那洞如尽是石钟乳结成,虽然碎裂,想必不致成粉,万一尽是粉沙淤塞,想要通过,恐怕就办不到了。我们既是异姓手足,人力不可不尽,且到了那里再说吧。”依了众人,俱主张元儿在家静养,由众人将洞掘得有点样儿再去,元儿哪里肯听。
  一行五人,各持锹锄器械火把,只元儿一人持着双剑。元儿到了昨日出洞之所,仍从石隙缝中纵身下去。走到晶壁前面,见晶砂碎石堆积满洞,费了好些气力,才掘通有两三丈。前面又是许多大小长短不等的碎钟乳阻塞去路。方端道:“这片晶壁,听元弟说,足有十几里路深长,两洞相通好几十里。也不知他怎样侥幸过来的,全洞晶壁崩塌,竟未将他压伤。但盼前面俱像这里,只要有整根成块的钟乳晶石,便有空隙可以钻过,虽然行险,还有打通之望。”
  五人一路谈笑动手,有空便钻过去,没有空便用器械兵刃去掘,又打通了有里许多地。司明急道:“我们掘了这半天,共总打通了不到两里路,这要多晚才走到呢?”方端道:“话不是这样说。谁还不知道洞不易通过,只是甄大哥陷在那里,多么困苦艰难,也不能置之不管,看神气,纵能打通,今天也办不到了。”雷迅道:“毕竟老年人算无遗策,说不定我们暗路打通时,他老人家已将人救出来了呢。”
  正说之间,前面忽现一片断晶,高有三丈,插在当地碎砂之上。方环在前,用手轻轻推了一下,便已劈面倒来,震得沙石惊飞,冰尘十丈,手中火把登时熄灭。只呛得五人鼻口都难出气,火也点不起来,耳中只听一阵轰隆崩塌之声。五人只元儿一双火眼能及幽微,余人困在黑暗之中,前后左右都是砂粉堆壅,中夹碎晶钟乳,锋利如刀,俱都蒙头护面,随定元儿手上两柄剑光,不敢妄动。过了半个时辰,方才声止尘息,闹得众人头颈之间俱是灰沙。还算当时奔避得快,没有人受着大伤,讨了便宜。于是各人二次鼓着勇气,点燃火把,重新前进。
  这里本是晶壁最厚最高之处,正当中心,受震时也最猛烈。幸而方环无心中将那片断晶壁推倒,洞顶上面奎积的碎晶沙粉失了支撑,雪也似坠将下来,否则小弟兄五个怕不葬身在内。方端因适才洞壁塌陷,前面险难更多,便命方环,司明退后,擎住火把,由自己和雷迅上前。谁知沙厚异常,又软,掘了下面,上面又倒下来。欲待从上越过,任你有一等轻身功夫,也难驻足。不比先走那一段路,空隙既多,沙堆高不及顶,更有许多钟乳晶块支住。
  五人仍是不肯死心,以为未必前途俱是这般难走。齐心协力掘了半天,各出了一身大汗,费有三个时辰,算计天已傍晚,还没有掘通两丈远近。尤其是越往前,晶沙越多,高达洞顶,其形如粉,中藏无数细砾碎晶。一不留神,便将手足刺伤,实实无法通过,这才绝了指望,又因时光不早,方氏弟兄恐方母醒来,无人服侍,再三劝住元儿,败兴回去。回路上因适才一震之后,洞中晶石有了不少变迁,又经过不少险阻艰难,才得到家。
  元儿随了方氏弟兄,先去拜谒了方母,方母自有一番温慰。小弟兄五人因铜冠叟未回,由司明回去将洞门堵好,取了元儿应用的药,同在方家食宿,日问鹿未打着,虽有一只死鹿,知道鸟爪有毒,不敢乱吃,便在方家随意做了些饮食吃了。大家累了一整天,各带着一些零碎浮伤,服侍方母安歇之后,谈了一些别况,彼此都觉疲乏,便同室分榻而卧。准备明日接回甄济,等铜冠叟回来,见面问明就里。元儿伤势全好,亦须专诚斋戒,到金鞭崖上拜谒矮叟朱真人。
  第二日,天方一亮,元儿首先起身,唤起众人。匆匆做了早饭,饱餐一顿。留下方端服侍方母,完了事再去。又备了许多火把,带了用具,再往通夕佳岩的洞中挖掘。有了昨日前车之鉴,雷迅知道欲速不达,躁进只有危险,决计今日用渐进之法。到了洞中,先将那些壅积的浮沙掘去,通一段是一段,不似昨日一味乱钻。这一来虽然比较稳重,但更费手脚,进行越慢。元儿心中焦急,但是除此之外,又无别法,只得耐心动手。
  一会,方端赶来帮助挖掘,无奈相隔大长,掘了一日,仅仅将昨日那一段长有里许、晶沙碎粉堆积之所开通,前路相隔还是甚远。所幸过去已见残断钟乳晶柱,可以穿行。
  虽然有的地方仍是浮沙堵塞,大都不似先前费手。
  又通出去有二三里远近,洞径虽比来路开通较易,沿途所见断石碎乳却从顶壁飞坠。
  暗洞幽深,炬火摇摇,宛如地狱。稍一不慎,打上便是脑浆迸裂。五人都提着心,耳目手足同时并用,越显劳乏,元儿还在支撑,雷讯、方端已知绝望,算计天又近黑,便劝元儿道:“前面的路,虽然掘起来比较省事,但是顶壁间的晶乳俱已在前日崩裂,稍一受震,便即断落下来,一则危险太大,二则相隔尚远。据我看,再过几天,也未必能通到夕佳岩。有这些工夫,姑父已将甄大哥接了回来,大家白受些累不说,倘或人没接成,死伤了一两个弟兄,岂非反而不美?与其闹出乱子,后悔无及,何如停手等候姑父的回音?我们心已尽到,势所不能,有何法想?”
  元儿人本聪明绝顶,虽觉二人之言有理,只猜不透这些有血性的异姓骨肉都是一样结拜金兰,为什么厚于自己而薄于甄济?连铜冠叟那么古道肝胆的人也是如此,前晚听见甄济父母遭困,流离逃亡,一些也不在意;对于自己父母仅止一点思子忧急,却那样的关心。心中好生不解。
  正在这时,忽见离五人站处不远,适有一根大如横梁的断钟乳,带起磨盘大小的几块山石,从洞顶飞堕,碎晶崩溅,沙石惊飞,声势甚是骇人,五人差点被它打中。前途更有一片轰隆崩塌之声。元儿知道情势太险,再挖下去,难免伤人,这才望着前面叹了口气,含泪随了众人回转。出洞时节,业已月光满山,凉华如水。
  行近方家,方母正在扶杖倚门而望。方氏弟兄忙奔过去,扶了一同人内。晚饭后,元儿暗想:“甄济今日必然绝粮,也不知连日钓着了鱼不曾。”心里忧急,不禁形于颜色,言笑无欢。方母笑道:“这孩子天性真厚,无怪朱真人赏识他。只是你这般担心你甄大哥,如果异地而处,只恐他未必能如此吧?”方端闻言,含笑望了方母一眼,方母便住了口。
  元儿听出话里有因,又不便询问,好生疑惑。正在沉思,忽然一阵微风,风帘一动,烛影摇摇,猛地室中现出一人,哈哈笑道:“我算计你们都在这里,连家都未回,便奔了来。果不出朱真人所料,仙柬所言,竟成真事了。”这人突如其来,除室中诸人见惯外,元儿自服灵药,目力已异寻常,早看出来人正是师父铜冠叟,连忙随众上前见礼。
  见甄济没有同来,心中好生难过。正要开口询问,铜冠叟落座说道:“我因真人命纪兄传愉,知道甄济不是我辈中人,因此对他便淡了许多。所以此行先到元儿家中,见他父母全家俱都安好。谈起甄家之事,因仗友仁备金进省为他打点,官虽无望再做,事已大解。
  “我还未去前一日,友仁在路上遇见他妹夫罗鹭,说起元儿现得剑仙垂青,将来必有成就,此时纵有险难,也是逢凶化吉。再加上我去一说,元儿业已到此,更是放心。
  还送了我两家许多礼物,我懒于携带;又因甄济总算与你们有一拜之情,此时若早导之入正,未始不可匡救,夕佳岩四面水围,多带东西不便,因此酌量取了些食用之物,打了这一个包裹,便往百丈坪寻着那只小船,径去救他出困。
  “谁知到了那里,水已减退,可以步涉而渡,我便疑心他既行将绝粮,看见水势一退,必然觅路出走,未必还在那里。赶到夕佳岩,进洞一看,哪还有人,只留下用炭灰在墙上留的几行未写完的字迹。大意说是被困荒山,绝粮垂钓。元儿忽然捡着明儿用的暗器,执意入洞,探寻出路,劝阻不听。结果将他二人同得的两口宝剑带去,从此一去不归。两次秉火入洞寻觅,洞既幽深奇险,又有怪鸟潜伏,未次行到尽头,归途几为怪鸟所伤。也不知元儿死活存亡。只可惜那两口剑,当时因为元儿年小,不得不屈意相让。
  颇有惋惜失剑之意,对元儿死活并不在意。未后又写当日水忽大减,现往铁砚峰拜谒仙师,元儿如归,可往那里寻找等语。这几行字似是写而未完,忽遇人来,将他引走。临行又恐元儿寻去,留下那么几个字。
  “元儿得剑经过,听前晚你们小弟兄几个闲谈,我已尽知,他却存心想攘为己有。
  元儿如今已和他分开,如还与他同在一起,早晚还不被他明诓巧夺了去:即此一端,我已看出此子心术不正。还有那铁砚峰深藏在青城尽头山岭之中,乃是一干有名邪教盘踞之地。为首一人名唤鬼老单午,手下有十二传宗,三辈门人。善于役使异兽,杀抢淫虐,无恶不作。他既说往铁砚峰去,引他的人必非端士。而且他此番逃窜荒山,原为父母被难,想到百丈坪寻我给他想个好策,他却一心在元儿所得的两口剑上,父母被难一字不提,天性之薄,无以复加。虽然恶行未著,已可断定将来。此后莫说我老头子不愿再见他,就是你们几个小弟兄,此后也不准再认他为骨肉了。”
  黛莸本不同器。众人中,有的尚未与甄济见过,因推元儿之爱,本无情感,自是不在话下。那见过的,如方氏弟兄,当时虽然结拜,不知怎的,总觉对元儿要亲热得多,关心得多;对甄济也不是存心淡薄,仿佛另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自然疏远。再加素常敬服铜冠叟专能观人于微,又有矮叟朱梅预示,闻言不由便把热心冷了下来。
  只有元儿,一则关系着骨肉至亲;二则甄济是他出生后第一个交的朋友,相处较密,加之天性又是极厚,闻言甚是焦急。眼见铜冠叟谈起甄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