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贝布托传 作者:刘文山等 >

第41章

贝布托传 作者:刘文山等-第41章

小说: 贝布托传 作者:刘文山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希望建立议会的权威,尊重委任给总理的权力,那么第八次宪法修正案就必须有所改变。”随后,他建立了一个由司法部长加富尔负责的内阁委员会,负责对第八宪法修正案进行审查修订,并到其它政党中进行宣传鼓动,寻求支持。

  正在这时,巴基斯坦政坛上颇受尊敬的资深政治家、穆斯林联盟主席穆罕默德·汗·居内久在美国病逝。之后,在谁来接替居内久主席职务的问题上,穆斯林联盟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1993年3月17日,谢里夫在未经党内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自己为党的主席候选人。他的这一举动加深了他与穆斯林联盟中另一位重要领导人总统伊沙克·汗之间的矛盾。由于两人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日趋激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谢里夫政府内就有I0名高级官员相继提出辞呈,其中包括伊沙克·汗的女婿和居内久的儿子。

  4月17日,谢里夫总理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指责伊沙克·汗总统对他玩弄阴谋诡计,企图搞垮他的政府。他还发誓决不辞职,并公开向伊沙克·汗挑战,要在议会内外与之较量。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宪政危机中,最大的在野党人民党主席贝·布托采取了静观和相机行事的态度。此时,她正在伦敦度产假,享受得到第三个孩子后作母亲的愉悦。虽然她刚刚于3月份生了孩子,但她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却不允许她自己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也不允许她和孩子在雾都多住几天,因为国内有更多的事等着她办。4月17日,这位人民党领导人提前结束产假,从伦敦匆匆返回国内。

  贝·布托回国后的第二天,总统伊沙克·汗接见了她。总统希望在与不安分的谢里夫的斗争中,得到贝·布托的支持。而突然被推到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上的贝·布托则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三个条件:解散国民议会;在3个月内举行大选;解散省议会。伊沙克·汗表示接受后,贝·布托则表示愿意支持总统。

  伊沙克·汗总统在得到了贝·布托的支持后,迅速对谢里夫采取了行动。

  4月18日晚8时左右,荷枪实弹的军人突然出现在首都伊斯兰堡街头。他们迅速封锁了各交通要道、广播电台、电视台、议会和总理府等重要部门和场所。晚10时许,伊沙克·汗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解除谢里夫的总理职务,理由是他管理不善、任人唯亲、贪污腐败。同时宣布任命穆斯林联盟领导人之一,折衷派人物马扎里为看守内阁总理,包括贝·布托的丈夫阿希夫·扎尔达利在内的4名巴基斯坦人民党成员出任内阁部长。

  4月19日,伊沙克·汗总统又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在90天内举行新的大选。贝·布托对总统未能完全履行已答应她的三项条件,迟迟不解散省议会大为恼火,甚至暗示人民党可能退出看守政府。而伊沙克·汗总统则强调省议会“只要是继续按宪法行使职责就不能解散。”

  巴基斯坦共有4个省,即信德省、伸路支省、旁遮普省和西北进境省。其中旁遮普省的重要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是全国最富裕、人口最多的省份,半数以上的联邦议员由该省选举产生,并且该省对联邦政府的财库贡献也最大。因此可以说,得旁遮普省者得天下。由于旁遮普省政权控制在伊沙克·汗总统所属的穆斯林联盟手中,所以总统无意解散省议会。

  4月25日,旁遮普省议会一部分支持谢里夫的议员倒戈,省首席部长、谢里夫的盟友维内被罢免,而由支持总统的瓦图取而代之,这对谢里夫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4月26日,在阿斯拉姆·贝格将军退休之后接任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的阿布尔·瓦希德将军,第一次就巴基斯坦政治危机发表公开讲话,宣布“军队将在这场政治危机中严守中立”。

  谢里夫被罢免总理职务后,大为恼火。他宣布总统的命令是“违反宪法的、非法的和不道德的”,并到全国各地开展反对总统的抗议活动、他还和前总统阿尤布·汗的儿子、现任国民议会议长的戈哈尔·阿尤布二汗分别向最高法院提出起诉,指控总统违反了宪法。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对这桩总理状告总统的前所未有的公案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审理。5月26日,最高法院作出裁决,以10票对1票裁定伊沙克·汗总统4月18日解散国民议会、罢免谢里夫总理职务的行为“超出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力范围”,宣布立即恢复

  国民议会、总理及内阁的地位。法院同时宣布,执政仅39天的马扎里看守内阁政府从宣布裁决的当天起失去继续存在的法律基础,但看守政府所作出的一切决定仍有法律效力。

  最高法院裁决总统令无效,恢复被解散的国民议会和政府,这在巴基斯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最高法院的裁决在巴基斯坦引起各方的不同反应。伊沙克·汗总统的发言人称总统“非常尊重国家的司法机关,尊重最高法院根据宪法程序作出的裁决。”伊沙克·汗总统尽管对最高法院的裁决没有公开反对,但私下里却开始对谢里夫采取报复行动。他命令穆斯林联盟势力最大的旁遮普省和西北边境省省长解散省议会,以削弱谢里夫的权力基础。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4个省中人口最多的省,全国1。2亿人口中半数以上居住在该省,大部分政界和军队将领均来自该省。谢里夫当选总理前一直任该省首席部长。伊沙克·汗的这一举动对谢里夫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谢里夫获悉最高法院的裁决后,立即在内政部长乔杜里·侯赛因的寓所主持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接着他又率领亲信数百人去清真寺作祈祷,感谢真主,感谢人民对他的支持,赞扬军方在国家发生政治危矾时保持中立。

  最高法院恢复谢里夫总理职务的裁决,使贝·布托陷入窘境。她自己就是被总统罢免总理职务的;但为了尽快上台,却又支持总统罢免谢里夫,结果却遭到了失败。她的这一举措招致了颇多的非议。闻知最高法院的裁决后。贝·布托立即从卡拉奇飞赴首都,要求按原定日期举行大选。

  印度、孟加拉国等邻国领导人纷纷对谢里夫复职表示祝贺。西方舆论认为。最高法院的裁决“改变了巴基斯坦残破的司法形象”,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5月27日下午,在巴基斯坦国民议会恢复后的首次会议上,谢里夫以123票赞成,2票弃权,零票反对的结果,赢得了议会的信任。以人民党为主体的人民民主联盟和谢里夫在穆斯林联盟中的反对派恰塔派的议员们抵制了这次会议,没有出席。

  贝·布托在这次总统与总理的权力之争中始终站在总统一边,最高法院的裁决对贝·布托的政治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过去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深受选民的拥戴,但如今她的政治前程似乎有些虚无缥缈了。

  贝·布托近一年内接连走了好几着错棋。

  1992年7月,她曾以42名人民党议员集体辞职相要挟,力图迫使谢里夫政府举行新的选举。后来,她考虑到国民议会共有217名议员,自己的人民党势力还比较弱,目的难以达到,也就悄悄地放弃了集体辞职的打算。

  1992年11月底,贝·布托乘火车进行全国范围的旅行,想通过组织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示威向当局施加压力。但在许多地方,参加集会的群众比预料的少得多,她又不得不取消了原来的计划。

  这些不成功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贝·布托的威信。

  在这次的总统和总理的权力之争中,贝·布托游移不定的立场更招致了很多非议,有人甚至说她采取了机会主义的做法。

  1993年1月,伊沙克·汗总统不顾总理谢里夫的反对,任命阿布尔·瓦希德将军接替退休的贝格将军担任掌握军队实权的陆军参谋长。谢里夫对此极为恼火。为了在与总统的权力之争中取得胜利,谢里夫打算修改第八次宪法修正案,剥夺总统任命军方首领及解散议会的权力。为此,谢里夫谋求与贝·布托合作,请贝·布托担任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双方经过一个月的讨价还价,谢里夫答应尽快举行新的大选,贝·布托则允诺在议会支持谢里夫的修宪动议。但当谢里夫与伊沙克·汗的矛盾日趋激化时,贝·布托却始终缄口不言,静观事态的发展,以收渔利为盼。

  在伊沙克·汗总统罢免谢里夫总理职务后,贝·布托又很快站到总统一边,与总统就重新选举达成了默契。她这种为了尽快重新掌权,左右逢源的做法,使她的声望大跌。

  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后,虽然谢里夫恢复了原职,伊沙克·汗总统的地位也没有因法院做出了不利于他的裁决而发生动摇,但巴基斯坦政坛格局已非旧观。最高法院的裁决实际上预示着新一轮权力较量又开始了。

  虽然在权力之争的第一个回合中失利,但伊沙克·汗总统仍拥有不可忽视的权力基础。军方虽恪守中立,但不希望总统与总理把局势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陆军参谋长瓦希德将军于5月31日分别会见了总统和总理,希望他们和平相处。

  谢里夫复职后,于6月6日召开由他的政治盟友和几位高级部长参加的会议。会上部长们要求弹劾伊沙克·汗总统,因为他违反了宪法。

  6月29日,巴基斯坦国民议会通过决议,支持谢里夫总理关于对旁遮普省实行紧急状态的议案,决定由联邦政府直接治理该省。但拥护总统的旁遮普省政府拒不交权,指责国民议会决议违反宪法,剥夺了省的自治权。联邦政府委派的执政官、首席秘书和警察总监均无法到任,造成了该省实际上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这使得中央和地方关系极度紧张。

  形势的逆转,给处于窘境中的贝·布托带来了转机。首先,谢里夫重新掌权后,地位仍然空虚,实际上无法有效地行使权力,无法对反对党人民党给予有力反击。其次,谢里夫复职后和伊沙克·汗总统不仅未能化解矛盾,反而争斗更加激化,这也给了人民党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再次,军队在总统与总理的争斗中采取中立,陆军参谋长瓦希德将军明确表示不希望看到出现动乱局面。这使人民党可以通过和平手段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

  7月4日,贝·布托致信谢里夫总理,重申人民党解决当前危机的三点方案:1.成立全国拥戴的国民政府;2.改革选举机制;:3.宣布大选日期。

  7月5日,包括人民民主联盟、全国民主联盟和伊斯兰民主阵线三大反对党联盟在内的多党会议向谢里夫政府发出最后通牌,限4天内宣布举行大选,否则反对党将发起旨在倒政府的“长征”行动。

  7月11日日,贝·布托宣布将组织数以万计的人民党支持者从各省向首都伊斯兰堡进军,在首都举行示威抗议活动,要求谢里夫辞职,提前举行大选。

  身处困境的谢里夫呼吁贝·布托进行谈判,但遭到了贝·布托的拒绝。

  以人民党为主的反对党频频向谢里夫政府发起冲击,无异于火上浇油,使总统和总理因权力之争引起的国家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紧接着,在全国最大的城市卡拉奇市接连发生暴力事件。政府紧急调动宪兵和保安部队,并出动100多辆卡车、坦克和装甲车在首都街头巡逻,以阻止示威者进入伊斯兰堡。

  在国内政局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的时候人们焦灼地再次把目光投问了军队。

  在巴基斯斯坦历史上。军队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行军管的时间要比文人当政的时间长得多。自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军人执政达25年之久,军队的立场历来是巴基斯坦政权更迭的重要因素。军队现在虽然还政于民,但关键时刻军方说话还是管用的。

  在1993年的这场政治危机中,军方先是持超脱态度,主要是因为内部意见不一致。新任陆军参谋长阿布尔·瓦希德将军倾向于总统。7月2日深夜,他驱车前往总理府,“建议”谢里夫辞去总理职务。但其它一些高级军官大都支持谢里夫政府以及他的温和政策。在总统、总理的长期斗争中,军官们对从政者表示失望,但又厌倦干政。由于反对党威胁要进行全国规模的示威活动,局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使军队不得不从后台走到前台,开始公开干预僵持不下的政治危机。军方连续几天召开高级将领会议,以统一意见。

  7月15日阿布尔·瓦希德将军把贝·布托接到总司令部,要她取消进军首都计划以避免流血冲突。贝·布托则慷慨陈词,提出只要政府答应提前大选就可以停止进军。二人达成了一致意见。

  随后,阿布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